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2-09-14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物质需求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精神需求日益突出,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不断出现.这对制定人口政策、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苏省N市G区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发现疾病压力、经济压力、居住环境压力、维权压力和社会参与压力是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五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因此,除加强老年人心理自我调节,还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家庭关爱、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加大社区为老服务等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 摘要:为考察老年人孙辈依赖的现状、特点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与自编的老年人孙辈依赖问卷对324名老年人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老年人具有中等程度的孙辈依赖水平,且孙辈多的老年人的孙辈依赖水平,异常显著地低于孙辈少的老年人的依赖水平;(2)孙辈依赖存在区域差异,农村及农转城区域老年人的依赖分数,异常显著地大于城市区域老年人的依赖分数,且农转城区域老年人孙辈依赖情况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孙辈依赖不存在性别差异.(3)老年心理健康总分、认知功能因子及情绪因子具有显著的孙辈依赖等级差异,社会适应因子具有边缘依赖等级差异,且孙辈依赖水平越高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二者呈高度负相关.
  • 摘要:精神健康是老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本文以2009至2010年对"南京市老年人口精神关爱情况调查"的资料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访谈,归纳了导致城市老年人精神风险的六个主要因素,在总结的基础上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风险来源之间的关联性, 针对老年人现有精神风险的状况特点,为了让老人拥有归属感和尊重感,须同时进行两方面的建设,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度、服务设施建设、服务队伍等方面;二是精神关爱行动展开方面,主要包括家庭环境、自我意识、文娱生活和切身利益等方面。
  • 摘要:目的:了解本县城区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等,为政府有关部门及临床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供依据.rn 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城区300名居民进行临终关怀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rn 结果:居民对临终关怀认知有限,对于临终关怀知识的概念、内容、宗旨完全了解的只有8.0%;知识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且知识不全面.态度方面,主张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占16%,持慎重态度的占64.7%,不主张告知占19.3%;主张告知家属真实病情的占56.7%,持慎重态度的占28%,不主张告知占15.3%;行为方面,能理性对待临终患者治疗问题的占68%,主张过度治疗的占22.7%.rn 结论:居民普遍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及行为比较积极,但知识有限.居民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比较迫切,政府应通过多渠道引导、加强专业人员及居民的临终关怀教育,采取措施推进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
  • 摘要:目的:顽固性癫痫病人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常态的认知筛查对于顽固性癫痫病人的处理非常重要.MOCA是一种较高特异性和敏感度的检测早期认知障碍的方法,但其在顽固性癫痫中效度尚未确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MOCA在顽固性癫痫认知障碍的信度、效度和应用情况.rn 方法:筛选了134例顽固性癫痫病人,并对其进行了中文版MOCA和编制的神经心理量表检测,然后分析MOCA的信度和效度.rn 结果:MOCA各分项的内部一致性较好,Cronbach's系数为0.85基于最佳Youden指数,对于顽固性癫痫患者,ROC分析最佳MOCA筛查界限值为22(曲线下面积AUC0.92,敏感性为73%,特异性94%,阴性预测值为78%,阳性预测值为92%).MOCA分和韦氏记忆商(MQ)和/或韦氏智商(IQ).解释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二因子结构可解释本组134例病人的MOCA结果的94%.rn 结论:MOCA可检测顽固性癫痫的认识障碍,并有适度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 摘要:老年人口自杀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年龄划分标准是什么?浙江采用的是65岁以上的人数、国际较多采用65岁以上;湖南采用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自杀死亡的人数及比率;也有很多人采用的是55岁以上的标准.本文采用最后一种标准,主要考虑到55岁是城市女性的退休年龄,且55岁以上包括了整个老年人口我国自杀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孤独、无助。与女性相比,老年男性自尊心和独立性强,适应能力差,与子女关系的融洽程度低,遇到困难或苦恼时不愿向别人倾诉,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尤其是农村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多,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生活水平低,并且多嗜烟酒,慢性病患病率高。本文认为,老年人的衰老是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能力在内的全身心衰老,如果得不到社会及时支持和援助,或遇到社会隔离,老年人的处境是十分孤立和困难的。家庭小型化,子女工作忙,子女为生计而奔波。将来的养老,不仅仅是经济和生活照护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老人情感问题和老人心理护理问题。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经常和老人交流是降低老人自杀的根本。年轻人切不可因一时工作繁忙,减少与父母的交流而遗憾终身。
  • 摘要:本文确定了换位思考的概念:了解生病老人及家属对精神病康复护理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电话回访进行康复指导的需求.提高患病老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明确了老人满意和有利于康复是人们服务管理的最终目标.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中要转变观念,突出服务性、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与老人及家人同乐,有的放矢.结果:使患精神病老人的精神状态稳定、好转,生活态度积极,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会正视现实,坚定信心,对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要坚持换位思考的工作方式,建立更为和谐的管理关系,维护油田整体和谐与稳定.
