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2北京检验医学年会暨中青年检验医学论坛
2012北京检验医学年会暨中青年检验医学论坛

2012北京检验医学年会暨中青年检验医学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2北京检验医学年会暨中青年检验医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四种生物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凝固点检测法(Fib、FDP和D-D)和免疫比浊法(β2MG)检测393例肺癌患者、32例健康对照和77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β 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患者的四种生物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指标检测肺癌的敏感性β 2-MG最高,可达35.1%;其次为Fib可达27.2%; D-D(13.2%)和FDP(8.1%)较低,但特异性较高分别为98.8%和100%.四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可提高至55.5%,且特异性降低很少(88.1%).结论:四种生物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辅助诊断的敏感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的介绍,阐述了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在消化疾病、妇科疾病等中医临床的应用,最后指出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设备简单、取样方便、操作安全、病人无痛苦,可以多次反复检查,还可以动态观察。但是由于取样方法不同会造成标本间很大差异,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所以取材方法及制片方法非常重要,还需要不断努力探索,才能制定出一套客观、规范、可重复性强的方法,为中医科研更好的服务。在临床应用上,需要扩大研究思路,归纳并总结舌苔脱落细胞在不同病症中的特点,争取能找出对中医临床诊断价值较大的相关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前列腺按摩术后的血清PSA增高者的尿液细胞学检查,评估其用于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脱落细胞学检查,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恶性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绝大多数前列腺癌为腺癌,其发病部位是在腺腔表面的前列腺的腺上皮,由于肿瘤细胞代谢较活跃,脱落的肿瘤上皮细胞会混合在前列腺液中.方法:126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或术前获取前列腺液,进行瑞氏染色和脱落细胞学分级.结果:病理学结果87例(69.05%)为前列腺癌,39例(30.65%)为非前列腺癌组织.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一至五级分别有8例(9.19%),13例(17.94%),21例(24.14%),26例(29.89%),19例(21.84%).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100%的特异性,在PSA≥20μg/L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1/19,57.89%).在脱落细胞学分级一至四级之间PSA值无显著性差异,一至四级与五级之间PS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SA值增高患者中行前列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患者具有较高的PSA值的时候,具有无侵入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前列腺活检的损伤更小.
  • 摘要:本文通过对蛋白C抗凝系统组成及分子缺陷的分析,探讨了蛋白C抗凝系统的调节机制,论述了蛋白C抗凝系统在静脉血栓性疾病、抗炎和抗凋亡作用以及严重脓毒血症等方面的生物学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末梢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Sysmex XS-8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对96例EDTA-K2抗凝血标本分别于采血后即刻(0小时)、1、2、3、4、5、6小时测定全血细胞计数(C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结果:1、2、3、4小时各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水平;1、2、3小时各组的红细胞压积(HCT)水平;2、3、4、5、6小时各组的血小板(PLT)水平;6组的血小板压积(PCT)水平较即刻组升高(P<0.01).3、4、5、6小时各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较即刻组升高(P<0.05).6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以及WBC分类与即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末梢全血标本测定的一些参数有显著地影响,因此末梢全血标本进行血常规的测定应在1小时内完成,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摘要:目的:研究AS患者中25-羟维生素D3水平以及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与骨密度(BMD)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状况.方法:46例确证的AS患者,按照BMD的检测结果分成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别检测三组人群中25(OH)VitaminD3、CRP、ESR的水平.同时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BMD的测量,检测部位包括腰椎后前位(L1-IA)、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结果:三组人群的25(OH)VitaminD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与大转子处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330,P<0.05).骨质疏松组的ESR、CRP的水平与骨量正常及骨量减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骨质疏松组的AS患者ESR、CRP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AS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逐渐增加的炎症反应相关.