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
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

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4-11

主办单位:深圳弘法寺;北京大学

会议文集: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55条结果
  • 摘要:简要介绍本焕长老的非凡经历作,对长老一生在佛教文化建设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他的禅法进行概要论述,认为他直接传承明清以来的禅修传统,既属看话禅,又有念佛禅风格,并且拥有自己鲜明特色:一是加上时代内容和精神;二是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特别是强调《普贤行愿品》对禅修的指导意义融入了禅法.
  • 摘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是中国古文化重要发源地,历史上这片热土曾经出现在了不少重要人物.佛教是湖北的重要历史文化传统,在这里同样曾经出现过禅宗史上著名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等一代大师.本焕长老则是当代荆楚大地出现的一位有广泛影响的一代高僧.2006年11月,是本焕长老百岁寿庆的吉祥日子,深圳弘法寺出版了《本焕长老法汇集——方便开示》(以下简称《法汇集》)一书,作为向本老百岁寿诞的贺礼.
  • 摘要:本焕法师是中国佛教界领袖、当代著名高僧,佛门泰斗,在海内外佛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早岁出家,悲愿宏深,戒行精严,信仰笃定,努力践行人间佛教理念,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焕法师一生爱国爱教,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寺安僧、管理寺院、培养人才、开展对外交流、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团结广大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本焕法师长期担任深圳弘法寺方丈,为弘法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众熏修,作育人材,后继有人,弘法寺己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现代都市寺庙管理模式,成为展示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 摘要:中国佛教历史就是一部僧团发展史.在此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历代高僧大德承先启后,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创立了佛教文化的辉煌和佛法服务人间的事业.他们是住持三宝之一,其言传身教,保证了佛教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佛教经典文献得以保存和流传,义理传统、修行法门得以发扬和光大.正如梁慧蛟所言:自尔西域名僧往往而至,或传度经法,或教授禅道,或以异迹化人,或以神力救物,自汉之梁,纪暦弥远.本焕长老师承近代高僧虚雲和来果二位禅师,傅禅宗临济和丹霞法派。本焕长老具足“福”“慧”,可当代高僧、名声远扬,其具体表现于高僧十德之“兴福”和“智禅”两个方面。
  • 摘要:本焕长老(1907-2012)是中国当代佛门泰斗,青年出家,濯濯苦行,于禅门硕德虚云老和尚座下亲炙得法,后复兴寺院十多座,说法七十余载,和光同尘与众生结缘.本老的一生,就是普贤行的生动写照,也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人格化演绎.本文从本老人格淬炼的普贤行出发,探讨这位禅门高僧的人格升华在成佛之路中留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 摘要: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界著名的高僧,被教内尊称为"佛门泰斗",在出家84年的漫长岁月里,本焕长老历经坎坷,但始终不改出家之本怀,生前践履普贤行愿、规范大乘学修,嗣法临济、续佛慧命,建寺安僧,整饬丛林清规,办学弘法等,对佛教贡献甚巨;圆寂后舍利无数,以另一种方式示现了佛法的真实不虚,随着舍利在海内外的流布,客观上促进了国内佛教界的凝聚、团结及中国佛教与东南亚佛教之间的相互了解,为进一步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摘要:佛教从一个印度的地区性宗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与其能有效地向民众传授佛教基本教义直接相关.古印度在佛教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那烂陀寺.这一寺院在当时吸收了印度国内外许多佛教信众和思想家.那烂陀寺在佛教思想的传授和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教育研究中,应继承和弘扬佛教中的优秀思想遗产,加强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 摘要:日本的明治维新(1867年-1889年)之后,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外来文化的传入,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主体的佛教面临空前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日本政府将国家神道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颁布"神佛分离令",使佛教丧失了江户时代以来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尊崇地位,被相对边缘化;二是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了"信仰自由",被禁止二百五十年的基督教获得自由传教的权力,佛教面临外来宗教的挑战;三是随着西方的科学理性的传入和逐渐普及,佛教的神话要素、神秘体验、仪规仪式等被一部分人视为迷信,而作为前现代的宗教如何在现代性的社会中获得存在的合法性,成为日本佛教界的集体焦虑.在日本佛教的诸多成就中,在佛教教育方面的成就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日本的佛教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佛教团体的僧侣教育,这种教育活动主要在各宗派的专修学院或本山道场进行。日本的僧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且这一传统在当代社会仍然得以保留;二是佛教团体兴办的公共教育,包括佛教幼儿园、佛教小学、佛教中学、佛教大学(二年制的短期大学和四年制的大学)等。在日本当代的公共教育领域,佛教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佛教界兴办教育事业也是日本佛教界进入社会公共领域、贡献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 摘要:本文基于外文资料,通过展示近现代南传佛教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明人士的因应措施,及其影响的某些断面,试着探讨这些国家的实践对于中国汉传佛教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在寺院传统教育范畴中,其基本模式是师承模式。僧人主要在师父或善知识的教导下,针对本宗派传承进行学习,并且以完成沙弥律仪修学和学习背诵巴利文典籍为主。
