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3-10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湖南大学

会议文集: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东北大学建筑学专业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针对当前建筑学科在地域特色建筑教育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地域性"文化语境"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教学理念,并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在整个课程框架中凸显出了地域性“文化语境”背景下的阶段目标。学生通过这一学年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在调研分析、建筑概念的初步形成以及深化设计等方面,其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在近三届学生的设计成果中,由于选题设计契合学科发展方向,符合学生的研究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题目中在强调地域特色的同时,还应加强适当的变化,突破地域劣势、摆脱资源束缚,进一步建立更为开放、灵活的教学模式。
  • 摘要:通过SRTP项目与毕业设计中的社会调查环节,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文化遗产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会问题,并将其反映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中,避免单纯从文化遗产本体出发的保护.在笔者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首先对现存20余座古建筑的主人进行调研,针对古建筑主人的居住条件与对古建筑的保存或拆除计划展开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人均居住面积”、“家庭人口构成”、“是否还有其他住房”、“是否将拆除古建筑,并在基地上建设新房”等。毕业设计基于调研工作,分主次、有步骤的展开,首先进行古建筑中居民的安置工作,以对古建筑的破坏进行遏制,在城村周边选择合理的居民安置点,城村周边是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的文化遗产构成要素古汉城遗址的所在地,居民安置点的选择应较为慎重;其次,重点保护20余处古建筑,而村落的风貌、肌理、民居类型等研究对于城村的保护就要放在相对次要位置。
  • 摘要:作为研究生阶段培养的内容之一,如何学会相关文献的深度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本文介绍了在研究生课堂作业设计中设定文献阅读环节,进行训练指导的思考与实践.根据住居学理论研究课程教案,每学期都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度探究,本学期是以工业化住宅为主题,在进行课程导入和专题研究、案例研究的环节后,进入互动环节。笔者设定的研读交流,结合专题研究的内容,给学生列了一个书单,例如:周燕珉的《住宅精细化设计》,杨小东的《普适住宅》,涂山等的《先进住居》,学生通过阅读,将自己的感想用PPT的形式进行介绍,与大家分享,老师进行讲评。通过这样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看得出学生们是在认真阅读了,而且学会了如何读书。
  • 摘要:本文作者从十几年建筑学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思考出发,借鉴Kolb及Honey&Mumford体验学习周期和学习风格理论的基本模式,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新的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每一个课程设计中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即具体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概念——行动实验,从而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培养具备良好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建筑师.
  • 摘要:本文介绍了湖南大学"建构实验"教学改革的缘由、目标、过程和成果,结合教学实践思考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课程周期为6周,在实际操作时间仍显局促。前期方案比选和材料选定时间进度有所耽误,而后期阶段试错、建造、拼装工作量大于预期,学生以满负荷的强度连续加班,最终完成时间仍超出近2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模型的节点设计和实施的完成度。此外,尽管已考虑了实体模型所需的场地尺寸,但对1:1实体模型所需的材料摆放空间、多人加工操作空间、拼装施工以及搬运通道等仍预计不足,导致搬运材料、模型装卸费人费时,降低了建构实施的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依然有过分注重形态结果、忽视材料建构的思维惯性。对实施成果欠缺足够的预判;对待突发问题的调整能力不足;以及对特定材料特性的探索不够,这需要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设计过程的引导,更加注重材料、模型、结构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以及后续课程中建构内容的持续探讨与深入展开。
  •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从培养目标、课题选择、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等4个方面对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供同类院校教学实践参考.在实际项目转化为教学课题时,教师在落实设计内容和工作强度上,将根据教学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分组模式。对于一些规模小、设计要求高、项目可控性强的课题,宜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而规模大、操作性强、设计强度高的课题,包括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则可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权限,在课题设置和分组形式上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 摘要:本文基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在教学模式上的调整,分析专题集中式教学特点并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提出"分解递进式"教学训练.以空间体验为主线串联基地认知、空间塑造、光影魅力、序列节奏、材料建构等阶段环节,着重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培养与设计方法训练.经过教学实践,教学团队认为分解递进式的训练内容与专题集中式教学有较好的契合度,阶段任务的单纯、密集与递进关系能有效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设计状态,单个阶段任务也对最终设计成果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反思教学过程,专题集中式教学仅有4周时间开展教学工作,授课过程中调整教学安排的余地极为有限,需要对教学环节的充分设计与师生双方的高度配合,同时建立较为完整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热情,提高教师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有效性。
  • 摘要:本文以一位同学的设计课程发展为例,介绍了同济大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三年级为期15周的设计课,并借助详尽的记录,对课程进行研究,讨论了长周期设计课各个阶段的教学手段.前期调研阶段中的主要内容是前面提到的“都市微更新”部分及随后进行的菜场设计的案例分析,时长4周(包括l周的国庆假期)。在这个阶段里,同学们首先对基地周围的许多都市现象进行分析。经过前期调研及案例研究之后,学生提出设计概念。概念及落实阶段之后,学生设计的基本形态及总体布局都已成形,可以开始设计的深化。制作表现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做一个1:100的大模型。通过这个工具,学生可以在最后对自己方案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尤其是一些图纸上画不到的部分。虽然从阶段安排上看,长周期的建筑设计课题与短周期的课题之间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每个阶段中,教学手段会有不少的差异。只有抓住长题的教学手段特征才能更好地利用长周期的建筑设计课题,让学生得到相对更加深入的设计训练。
  • 摘要:本文以"矿区工人社区改造"城市设计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引入设计前期研究的教学组织与实践.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引入设计前期研究环节,对提高注重“依据”的思维方式训练是有效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客观理性的分析方法与习惯,主动探索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变被动设计为主动设计。同时,设计前期研究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引入,使建筑学容纳更加丰富的社会、规划、经济的学科内涵,有利于建筑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更加完整的科学体系,使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实用性及经济效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化研究型本科设计类课程的体系架构要素、体系特色,以及体系执行的具体策略与措施,分析利弊,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参考.由于一二年级的课程主要针对设计基础教学,国际化研究型本科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主要是面向三四年级而创立的。目的是面向社会输送具有更强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或者使本科一研究生的过渡更为平滑。就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其收效是积极、良性的。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经由此体系培养,拓展了其专业视野和设计能力,也锻炼了自身的研究型的学习能力,即自我完善和深化的创作能力。向小断介八嗣耕元素能够使学生持续保持新鲜感,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其学习理论和设计的积极性。有很多设计作业,参与国内的高校设计联评和国际竞赛,且都取得了很好的奖项与名次。
  • 摘要:本文在对建筑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平台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保证,而建筑设计类课程实践平台的构建除了要重视传统的实践环节教学外,还应探索教师工作室介入下的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平台等多种模式.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在建筑学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它是解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堂抽象理论知识的重要教学举措,同时也是培养创新智慧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当前社会上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仅仅依靠课堂上单纯的理论讲授和校内的教学实习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以经济导向的设计企业迫切地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既能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设计创新能力,既能熟悉所在岗位的具体技术技能,又懂得建筑设计流程的综合性设计人才。
  • 摘要:本文通过从学生学习方式、理论课程特点、设计课程特点三方面分析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的特点,提出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及途径.并通过"建筑计划与设计"理论课程和"医疗建筑改造设计"一体化教学为例展示了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通过一系列“建筑计划与设计”的结合,学生最终明确了改造的具体内容和任务,并使建筑设计在理性分析的指引下科学进行,学生对“建筑计划”理论课和“医疗建筑改造”的设计课程理解更加深刻,对将来走上设计工作岗位经常会面对的调研方式更加熟悉和掌握,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教学效果。