绝大多数的AS患者存在VD的缺乏和不足,并且随着VD缺乏程度的加剧,骨量的丢失逐渐增加,但是维生素D是否参与其发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为筛查MMA积累经验.方法:对95例MMA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5例患儿发病年龄1天~12岁,表现为发作性呕吐、嗜睡、反应弱者37例,间断抽搐者26例,智力、运动落后者18例,乏力、下肢水肿者7例,皮肤黄染者7例,心大、心前区不适者5例,构音障碍者3例,贫血者2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26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增高,26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计数减低.尿常规异常37例,18例患儿肾功异常,17例患儿肝功能异常,40例患儿心肌酶谱异常, 1 1例患儿血气分析异常,6例患儿血糖降低,62例患儿血乳酸水平升高,50例患儿血氨升高.97% MMA患儿的GC-MS法尿有机酸分析可以检测到甲基丙二酸显著增高;血串联质谱分析可以检测到C3、C3/C0、C3/C2明显偏高.结论:嗜睡、发作性呕吐、抽搐、智力体力发育落后或倒退、高氨血症、高乳酸是MMA的主要临床特征,GS/MS法尿有机酸分析和LC-MS/MS血串联质谱检测是辅助诊断MMA的重要依据.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三种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05例50g糖筛阳性患者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利用ADA以及NDDG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析比较不同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DM患者诊断率为4.2%,ADA标准诊断208例,诊断率为9.8%;四组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早产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NDDG诊断标准界值过高,临床应用时较易漏诊患者,不推荐临床使用,DA的诊断标准更适合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孕24~28周产前检查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析应用200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1ADPSG)、第六版妇产科学推荐的3种妊娠糖尿病诊断时的诊断率,为完善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治标准提供线索.方法:2864例入选者来自2011年4~1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全部孕24~28周产前检查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进行OGTT实验,分别于空腹,服用葡萄糖后1h和2h采集静脉血.静脉血以柠檬酸-氟化钠抗凝.血清葡萄糖测定采用具有溯源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未观察服用葡萄糖后3h血糖,本研究只读取空腹、OGTT1h、2h 3点血浆葡萄糖水平,根据2004版ADA、2010年IADPSG和第六版妇产科学标准计算诊断率,同一标准不同年龄间诊断率的比较采用行X列表卡方检验,同一年龄组不同标准伺诊断率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乙采用IADPSG标准)GDM诊断率高达20.6%,较2004版ADA和第六版妇产科学标准诊断率分别升高307%和199%.如将IADPSG标准的血糖异常个数改为主2个,阳性例数下降到227人,GDM诊断率骤然下降到7.93%,与2004版ADA标准诊断阳性率(6.8%)相似.结论:更严格的IADPSG标准使得GDM诊断率显著升高,IADPSG推荐的新标准与2004版ADA老标准间GDM诊断率的巨大差异主要源于诊断标准中异常血糖个数从2个变成1个所致.
  • 摘要:目的:早期发现病原,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环境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进行主动筛查和环境监测,目标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果:RICU和SICU4种病原菌分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ICU:X2-=45.634,P<0.01;SICU:X2=10.679,P<0.05),以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最高;RICU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均显著高于SICU(X2=30.055,P<0.01;X2=29.291,P<0.01);鲍曼不动杆菌携带者环境污染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原菌(x2=612.884,P<0.01).结论:RICU和SICU4种病原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性,各病房可根据病原分布特征进行个体化医院感染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携带者具有较高的环境污染能力,容易引起病房内交叉传播,环境消毒在其医院感染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分离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基因分型及其药敏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尿路感染阿萨希毛孢子菌10株,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对其基因进行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对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基因型别鉴定结果显示,10株阿萨希毛孢子菌以Ⅳ型基因为主,占70%,其次分别为Ⅲ型(20%)和Ⅰ型(10%);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各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均为敏感,其中伏立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小,且部分菌株对伊曲康唑呈现剂量依赖性敏感.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尿液阿萨希毛孢子菌基因型别以Ⅳ型为主,三唑类药物 对其具有显著疗效,其中,以伏立康唑效果最佳.