  • 摘要:本文分析了老年痴呆的概念与现状,分析了老年痴呆增多原因与;列举了日本应对老年痴呆采取的对策,得出了政府应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服务,积极预防老年痴呆发生、提高家庭护理的专业护理程度、大力发展和推行老年痴呆的社区护理、形成对老年痴呆人群社会关爱的氛围几个对我国的启示。
  • 摘要:老年期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续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精神障碍.国内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北京为1.57%,上海为5.28%.老年期抑郁患者1/3在病前不久有过生离死别事件,1/4病前患躯体疾病,其余也有如退休、经济困难等生活事件.国内发现,脑卒中后初次评估,30%-50%患者有抑郁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7%,病死率为无抑郁的的3.4倍.rn 老年期抑郁临床症状具有疑病性、激越性、隐匿性、迟滞性等特征。老年期抑郁发病形式多单相和反复发作的抑郁,缓慢起病者多。病程比年轻患者病程长,平均发作持续超过一年,明显长于早年发病的老年抑郁患者;发作频繁,症状残留率高,常变为慢性。60岁以后起病,可有一定的诱发因素;持续的抑郁伴有激越、迟滞、疑病、躯体化及具生物性症状特征;排除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综合征是老年期抑郁症的诊断要点。老年人机体各生理系统功能逐渐衰减,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明显减弱。药物治疗应认真权衡效益与风险的关系。心理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明显因心理因素及不良环境所致的抑郁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明显依赖和回避人格行为选用认知行为治疗。老年期抑郁的预防原则上药减少老年人的孤独和与社会隔绝感,增强其自我价值观念。给出了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安排老年人间的相互交往与集体活动、改善和协调好家庭成员在内的人际关系,争取社会、亲友、邻里的支持和关怀、鼓励老年人参加一定程度力所能及的劳作,培养多种兴趣等具体措施。
  • 摘要: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我国精神疾病总体高发,但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相对稳定.各类别患病率,除物质使用障碍男性高于女性外,其余均为女性高于男性.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精神疾病总体治疗率低、精神卫生人力薄弱、专业种类不全等问题.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精神卫生工作下一步发展策略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目前正在由点到面推开.第二步:提高常见精神疾病治疗率,目前部分地区试点.第三步:开展精神疾病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目前仅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
  • 摘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尤为重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有的放矢,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多元化的服务渠道、良好的社区环境、自助式心理健康服务和优良的支持系统.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应结合居民的职业、文化背景,居民间的人际关系和社区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其次,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重视预防保健的作用是国际健康目标与卫生改革的新导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应注重心理疾病的预防,而预防的最佳策略是心理健康的积极维护,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应以积极为导向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再次,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应由专职心理咨询师担任(专职心理咨询师不直接参与社区的其他民事工作),或外聘专家来担任。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赢得社区民众的信任而使其充分利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从而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和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
  • 摘要:2010年末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到2015年将迭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人将达1240万.失能使得老人的生理需求和归属感需求成为优势需要,而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也同样存在,但仅有家庭来提供心理支持和满足心理需求,社会性心理支持明显缺失.我们应该建立起完全失能老人的心理支持系统,并在分流原则下,建立老年人心理关爱模式,借鉴国际经验,最终建立起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在社区层面维护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 摘要:健康促进是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新策略.本文分析了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连续性、科学性、法制性、可操作性以及灵活性值得我们借鉴;(2)转变心理健康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价值观;(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4)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统一规划指导全国的健康促进工作;(5)建立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健康目标.