  • 摘要:近现代中国佛教的教育模式,在“庙产兴学”的大时代背景下,佛教的教育由历来师父带徒弟的传统特色、培养法门龙象为目的逐渐转为新式的佛教大学学堂,就是现当代佛教新型的僧材培养结构—佛学院。佛教教育的重心,是觉化的完人教育,方法是实践教育。佛学院成立之宗旨,主要目标在淬炼锻造弘法人材,并提高沙门的佛法修养和佛学水准,那么佛学院培养的僧材和毕竟不同于一般社会世俗的学校大学,沙门的任务主要是传承教法、住持正法和觉悟众生。所以从见地、实修、弘法的能力等三方面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摘要:佛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教育传统的宗教,这种传统的开创者就是佛陀,从比较广泛意义上说佛陀成道后49多年的说法布道,就是一种教育,当然此处所谈的教育传统更多的是就其教义传承和僧职人员自身素质的养成来说的.伴随着佛教教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逐渐为中国社会所接受.佛教的这种教育传统也被中国社会接受和发扬.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佛教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寺院教育.二是译场教育。三是学院式教育。
  • 摘要:本文基于关于"中国佛教走出去"的基础上,分析了什么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提出了留学与互访,佛教界组织的会,学界组织的会,佛教界与学界合作组织的会,以及出版著作与发表论文。
  • 摘要: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曾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弘扬优秀中国佛教文化,不能仅满足于建寺盖庙;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仅是引导佛教信徒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更不是简单的佛教搭台经济唱戏,而是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同时,还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 摘要: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部署,高调重返亚太,同时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加强本国在东南亚国家和海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力图形成美日等国家联盟,实现美国在全球的战略部署.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应该积极全方位地应对,调整中国对东南亚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立体外交.由于东南亚国家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与中国一些省份都有源远流长的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历史,因此民族和宗教文化可以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和主要支撑点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公共外交领域重要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始终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在过去,民族和宗教问题是每一个国家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飞速发展的社会,东南亚国家都面临社会的转型.在此过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信息交流的频繁,具有明显民族取向和宗教价值取向的这些问题将会在社会层面更为凸显.南传佛教在中国对东南亚发展战略和公共外交领域中,可以作为中国的软实力文化支撑点来夯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内在联系基石,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拟从南传佛教参与中国对东南亚战略及公共外交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具体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 摘要:近现代印度佛教复兴的发端,是逹磨波罗(Anagarika Dharmapala,1864-1933,原名Don David Hewavitarne)于1891年创建大菩提学会并立志在印度复兴佛教.逹磨波罗开拓佛教复兴之路的主要成就,除了成立"菩提迦耶大菩提学会",索还菩提迦耶之外,还联合各国佛教团体,在印度各地传法,并著书立说,出版宣教.在逹磨波罗及其后继者师子鬘、僧宝、法宝诸法师的努力下,佛教在印度重新生根和发芽,并逐渐呈现生长态势.面对今日印度佛教的多元格局—历史悠久的南传、强势的藏传和弱势的汉传,大菩提会一直努力保持佛教的庄严与统一,并得到各个宗派的认可;大菩提会最初是将本土佛教作为反殖民主义的传统文化,其弘法过程亦伴随印度复兴民族文化的进程;今天的大菩提会也从未将佛教作为“文化软实力”,斯里兰卡政府从未将软实力进行硬输出,或者介入佛教僧团的弘法行动。大菩提会作为“先锋佛教国际组织”,自始至终作为民间组织从事弘法事业,始终远离国际国内政治,从而与印度政府、印度教组织和全世界佛教团体(包括藏传佛教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获得普遍认同。
  • 摘要:“中国佛教”应当包括中国的汉传、南传和藏传三大语系佛教,也应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佛教。本文的重点是中国大陆的汉传佛教。说到“走出去”,则包括赴境外访问、进行佛教文化的交流,在国外兴建寺院和佛教文化活动中心等。
  • 摘要: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延续及其发展的两大辩证主题.本文结合传统儒家确立其主主流正统地位的历史进程,通过对中国佛教的文化传承内容及其特色的理论辨析,初步讨论了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的现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 摘要:延庆子荣为智门光祚门人,属于云门四世中的杰出人物,其下出圆通居讷等.本文对其生平及禅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子荣主张甘于淡漠、乐于清净才是修行人的本份,故强调“山间唯淡薄,林下任凄凉”。他有些应答也相当平实,如对延庆境、境中人,如何是佛、将何供养的回答。他有一褐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其禅风,主张随机施设,灵活方便,要脱却贴身布衫,挑出眼中尘屑,做一个潇洒自如的禅僧。其中体现了云门宗抽钉拔楔、解粘去缚的手段,强调直下觉悟,不容拟议,不存凡圣,心无二见,千圣现而不喜,众魔作而不怒。
  • 摘要:本文从来果禅师之生平及著述、来果禅师之禅法特性,以及整顿清规制度等方面来加以研究.通过来果禅师修订高旻寺清规、提倡"念佛是谁"的看话禅修行实践,及其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真参实修的禅法意境和厚实稳重的佛学底蕴,以此探讨一代高僧对中国近代佛教的贡献.