  • 摘要:目的:对本院近年临床出现的hVISA进行检测,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0年临床标本中出现的MRSA菌株180株,采用BHIV4、BHIV6、BHIT5及MET法筛选hVISA,并以PAP-AUC法作为金标准确证hVISA菌株;采用多重PCR方法对确证的hVISA菌株进行SCCmec、agr分型及pvl毒性基因检测.结果:在180株MRSA菌株中共检出hVISA15株,其中14株为SCCmecⅡ型,1株SCCmecⅡ型;agr分型中14株为agr1型,1株agr2型;pvl毒性基因阳性hVISA菌株1株.结论:不同地区hVISA的分子进化存在一定差异,应该重视hVISA的临床检出和分子耐药机制研究.
  • 摘要:目的:评估WASP-COPAN自动化微生物接种仪的性能.方法:收集2011年8月~10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送检的患者标本,其中痰80份、无菌体液70份、便52份、拭子69份、脑脊液12份、尿80份.对同一份标本分别按照常规手工接种和WASP-COPAN种标本的操作流程进行接种,通过与手工法相比,对WASP-COPAN的自动化程度、精确的吸取标本和分离接种、标本分离有效性、接种效率和交叉污染等进行评估.标本分离有效性用SPSS16.0对同一标本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最终分离的菌种数、每种菌单个菌落的数量和半定量的结果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来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如果实验室的标本类型比较单一,或只用其接种特定的标本类型,WASP是一款性能不错的自动化接种仪。
  • 摘要:目的:探讨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VCS参数、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诊断细菌感染时的临床价值.方法:从北京301医院住院患者中选取细菌感染患者40例为细菌感染组.设立两个对照组:健康对照组42例、免疫对照组43例.测定人组者外周血CRP、IL-6的值,同时使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做血常规,得到白细胞计数的结果以及各种细胞的VCS参数.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相关临床知识阐明各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及结论:①在发生细菌感染时,采用血常规结果(主要是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联合细胞因子CRP及ILr6相对于仅使用现有血常规而言,将大大提高阳性率。②vcs参数对于发生细菌感染但WBC和N%仍在医学参考范围内的患者具有较大意义,若联合使用,将大大降低这部分患者的漏诊率。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VCS参数的医学参考范围,尚无法对此值进行定量的衡量,并且目前研究证实,VCS参数具有人种间的区别,因此不能仅参考国外的数据,必需建立有关黄种人的VCS参数医学参考范围。
  • 摘要:目的: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microRNA-21与肿瘤关系密切,但是由于没有标准化的检测方案和一致的内参标准,不同实验室检测血清中microRNA-21的表达结论并不一致,因此在优化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检测多种肿瘤血清中循环micmRNA-21表达,以证实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标志物.方法:通过设置基准样品、逆转录的阴性对照、梯度稀释等优化检测手段,应用SYBR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croRNA-21在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174例患者和39例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结果:microRNA-21在多种肿瘤血清中表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microRNA-21在诊断多种肿瘤时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循环microRNA-2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非侵入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
  • 摘要:目的:检测孕妇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率,为聋儿产前诊断提供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基础.方法:对门诊正常孕妇进行耳聋知识进行宣教,知情同意后抽取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四个基因GJB2、SLC26A4、GJB3以及线粒体12S rRNAd的常见突变位点35 del G、176 del 16、235 del c、299del AT、IVS 7-2 A>G、2168 A>G、538C>T、1494C>T、1555A>G进行检测.结果: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7月18日间,共检测2067例孕妇,其中110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5.32%).GJB2突变(2.66%) 55例,6例携带176 del 16位点(0.29%),42例携带235 del C突变(2.03%),7例携带299del AT(0.34%);SLC26A4突变43例(2.08%),41例携带IVS 7-2 A>G突变位点(1.98%),2例携带2168 A>G突变位点(0.10%);携带GJB3基因突变9例(0.44%),均为538C>T位点突变;线粒体12s rRNA突变3例(0.15%),均为1555A>G位点突变.结论: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在孕妇群体具有较高的携带率.