  • 摘要:2012年5月,南通市老年学会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组成老年精神关爱课题组,以"社区老年精神关爱服务"为主题,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征询意见,对城乡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精神需求有了较为切实的了解.在调查中感到,老年精神关爱服务得到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总体上看,老年精神关爱服务滞后于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软件建设滞后于硬件建设,服务手段滞后于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精神需求,必须大力加强。建议提高对老年精神关爱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创新老年精神关爱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加强老年文化建设。
  • 摘要:当前,居家精神养老越来越向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要通过组织化去实现.走组织化之路,用组织化深入推进,是人们的必然选择. 所谓居家精神养老组织化,是指通过不断培育社会组织资源,与养老需要进行对接的一种实现方式。组织化适应社会建设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趋势,应积极扶持大力培育有利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新型社会组织。建议加大对社区养老议事会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体作用。走组织化深入推进居家精神养老之路,应当把老年人自助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只有把自助组织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才会使老年人更直接的得到实惠。“自助者天助”,通过自助必然会引发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才能有效地实施内部关注与外部关注的有机结合,才能为组织化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 摘要: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中,江苏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并重,更新养老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结构,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优先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呈现出生命与关爱相融、幸福与老龄相存的新局面,努力探索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养老环境良好、代际和谐发展之路.老年精神关爱活动在养老服务转型升级中精神养老与物质养老要同步并重,在创新驱动中要坚持养老服务的精神关爱导向,在优化环境中药不断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核心竞争力,在互动并进中彰显老年精神关爱的辐射带动功能。要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进程,必须在优先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从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方法等方面入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构建老年精神关爱的服务机制、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
  •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三十年来对中国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测量、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接着重点梳理了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社会因素、子女因素、经济因素、性格因素、生理因素、社区因素、其他因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认为未来关于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在具体的研究中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聚焦主要影响因素、强化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深化研究内容,基于目前已有的追踪调查数据,对同批人进行追踪研究、以国外的研究为鉴,强化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梳理和评价在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研究领域重视的同时,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为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认知损害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轻则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护理和照护,重者导致失能、残疾,甚至痴呆、死亡。前人的研究显示活动参与对认知损害具有积极的影响,可能是认知损害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但活动参与对认知损害的影响机制以及各活动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仍不明确.本文分析了社会交往活动、体育活动、智力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与认知损害的关系,参与活动是认知功能的保护性因素,但不同类型的活动参与对认知损害的影响尚存在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智力活动对认知损害有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智力活动被认为是对个体认知水平影响最大的一种类型;而体育活动对认知损害的保护作用却有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活动参与同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需进一步研究之处,如不同活动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同认知损害的关系,活动频次、活动习惯、活动历史对认知损害的影响,活动参与的调查工具,以及活动参与同认知损害关系的文化差异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 摘要:当前,我国老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造成老年心理疾病的不良情绪、不良心态和不良行为方式大量存在,正在构成今后滋生老年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土壤,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老年心理和精神疾病增长的势头还会继续.老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教育总体缺乏和薄弱.大批老年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心理健康,事关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事关家庭和社会的祥和与安定。政府、社会、企业、社区、家庭以及每个老年人,都要重视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社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关爱,倡导科学生活方式,活跃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措施,促进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
  • 摘要:本文对中国老年文化建设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明确指出:伴随社会变迁,养老责任应由家庭与子女承担为主转向以政府与社会承担为主,等级亲子关系与无限亲子责任应过渡到平等亲子关系与有限亲子责任,"父慈"与"子孝"不仅是道德规范,也体现出亲子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传统孝道已经支撑不起中国今日之养老责任,政府对孝道过分推崇背后掩藏着政府责任的缺失.老年人应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和社会,正视并检讨自身缺点与不足,终身学习与文化反哺,这对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尤为重要.
  • 摘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加剧,老年性痴呆症问题也日趋严重.老年人随着增龄,老年性痴呆症发病率升高.作者与北京市老年医院合作调研关于"高龄化社会与老年医疗健康体系战略",强调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必须采取综合性老年医疗健康体系战略,重视老年性痴呆症的精神关爱.作者从事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临床、药物研发等工作,作者本人以数十年研究过程中发表的论文及大会学术报告内容为主,论述了国内外的进展和对策,借"心理和谐与社会关爱——老年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预防高峰论坛"机会,阐述老年精神关爱及老年健康管理对防治老年痴呆的重要意义,以便大家参考.