  • 摘要:每一种宗教神学体系,包括无神论在内,都各有其合乎情理之处,也都各有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因此,分歧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休谟的意思是说,在文化多元信仰多样的时代,信仰也像理性一样,是需要以怀疑为基础的,没有足够的怀疑就没有坚定的信仰,这是宗教信仰的辩证法。
  • 摘要:若从汉传佛教的特点而论,是天台、华严、禅宗三大宗派代表汉传佛教的义学高度与圆融,同时也都以禅法为本宗实践特点的宗派,开创者皆是大禅师,各宗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禅法实践系统,其中天台宗有次第、不定、圆顿等止观,华严宗有五教止观、普贤观法,禅宗强调顿悟见性禅法.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未来汉传佛教的发展,应该致力汉传佛教禅法的整理研究、研习实践、弘扬传布。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对汉传佛教未来发展与弘扬都具有参照的借鉴意义,但若从弘扬汉传佛教禅法的角度而言,当代南传禅法的弘扬无疑给人们提供很好的参照。
  • 摘要:一行禅师是当代享誉世界的法籍越南裔禅师,著名的心灵导师.虽然他来自盛行小乘佛法的南传佛教地区,但他却奉行的是地道的大乘佛法,是禅宗临济法脉第42代传人,年轻时就深受人间佛教理念的影响.他自四十岁开始流亡国外,在欧洲和北美组建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他长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尤其重视佛教与基督宗教的对话与会通.从自身的宗教体验出发,一行禅师指出两大宗教核心内涵的一致性,对于纠正对两大宗教的偏见和错误,以及对两大宗教的深入理解和体验都具有重要价值。正念是一行禅师禅法的核心概念,他强调培养自己内在的正念,就是培养内在的佛,就是培养圣灵。正念和圣灵是一行禅师会通佛教与基督宗教的桥梁,也是他佛耶对话思想的精华与特色。
  • 摘要:禅宗在朝鲜时代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而到了朝鲜末期镜虚法师登场之后,禅宗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镜虚之后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禅僧,龙城法师(1864-1940)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镜虚法师之后的最为代表性的禅僧.而且他作为一名独立运动家与万海法师一起参加了1919年的韩国三·一独立万岁运动.他主张彻底的看话禅,并支持传统的禅宗.他认为觉悟并不是参禅修行者的专利,应该将觉悟修行推广到现实社会当中去.所以他创立了'大觉教'并开展了觉悟运动.而且他为了使佛教能够更加顺利地融入民众当中去,从而推进了汉文佛典的韩文翻译工作.他还认为应该重视人们的劳动,所以又提出了'禅农一致'思想.换句话说就是,他既希望近代的佛教能够成为一种普世宗教,又希望佛教成为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宗教.虽然龙城法师的禅法看起来非常传统,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近代的时代性.
  • 摘要:依诸广律记载,原来佛教出家弟子遵循着民主、自由、平等的僧团制度生活.然而,佛教僧团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寺院为中心的佛教组织,并构成了主僧与客僧在僧团中的对立地位.佛教传入中国,这种对立的意识型态更为明显,特别是到了唐宋的禅宗清规时代更由主与客的对立转型为常住僧与挂单僧的两种型态,并正式确立了挂单制度.文章以禅宗清规文献为线索,将挂单制度主体分为常住僧与挂单僧的两种形式,并对其各种要求进行探究.另外,对于挂单制度的研究整理,可以增进当今佛教僧团制度建设的觉醒意识,为进一步研究佛教整个僧团管理制度增添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资料.