  • 摘要:目的: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分析肺癌患者CTC水平与TNM分期、肿瘤标志物和肺癌分类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4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标本(7.5ml),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分离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并计数静脉血中CK18+/DAPI+/CD45-CTC,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CA199、CA125、CA153、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并结合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TNM分期,对CTC和TNM分期、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以CTC之3/7.5ml为cut-off值,Ⅰ、Ⅱ、Ⅲ、Ⅳ、期肺癌患者的CTC刚性率分别为20%,45%,54%和70%,其中Ⅳ期肺癌患者均可检测山CTC(CTC,1/7.5m1)。结论:肺癌患者中的CTC计数与T, M以及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反映肿瘤细胞的活性,同时其与肿瘤标志物Cyfra2l-1具有一定相关性。CTC联合Cyfra2l-1可能在预测肺癌预后、复发和监测疗效中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CSF-OCB)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多发性硬化(MS)中的应用.方法:259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IDD)组99例(包括多发性硬化65例,视神经脊髓炎1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6例),神经系统炎性疾病(NID)组99例和周围神经病组61例.应用等电聚焦联合免疫固定的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OCB,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CSF-OCB阳性率在IDD、NID和周围神经病组中分别为35.35%、34.34%和6.56%,周围神经病组阳性率明显低于IDD和NID组.②CSF-OCB阳性率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组分别为49.23%、11.11%和6.25%,MS组CSF-OCB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脱髓鞘疾病组,但与NI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3.616,P> 0.05).结论:CSF-OCB的检测可以作为多发性硬化和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并且有必要寻找更加敏感的诊断指标.
  • 摘要:本文用BinaxNOW疟疾快速诊断试剂卡对利比里亚维和二级医院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试剂卡能同时检测单纯恶性疟原虫和非恶性疟原虫的其他人疟原虫,其性能符合疟疾实验室诊断技术要求,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是疟疾现场诊断的有效工具。同时,试剂卡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敏感性、特异性高,且无交叉反应。操作简便,出结果迅速(只需10-15min),技术要求不高,对快速诊断,维和任务区的应用非常方便,在间日疟方面,当虫体较少时河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故临床上怀疑患者为间日疟感染且阴性时应同时做涂片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在恶性疟疾方面,由于该试剂的敏感性高,故在检测中完全可以取代涂片法在临床上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大量标本的检测并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建立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与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联合自动化检测合理的尿液镜检筛选规则,提示工作人员用显微镜镜检进行形态学确认,最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方法:①两位检验师显微镜检查技术评价:两位检验师对240份尿液标本进行双盲法检测,评价两者检查一致性.②尿常规检测:每日随机抽取40例观察对象的尿液标本,充分混匀分为3份10mL标本.一支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在质控正常的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试;另一支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在质控正常的Urisys2400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与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上联合测试,余下一支以1500转离心5分钟,滴入KOVA尿液专用计数板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该套规则的灵敏度是99.76%,特异性是93.26%,漏诊率是0.23%,误诊率是6.74%。结论:实验制定的镜检筛选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需要人工镜检确认的异常样本或尿液中存在对尿干化学或流式细胞术有干扰因素的样本,使尿常规检测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准确化,大大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对8个免疫透射比浊法和1个免疫散射比浊法尿液内白蛋白(U-Alb)检测系统的精密度、线性区间、准确度和检测结果一致性调查,了解现行分析方法的质量.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EP15-A2文件,验证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参考CLSI EP14-A2文件,评估生理盐水稀释的ERM-DA 470和尿液的基质效应;参考EP6-A文件,验证检测系统的线性区间;以精准稀释的欧洲参考物质(ERM) DA 470理论浓度为靶值,评估各检测系统的准确度.以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FCC)和美国国家肾脏病教育计划(NKDEP)推荐的15%作为最大允许变异系数(CV)评价精密度,以美国病理学家学会能力验证(CAP-PT)采用的25%作为最大允许误差评价准确度.结果:9个系统在微量Alb尿水平(20~200 mg/L)的总CV均≤15%;生理盐水稀释的尿液和ERM-DA 470无基质效应和干扰;A、B、E、F、G和I系统验证的线性区间与声明的线性区间接近;C、D和H系统验证的线性区间下限(分别为18.7、3.6、12.0 mg/L)高于试剂盒声明的下限(分别为0、0.9、5.0 mg/L);B和C系统验证的线性区间下限接近试剂盒声明的参考区间上限.当U-Alb<20 mg/LL时,A、E、F、G和I系统的准确度较好,绝对偏差均<3 mg/L,D系统有较大正偏差(5.0~14.4 mg/L),B、C和H系统因批内精密度不良而未分析偏差;在微量Alb尿水平(20~200 mg/L),除D系统存在较大正偏差外(15.9%~44.3%),各检测系统的偏差均≤25%.系统间结果在微量Alb尿水平一致性良好,CV< 15%;当U-Alb<20 mg/L时,系统间CV随浓度下降而增大,主要的变异来源为线性区间下限较高的B、C和H系统.结论:在微量Alb范围(20~200 mg/L),9个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低浓度U-Alb(<20mg/L,尤其是<10 mg/L)时,部分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待改善.