  • 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得到关注.为响应全国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提高老年痴呆的识别率的要求,本文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以及评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初步探索了老年痴呆的干预技术与居家养老模式,从而就基层老龄工作中开展痴呆早期识别与干预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目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正在与北京市寸草春晖老年心理服务中心、记忆健康360工程等机构合作,在北京朝阳区进行老年期痴呆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干预试点工作。针对基层心理卫生工作建议普及疾病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开展认知筛查,建立健康档案、推动三级转诊,促进早期诊治、进行家庭辅导,提高照护技能。
  • 摘要: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并依此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5例老年痴呆患者心理和行为的观察和护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础护理、情感护理、康复训练几个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尽可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对综合护理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
  • 摘要:文章以福建省漳州市的一项实证调查证据为本,分析社区志愿服务参与与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的相关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而且对老年人自身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满意度,减少抑郁症状,增进自身价值感,甚至提高身体机能免疫力等都会产生积极作用。我国在老年人志愿服务的政策制度设计、老年人志愿服务平台培育、营造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氛围、老年人志愿服务评估及研究等方面仍相当滞后。建议在政府层面,要透过立法完善中国老年人志愿者制度、在社会层面,要极力营造良好的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氛围、在个人层面,要倡导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对精神健康有利的主流价值。
  • 摘要:中国现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132万,其绝对数居世界之首位,并且每年以5.4%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中国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000万~3000万,2050年全球百岁老人最多的国家将是中国.中国的高龄老人80%以上生活在农村.因此,开展中国农村高龄老人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老年心理保健计划提供依据,对21世纪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新时代——长寿时代到来所面临的挑战,探讨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项调查研究显示,高龄老人的正性心理状态、负性心理状态,以及今后的希望与其生活、经济、环境、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①子女孝顾与家庭经济收入呈正相关;②担心生活无着落与贫困呈正相关;③牵挂子女与鳏寡呈正相关;④健康不佳与收入少呈正相关;⑤希望死亡与健康不良呈正相关;⑥希望生活富裕与贫困、无钱就医呈正相关。由此可见,高龄老人的心理要求是,晚年生活幸福、子女孝顺、自食其力、子孙满意、健康长寿。心理卫生是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高龄老人精神健康、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身健康、增加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得到满意生活的基础。在现代老年医疗保健实践中,提倡大卫生观,对高龄老人主张因人而异的采取综合性医疗保健对策,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 摘要:论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个体、家庭、社会层面探讨了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因素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关系.老年心理健康用抑郁感、幸福感、价值感、开朗型四个变量表达.研究发现与配偶子女合住的居住方式可以抑制老年人抑郁感的产生,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会促进抑郁感产生.已婚比单身老人幸福感强,子女探望频繁会减弱老人幸福感.养老方式家庭化与老年人价值感成反比,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则有利于老年人价值感的产生.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倡导积极老龄化,政府主导,建立健全老年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营造关爱老人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 摘要: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将健康管理学的理念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是对特定的个体或人群进行适时动态地全面收集心理健康信息,及时有效地分类处理的过程。目前的心理健康管理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心理健康管理的范畴包括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压力的缓解与释放等。rn 当前应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地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体。我国专业心理服务人员还很缺乏,精神卫生财政支持不足,将普通民众和已有资源组织起来发展非正规的、但有效的心理服务应该是可行之路。其前提是有专业心理土作者的科学设计与指导以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首先,城镇社区中心与农村村委会可以制定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和倡导文明、健康的休闲活动,丰富居民社区生活;引导开创造机会增进居民之间交流和互助,营造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尽量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排除心理疾病隐患;针对老人、儿童以及特殊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与帮助等。其次,企业中工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也应发挥作用,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心理健康相统一。最后,学校、幼儿园更应当根据青少年与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定明确的心理发展目标和任务,并将其与知识教学相融合,切实完成好育人的角色。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启发大家对心理健康管理的兴趣与思考,不断创新完善心理健康管理理论与医学服务模式,为心理健康管理学科与行业的规范发展服务.
  • 摘要:作者在对自杀的田野研究中,发现中国的自杀与西方理论所描述的有巨大的不同,而这不同的根源在于,西方的自杀学范式建立在基督教文明中的一套人性观和生命观之上.为了找到能解释中国自杀问题的理论框架,笔者使用了中国的日常语言"过日子"一词.按照"过日子"的概念,人的生活状态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过程,其中每个重要环节都发生在家庭中.因此,家庭成为人的基本生存处境,而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组织.人生的幸福取决于家庭生活,而家庭的基本构成是人、财产、礼仪.那么,人的基本生活过程,就是如何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自杀往往是家庭生活中的权力平衡导致不公的结果.rn 过日子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发生在家庭之中,因此,过日子就是以人、财、礼为三个基本要素的家庭生活过程。人的命运在家庭生活中展开,过日子也就是不断与命运博弈的过程。其次,过日子必须与家庭成员共同进行,因而过日子必然同时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正义问题和情感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过日子的起点,但家庭秩序又必须用人们之间的权力游戏完成,最终追求一个井然有序的新的亲密关系。可以把这个过程概括为“缘情制礼,因礼成义”。家庭中经常发生的委屈,不是一般的不公,而是情感与正义交织在一起的不公。发生在家庭中的自杀大多是由委屈导致的。要理解这种自杀的意义,就必须从过日子过程中的情与礼来考察。以过日子为基本的生活方式,从家庭生活来界定人的自然,与人和上帝(或任何一种抽象理念)的关系来看待人性非常不同,与人和城邦的关系来看待人性有更多相似之处,但仍然有不小的差异。在这样的生命观的基础上,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促成正义的礼、维护秩序的法,以及理解这一套体系的理。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也有可能帮助人们寻找到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社会科学范式。
  • 摘要:临终关怀服务是一项人的基本权利,视作为国家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我国临终关怀法律、认证准入、制度措施、教育培训和服务体系网络等的模糊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设立国家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在现阶段是可行的,具体的临终关怀服务可以由政府制定相关制度、标准、建立体系网络、完善认证准入和教育培训机制来实现.