  • 摘要:在本科低年级学生中,存在从高中转入到建筑学专业学习入门难度提升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探讨通过"阅读城市空间",帮助学生掌握对建筑及其建成环境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表现的方法,培养问题意识,逐步学会从城市和环境分析入手的专业思维逻辑,建立基本的城市观,形成正确的建筑学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建筑学专业领域,为高年级专业课程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分析技能."阅读城市空间"要求学生将特定的城市空间作为客观对象,进行认知、质疑和评判,并努力寻找空间发展的答案,这是从入门阶段就应该明确的专业状态;通过阅读城市空间所获的理解和表达训练,学生可形成建成环境随时间而变化的意识,这是入门阶段就应该训练的专业逻辑;在现实中,通过空间特征识别各种发展线索和作用机制的能力,从而尝试理解城市发展动力和规律,这是入门阶段就应该树立的专业目标。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所国外院校在可持续教学方面的尝试,对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思路和特点进行了讨论,对可持续背景下建筑设计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和不同途径进行了归纳.俄勒冈大学通过优化原有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增加建筑技术课程,在低年级开设《环境控制系统>等课程。技术课程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教学,采用了“设计十制作十实证”的形式,因此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设计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了基于科研的专门化课程体系,开设了60多门专业课程,涵盖了可持续问题涉及的众多因素。在设计教学上,在一年级入学即开设了多门环境设计基础课程;在高年级强化了对建成环境类型的专题研究课程和辅助设计课程,有效地将科研与设计结合起来。剑桥大学则用专门化教学和科研支持主干的设计研究,让学生在工作室模式下,针对设计问题开展从实际条件、建筑原型、模拟测试,到应用论证的不断深化的研究过程。
  • 摘要: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设计入门的重要教学阶段,但目前以模拟实践操作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由于过早采用综合训练和过多关注最终成果的导向,带来了学生设计逻辑模糊和方法理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笔者归纳出基于"分解式"理念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化.它包括教学体系的横向分解,即设计教学内容的"专题分解",和教学体系的纵向分解,即设计方法训练的"过程分解".文章结合"大学生宿舍设计"这一作业案例,对"分解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模式进行了阐述.“人与空间”专题贯穿着作业的始终,并根据教学要求在纵向上分解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独立的设计要求和成果内容,并配合相应的操作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从分析到概念、再到形式生成、技术协调与综合表达的逻辑推导思维。在实践中特别强调了成绩考核与教学阶段的相互配合,作业成绩根据各阶段独立的成果评价形成,以综合考查学生对工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教学方法与以模型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的对比与分析,以模型为主导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以模型作为开始进行建筑设计的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途中没有图纸的介入,始终是以模型为手段,培养学生进行空间思维的教学方式。教师对于学生方案的修改以及评价完全在模型上进行,图纸的作用演变成了对模型设计成品的表达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刚进入建筑设计时就练习三维空间的想象和设计,而不是首先进入二维图纸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总结学生的设计过程存在的优势和缺陷,以便在今后做到扬长避短。另外,在教学中也发现,一旦让学生从图纸开始进行建筑设计,其后来的思维模式将是很难扭转的。
  • 摘要:论文阐述了当前建筑设计课内关于调研与分析方法课程内容有所缺失的现状,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中调研与分析的科学过程及其关键——结构化过程,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指出当前建筑教育体系中设计方法教育的片段式和随意性问题,调研和分析的方法属于建筑设计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题阶段向学生进行讲授,可以使学生明确调研的目的和指向,了解分析的方式方法,对于调研的成果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相应地,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和各环节的任务要求虽然有清晰的了解,但并不太清楚每个环节该采取什么方式去展开分析和研究,使得设计变成一种随机性的灵感迸发或者相应案例的激发,变成一种被动的行为,失去了设计的意义。切实的设计方法不仅仅体现在程序、道路、工具等方面,不仅仅是一个“事先”的描述和准备,不仅仅体现在教导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该去做什么,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的引导,学生更需要的是一种细致的经验传授,它确实是贯穿在设计的全过程,但应该被着重强调出来,甚至加以制度化。
  •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的课程改革以培养新生的自我专业认知为导向,运用大卫·科尔布的经验认知模型分析原有的课程情况,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在教学框架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注入认知教学的"双主线",在教学评价中将学生的认知也纳入考察范围.通过学期末的学生访谈和问卷,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的整体脉络比较清晰、连贯,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课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想”而不是一味地去“做”,并且在人际沟通合作方面都有了大小不等的进步,对专业和未来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教师的参与“度”到目前为止还是个问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育,使学生在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局限在老师的专业知识与观念的束缚内,可是一年级的新生毫无专业知识基础,教师又不能完全地“袖手旁观”。
  • 摘要: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和课程基本要求的解读,论证了"微建筑"设计题目应用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对生态观念的培养、建造知识的普及和可变性建筑空间设计的实践,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具有创新意义.微建筑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如极寒状态下的极地科考站,热带雨林林冠上架设的轻钢结构体,城市建筑间挂靠的轻体建筑屋合,这些案例的解读带给学生丰富的建筑知识,相对单一的体量和亲体的尺度是建筑设计初学者能够驾驭的建筑规模。该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建设场地,搜集与场地相关的环境条件,包括当地的气候、地形、周围的建筑和植被情况、景观特点、文脉特征等,通过案例的搜集和分析,拟定建筑服务人群,并用课堂演讲的形式展示调研成果,经过教师评论和学生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判断方案的可行性,拟定任务书。这一过程强化学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基地概念的理解,并能运用空间要素训练体系中的知识分析案例,初步形成自己的方案构思。
  • 摘要:本文基于综合医院病房楼的方案设计,以建筑策划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实践,通过对建筑策划不同环节的学习与运用,达到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反思,将建筑的时空发展、城市环境、历史文脉等要素纳入到考虑的范畴,使建筑方案的设计更具有合理性、前瞻性以及可持续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从建筑策划的角度分析建筑设计,不仅在设计前期阶段建立了城市规划层面和建筑设计层面的良好关系,使整个设计环节变得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筑策划,把握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限制因素,分析优劣,正确选择了发展方向。此外,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建筑策划实现了为其最大程度的完善。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建筑策划为建筑设计打开了发散式多解的途径,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中进行优化重组,同时,通过建筑方案的设计,可以将策划理论充分实践,并更好地掌握这门理论.
  •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建筑教育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专题设计课程改革的目的,分析和阐释课程实践的部分成功案例,并结合教学成果研究分析了专题设计教学的成果和存在于现行专题设计课程中的问题.专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师一生的教一学热情,在高效的课程设置下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笔者不得不指出,在现行“8+3”模式的教学中仍存在着问题:首先,学生与教师对设计课程节奏与进度的把握有所不适,部分学生的设计进度难以满足课程设定的要求:其次,教师的专长展现的仍不够突出,“专题设计”选题有待进一步丰富,教学深度有待加深。
  • 摘要:本文以2013年D3明日住宅国际竞赛一等奖作品"云上的日子"为例,对作品的概念及设计过程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该项赛事历年经典作品,说明了设计概念与选址之间的密切联系,“云上的日子”的设想并不局限在建筑学专业,不仅从传统建筑学的空间、功能、流线和形象等方面寻求对“明日之宅”的突破,更综合了多专业内容,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交通运输方式、新的空间组合方式等,都赋予D3“明日住宅”这一永恒的竞赛主题以全新的解读。钢缆末端的引流装置将山泉水分流导入钢缆内部的水管,整个系统形成一个交错的供水网络,并将水源导入居住单元上方的储水装置,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人们可以通过调节储水量控制自己的居住单元沿索道自主滑动,在河谷上空与山间游移。在暴雨时,引流装置将过量的雨水截流,导入各个单元的储水罐,使人们的生活单元在重力作用下向高度较低的索道中部集中,从而躲避灾难,多余的雨水从河道上空倾泻而下形成一道特别的景观,同时也避免了对山体的过分;中刷,保持水土,为植被恢复留有时间。设计者认为传统的村庄占用了过多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垂直体系中提出“3D绘制维度”的概念以实现垂直村庄的想法。这种划分基于3D算法,通过计算机可以将点转译成面,并将一个确定的体块分成细胞体系。如果某一细胞有一户家庭入住,则可通过改变点的位置以创建丰富的私人空间领域。每个家庭可决定他们的房子在这个3D空间里的位置和放置方式。一系列被设计成循环系统和公共设施的细胞可给居住者提供便利和集体活动的空间。
  • 摘要:"住宅设计"课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门传统专业必修课程,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开展的住宅设计课程联合教学,是在原有寒地城市中小户型多层集合住宅的课程内容基础上,植入建筑技术的研究与设计单元,不仅增加了学生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设计意识,也加强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和跨专业间的协作,改变了以往课程教学单一师资、单一专业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推广到其他建筑设计教学,形成新型建筑设计教学模式.