  • 摘要:目的:评估采用5色6种单克隆抗体组合试剂(Cyto Diff)的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效率.方法:用5色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表观健康人样本,以验证其参考范围.以人工镜检分类计数作为参考方法,同时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Cytodiff流式细胞术分别对622例血常规样本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统计分析两种方法之间以及两种方法与人工镜检法之间分类计数白细胞的相关性,比较CytoDiff流式细胞术与LH750血细胞分析仪之间分类计数白细胞结果的一致性,分别计算CytoDiff流式细胞术和LH75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的临床诊断效率.结果:CytoDiff流式细胞术参考范围验证结果显示,所有指标(成熟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和原始细胞)超出各自参考范围概率均< 10%.CytoDiff流式细胞术、LH750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分类计数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ytoDiff流式细胞术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LH750相应结果的相关性较好,r均> 0.88,P<0.001;CytoDiff流式细胞术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利淋巴细胞与人工镜检相应结果的相关性较好,r均> 0.82,P<0.001.CytoDiff流式细胞术未成熟粒细胞和原始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72.03%和22.22%)均高于LH750血细胞分析仪的灵敏度(分别为44.92%和11.11%); CytoDiff流式细胞术所有项日的特异性均>85%,优于LH750血细胞分析仪.结论:CytoDiff流式细胞术与人工镜检的相关性好,特异性高,操作简单,可将该方法用于常规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结果的复检.
  • 摘要:在腹水中见到这种具有肿瘤细胞特征的细胞,首先查阅了临床病历,病历中有2009-2月AML-M2绿色瘤髓外复发及2010-1月白血病全身侵犯的信息,同时查阅了三本血液细胞学图谱,刘志洁等主编的两本图谱中都未见描述在王风计主编的血液细胞学图谱中有描述,并称为绿色瘤细胞,随即以绿色瘤细胞报告临床。因绿色瘤临床极少见,回顾性总结该病例,仔细查阅有关书籍,文中描述绿色瘤与原粒细胞瘤在本质上无差别,仅在肿瘤组织中所含髓过氧化物酶的量多少而异,在《血液学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一书中称为髓系肉瘤。经过思考认为,如果遇到这种形态的细胞,可结合临床病历,如存在髓系白血病+细胞形态特点+POX染色阳性,应报告髓系肉瘤细胞为妥。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对不同起始代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IMR-90细胞生长增殖速度(每传一代所需天数,days/PD)、平均存活天数、平均寿限及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ion-β-gal,SA-β-gal)染色等细胞衰老生物指标的影响,为评估不同程度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及CR起始年龄、作用时间可能对人类产生抗衰老作用的指标检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速度和SA-β-gal染色等细胞衰老生物指标,分别对20%~60%葡萄糖限制和不同代龄起始培养IMR-90细胞生长曲线、增殖速度、平均存活天数、平均寿限及SA-β-gal染色等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细胞衰老生物标记评价热量限制延缓衰老体外模型系统.