  • 摘要:当临终老人有了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状时,作为临终关怀者,人们应该了解并且尊重他们的独特思维逻辑,在这个逻辑以及逻辑的延伸中消除他的痛苦,强化这个逻辑之中所产生的快乐和幸福.如此,关怀才真正有效果,才是真正有益的.许多脑萎缩老年痴呆临终老人会有偏执症状: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在与外界沟通过程中蛮不讲理,最终出现蛮不讲理之后的一些痛苦。当老人非常自我、非常执拗并且和外界发生冲突时,讲道理又讲不清楚,就要利用平时观察到的专属于她的细节(可能是行为细节、话语习惯、交流方式、意念特点等等)—来取得她的信任,让她在这些细节的“冲击”下重新思考。另一方面有了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状之后,不一定都非常痛苦,有的可能“非作为临终关怀关怀者,强化这种幸福也非常重要。
  • 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联络会诊的特点.方法:对申请精神科会诊的131例综合医院老年患者,通过精神检查依照ICD—IO进行诊断,并电话随访疗效.结果:患者年龄65~109岁,平均(77.62±9.09)岁;会诊请求中最困扰的精神问题为行为障碍(69.5%),会诊诊断谵妄状态(42.0%)最为常见;会诊后疗效很好和有效的比例分别为36.6%、57.1%.结论: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会诊有其特点,会诊有助于精神状态的判别和治疗.
  • 摘要:本文通过对笔者近年来在湖北、河南和河北等省20个村庄的驻村调查所收集到的自1980年至2009年间150例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案例的分析指出,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十分严重并存在区域差异.文章分析了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就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进行脱敏和脱麻处理、大力加强专门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等干预农村老年人自杀危机的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将讨论一名农村老年妇女自杀身亡的社会情境.所要描述和分析的社会情境指三种具体的社会行动之合力:(1)三峡水库移民政策在一个江村内的执行;(2)一家电视台派出的纪录片摄制组对村内一个扩大家庭的追踪采访;(3)这个移民家庭对家中两位高龄老人采取的赡养方式.本文将说明,任何公共政策都可能产生与其最初目的偏离甚至相反的后果,其中包括人们能够预料的问题性结局.同样道理,任何社会行为或行动方式也可能会产生与其初衰相反或相悖的后果.这一铺垫性说明很有必要,因为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未预结局",属于社会学中期理论之一.严格地讲,"未预结局"是一种既不属于人们故意造成、同时也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但恰恰又是违背了某种政策或行动之初衷的一种结局.对"未预结局"和相关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强化人们对公共政策和社会行动的分析力度。
  •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全国老龄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商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卫生服务大计.十六届六中全会曾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七大报告则明确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次高峰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胜利召开的。rn 从来稿和论坛交流来看,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深层因素和建议有三个方面。(1)社会价值共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为我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能否科学地用于老年人福利制度建设,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有相当的影响。当前的老年人经历了新中国成立、“文革”和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时期,无论是年轻老年人(60-74岁)、标准老年人(75-90岁)还是长寿老人(90岁以上),皆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归因)模式和参照框架。在为老服务中需要针对性地考虑其心理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讲道理;更不能忽视办公场所与养老机构规模、三公经费开支与养老基础建设投入、城乡养老服务水平存在极大差异的社会现实背景。这正是世界老年大会所提出“积极老龄化”所提倡“共享”的原因所在。(2)生命意义平等。离退休双轨制、经济发展导致的代际关系动力学变化(经济决策权转移)、地方政府执政理念中为老服务的权重及执政行为中公平正义的体现均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国家老年相关法规中确立不分年龄的人人平等是全人类(也是我国老年人)的诉求。(3)老年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离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实需求尚有较大差距,还需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深入探索,开发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应用成果。
  • 摘要:在英国,约有820000人患有痴呆症,未来30年内,这个数字将会翻一翻;只有大约40%的痴呆患者接受了正式诊断;大约2/3的痴呆患者在社区接受照料护理,另有1/3生活在自已家中.随着痴呆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和痴呆对人类晚年生活质量威胁的越来越大,英国政府和社会、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非常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高度重视老年痴呆研究与实践、切实注重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应对痴呆深入人心,慈善组织发挥作为、战胜痴呆人人同心,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痴呆研究全国联网,痴呆干预重在实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英国老年痴呆研究与实践的这些做法与成功模式,为促进和发展我国的老年痴呆研究与实践,关爱我国老人的心理健康和改善我国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建议大力宣传和普及痴呆知识,唤起民众应对痴呆的高度意识和自觉行为、政府和社会还有家庭各司其职,共同承担痴呆负担和应对痴呆挑战、加强研究合作与横向联合,开展大型的基础性的痴呆调研项目、理论研究紧密服务照护实践,建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网络与机制、密切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广泛争取国际援助和开展国际协作项目。
  • 摘要:比较空巢与非空巢的离退休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具体表现以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离退休老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及自编问卷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314名离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6.1%、25.0%.卡方检验显示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非空巢老人在"感到生活空虚"、"经常感到厌倦"、"感觉大多数人处境比自己好"、"感觉精神状态不佳"、"感到不快乐"这些抑郁症状方面的发生率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因素是自尊、社会支持、孤独感;而对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则是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情况、孤独感.结论是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严重,应更多的关注独居老人的身心健康.