  • 摘要:本文介绍了开放式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这一教学理念对建造设计教学研究进行了探讨.建造是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是结合课程设计或是设计竞赛,通过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指导(包括设计课教师和技术课教师),以较小建筑物或大比例构筑物进行实验,学生可以画中做,做中学,摆脱图纸或模型模拟的不真实感,通过1:1的真实尺度来研究建筑,能够从中得到对于材料、空间、结构以及建造逻辑的认知,通过团队合作,体验建筑活动的全过程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也是创造空间的技术,建筑师不能丢弃“造物的本领”。
  • 摘要:本文以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作为人才培养定位,探寻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并将国内外高水平建筑设计竞赛纳入教学环节,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整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的过程式教学体系,开展三年级城市环境群体空间设计的教学实践.建筑设计课程U+A过程式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教学过程,这种有侧重的建筑设计能力训练与培养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环节中实践与改进。通过指导学生围绕一个竞赛主题进行开放性的U+A过程式教学,使学生在方案生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完成整体分析、类型划分和个性创新的能力训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创新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与总结,将进一步拓宽这种建筑学专业开放性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思路和视野,激发师生们的创作灵感与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项目创新与实践能力。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流程和赛制的现状,针对国内中联杯、Revit杯、U+L新思维、UA创作奖以及霍普杯等有代表性竞赛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比UIA、eVolo、D3、VIA等国际知名建筑竞赛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内竞赛的主要问题,提出竞赛的组织原则和解决办法,探索国内大学生建筑竞赛的发展模式.命题视角应广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建筑竞赛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建筑技术和结构、物理、材料以及社会科学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赛者资格应尽量拓宽,吸纳不同层面的社会人员的参与。竞赛评审应加入舆论媒体、社会意见以及专业外社会人士的参与,既有助于建筑概念的公众普及,也有助于学子在竞赛中关注最真实使用者的需求。
  • 摘要: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大学的一次联合设计为例,介绍了以开放建筑理论为媒介的一次设计教学尝试,着重分析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在结构知识的理论讲授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结构是形成满足功能的空间的有效载体,可通过专题设计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好的结构形式预示着空间的机会性,对于结构和构造等技术知识的掌握是丰富建筑创新的源泉。本设计中的所谓“反功能”的设计过程,其从本质上来说是“多功能”的,是超越了固定“功能”的丰富功能的集合。郑重空间的不确定性源于对生活情境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理功能问题时面临的问题就是对生活情境缺乏想象力,所以尽管在教学中采用强调功能的设计教学模式,但在实际设计中是缺乏依据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情境认知与训练空间组织能力相结合,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 摘要: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感知美国建筑院校建筑学教育的多元化、实用性及其培养定位与特色.赴美访学,在建筑学院中直接体会专业教育的环境、方法与设计工作室教学.结合《建筑学院:三个世纪的北美洲建筑师教育》文献的阅读,较为全面地了解美国的建筑师教育发展历程与核心论题.合作、访学、文献三条途径相结合,综观美国的建筑学教育与建筑师的培养,获得建筑教育国际化和开放性的认知,从而产生相应的启示.
  • 摘要:建筑模型在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加深对建筑设计的理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前形势下,传统的建筑模型课程已经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建筑模型》课程尝试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打通与融合,结合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建筑小品与小型建筑设计的相关环节,将实体建构和方案模型制作纳入到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更适宜于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的教学.
  • 摘要:2”的长题教学成效。">本文以培养学生设计深化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在建筑系高年级课程设计中,把商业综合体和高层建筑两项专题性课程设计,整合为城市综合体的17周"长题"的教改思考;并结合同济建筑系三年级下半学期的教学实践,具体介绍了城市综合体"长题"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整体上看,学生的课程设计作业质量和水准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单从学生作业中的商业综合体和高层建筑部分看,其设计质量和深度也超过以前单一的课程设计,真正达到“1+1>2”的长题教学成效。
  • 摘要: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部分师生与莫斯科国立建筑学院来访师生所举行的一次短期建筑设计工作坊活动.全面地阐述了本次工作坊的题目、过程和成果.对比并反思了中国建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哈工大应与俄罗斯相关院校加强交流的国际化建设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坚定和加大对学生徒手能力的训练,夯实学生的这一专业基本素养。需要让学生明确的是只有扎实处理好建筑的基本问题,掌握对一般建筑问题的处理方法。
  • 摘要:基地不仅是建筑实践的开始,也应该是建筑设计出发的起点.由于建筑教育与创作中对基地的忽视,当前的建筑设计造成了城市地域特色丧失的现实.本着建立与基地的联系,发现基地的关,为基地做出贡献的原则,在建筑教育中贯彻"基地出发的设计"有助于共同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与城市.在同济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开始建筑单体设计的二年级是引导学生认同“基地出发的设计”,避免单纯的形式追求是关键阶段。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课程中,笔者利用布置作业的大课详细介绍了三个案例一佩罗的“梨花女大校园中心”、库哈斯的“IIT校园中心”以及“威尔斯利学院校园中心”。这三个分别位于城市、远郊和自然环境中的案例很好地阐释了“基地出发的设计”的价值和贡献。对基地选择与过程中基地分析与落实的强调缺一不可。以2011年的“提篮桥”基地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将基地调研转变为大范围的实体模型认知,并通过实景拼贴完成推敲。不需要效果图,取而代之以环境模型、实景推敲、手绘意向和大比例实体模型组成的综合成果汇报。“柔软的城市”方案所提出的历史记忆维护,城市脉络生长,以及复合生态城市空间尺度的基本思路,不仅为首尔的基地提供了城市发展的新视角,对于其他类似的城市开发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近年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在"设计概论"和"建筑概论"课程中,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特邀院外校外艺术家及学院各专业领域带头人,引入"艺术前沿导论"和"建筑前沿导论"模块,变单一主讲教师为多教师合作讲课模式,主讲教师除承担部分课程内容外,还是课程计划的制定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讲课教师不限于本院范围,可根据需要邀请院外校外专家学者参与讲课,视每年的教学要求灵活选择;讲课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课本或教材,而是采用模块化的开放结构,便于拓展讲课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当然,开放性内容的选择,仍然限定在课程目标的范围内,选择与建筑创作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有交集的主题,讲座进程也尽量安排与设计课程同步。引导学生对建筑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和学院自身研究发展方向,建立广阔的视野.