结果:①与各自正常对照组比较,采用60%葡萄糖限制(60% glucose restriction,GR)从30、35和40PD等IMR-90细胞稳定生长阶段起始培养均可以使细胞平均存活天数显著增加分别为14.7%、12.6%和12.3%;采用40% GR从26 PD起始培养可以使细胞平均存活天数和平均寿限均显著增加分别为16.7%和1 1.4%;采用高糖(22.5 mmol/L glucose,HG)从26、30、35、40和45 PD起始培养平均寿限减少分别为26.9%、32.8%、35.4%、39.3%和42.9%.②与各自正常对照组比较,采用60% GR从30、35、40 PD起始培养在5 PD传代后可以显著减慢细胞增殖速度直至细胞衰老,其减慢的程度与细胞起始代龄呈正相关;采用40% GR从30 PD起始培养在10 PD传代后可以显著减慢细胞增殖速度直至细胞衰老.③与正常对照组53PD晚期细胞表现SA-β-gal染色阳性率≥95%且呈衰老细胞形态比较,采用60% GR从30和35PD起始培养53PD晚期细胞SA-β-gal染色着色较浅,仍有部分细胞保持成纤维形态;采用高糖从26、30、35、40和45 PD起始培养晚期细胞分别提前7、6、5、4和3 PD表现出衰老细胞特性.结论:①40%~60%降低培养条件中葡萄糖浓度可能通过减慢IMR-90细胞增殖速度来延长细胞平均存活天数或平均寿限;其影响细胞增殖速度的程度与细胞起始代龄、GR程度和GR持续时间呈正相关.②高糖培养可以显著诱导IMG-90细胞提前衰老.③为热量限制延缓人类衰老指标检测提供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学指标组建模型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98例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并对21项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清学指标,联合建立数学模型,并与Fibrotest,Fibrometer模型的诊断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共10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Timp-2,PLA,HA三项指标建立的模型诊断价值优于任何单项指标及其他指标组合(ROC=0.852准确率82.5%),与Fibrotest的相关系数为:0.89,与Fibrometer的相关系数为:0.98.结论:自建诊断模型与目前公认血清学指标模型诊断价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无显著差异,可以较准确地区分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和显著纤维化.
  • 摘要:目的:检测Lp-PLA2酶活性水平及其基因I198T多态性,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酶活性水平及I198T多态性是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TaqMan-ARMS PCR方法,检测398例冠心病患者(CAD组)和396例非冠心病对照者(NCAD组)的PLA2G7的I198T基因多态性,并对Lp-PLA2的酶活性水平、各种生化指标以及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测定和调查.结果:冠心病组(未经降脂治疗、经降脂治疗)的Lp-PLA2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51(14.33,48.93)nmol·ml-1/min,21.31(14.83,27.59)nmol·ml-1/min,P<0.001);校正传统冠心病危险因子<CHO,TG,Hs-CRP,Lp(a),GLU)后,Lp-PLA2酶活性的最高四分位数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CAD的OR值为7.50(95%CI:2.34~24.05);Lp-PLA2酶活性水平在基因型Ⅱ最高(22.68(14.07,38.64)) nmol·m1-1/min,P<0.05),基因型TT的最低(11.35(3.07,34.67)nmol·ml-1/min,P<0.05),I198T点突变与冠心病的关联不显著.结论:在北京汉族人群中,Lp-PLA2的酶活性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I198T点突变与冠心病的关联不显著.