  • 摘要:1981年8月24日,历经402年的法门寺真身宝塔西南半壁轰然坍塌,四面八方的百姓赶来围观、叹息,遗憾之声不绝于耳。当时,地方政府财力单薄,一时无能为力。回寺不久的澄观法师心急头僚。50多米高的砖塔何时才能修起,人们一时难以回答。三年后,省、市、县政府有了行动,净一法师进住法门寺,协助澄观法师主持寺务。1985年春,净一法师走向南方,走到本老座前,本老鼎力支持,南方众多寺庙向法门寺捐款,寺内建设初见规模,大雄宝殿、铜佛殿等庄严一新,法门寺香火隆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重修法门寺塔的序幕拉开。1994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初一日),法门寺五喜临门:新修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开光、佛祖真身舍利赴泰国瞻礼、澄观法师升方丈座、首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法门寺跃上了新一轮的循环发展,寺区建设日新日异。三千亩地的规模,将佛教历史、教义、教理、人物、建筑等等,以景观景象的形式示现,让人们明白什么是佛教,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佛教华严宗力图缩短佛境与现世、佛与众生的距离的目的。这个系列,是净一法师当年驻锡云门寺、南华寺,亲近虚云大师,薰习修行,并得本老教诲,日积月累的成果。
  • 摘要:1988年,在朝阳北塔天宫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数千件佛教奇珍异宝,其中包括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两颗.消息传出,立即轰动海内外,世界佛教界大德高僧、四众弟子、专家学者不远千里万里,从四面八方云集朝阳,争先恐后瞻仰稀世圣物的神秘面容.经多方考证,朝阳北塔重现舍利是隋代高僧释宝安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二十三日奉隋文帝救命从京城长安来营州建塔供奉的佛祖真身舍利。为巩固与加强这种大一统局面,隋文帝想借助佛教和佛祖的影响,强化民众对其皇权统治合法性的认同,加强各区域、各民族、各部落、各阶层的统一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分发舍利已经超出了宗教的范围。营州(即朝阳,下同)能进入隋文帝的视野,位列救葬佛祖舍利的第二批名单,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 摘要:《撰集百缘经》揭示佛舍利信仰的果报观念包括共性果报观念和个性果报观念两类,其中佛舍利信仰的共性果报观念包括绝对共性果报观念和相对共性果报观念;绝对共性果报观念包括后世不堕恶趣、遇佛和出家得道;相对共性果报观念是后世受乐,其中受天快乐占绝大多数,反映佛舍利信仰者追求的快乐主要是生天的快乐,而非人间的快乐,可见佛舍利信仰的相对共性果报观念与天道信仰密切相关;个性果报观念包括与行相关的个性果报观念,以及与愿相关的个性果报观念.从《撰集百缘经》揭示的佛舍利信仰的果报观念来看,佛舍利信仰以避苦成道为主要宗旨,以生天受乐为次要目标,同时兼顾自身与外在条件的现实需求.《撰集百缘经》中有关佛舍利信仰的果报观念的教义内容囊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各个方面,反映佛教徒的价值取向和内心追求,为佛舍利信仰在汉地的早期传播奠定教义理论基础,在当代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准确理解佛舍利信仰的宗教内涵及其在汉地流传的悠久历史,从而促进对相关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佛教文化的健康发展.
  • 摘要:本焕长老及其与他同辈的高僧就是上述两条经验的指导者与实践者。作为大乘佛教禅宗的宗门省宿,本焕长老牢牢把握大乘佛教的弘法利生宗旨,坚持修行,慈悲度众,引导众生走人间佛教道路。随着社会发展,长老与政府保持一致,应政府所急,想政府所想,积极带领信众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佛教顺利转型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摘要:有"德高望重的教界耆宿"、"长老中的长老"之称的的本焕老和尚圆寂已近三年,其行思前承古德,垂范后世,至今音容宛在.追思其百余年的风云里程、弘法生涯,虽历经磨难,仍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百折不挠,勇猛精进,无人不肃然起敬,而盼其乘愿再来.本焕长老,弱冠出家,一百零六往生。越三世四朝41,行化八十余年,僧俗弟子200万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即使蒙冤陷身图圈,也无怖惧、无怨慈,而以之为道场,以苦役为修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朝五台,不倒单,刺血写经,燃臂祭母,传为佳话。其以苦修修智慧,以结缘培福德,以成佛为鹊的,并以菩萨行应世用世,爱国护教,济度众生。
  • 摘要:本焕长老无疑对当代中国佛教恢复与发展有诸多贡献,本文主要论述其中一个重大方面,即其人间佛教思想,包括三大层面,一是本焕长老平生两大愿与其接受、倡导与奉行、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在紧密联系,二是本老追求与强调的文殊智慧与太虚强调的佛学即慧学的关联,以及作为人间佛教理论源头之一的南宗禅思想对本老的根识影响,并力求考证本老与太虚之间的交往.三是概括了本老的人间佛教思想的要点,即继承发扬大乘佛教精髓——菩萨行,主张建设人间净土,同时坚持发扬佛教根本的超越性.继承了佛教的出世精神,也具有现代性.修行之"行"即为弘法利生,应不离社会,奉献社会.以传承禅法为主,主张"八宗平等",佛教与国家都要和谐发展.