  • 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建筑师的起源及对建筑教育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建筑设计全程化管理模式对当代建筑教育的新要求。建筑教育的职业化训练,应当包括历史与理论知识修养课程、艺术修养培训课程、建构技术。设计实践课程和建筑师业务管理等相关课程。高等建筑教育的职业化训练中,建构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模拟建造运用是很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除了模拟建造课程的设置外,建筑师业务实践和业务管理的课程同样重要。
  • 摘要:面对当前建筑设计新理念、新工具的冲击,传统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内容依据单一的"空间效能"解释范式难以解释多元的设计现象,失去了原理教学对设计的核心支持作用.作为建筑学教学体系中设计理论的核心课程,围绕建筑设计的思维逻辑进行架构调整与转型,从"绘制"导向转化为"设计"导向,激发学生主动独立思考,以使用、空间、建构三大主题建立解释与设计的建筑理论框架.在教学方法的调整上,考虑中年级学生普遍对施工、建设、设计全程还不熟悉,对建构这一主题进行系统反思难以实现,应以启发引导为主,因此采用比较与辨析的方式讲授。解释建构概念时的讲述逻辑概要——辨析结构、构造、节点、细部这组词汇,以及简要勾勒建构对设计创新的推动作用。通过这种简化与提炼使学生迅速理解设计中建构的内涵与积极作用。
  • 摘要: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产业特色,为建筑创作和建筑设计课题的选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为位于徐州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利用这种区位优势,采取了基于城市特色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把三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定位为:强调建筑设计选题适应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适应城市产业转型这两大特色和四个引导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以矿区建筑环境和老工业城市改造、建筑文化与地域性建筑为主的特色专题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强调建筑教育的地域特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先进的教学模式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新思路的探索在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发展中显得极为重要。只有按照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随时调整教学思路,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了教学效果.
  • 摘要:适于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是立足于本土化、特色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对地域特色文化的认知、地域特色建筑的测绘及调查、地域特色居住环境的体验,来挖掘历史住区的保护价值及其宜居更新的方法.青岛的近代历史住区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在近代历史建筑测绘、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实践、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等相关课程均围绕青岛的地域特色展开教育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地域特色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为青岛近代历史住区留下了一系列可以借鉴的技术资料,为老市区的宜居更新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对策和方法.
  • 摘要:本文以"工程领军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作为教学定位,探寻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并结合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探索建筑教育改革,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应以工程实践为基础,构建分层次的培养目标,重视工程领军人才的培养,通过强调主动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综合项目的实施带动建筑教育的改革。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基于“工程领军人才培养”的教学定位,探讨如何培养未来建筑学专业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培养理念、方法与实践措施,为培养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讨、用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的通识与专业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优化生源选拔,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实施“联合导师制度”等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工程领军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校企、校际、学研之间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 摘要:要想为外国建筑史教学带来活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的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摆脱语言障碍,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借鉴和提升古代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教学方法上,可通过开展课堂经典案例讨论,组织建筑作品辩论会,举行建筑欣赏故事会,举办案例分析讲座,进行经典案例调研,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能将建筑知识和文化背景融会贯通,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由古知今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队伍加强自身建设。
  • 摘要:建筑历史教学在建筑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存在欠缺,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建筑历史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现问题一界定问题一分析研究问题一寻找解决方案一多方案比较一设计成果”的研究型教育模式。研究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通过城市历史建筑的案例研究,促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 摘要:本文从对传统中国建筑史教学的特点和问题的分析出发,指出传统教宇方法往往造成宇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通过对现代教育策略与教学方式的思考,提出三维立体教学法,作为对中国建筑史教学的改革与尝试,并从电脑数字技术模拟、sktechup软件应用、实体模型辅助教学与制作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最后总结并阐述了三维立体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摘要:"中国建筑史"课程作为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建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者发现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提升都不够.对于现在全球背景下重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来说,单一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兰州理工大学建筑系结合新培养方案修订的契机,针对培养计划要重新修订的契机,根据从现在的教学体系当中发现的问题,对“中国建筑史”课程系统进行调整。在新的教学体系的修订过程之中,注意对“中国建筑史”的知识进行分解,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从而达到对“中国建筑史”知识的认知,甚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从2010年直至今日,已经完整执行该计划有3个学年,从学生学习“中国建筑史”系列课程的情况来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建筑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建筑文化的深远;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深入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后对“中国建筑史”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中国建筑史”的讲述过程之中穿插了中国建筑师方面的介绍,使得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建筑师增进了解,这样一来,将会有更多的后辈建筑师走向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道路。
  • 摘要:"保护建筑设计"课程是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针对专业要求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文章以一次课程教学为例,对其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课程前两周为建筑信息采集单元。这一教学单元是在建筑物质本体层面,使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物质材料存时间作用下的蛮化形成深入的认知。后续的设计和技术环节都是在这一层面的基础上展开的。课程第三周为价值解析环节。与传统的设计授课有所不同,这一环节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由学生分组发言,师生或学生间互相提问和辩论。进入设计单元后,授课一般会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明确设计概念和深化方向,在设计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同时思考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逻辑。技术环节教学是保护设计的重点。学生首先掌握保护设计的一些基本结构概念,掌握保护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构造做法,在材料病理学、保护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基本修缮技术手段有所了解。
  • 摘要:作为建筑历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本课程在历史理论课中引入了装置设计和制作作为教学工具,试图在历史、理论和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作为传统的知识传递性建筑历史课程的补充,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到理论的历史语境与现场的实践之间的关系,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话题的理解,思考理论与设计之间的多层次的联系.
  • 摘要:2013年7月3日至15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圣容寺进行本科生和研究生古建筑测绘实习,共测绘单体建筑20座.结合圣容寺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三项尝试,包括测绘教学和本科基础教学相结合、河西走廊特殊工艺和北方官式建筑对比教学、测绘对象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测绘前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在测稿和最终成果的表达上,充分考虑圣容寺的建筑特点和开学后三年级设计课在软件使用方面的要求,鼓励学生绘制分件图和渲染图。古建筑测绘是一门本科生和建筑历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如果学生们只是关注其4个学分的成绩,那么最终测绘图再优秀,也只是完成了“课程”层面的要求。古建筑测绘这门课前后持续一个月的时间,要经历半个月现场艰苦的工作,但也提供给学生难得的与古建筑接触的机会。利用时间,增强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和文物保护的意识,才是这门课最终的目的,也是教师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 摘要:本文论述了信息多元化背景下,在中国建筑史课教学实践中导入模型制作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模型制作深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出在教学中重视模型制作的同时应该结合中国建筑史课程的特点,侧重于加深学生对传统建筑的构造和结构形式的理解,教师精选优秀中国古建筑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照片、学习认知图纸等教学环节了解图纸表达的相关规范,再通过模型制作过程将图纸和照片还原为三维实体模型,从而使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古建筑模型达到认知古建筑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模型制作,使其较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古建筑构造体系,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经验,提高学生的建筑修养和建筑设计思维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建筑设计创作活动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深层认识中国古建筑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在中国建筑史的特定教学阶段,模型制作的导入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对古建筑的构筑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斗棋的时候,由于其名称繁多,节点复杂,仅仅通过文字描述或两维视图,教师讲得也费劲,学生听得也吃力,而如果能够导入模型制作这一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加深对于斗棋的理解,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记忆,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斗棋在古建筑中的屋顶和结构构架之间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参加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为例,阐述了学科竞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建筑技术能力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从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教学平台等方面探讨建筑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结合大学生创新竞赛与学科竞赛项目,指导学生进行选题、资料检索,制定建筑环境技术研究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科研训练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已建成建筑,指导学生针对其建筑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进行相应的技术评价与分析,并选择专项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进行解读与研究,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和阶段检查,不断完善调整总体思路。在整个建筑环境技术实践实验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受到真实设计环境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在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逐步增加实践项目学时,利用科研成果为学生开出研究型实验。