  •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工程制备乳酸脱氢酶(LDH)重组蛋白,为临床实验室LDH的检测提供更为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质控标准品.方法:将LDH编码基因LDHA克隆至表达载体pRSFDuet-1,选择合适条件,诱导该带His标签的LDH重组蛋白在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可溶性表达并纯化;用Br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及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LDH重组蛋白的浓度及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LDH-pRSFDuet-1,酶切测序均鉴定正确并转化入E.coli BL21(DE3)后获得可溶性高表达LDH的工程菌株.用镍柱和交联葡聚糖G50分子筛纯化后可获得纯度大于95%的LDH蛋白,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活性为80000U/L.结论:与传统的标准品制备方法相比,运用分子克隆及基因重组技术可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 统中稳定可溶性表达浓度(活性)较高的LDH蛋白,为临床实验室提供更为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质控标准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 摘要:目的:理学体外预测庆大霉素联合枸橼酸盐封管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9种)和心脏监护病房(1种)分离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常见病原菌10种,利用扩散法研究庆大霉素、枸橼酸盐及联合后对待测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枸橼酸盐单独作用时可存在一定抑菌活性, 10%浓度时,其开始有抑菌作用,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在30%浓度时,其增加了对屎肠球菌的抑制作用.与枸橼酸盐相比,庆大霉素增加了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效果,且在320μg/ml时,其抑菌效果开始出现,并随着浓度增加其效果也不断增强.此外,庆大霉素与枸橼酸盐组合后,二者的抑菌效果并未增加,尤其是在枸橼酸盐浓度为4%时,所有组合对溶血葡萄球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庆大霉素浓度为320μg/ml时,只有枸橼酸盐50%浓度的组合,才能对4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起到抑制作用;而在庆大霉素浓度为1mg/ml、2mg/ml、5mg/ml时,枸橼酸盐10%浓度的组合,就可对该4种菌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枸橼酸盐与庆大霉素联合作为封管液,在预防CRBSI(尤其是由革兰氏阳性菌及大肠埃希菌引起的CRBSD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本研究对微生物学实践检验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建成了医学微生物学电子图库系统.本系统利用微软的Excel作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图库图形文件的多种查询方式、图形显示等功能.该系统具有窗口式操作界面、易学易用、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和扩充.并具体介绍了该查询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 摘要:目的:研究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7年腹泻患者大便标本分离出的727株福氏志贺菌,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出78株萘啶酸耐药的野生株,然后测定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的qnrA、qnrB、qrnrS、qepA、aac(6')-Ib-cr的耐药基因.结果:727株福氏志贺菌中,对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阳性78株,占10.73%.男性52例,女性26例,男女比为2∶1,年龄分布老年组偏低.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呈上升趋势,以F2a最为常见占47.43%,其次为F4、F2b.PCR扩增后检测出携带qnrB3株均为qnrB6型.qnrS6株为qnrS1型.aac(6')—Ib-cr.共检测出4株,qnrA、qepA未检出.其中3株同时携带qnrB、aac(6')-Ib-cr.结论: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性在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中存在,应加强对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监测.
  • 摘要:目的:利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法联合PCR菌种鉴定技术以了解目前华北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53例疑似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可疑感染部位标本(共计101份)进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PCR菌种鉴定.收集所有经确诊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53例疑似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经病原学证实存在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为19例(35.8%),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9/121(15.7%),这19例患者均为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仅3例患者存在初始标本抗酸染色阳性,未发现涂片阳性培养阴性者.19例患者中有11例(57.9%)为肺脏累及,2例(10.5%)为肺外累及,4例(21.1%)为分枝杆菌血症,2例(10.5%)为肺脏累及和分枝杆菌血症并存. 16例(84.2%)为结核分枝杆菌,3例(15.8%)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78.9%的患者CD4+T细胞计数<100个/ⅡL.值得注意的是,19例确诊患者中仅9例有明确的影像学异常,说明实验室培养对HIV/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联合应用BACTEC MGIT 960等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手段和PCR菌种鉴定技术可以提高分枝杆菌感染的检出率.HIV/AIDS患者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单靠临床与影像学手段易造成漏诊、误诊.故需要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加大筛查力度,并加强临床与实验室的相互配合.