  • 摘要:佛教的修行方法,一般就是"解脱道"与"菩萨道"两大类.解脱道的行者,包括所有声闻乘的修行人.其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罗汉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两种:一是声闻圣者,由于听闻佛法,从佛的言教而修四谛法(苦、集、灭、道)、以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脱道的,即是罗汉;一是生在无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脱道,自了生死的,那便称为缘觉或辟支迦佛.依据北传佛教系统的看法,佛教法门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解脱生死而仍不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一直存在着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发自虚云、来果、以及圆瑛诸位大师的禅净修持之道,更以禅宗的修持及其道场的复兴与建设为特征,仿佛再度呈现了如同临济宗,“临天下”的禅佛教发展态势。一条则是出自太虚佛教革命、以佛教发展的社会文化事业切入现代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同时,建设现代佛教社团、佛学院、图书馆、社会出版等诸项公益事业。
  • 摘要:人间佛教是20世纪汉语系佛教界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产物.作为时代的产物,人间佛教显然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而是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这个时代思潮,被誉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的杨文会(1837-1911),自有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在杨文会之后,居士派的欧阳渐、吕澂等人,以及寺院派的太虚、印顺等人,还有维新派的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学院派的胡适之、汤用彤等人,均曾做出过贡献.他们的佛教思想,均反映出了时代的心声,实际上是对中国社会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积极回应。佛教参与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意愿,正反映着人间佛教的实践指向。本焕老和尚,作为20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他的所思所行,也具有这样的实践向度。本焕老和尚一生游化四方,为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扬人类和谐、世界和平的正能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摘要:引言"禅",原指思维修,英语译为"Chan"或"Zen".本文所说的"禅佛教",并非我所创设的一个名词,二十世纪早期的日本著名禅学家铃木大拙曾用英文出版过三本讨论中国禅宗和日本禅学的禅学论文集,在英语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用的论文集名称英文是"Essays in Zen Buddhism"(禅佛教论集),而不是"A Study of Zen(Chan)School"(禅宗研究).近百年来的中国禅佛教,可以以来果、虚云、圆瑛、本焕和净慧四人所主持的教团作为代表。本文将传承禅宗临济法脉的本焕长老作为近百年来中国现代禅佛教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旨在阐明他继来果、虚云和圆瑛之后所展现出来的中国现代禅佛教的主要特征。
  • 摘要:本焕长老是当代实践修证型佛教的模范代表人物,他深得来果、虚云、广慧三大老的禅法精髓,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又把自己八十余年对禅法的亲证功夫与受用经验和盘托出,俾一切行人修证有法可依.长老一生死尽偷心地修证禅法、举扬宗风,全凭自己的修行经验之谈而接化学人.长老的修行经验是参禅悟道的良导,实乃当代佛教之所急需.
  • 摘要:九零年代以来,华、洋学界对「佛教僧伽教育」之议题的研究皆持续增长.本文将对战后,尤其过去廿余年以来国际学界有关梵、藏、巴利及东亚等佛教传统的僧伽教育研究作出剖析.本文主要根据议题和传统两个大框架,来作出四点说明:一,说明作为一个学术议题之「佛教僧伽教育」,其概念、问题及定义.二,探取跨传统的视野,以三个层次来讨论僧团教育研究的共通议题,依次为:首先,僧团教育制度的内部组织;其次,从教育社会学(或人类学)和政-教关系两个角度,来探讨佛教社会的僧团教育与政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再者,传统佛教社会的僧团教育系统在近世殖民扩张过程中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后的变化,涉及僧团教育在殖民统治vs反殖民的佛教民族主义,乃至政-教分离世俗化vs佛教原教旨主义的反扑等多层时代张力下的回应.三,说明国际学界对不同经典语种和地区在僧伽教育之学术研究上的现况.四,对比华、洋学界在僧伽教育研究上,在视野、立场、焦点、题材、问题意议、方法、案例,乃至现有特质上的差异,并试图指出华文学界可作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涵盖英文论着,但也会兼顾部份德、日及华文研究.