  • 摘要:南京大学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活环境国际研究中心自2012年开设了"虚拟设计平台(VDS)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生课程,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教学探索.虚拟设计平台是一个面向建筑师,整合了建筑能耗分析、建材特性分析、室内环境质量分析等的系统模拟工具,是对建筑能源与环境系统(BEES)进行整合、协调与优化的数字设计平台.基于虚拟设计平台的学习和开发,南京大学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已经得以深化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今后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专业在二至四年级开设的以建筑设计课为中心的专题实训系列课程的设置背景、教学目的、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及成果的深入剖析及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并指导今后的课程建设,现阶段设置的专题实训课程与设计课相辅相成且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在各年级课程选题设置上,具有一定的进阶性,从感性认识的Ecotect到专业的IES再到实际操作应用最广泛的天正日照;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不同的针对性,从认识到理解到应用,层层递进:在成果要求上,具有跨平台的综合性特点,可以汇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共同在一个操作平台下教授不同侧重点的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符合培养“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的复合型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
  • 摘要:在南京大学建筑系基于通识教育的本硕贯通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背景下,开展了本科毕业设计专题化的改革,强化毕业设计的连贯性、研究性和跨学科性,设立符合未来建筑学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题模块,包括"数字化建筑技术研究"和"绿色可持续建筑技术研究",并探索新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总的来看,本科毕业设计通过专题化的改革,将成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2”本硕贯通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中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完善、专业视野的拓展、创新能力的训练产生积极的意义。
  •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矿业大学建筑数字化设计教学,并结合本科课程作业进行解析,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教学过程,具体为由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结合自己的初步构想,进行前期研究,并以影像和多媒体的方式和工作室的同学、教师演示。分组进行设计,建立初步的概念框架。探讨设计概念可实施的建造可能,探讨所设计建造模式的普适性。在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多技术的建筑课程设计中,师生共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是由当前数字建筑的前沿性和不确定性所共同决定的。其优势在于能在既有技术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问题与操作手段两者之间良好的适应性:前提是需要清晰的数理逻辑及较强的数字化概念。数字化设计的真正核心应是有了这部分的支撑,它可以面对更广泛的问题,包括建筑非形态方面乃至方法本身,其中就有基于算法的数理模型。
  • 摘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构造课围绕着建设"横向联系、纵向拓展"的课程体系框架,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同步联合设计课、改革构造课程作业构建面向设计的教学模式;通过建设的建筑构造模型展示厅、设置模型创作体验环节、增加建筑材料调研来构建模型体验教学模式,致力于建设提升学生构造设计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建筑构造课程体系.
  • 摘要:传统建筑教学中的设计工作室形式因其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且师生互动频率较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且倾向结果评价等问题,不断受到建筑教育界内部专家的批评.数字技术给传统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教学影响深远,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认知、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三方面.针对此问题,构建建筑设计"双线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势,为学生和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多种可能,创建一个适应环境发展、需求变化的教学体系,促进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湖南大学建筑学专业四年级教学小组近年来在大跨度建筑教学中,引入参数化数字技术,阐述了教学小组以参数化为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强化对结构体系的理解的教学改革理念.教学分为基本知识授课、参数化设计介入的方案设计、以激光切割机为工具的模型输出、公开教学评价等几个步骤,其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日趋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和数字切割技术,结合大跨度建筑设计的特点,启发学生开展设计构思.
  •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所建构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模式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数字设计与建造作为毕业设计专题之一,有效地完善了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学体系.课程设定一方面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检验,另一方面则是引入新的数字化技术,并达到两者的平衡统一.课程强调了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学习和体验,使学生掌握脚本语言和算法等基本数字设计技能,为研究生阶段的相关学习研究铺路.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学习、数字造型训练、参数化建筑设计、加工与建造四个阶段,通过分解与合作、简化与抽象、深度与弹性等措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毕业设计专题化训练,加强了学生对数字设计技术的掌握,提高了对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整体性认知,拓展了设计思维.
  • 摘要:国内建筑教育长期偏艺术、轻技术,导致培养的建筑设计师对建筑物理环境设计不够重视.为改变这种情况,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师在"建筑环境控制"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建筑光学的特点与建筑学教育的自身特点研究分析,将建筑光学与设计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筑环境控制”课程设置在二年级上学期,同学们刚接触建筑不久,对知名建筑师作品和著名建筑十分有兴趣。通过视觉冲击,使他们有深刻的认识,充分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善于用光是优秀建筑师的本职工作。课程将光学的计算部分进行简化,从实际情况入手,引入很多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再来理解光学的原理。本课程每年均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得到学生的好评。在“建筑环境控制”光学部分实践课程中,教师采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将设计与技术结合的方法。理论授课后,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人员在4人左右,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增强对光的认识。最后,进入自选题目设计环节,同学们通过对建筑与光的理解,运用老师讲解的光的设计手法,通过对自然光的利用和人工光的设计两个方面,将选择的建筑表现得十分准确。通过本课程的教改,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学会目前社会迫切需要掌握的生态环境控制手段,应用于实践中;学生从中明白了“建筑环境控制”的深层含义,加深了对建筑物理环境的关注,这也是建筑艺术创作的源泉。与过去学到的生态知识仅限于理论与概念不伺,本课程是将这些理论概念改革为技术化和实践化,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
  • 摘要:本文描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设置,总结了数字化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新数字化建筑设计类课程在2008级建筑学专业实施,经过2008级和2009级运行和2010级6门课程实践和2011级2门课程教学。经历了5年时间的教学实践验证和不断地调整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数字技术课程的作业,如果每位同学的作业都一样,很可能部分同学不能完成作业,也有可能学生在网络中找一份作业交上,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作业真实、有效,反映教学效果,也确保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每位学生作业完全不同,且要写过程说明。如果过程说明不能反映其作业成果,该份作业为零分。如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表达训练中,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的设计作业(设计未要求使用数字技术表达)完整地表达一次。
  •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的特点和现状,依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结合近年来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调整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学习的内容不宜过深,以讲解系统流程为原则,重点介绍与建筑设计关系较大、建筑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要求的部分。尝试将课程教学融合在建筑设计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最新的热点建筑介绍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教师搜集许多相关的建筑资料。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 摘要:本文剖析了目前建筑构造教学的现状问题,提出建筑学教育应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学习能力.为此,在建筑构造教学中运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发挥创新精神,建立专业思维和知识框架.这些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实践.
  • 摘要:本文从历史、学科定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与特色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捷克当代建筑教育的优缺点,同时参照欧洲院校建筑教育的特点,结合目前中国建筑教育的现状,试图找寻其对中国建筑教育改革模式与方法的启示.设计课程不分年级,不以类型为主要的教学和考核内容,有利于因材施教和相互交流。注重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知识和理论传授仅作为辅助手段。重过程,轻结果,重思辨,轻手法和形式。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 摘要:大连理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均衡,专业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比较全面地融汇和传承了国内建筑学和艺术学教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针对建筑技术日益复杂和专业化趋势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完善建筑技术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建筑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加强建筑技术课程同建筑设计课程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将学科综合优势、纵向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推进人才培养这个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 摘要:为了消融建筑、城市、景观和环艺这"四面墙"的隔阂,以"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转型"的三年级设计课题为依托,讲述所经历的—系列教学过程.教学中,以思维方法作为线索,通过渐进的限制,将思维朝向广度与深度的两极拓展.运用城市和景观分析的方法,强调建构的设计深度,综合文本的表达方式,最终落点于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转型.