  •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大力发展老年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显得尤为必要.20世纪90年代,老年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开始起步,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我国老年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区域,搞好老年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是社区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应大力宣传“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服务理念,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从而组建起一支专业的老年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老年人,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或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为建设和谐社区而努力。
  • 摘要:分析了社区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的关系,心理咨询是社区心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心理服务是广泛而丰富的体系,心理咨询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为单一,二者在专业人员的组成、工作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提出在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时,可以利用心理咨询现有的发展成果和优势,优先开展社区心理咨询工作,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的发展发挥先导作用.
  • 摘要:有资料表明,70%的老年人心理疾病主要是因缺少精神关爱所致.运用社会力量,动员社会资源,加强老年精神关爱,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正日益摆上老龄工作日程. 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强化全社会老年精神关爱服务理念,常州市建立起服务全方位、结构多层次、内容多样化的老年精神关爱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营造更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使老年人更能感受来自到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的关爱温暖,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和情感生活更加充实,心境更加愉悦,生活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常州市以老年心理关爱、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几个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老年精神关爱体系建设。做好该项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加大宣传,加强引导、出台政策,扶持重点、齐抓共管,整合资源。
  • 摘要: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加强老年精神关爱越发重要.老年精神关爱是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的重要前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娱乐养老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围绕老年精神关爱积极开展各项志愿互助活动,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南京让五六万老年人通过"志愿互助活动"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实践创新中,主要遵循了喜闻乐见,心身愉悦、简便易行,经济适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尊重人格,表扬鼓励四项基本原则。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娱乐养老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开展了结伴旅游—添活力、结对帮扶—排孤寂、志同道合—显才艺、定制服务—聚神气几个志愿互助活动。
  • 摘要: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汶川大地震后,在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没有灾后心理救援机制的情况下,面对灾区400多万人口中90%左右的个体心理不同程度受到伤害、约30%的个体存在心理问题的巨大需求,有超过50支志愿心理救援队伍近1000多人赶赴了灾区。提及汉川,还因为四川是我国老龄人口第二大省、汉川有近50万老龄灾民。据中科院专家数据,在一年后的“灾后心理救援”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近50% .因此,汉川也可以成为观察老龄化人口应激心理需求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不仅可以看到我国大规模的灾难心理救助行动的艰难起步,看到我国危机心理干预长效机制的艰难起步,也看到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突出重点人群、实施重点服务上的艰难起步。rn 老年人口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将对民族整体的精神状态产生深刻影响,如何进行应对,不仅仅是老年人个人的问题,涉及亿万家庭,影响人心向背。平稳应对我国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或将引发的“心理问题”的“定时炸弹”,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产生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口规模,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心理问题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二是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科学的干预,防止恶化,减轻痛苦,满足其尊严、体面的精神需求。为了做到这两点,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题,以积极老龄化战略为主线,以构建健康老龄社会为目标,依托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筑符合我国国情的生命老年期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体系。