  • 摘要:作为宗教教育的一支,佛教教育在印度早就发展出了相对完备的形式,即建立在解脱目的上的,对大小五明各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许多藏族人亲赴印度,在这一教育体系中耳濡目染,备受教益,后来又将这一体系移植到雪域大地,精心改造,发扬光大,形成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教育。现代语境下的教育一词,其内涵和外延在某些方面比上述定义宽泛得多,而且教育更多地强调的是知性的层面,因此,为避免产生歧义,有必要对此处讨论的藏传佛教教育作一定义,此处的藏传佛教教育,指的是藏族社会中,主要以求取菩提、获得解脱为终极目的,大乘佛教徒在知性、德性、智性三方面的培育、养成。
  • 摘要:本文简述了台湾学术与修行兼备的佛教教育:法鼓佛教学系,概述了台湾佛教学院的设立,分析了佛教的教育理念。
  • 摘要:佛教教育其实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诠释,是帮助众生转凡成圣的过程,是由理论到实践,直至理论与实践圆满结合的过程.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际已经给很多佛弟子个人修行以及佛教团体健康发展都带来危害,根据佛教传统及时代特点,本文明了四种说法作用,四个认清,抓住两个断除,十种结合,提出了有益的解决方案,以充分体现佛教教育的学修特色.近代佛教教育模式主要有丛林教育和院校教育,虚云老和尚是丛林教育成功的主要代表,太虚大师是院校教育的成功的主要代表。他们的成功体现在自利利他方面的成就,一生忧国忧民、奉献佛教,作为师长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形式上、教学内容结合时代发展、众生根基变化而调整,树立尊师重道、学修并重的良好学风,培养了很多现代高僧大德,成为现代佛教教育的牢固基石。
  • 摘要:"翻经人久逝,瞻望倍咨嗟.何幸逢遗教,真令抗百家",这是晚明天台宗中兴祖师幽溪传灯(1554-1628)所作高明讲寺"翻经堂"诗中的几句.高明讲寺古称幽溪道场,相传智者大师(538-598)讲《净名经》时,风翻经页飘至幽溪,智者大师见此地峰峦秀拔,清溪鉴心,遂建立道场.及至明代嘉靖(1522-1566)中后期,高明讲寺如同业已中断的天台法脉,也已经荒废,作为继起者,百松真觉(1538-1589)和幽溪传灯等天台高僧前后历经三十余年兴复高明讲寺,并立之为天台宗"祖庭",贯穿其中的,是晚明天台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就逐渐中国化而变为以大乘佛教为主的中国佛教,隋唐时期出现八大宗派,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形成了以中国佛教为中心的东亚大乘佛教圈.同时,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的发展,可以说有两座最显赫的里程碑,一座是唐代禅宗的创立,另一座就是近代以来人间佛教的提出和确立.人间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最新形态,也是当代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佛教形态.本文拟以太虚、赵朴初、星云为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人间佛教的轨迹,探讨其特点,由此展望中国佛教和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前景。
  • 摘要:中国佛教是面向世界的宗教,从汉唐开始,就不受国界的束缚,不仅不断地从海外走来,也不断地向海外走去.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在亚洲形成具有历史传统的汉语系佛教传播区域乃至近代向欧美扩张,在世界许多区域分布着藏语系佛教的传承体系,在东南亚南亚维系着与巴利语系佛教的密切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佛教不存在走出去的问题.突出“时代特色人间佛教”的中国佛教思想,把“以人为本,四众和合,契理契机,依法弘教”作为“四项原则”,把“清净庄严、悲智修证、求同存异、辅世教化、传道人寰”作为“五大传统”,求得各国佛教信众乃至民众的认可,建立中国佛教徒与各国佛教徒的一致信仰取向,打好心灵沟通的基础。
  • 摘要:今天北京大学举办以本焕长老对中国当代佛教的特殊贡献为主题举行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今年,本焕长老的舍利在佛教的发源地尼泊尔的中华寺安奉.在南传佛教的主要传播国家泰国又修建了本焕寺.这两个事件表明了本焕长老作为中国佛教的符号和代表走向了世界,也说明中国佛教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由此便引发了我今天的发言主题:用诠释学视角聚焦中国佛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佛教是由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所组成,这里我主要以汉传和藏传为例来简要回顾中国佛教的过去,审视中国佛教的现状,展望中国佛教的未来。