  • 摘要:通过对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在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二年级当中进行的关于地域建筑文化方面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回顾,提出了从设计目标及命题到教学实践过程以及设计成果评价方面的教学探索和思考.针对如何在建筑设计课程当中加强学生对地域建筑文化的解读并成功表达.通过一定形式的社会调查、基地调研、基础资料整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本土设计、关注地域文化。解析调研资料分析,通过对基地环境、气候特点、朝向、地形特点的理性分析,提炼出可供设计参考的符号或模型。在当地传统的建筑和环境当中找到可以提取的符号,并通过合适的建筑语言和手法表现出来。二、三年级作为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与提高阶段,应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调整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并继续引导学生根植本土设计意识、加强设计手法运用的教学实践。
  • 摘要: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大脑对建筑创新思维有着深刻的影响.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类型结构包括三个层级,其核心分别是元思维与一般心理能量、建筑教育风格与多元能力、各种特殊能力.当代建筑教育应该重新认识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元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权,以充分释放其多元智力.情境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的第一步,在UNIT中借助一种场景,或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谓建筑基本型主要体现在各个学校的基础教学中,它体现了一个学校关于建筑最基本的理解、最核心的内容、最精炼的“招数”。它位于建筑创新思维三层次结构的中间层,其重要性仅次于先天的元思维,是后天培养中最重要的涉及建筑思维(操作、运算)的部分。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多元的,既有言语、逻辑、视觉、人际交往、自然探索,还包括身体伛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自我内省智力、生存智慧和灵性智能。建筑现象学揭示了身体、记忆与建筑的关联,思维不只是大脑的操作,而是全身心的体验。
  • 摘要:本次教学改革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引入地域性的主题,对湖南地区的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传统聚落和民居的空间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并探讨了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空间语汇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式.这种"此时此地"的课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设计不再是一个抽象体系中的自娱自乐的游戏,而是和他们学习生活的空间息息相关,更容易激发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也更为便利.此外,通过向传统和民间智慧学习来关注当前中国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能够让学生在设计价值观日益混乱的今天不至于迷失方向.
  • 摘要:建筑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理论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两大核心课程,而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与设计课程相比,设计理论课程的内容与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特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理论课程小组在校级教改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了多元化的教学探索,整合建筑设计的理论课程,联系建筑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形成以建筑设计原理为主干的有机的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使备课程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在进行建筑设计理论系列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同时,建设富有特色、反映当代建筑思潮的教材,同时培养年青教师,建设教学与研究梯队。通过教材反映建筑设计理论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梯队建设丰富系列课程特色,通过系列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促进教材和教师梯队的建设。系列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同步进行。在系列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同时加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推行挂牌教学、选修辅修、分项深入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建筑理论教学模式。
  • 摘要:以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基础,以制度化、体系化建设为抓手,以"工程素质、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校企间、国际间、校际间、专业间、课程间的全方位"开放式"教学模式.合作双方在签署校级协议的情况下,开展等人次互换本科生、互认学分,一般为半年。此类项目为本科生开阔视野,体验和融入国际化环境,初步掌握国际交流、学习技能建立一条快捷的途径。合作双方在签署校级协议的情况下,开展等人次互换本科生、互认学分,一般为半年。此类项目为本科生开阔视野,体验和融入国际化环境,初步掌握国际交流、学习技能建立一条快捷的途径。通过专业联合的方式进行的,如建筑、规划、风景园林小类联合,建筑、土木、交通大类联合:文、理、工广义联合;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 摘要:本文选取剑桥大学-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2013夏季工作坊"日常性的培育",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作业成果进行简介.在剑桥大学设计课教学背景的参照下,重点介绍和讨论照片拼贴法在辅助设计构思和表现方面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其理论基础和发展,以及在当代中国建筑教育中的意义.照片拼贴法对于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的意义包括:培养学生对材质表面、质感、色彩等特性的敏感度,对构件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及其对塑造空间的作用的认知;培养学生从使用者对空间的真实体验和利用出发做设计,将建筑视作人的生活的承载物,去丰富建筑的容纳力,而不是将建筑视为“图画建筑”,去美化建筑实体本身;帮助学生反思现有的建筑类型和建成空间的质量,发现被忽视的差异化的空间需求。
  • 摘要:从探讨城市设计课程在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出发,依据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提出了基于要素整合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要素的整合过程在本质上是将多种交叉在一起的元素梳理出一个体系的行为组群,这与建筑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相似性,只不过建筑设计关注建筑使用系统、空间系统和结构系统的内在关联性,而城市设计研究的体系与元素更为多元而庞杂,但相同的是都有一个在多体系和多元素之间反复推导的过程,这有利于高年级学生延续前阶段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而拓展出新的知识内容。城市要素的整合设计需要通过课题的设置和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设计教学体系。
  • 摘要:本文在建筑学专业的高年级课程设计中提出了穿越设计的教学新模式,从命题、认知、对话、建构等设计环节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体现其教学特点,在激发学生设计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下对建筑问题的多元化思考与实践.此次针对建筑学中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是在中国建筑教育面对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地域化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下对建筑问题多元化思考、分析,激发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原有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将继续运用于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并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是针对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一年级学生,在设计思维培养上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培养对象则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三个专业的学生.但从目前改革后的中国各高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看,教学内容普遍偏重于微观层次上对单体空间与造型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从宏观层次上建立对城市设计整体思维的认识,和对城市与单体空间关系的训练.基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内容缺失,系统分析了在基础教学中为学生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以天津大学近年来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计为例,提出了城市整体设计思维训练在建筑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途径.
  • 摘要:本文试图以现代建筑的"空间"话题为例,以对黄作燊和冯纪忠两位同济建筑系奠基人在20世纪中叶的相关建筑教育理念和设计教学思想的追溯,冯纪忠的“空间原理”是功能理性和结构理性的综合,也是第一次为中国的建筑设计教学尝试发展一种基于现代建筑思想与认识的设计方法。无论是“使用空间一建筑空间一实体造型”的“塑一造”原理,还是“结构空间一建筑造型一感知处理”与其综合,这种方法追求缜密的逻辑思维,强调过程的系统组织,但同时又不忘最后落实到人的感知。相比冯纪忠借助空间理论展开建筑设计的理性思维和方法论建构,黄作椠则将空间观念关联到人的视觉、身体与运动;冯纪忠探讨“空间塑造”,而黄作粲更关注空间的渗透和体验,可以体味吉迪恩的“空间一时间”理论对后者的更深影响。进一步认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观念是如何在同济建筑教育中被移植、转化和发展的,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以揭示,这些探索在早期已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四年级建筑学本科的一次以"符码转译"为题的设计课教学实践.学生被要求从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出发,从特定的过程或作品中提炼出一套符码,并将该符码"转译"为可以引导建筑形式生成的规则.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上的探索,这种设计方式延续了埃森曼对形式逻辑的强调,但不拒绝符码本身的多样化意义,同时在对符码的提炼和操作手段上与后现代主义又有明显的差别.该课程为在本科生设计教学尝试建筑理论、分析与设计过程的结合,图解分析的应用技巧乃至参数化思维方式的训练都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 摘要:文章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以空间为核心内容,借鉴了认知学的理论,设立了空间认知与设计训练系列课程单元的教学探索.系列单元由人体尺度认知、城市认知与分析、经典建筑作品学习与分析、立方体空间设计训练、空间组织与整合训练和空间建造等六个单元组成,并在教学中贯穿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建筑学整个课程体系出发,探索通过优化教学组织、优化"问题型"教学的题目设置、优化相关课程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评价方法和优化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等一套科学理性的教学组织方法,使学生掌握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完成从设计初步到设计入门的转换.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改革与思路在实践教学中论证,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调整与完善。
  •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在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开展的老龄化社会相关的建筑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从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两个方面作一讨论.笔者根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判和访谈可以看到,学生们基本上对既有社区和新建社区两种模式下相关养老建筑,及其室外场地设计都有了一个较为基础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由此可以推断,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如果遇到类似或相关的建筑设计,他们将比那些没有受过此方面教育的人员更容易进入角色,担当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 摘要:建筑系一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基础”主干课程内容,辅以“建构”教学,从体验、制作、观察等多维度进行创新训练,以实体模型作为设计操作工具,清晰理性地记录创作过程,深化对设计工具、创造方法的认识。在教学中强调用科学技术措施保障构思的实现,从材料和建造的逻辑中获得设计生成的动力.运用某种材料,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建构的方式,因此对于材料特性的探索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详细的教案组织,引导学生从砖的结构特性、力学特性、美学特性出发进行系列探索,在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大量建造获得的经验上,顺利完成了大尺度作品的建构。砖搭建的建构实体,主要利用砖砌块本身的重力特征,以摆砌的方式得以完成,对其结构、受力等内容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部分同学通过对拱结构等的尝试,加工完成了一些初级的拱券,使其对于结构的表现形式也有了初步了解。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材料”进行真实建造,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特征与美学特征实现了有机融合。