  •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以及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慰藉情况,更好地引导社会和家庭重视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rn 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rn 结果:(1)大部分老年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满意或比较满意的.3/4的老年人感觉自己是幸福的.(2)心理健康状况,大多数老年人都表现出心情平静,正面心情和负面心情都相对较低.(3)代际互动情况,大部分老年人与子女居住的距离较近,来往比较密切,但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比较大.另外,发现老年人与子女的经济大体都处于独立状态,即双方互助发生情况较少.(4)55.5%和67.6%的老年人反映原单位没有组织慰问和联谊活动,但街道和社区相对要多些.5.被调查老人反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心灵孤独、日常生活无人照护、生病无人护理和看病困难等,因此,他们希望社区能多建阅览室、聊天室、多功能活动室和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rn 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得出了大多数老年人对现实生活比较满意、心情比较平静、良好的亲情关系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等结论,并提出了加强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树立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风尚、弘扬孝道文化,鼓励家庭成员多给老年人精神上的关怀、加强社区精神文化设施建设,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等5点建议供涉老部门参考。
  • 摘要: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家庭模式的变更,失能老人数量逐年增加,城乡贫困家庭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更是个体、家庭和社会需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为了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预防老年人心理疾病,本研究从"包容性增长"的语境和社会救助的角度,阐述江苏省贫困家庭失能老人生活状况及心理需求,了解贫困失能老人社会支持和救助现状,提出失能老人救助的对策建议,为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老龄社会提供新的解释视角.关注老年弱势群体,大力发展老年社会服务,使老年人能够与其他人群一样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要完善失能老人社会救助评估体系、积极建立健全贫困失能老人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老年长期照料与护理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梯次救助和分类施救,满足不同类型贫困家庭失能老人需求。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认知年老化过程中流体智力下降,晶体智力保留的整体特点.接着从感知觉能力、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抑制功能、长时记忆和推理能力方面描述了流体智力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以及测量各项认知功能的相应工具.并以"脚手架理论"解释了认知老化的脑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是可以延缓的,并详述了相应的延缓方法:包括参加身体锻炼、认知活动和认知训练。
  •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现代社会,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解决老年心理问题需要社会性心理支持系统。但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在强调社会关爱和社会介入的同时,更要注重老年人自身心理素质的改善。实现心理健康,要靠社会,更重要的是靠自己,要把心理健康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老年心理健康要从认识退休生活和老年时光的美好开始。老年心理健康应掌握淡泊、豁达、知足、感恩、自信五大法宝,上述五种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面对挫折和不幸应以自我调适努力实现内心和谐。走出孤独,一个重要办法是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可以走出家门做点事、履行家庭责任、加强亲友往来、关注外面世界。老年心理健康还需要有书法、绘画、下棋、吟唱、摄影、收藏、钓鱼、养鸟、种花等会玩的文化爱好,在玩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文化含量和生活品质。老年人获得幸福的最重要人生经验一是要有遵从自己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不被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所左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二是不要为过去的事情后悔,更不要为明天担忧,重在今天,过好当下;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最重要。把握今天,活好今天,快乐今天。最后,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能够说,我的人生很快乐。
  • 摘要:从心理学上应对老龄社会是一个战略问题.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上,把理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心理学问题当作理解老龄社会的重要方面.从心理学上充分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准备,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心理学问题,有利于塑造和建设理想的老龄社会,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复兴,提升国家软实力,对于确保实现老龄社会条件下的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运用心理学解决生命个体老年期的心理问题必须道术俱进,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题,以积极老龄化战略为主线,以构建理想的老龄社会为目标,依托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筑生命个体老年期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体系.可以预言,老年心理学事业大有作为.
  •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对策中精神价值要素的重要性.老龄管理的精神价值要素主要体现在四型要素:动力型、优化型、开放型和发展型,即唤起退休生活的精神动力,开创人格优化的新格局,倡导开放型赡养功能和探索发展型养老方式.本文在论述精神价值要素中提出,精神动力是赋予老年人生活有尊严,这是老龄管理的核心理念.人格优化是将人的消极知行情绪向积极知行情绪转化的过程,倡导知行统一,是老龄管理的实践模式.让老年人的生活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是老龄管理的重要功能.管理者的公共管理意识、责任管理意识和资源管理意识,是老龄管理的发展意识。
  • 摘要:探讨不同认知老年人尤其痴呆患者功能连接情况.收集认知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员、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成像,应用局部一致性与功能连接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在静息状态下,两组被试的后扣带回区域、额叶内侧、前额叶背外侧和顶叶部分区域的局部一致性均显著较高.在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相比,MCI患者左侧颞叶(颞下回、颞中回)、海马旁回及右侧枕叶舌回、皮层下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降低;而右侧额叶(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前回)、顶上小叶及左侧梭状回、预上回、额下回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增高.而AD患者变化更加明显.额叶-顶叶,颞叶-脑岛,颞叶-枕叶之间的长距离连接异常的降低,但是额叶内部和枕颞间、丘脑及颞叶间的功能连接增高,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是三组不同认知功能的受试者功能连接不同.