将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协调通和起来,形成交流、沟通、对话的局面,发挥各自的优长,取长补短,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 摘要:“中国佛教走出去”需要具足各种条件,众缘和合才能顺利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大国形象日益彰显,为中国佛教走出去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整个社会的变革发展,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大批佛教寺院得以恢复重建或新建,寺院的经济基础和硬件条件显著改善,佛教对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影响力和摄受力大大增强,出家僧尼和在家信众的素质结构明显变化,中国佛教已走到从恢复重建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历史节点,这不仅为中国佛教走出去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且也为中国佛教走出去提供了内在动因。
  • 摘要:中国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到唐末以后实现了中国化转型,并最终与儒道两家圆融共处,形成稳定、和谐、有机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又经过一年的延续,随着国门的打开,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型,西方文化的蜂拥而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实践,原有的儒释道三教并立互补、会通共存的文化格局迅速瓦解,新的文化格局在新的社会体制酝酿之时也正在形成之中,佛教的文化角色和文化定位也面临新的调整,中国佛教的文化安全与发展命运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其严重性可能并不亚于佛教进入中国之时.针对佛教文化性强这一特点,充分挖掘、整理并重视佛教的文化资源,在保证为信众提供信仰功能的前提下,大力弘扬其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功能。如果说基督教靠神在中国开路,那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得靠文化开路,这是由这两种宗教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佛教界应在传统弘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转型,迎接基督教和新兴宗教的挑战,在提升自身素质和弘法效果方面实现突破。应该充分借鉴基督教在华传播、新兴宗教全球复兴、藏传佛教内地流行的经验,在保持个性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实现弘法效果的全面突破。
  • 摘要:大师曾提出用《大乘起信论》的“体大”、“相大”、“用大”建构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理路,他深刻地阐述了人间佛教的教体、教用、教相:“佛说的”、“人要的”,是人间佛教之教体;“净化的”、“善美的”,是人间佛教之教用;星云大师不仅系统地、深刻地阐述了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规划了人间佛教的基本蓝图,而且他所阐述及规划的这种人间佛教的思想和蓝图,并不仅仅是他通过佛学研究得来的一个佛学成果,也不是一个纯粹理想化而无现实依据的观念的“乌托邦”,而是与他的弘法实践密切地关联在一起,他的人间佛教思想学说是从实践中探索而来的,是经过了实践的充分检验并被证明为确实行之有效的。
  • 摘要:在中国禅宗史上,禅与茶有着特殊的联系,作为一种禅门生活的常用品而与丰富的禅意、多变的禅机相联系.禅门的农禅并重的生活中,有一部分就包含了与禅相关和各种劳动生活,禅首先是农禅并重的体现,而与茶相关的劳动,在禅门中也有丰富的记载,包括从茶树的栽种、茶园的管理、采茶、制茶,至于具体的吃茶,禅籍中也记载了不同的形式,包括了磨茶、点茶、煎茶等等,禅门中甚至还有与茶相关的专门的职事僧.茶是佛教徒生活中的常用品,而种茶也与中国佛教的农禅并重传统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吃茶反映了禅门中农禅并重的精神。茶在禅宗的历史有着特殊的位置,禅门有禅茶一味或茶禅一味之说,将茶与禅雨者结合在一起。茶在禅文化的地位,和禅门的普请制度相联系,作为禅门生活必需品,茶是需要僧人自己栽种、管理、制作,是普请的一项活动,而具体与茶相关的劳动,成为一项专门性的事务。吃茶在禅门中有不同的吃法,构成禅茶的多重形式,同时,禅师们也常常以吃茶会机,进行不同内容的开示或接机,特别是,许多禅师们常常以一个“吃茶去”作为接引之语,尤其以赵州从捻的吃茶去最为著名,因此,人们常常称禅门之茶为赵州茶。
  • 摘要:本文从"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以本分事接人"、"主张穷理参究而自悟"和"悲智一如"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赵州从谂的禅学思想和禅风特色.赵州禅门庭廓落,气象宏深.赵州继承了南泉普愿"独超物外"的禅风,与禅宗五家宗派不同,不另建立特殊的门庭设施,而是注重以本分事和平常语接人,也就是注重在现前的日常生活中,极具艺术性和灵活性而圆转无碍地应用平常生活中的语言,启发学人直截悟入绝对本体之大道.易见而难识的赵州禅是既平实而又峻拔,可以说是一种悲智一如的禅风.