  • 摘要:《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课程的起步.论文针对传统《建筑初步》课程中存在的对空间训练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了《设计基础》课程中应注重"模型-空间-实体"关联性的教学,探讨了新课程关于空间构成向实体建筑设计训练过渡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模型设计的能力及空间的构成训练必不可少,但最终是为实体设计作设计思维和能力上的准备。三者的关联性在教学上的思考要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完成由单一的构成训练向综合的设计训练的转化,由视觉思考向对环境、功能、行为、技术的综合把握的过渡,从而不断拓展设计基础教学的内涵,探索多元创新的教学思路。
  • 摘要:本文就建筑学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应该如何进行相应调整做出了探讨;并通过对国外建筑理论课程的特点分析,以"建筑设计原理Ⅰ"教学为例,提出理论课程"去类型化"、"去原理化"、"去本本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随着对课程中每个主题内容的建设积累,逐步将一门内容复杂的课程分解为建筑设计理论的系列课程,将部分课程主题单独开课,并分散到各个学期当中去讲授。例如现在已经开设的《建筑空间专论》、《建筑设计方法》等,就是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一大步。这样不仅保证了在专业素质教育阶段,围绕建筑设计课程,每学期都能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设计理论课程,也能够更好地与高年级的专业深化理论系列课程对接。同时,“空间实体搭建竞赛”等课外建造实践活动,也会积极地促进学生对于设计课中问题的思考。
  • 摘要:本文介绍了2011东亚建筑与城市设计工作坊的主题、相关背景及组织特色,并就相同文化认同背景下的中、日、韩三国学生在WORKSHOP期间的设计思维、工作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不同于与西方国家学生之间进行的工作坊的交流,学生在初步接触时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冲突非常明显,东亚建筑与城市设计工作坊由处于同一文化圈的国家之间的学生组成,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许多问题大家非常容易达成共识,甚至有时只是简单一个单词就可以将所有想要表达的问题表达清楚。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和语境的连续性使得该工作坊的交流与讨论变得简单的同时,又贯穿着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微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思考方式的冲突,为参加工作坊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拓展与学习的平台,这也许就是东亚建筑与城市设计工作坊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魅力所在。
  • 摘要:承袭布扎教育体制的台湾高等建筑教育,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有28所院校培养建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各个学校由于地域、师资、传统等因素而有限地发展了各自的建筑教育特色,而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于注重建筑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培养的全面化,大量人文性课程的开设和通识化教育为学生的择业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对台湾本科建筑教育的分析,笔者认为,大陆的本科建筑教育应该从3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基础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教师配备的多元与多样: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跨域性。目前处于国际化和多元化背景之下,如何应对建筑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是大陆建筑教育必须面对的。基于已有的传统和基础,关注和审视境外高校建筑系的发展,借鉴好的经验并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需求,最终形成开放的建筑教育体系与各自的办学特色,是一条可资探索的道路。
  • 摘要: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设计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短期联合设计课程的优势与特点,比较了中英建筑教学方式的差异.在提炼了外教教学中较为值得借鉴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了提升联合教学深度的有效合作模式.学生通过联合设计与境外教授接触,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设计方法和思路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优势和不足。英国教授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更加强调分析思考的过程、设计者与业主的互动、不同设计者之间的合作,以及讲演、讨论的过程,口头和图纸模型的归纳能力。此外,联合设计的教学工作不同于普通的设计课,前期工作量较大,众多参加联合设计教学的教师不计较工作量的得失,承担了比一般教学任务多得多的工作,从组织联系、安排计划、拟定题目,到安排起居、落实场地、协调时间,付出很大精力。体现了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
  • 摘要:传统的以功能类型为单元模块的设计教学,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下建筑学学科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建筑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变化.因此,在基于新形势下建筑学科"内在性"和"外部性"特征,提出了以空间设计为核心,以问题为指引维度,以交叉学科方法为切入的1+N"一核多维"设计教学模式.通过本次1+N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反映出问题,学生个体知识背景的差异,导致其发现问题能力的差异,并且学生普遍缺乏深入探讨问题的能力,认为这可能需要通过提升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来弥补;在现行的小学分课程模式下,课时安排偏少,而要引导学生作交叉学科维度的探索,相应的调研、理论课、讨论课安排得较多,这不可避免的对设计和辅导课时间产生冲击,最终导致设计方案的完成度不够。这一教学模式也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式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架构下,教师需要放弃部分课程主导权,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由此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 摘要: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评价方法的优化,提高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引导建筑学本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毕业设计评价方法研究中,通过对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分组,分类计算,权重赋值等手段,提出基于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毕业设计评估方法.该方法所制定的评分制度于2013届湖南大学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评估中得以实践.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其不足之处予以修订;并通过毕业设计成果的分析解读出本科教学计划制定中的不足之处.
  •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美国主要建筑类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城市设计课程异同,了解城市设计教学在美国高等学校设置的基本情况和内容构成,为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城市设计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美国城市设计的教学中,有的院校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全面的建筑观,让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论体系有着过硬扎实的了解。这类院校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看到像莱斯大学这样有不同科研方向和背景的学者带队的工作室;像南加州建筑设计学院对中国南方珠江流域城市所做的研究,也有像雪城大学那样对跨学科合作设计而做出的探索。与此同时有的院校则注重设计能力和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保证学生毕业以后能很好地将所学应用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像奥本大学这样以教师和建筑师组成的集教学和实际工程为一体的教学实验工作室也是很有特点的一类代表。建筑学专业本科的城市设计教学活动在国内各院校开展的时间不长,可以借鉴和参考美国高校的相关做法,采用多元和灵活的教学手段,强化城市设计在建筑学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取向。
  • 摘要:本文从时间发展的角度观察、探讨国内的"实验建筑"现象,对其从产生之初到发展现状进行阶段式的比较分析,力图廓清其对于中国本土建筑理论发展的意义与影响,指出实验的态度与方法是国内建筑教育中值得促进和提倡的层面.实验的态度与方法是国内建筑教育中值得促进和提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理论阅读引导,使学生在教育中能够自主理解与分析多元的观点与知识,用引导法取代老旧的固定思想的僵化传授模式。对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想法落实到实际的实验活动中的相关训练,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独立钻研与实际操作的能力。
  • 摘要:本文通过对校企联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分析,从建构企业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整合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校企联合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借助数字化设备及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有意在某一专题讲座持续几年邀请不同设计院甚至相关领域专家做专题讲座,他们鲜活的思想不仅开拓了师生的视野,同时录像资料也可在企业专家授权的情况下,作为拓展教学资源挂于网上,供更多的学生自学浏览。同时,多元化的企业师资也提供了多元化的优秀建筑设计案例,为学校教师更新课件和编撰建筑设计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众多企业设计师与一线建筑设计师的密切接触,还为教师与设计院人员共同合作科研课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科研的合作是对校企联合教学深层次提升的最佳途径之一。
  • 摘要:本文先后梳理了"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种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以及"内外统一"的过程;进而提出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力图建立一种普适的、中性的形式结构体系.最后指出通过对现代建筑经典理论的系统解读,以及对当前设计课程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反思,辩证处理好建筑设计课程中"内"与"外"两个范畴的关系,实现设计方法上的"内外统一",将有利于实现专业设计课程体系各个阶段和各个关节的顺利衔接.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建造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教席所在地的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生土建筑研究中心CRATerre在生土建筑教育方面的经验介绍,提出只有把思考回归到建筑最基本的材料和建造问题时,才可能创造一种非短暂的,具有文化性永恒气质的建筑。在历史的浪潮中才能真正地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力量,而非随时代变迁而被人忘记的表象产物。这一点必须在教学中体现,让学生从一开始既能建立一种良好的设计意识和看待建筑基本问题的方法。必须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和环境意识的建筑学科基础教育,个人手脑结合,团队协同合作。
  • 摘要: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带来了观察建筑教育的新视角.当前中国的建筑教育所经历的变革可以从女性主义教育的角度加以阐释:建筑教育不再以培养个体建筑师的职业技能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女性主义教育所推崇的社会整体和谐为终极追求;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工科课程,女性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正逐渐进入建筑学的综合学科知识体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从严格上下级的男性等级关系模式向女性文化的平等伙伴关系模式转变;教学评价从忽视性别差异的单一标准向承认性别差异的多元化、人性化标准转变.