  • 摘要:照顾老年痴呆症的家庭成员构成一个长期的压力。无间断的照顾性质往往导致身体和情绪耗竭、健康问题、抑郁症,甚至提早死亡。在传统的中国家庭,照顾者可能开始承担最初的责任,以保护家庭的集体福社,但仍然期望当他们有需要时,从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得到帮助。当被照顾者病情恶化并彰显时,例如出现更多的BPSD,照顾者可能会开始感到不知所措,并希望其他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但是,问题经常在这时候发生—期望得到的支持没有出现。家庭成员可能没有把握疾病的资料和被照顾者的情况以及照顾者的需求,又或者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帮忙。这导致经常性失望和渐渐疏离,甚至突然的关系脱离。研究结果提议三个干预的重点:(一)提供暂托或日间护理服务;(二)提高照顾者处理BPSD及身体机能的能力;(三)认知干预措施,以控制消极的想法;(四)家庭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成员和照顾者之间的沟通,以改善对照顾者的日常支持。总之,有线索知道前三个方面需要做什么,但人们对如何实现第四项还没有任何具体的想法。但不能太迟提供家庭辅导;当家庭已经破裂,关系修补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不接受家庭辅导的需要或不想私人、家庭事务受外来干涉。因此,需要在早期给照顾者建立家庭干预。
  • 摘要:针对老龄工作实践中突现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本文组织广东省21个地级市全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心理需求作了一些分析和了解,并就此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城乡不能自理老年人以高龄为主、女性为多、生活来源城市以养老金为主,农村以子女资助为主、救济状况城乡均以政府救济为主、生活照护城乡均以家庭养老为主、心理需求中医疗和护理需求最迫切。针对以上现状,建议建立一个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年人的照护服务福利制度、建立“十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福利服务机构、建立贫困老人救助体系。
  • 摘要: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留守老人不仅"心空",物质更"空".留守老人缺乏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最容易感到孤寂,而且相较于其他老年群体,留守老人的这一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笔者立足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亲身体验和调查,通过运用社会工作增权理论进行分析,认为留守老人产生心理困境是由于留守老人自我认知偏差和权能的缺失.因此本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提出维护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本文从增权视角做出分析,认为改变留守老人“心理困境”以及精神赡养遭忽视的问题更多的还可以通过增加老人的权能,扩展其权利和资源,让老人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享有获取精神赡养的权利,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具有争取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的能力,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期望为提高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2002-2011年刊登在《心理学报》等六个专业性杂志上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研究发现,十年间的研究集中在老年认知、老年心理障碍、老年病患者心理、特殊群体老年心理、老年生活体验、老年社会支持和工具研究等八个方面,通过分析,这些研究在做出了有价值的学术贡献的同时,还透露出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即研究内容点深面窄,静多动少;研究取向缺少与国际老年观的有机融合以及干预性研究严重不足。
  • 摘要:进入20世纪以后,老龄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加快了步伐.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大量关于老龄化趋势以及人口老化现象的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都对人类老化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心理学也提出了特定内涵的老化定义以及一些老化理论,并且形成了几种用以解释老化现象的发展模式.当前在成人发展趋势研究上主要有三种老化发展模式,即增量模式、稳定模式和减量模式。人口老化是老年人口增多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年人衰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利益等方面的需要都要求人们对老化问题作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因此,借鉴国外心理学的老化理论研究成果来促进我国的老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通过搜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Elsevier and PsycInfo等数据库,共检索到13037篇有关中国人口的痴呆研究文献.结果表明:(1)有关中国人口的痴呆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研究文献很少;至80年代,年均研究文献上升到25篇;至90年代年均文献达200篇;到21世纪,有关痴呆研究迅速发展,头10年的年均研究文献迭1100篇.(2)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涉及痴呆的病理机制、痴呆的临床症状与诊断、痴呆的治疗与干预、痴呆的流行率与发生率、以及有关痴呆的其它方面研究.(3)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运用了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4)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中,我国大陆学者占绝大多数,同时也有港台学者和海外学者.研究认为,有关痴呆研究内容的具体分析与研究方法的具体特点等需要进一步探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