  • 摘要:目的:应用MALDI-TOF MS技术对原始尿液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直接快速的鉴定.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疑似泌尿系感染患者送检的清洁中段尿标本904例.使用一次性10ul接种环接种于尿显色培养基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鉴定,对疑难细菌选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同时取原始尿液标本1ml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杂质后,再高速离心集菌,提取蛋白在MALDI-TOF MS上进行直接质谱鉴定,并将这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04例标本里,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的标本有531例,质谱直接鉴定出细菌的标本有475例(89.5%);其中培养出1种细菌的标本有420例(79.5%),质谱直接鉴定出细菌的标本有390例(92.9%);培养出2种细菌的标本有111例(20.5%),质谱直接鉴定出细菌的标本有85例(76.6%).尿直接质谱鉴定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MALDI-TOF MS技术可以直接对原始尿液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鉴定,且其快速、准确、低成本,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摘要:目的:研究人附睾蛋白4(HE4)在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检测76例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HFA和CA125水平,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如月经状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等.结果:血清HE4水平同卵巢癌患者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相关(P=0.014,P<0.001),而与月经状态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性(P=0.089,P=0.057).HE4水平正常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9个月,而血清HE4升高患者预后不良,其无进展生存期仅为19个月(P=0.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明HE4血清水平为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危险比=1.001,95%CI1.000~1.002: P=0.021).结论:血清HE4可为卵巢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 CYP2C9 1075A>C、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KOR)C1-1639 G>A的方法;初步探讨CYP2C9 1075A>C、VKORC1-1639G>A在北京汉族人中的分布状况;并评价CYP2C9、VKORC1多态性与华法林用量个体间差异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华法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ARMS)-PCR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 Prob),建立ARMS-TaqMan PCR检测CYP2C9 1075A>C、VKORC1-1639 G>A点突变的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重复性和与直接测序法的符合率.结果及结论:自建ARMS-TaqMan PCR法定性检测CYP2C9 1075A>C, VKORCI-1639 G>A基因点突变方法灵敏、准确,可满足临床需求。基于年龄、BSA、CYPZC91075基因型、VKORCI基因型的回归方程可提高华法林剂量调整的效率,并可为临床合理化应用华法林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建立肝癌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临床检测方法,探讨其单独及与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意义,为PHC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根据报道的GP73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巢式PCR引物,从HepG2细胞中分离扩增出GP73的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ET-28载体中,经序列分析后,将该重组载体转染至大肠杆菌BL21中,并诱导表达、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抗,同时按常规方法免疫Bablc小鼠,建立杂交瘤细胞系,筛选和制备单抗.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纯化的多抗.将纯化后的单抗按常规方法包被酶联板,按常规ELISA方法,分别加入肝癌患者血清温浴后,再加入酶标多抗温浴后,加入底物显色,建立血清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GP73的方法.随机选取105例治疗前HCC患者、570例疑似肝癌病例、100例慢性肝炎患者、490例献血员标本,分别进行GP73、AFP和AFP-L3的检测,并计算AFP-L3占AFP总量的百分含量.同时,针对首次未诊断肝癌的75肝硬化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检测研究.结果及结论:成功获得GP73基因片段、表达了重组蛋白、免疫动物并获得了多抗及单抗、建立了ELISA检测方法;统计分析表明GP73对HCC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AFP-L3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血清GP73, AFP和AFP异质体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CC的临床诊断;随访研究表明GP73检测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HPV-DNA基因分型检测在临床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基于HPV通用引物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的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对347例22~77岁有性生活史的妇科及体检中心门诊患者进行HPV-DNAlo种亚型组合分型筛查.结果:HPV-DNA总体阳性率为17.29%(60/347),22 ~ 4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21.6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HPV-DNA阳性率随年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HPV阳性标本中,高危型(HPV16/18)占35.00%(21/60); HR型(HPV16/18/31/33/45/52/56/58)占95.00%(57/60);部分病例存在6,11型与HR型混合感染,只占3.33%(2/60).TCT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HPV-HR型中患官颈炎症以上疾病患者占89.47%(51/57),其中ASCUS患者为8.77%(5/57);而HPV16,18型中患官颈炎症以上疾病的患者占90.47%(19/21),其中ASCUS患者为9.52%(2/21).结论:FQ-PCR组合分型方法通过对HPV常见的10个基因型组合鉴别,可以分为低危型、高危型、常见高危型三种结果,可用于临床宫颈疾病的初筛检测以及流行病调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