  • 摘要:在开放式建筑教育的理念和基础课程大平台的背景下,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承担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综合设计(一)则是设计基础系列课程的缩影.通过对此课程的教学背景、选题设置、相关理论以及教学方式的分析,文章阐述了本次教学改革的思路、内容及成果意义.传统的设计课程大多采用“教师改图学生听”的模式,由于综合设计是一年级设计基础和二年级综合设计课程的衔接,且考虑二年级学生的教学要求,在综合设计(一)的课堂上,教研组改变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讨论课的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其他人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一改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参与者和倾听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以及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学生设计思路更加发散,更有想法,并且设计成果的表达也表现出多样性,避免了由于教师少学生多,而出现的思路单一,手法雷同等问题。在组织开放式讨论课的同时,还采取了“走出去”的教学方式。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研讨问题,由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探索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研究"和"创造",改变了传统"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建筑学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强调以问题为原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模式、以讨论为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过程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中掌握设计的思维与方法,任何既定问题的解决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方案中所经历的思考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与积淀,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取得了满意教学效果.
  • 摘要:通过阐释信息社会对高校教学带来的新挑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试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案例进行研究,建筑设计课程题目设置应保证一部分命题专门训练学生的空间环境设计的稳定性。题目要适时增加一定难度,来拓展学生空间环境设计之外的其他技能,达到全面的专业训练,这也是在信息的多元化环境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一个创作能力检验的出口。比如结合各种竞赛的命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命题、结合教师研究方向的命题等,其研究内容与题目设置应该是常换常新的。
  • 摘要: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构成类课程重形式训练,缺设计能力培养的情况.针对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设计性"思维、提高设计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相应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教学环节细化为各个阶段,每阶段解决一个或数个明确的问题,各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在最后阶段完成综合的表达内容。引导与启发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能力教育的核心与本质。拓展性引导就是不局限于本课、本专业,向其他科目、相关领域中去发现寻找灵感、捕捉信息、学习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建筑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建筑设计也属三维空间思考的范畴,需要建立良好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模型的制作与推敲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模型制作可也辅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帮助其推敲整体设计的形体变化,也有助于其对各种图纸生成的理解。
  • 摘要:建筑设计需要并且能够实现对人文特色的表达.通过对武汉大学建筑学大三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深入体会,提出具有人文特色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提倡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通过融合地域特征和传统元素来展现人文内涵.武汉大学建筑学三年级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人文特色在建筑设计中的转换,通过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主题式聚落更新等设计课题,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如何通过空间的变化、形体的组合以及文化元素的提取,体会建筑对人文特色的表达.
  • 摘要:文章梳理了中国建筑教育现状,并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内蒙古地域建筑教育进行了分析.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通过在建筑教育的启蒙阶段,各年级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不同教学环节中融入地域特色,探寻了一条实力薄弱院校的建筑教育之路.设计中立意取材于蒙古包常常成为学生设计中的出发点,所以在设计前期的草图推敲过程中重点引导蒙古族同学对蒙古包建筑进行解构,同时让汉族学生对中国传统四合院民居进行了阐述,双方在交流中增强了对内蒙古地域特色的了解。高年级的课程设计在考虑整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内蒙古的实地,选择一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题目,尤其是在毕业设计中结合教师的工程与项目实践,使学生能更加真实的对内蒙古的地域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在古建筑测绘课程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联系当地文管部门,对这些古建筑进行测绘,增加学生对当地了解的同时给包头市留下一份宝贵的资料。
  • 摘要:本文从建筑与人文环境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在尊重历史环境、符合地域特色的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以城市与建筑体验为设计灵感来源和设计深化线索,以新旧共生为价值取向和建筑形态操作依据.努力探索以历史文化为基本动力的创新设计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体验的基地及城市认知与分析方法,突破以往基于功能分析、流线分析的基地研究方法,强调城市生活体验、历史意象构成的体验与研究。注重内外兼修的基本功训练,突破以往仅仅基于博物馆自身功能与形态要求的研究方法,强调融入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营造的总体布局策略。引导同学运用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扬为基础的创新设计思考与方法。强调基于保护地域特色的创新设计价值取向。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多学科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与视野的教学团队的力量。
  • 摘要:本文主要以东南大学一组毕业设计作为分析对象,并从城市脉络的梳理、演艺模式的探讨、现代演艺的转化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释,并最终从传统的现代演绎、城市作为大尺度建筑以及演艺的日常性对建筑教学进行讨论,本次设计教学之中,城市的格局、日常生活、建筑空间、演艺模型等传统要素的当代演绎,在作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的基础上,仿佛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载体(天桥演艺区),引导着设计以一种理想的方式发展而革新。对建筑的要求,已不再停留于一种传统的表述,而是对城市关联度的关注。这种城市视角下的建筑营造与建筑视角的城市体验,展现了当代城市发展以及未来都市革新的全新动力与方向。
  • 摘要:本文根据当今外国建筑史的教学内容及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方法灵活多样、适应性强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外国建筑史教学品质和效果.在互动式的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课前根据兴趣、喜好分组,然后,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并制作相关模型,整理知识,点编制研究成果和汇报文件。课堂上,每组学生的汇报情况,其他人进行认证,讨论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热情,课堂氛围活跃精彩。有效地利用这些立体的影像资料能够缩短与经典的建筑案例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立体、直观地了解历史建筑,并利于学生深入地进行研究。同时,这些影像的放映也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对外国建筑史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既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也加强了建筑学专业理论学习和设计创作实践的结合。
  • 摘要:本文阐述了《日本建筑》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编排。此课程开设最初缘自于本人留学日本后的一些想法。日本在近代以来给中国造成了很多的灾难,以致今天仍然处在一种对立状态。但是不能否认它在国家建设上的成功,尤其在建筑领域,在学习西方之后,后来居上,领先世界。不学点内在的“魂”的东西,光学点表面的“材”东西,很难会有自己的建树,中国今天的建筑似乎还是没有跳出这个框框。学习日本古代、近现代建筑可以理解日本在文化观念上把传统成功地用于现代的内在因素。注重思想观念上的创新,而不是只关注外观造型。注重舒适实用,不追求豪华气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