  • 摘要:近百年来,学者已经习惯了以佛教宗派来叙述评价隋唐佛教.然而,近年来,这一研究和叙述范式,受到学界的质疑,大有摇摇欲坠之虞.学界的质疑大致在四个方向上.一是在事实层面质疑隋唐宗派早期祖师传承的历史真实性.二是竭力证明,所谓的隋唐祖师并没有"宗派意识",因而不会存在所谓"创立宗派"的行为和事实.三是认为"学派"和"宗派"的界限和标准难于确定.四是认为现今以佛教宗派来叙述隋唐时期的佛教发展是夸大了宗派三这一时期佛教中的重要性。
  • 摘要:斯里兰卡禅修属于上座佛教禅修体系,所有上座部禅修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不论是缅甸的马哈希((Mahasi Sayadaw)和帕奥(Pa-Auk)的内观禅修系统,还是泰国的隆波田((Luangpor Teean)的动中禅,都是基于上座部佛教三藏典籍和觉音的《清净道论》等注疏发展出来的.本文主要是想从当代佛教徒对禅修的不同观念,实际禅修的情况,以及目前兰卡著名的一些禅修道场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享,以期对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所借鉴.
  • 摘要:常盘大定(1870-1945),日本宫城县人,著名的佛教学者.他出身于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僧人世家,十七岁入仙台市道仁寺修行,二十九岁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哲学科,曾先后任教于真宗中学、天台宗大学、日莲宗大学、真宗大学、丰山大学、东京帝大等大学.他著述等身,专长于中国佛教.他组织、主持的中国佛教古迹考察,在中国佛教学术史上是一项创举,具有重要意义.其考察成果结集出版为《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支那佛教史迹》《支那文化史迹》等著作,至今仍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
  • 摘要:公元4世纪,佛教经由中国传入韩国,发展至今已有1500余年.纵观韩国佛教的发展演变,它主要是吸收和继承了中国化的佛教思想.从九山禅学自称为曹溪门下弟子,到普照知讷领导曹溪山修禅社,确立曹溪宗,再到太古普愚等人将曹溪宗宗风转向临济看话禅,进而到西山休静等人融会佛儒,最终到大韩佛教曹溪宗宗团的建立,可以说,在韩国禅学发展的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都有来自中国禅学及其后学的影响.
  • 摘要:2012年4月2日,本焕大师于深圳弘法寺示寂,世寿106岁.4月5日至12日,弘法寺按佛门仪轨为本焕大师举行荼毗仪式,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众多舍利.三人——奚三彩、张品荣、祁海宁,此前从未与弘法寺结缘,本焕大师荼毗产生舍利之事最初亦是通过网络报道才略有所知.不过由于2007至2010年参与过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的考古发掘工作,亲身接触和实际保护过地宫出土的"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等多份舍利实物,因此有幸受到弘法寺印顺大师、顿华法师等人的邀请,先后多次前往弘法寺,参与了本焕大师舍利保护和数量统计工作.
  • 摘要:在陕西咸阳博物馆收藏有1件隋仁寿元年的舍利塔铭,介绍者将其命名为"延兴寺舍利塔铭".该铭呈方形,边长32厘米,厚9厘米,阴刻正书5行,中间一行空4字.其铭文为:"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十五日,延兴寺比丘智璆为皇帝及法界众生造舍利塔一区,与国家世塔同时建立."但遗憾的是这件舍利塔铭出土地点不详.客观而言,在目前尚不能证明铭文中所言的延兴寺另有所指的情况下,可以初步认定该塔铭就是隋文帝在大兴城为高僧昙延所建的延兴寺.
  • 摘要:佛教最早由印度东传至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仅传入佛经、佛像,而佛寺、佛塔及的瘗埋则经过了一段时间才得以形成.但是目前在中国、韩国及日本等地发现的历代佛塔,与古印度佛教中流行的典型性覆钵形佛塔不一,反而更接近于中国的楼阁式木塔结构建筑,成为了一种楼阁式的木制结构佛塔.当佛教经由中国传至韩半岛的古代国家时,传来的佛教已经中国化、且脱离了印度典型佛教文化的面貌,其中佛塔的形状与痊埋佛舍利的整个环节及规制,也基本受到中国的影响,所以在韩国发现的古代佛教舍利庄严,无论是形制还是艺术与工艺,都与中国古代的佛教舍利容器有着密切的联系。
  • 摘要: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正脊两端常见突兀翘起的"鸱尾".虽然司空见惯,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名实之由来.鸱尾究竟是什么,最初的形象又怎样?鸱尾起源问题自东晋以来1600多年,一直有人探究而不得其解.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从建筑考古角度再起对鸱尾的研究.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和刘敦桢等曾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日本学者松本文三郎著有《鸱尾考》,村田治郎著有《中国鸱尾史略》等;近年来国内研究活跃,成果斐然.但鸱尾起源问题至今没有可靠的统一结论.本文通过对襄阳新发现汉代浮屠祠模型的研究,探索鸱尾的初始形态及其宗教内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