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脊柱病学术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脊柱病学术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脊柱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洛阳
  • 出版时间: 2005-09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脊柱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和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研究了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3月在我科进行治疗和随访观察的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56岁(43岁~75岁),A型2例,B2型7例,B3型1例,C型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例,其中1例因畸形愈合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联合异体皮质骨板固定5例,其中使用非骨水泥型远端固定假体4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例.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5.6个月(7个月~50个月).9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3~6个月),2例骨折未愈合,均为未手术病例,手术治疗6例骨折均愈合.至目前为止,7例假体稳定,1例翻修术后出现连续的影像学透亮线,3例假体松动.假体稳定的患者功能好于假体松动的患者,假体稳定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91分.所有异体皮质骨板在1年内均与宿主骨整合,没有异体皮质骨板骨折发生. 结论:假体稳定的A型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B1型和C型骨折,如无手术禁忌症,应行且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假体松动的骨折,使用长柄远端固定非骨水泥型假体联合异体皮质骨板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 摘要:作者2001年3月起应用局部麻醉,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经椎弓根注入PMMA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共22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并进行系列研究。
  • 摘要:临床上,各种颈椎疾病很多,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不稳、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OPLL)、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颈椎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放射学表现的颈髓损伤等,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本文研究,一、颈椎外科手术原则,二、颈椎手术入路的选择,三、颈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 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刀在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方法:C臂X光机引导下准确穿刺病变的椎间隙,置入等离子汽化棒,连接主机,进行消融.结果:48例接受手术病人,采用odom分类系统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0%,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该方法疗效佳,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脊柱微创治疗领域较新的方法.
  • 摘要:论著又称原著,是总结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医学论著包括: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药物与临床、手法与临床、诊断技术与临床等)及调查报告.由于研究内容不同,论证方法各异,论文的书写形式也有差别;所以严格地说,它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固定的结构.正和鲁迅先生所说的:"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样,目前所习用的LMRAD格式,也只是一种前人摸索出来的,后人相因为用的,惯常的写作模式.这种模式从内涵上要求论文应具有醒目的文题、创新的内容、科学的方法、精确的论据和严密而充分的论证;在结构上则要求包括文题、提要、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等,以分别回答为什么研究本课题,怎样研究,有何发现,该发现在医学理论和技术上有何意义,以及文内的引证出自何处等主要问题.因这种模式符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人们的思维规律,不但有助于作者理顺思路,方便撰稿;而且使审者和读者看起来清晰、通畅而便于交流;所以被一直沿用下来了.本文就这种模式,谈谈医学论著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 摘要:目的:评论α-氰基丙烯酸乙酯气雾剂(ethy1-2-cyanoacrylate-based aerosol,简称ECA)对猪大面积伤口合并股动脉损伤模型的止血效果并探讨止血机理. 方法:在20头家锗两大腿中部制作合并股动脉部分断裂的大面积伤口模型共40个,平均分为四组.在向伤口喷洒ECA前分别辅助下列方法止血:(1)止血带法:止血带止血,擦拭伤口血迹后喷洒ECA(A组)或不擦拭伤口血迹直接喷ECA(B组),10分钟后放松止血带;(2)指压法:手指在伤侧腹股沟中部按压止血,擦拭伤口血迹后喷洒ECA(C组)或不擦拭伤口血迹直接喷ECA(D组);10分钟后放松按压手指.伤后12小时内观察止血效果. 结果:A、B、C、D四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50%、40%以及20%,其中A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当ECA被喷洒到创面上时,其中的乙酯单体在伤口组织、伤口积血以及空气中的水分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聚合生成多聚体膜,与创面组织粘连.当动脉血流恢复时,作用于动脉破口上的动脉压若小于ECA膜压力,则止血,否则止血失效. 结论:对于大面积伤口并动脉部分断裂者,采用先扎止血带止血,擦拭伤口血迹后再喷洒ECA,10分钟后放松止血带的止血方法成功率最高,是首选的止血方法.
  • 摘要:目的:解析OA病人TKA术前、术后膝关节三维运动,并与正常膝关节比较,从动态评价TKA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 方法:采用美国Knee motion analyzer,对因OA而施行美国强生公司DEPUY-PFC-CS型TKA病人21例25膝进行术前术后的前后移动值,主被动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差,旋转运动分析,并将下肢无异常的中年女性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在前后移动值与主、被动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差方面,OA组术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OA组术后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在旋转运动方面,OA组术前与对照组相比,初期旋转约半数内旋,9膝无旋转,5膝外旋,终末旋转外翻型OA表现为内旋,内翻型OA表现为外旋,而OA组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初期旋转有10膝无旋转,8膝内旋,7膝外旋,终末有13膝无旋转,8膝外旋,4膝内旋,与对照组初期内旋,终末外旋相比有较大差别; 结论:OA病人TKA术后,矫正了膝关节的负重力线,很好的调整了膝关节软组织的平衡,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范围,动态上与正常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基本相同,在旋转方面未恢复正常膝关节的扣锁机制.
  • 摘要:目的 对脊柱侧凸手术后患者进行翻修手术,探讨翻修的原因、方法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 1996年6月~2002年8月,36例脊柱侧凸手术后患者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男15例,女21例;平均年龄16.8岁.既往手术史平均1.57(1~3)次.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价,畸形程度为侧凸52°~108°,平均76.2°;其中11例合并后凸36°~79°,平均53°.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拆除21例、前路松解5例,原融合松解或截骨18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和融合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 手术均安全完成,手术时间3.8h(2.8~5.1)h,出血量平均817 ml(630~1800)ml,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侧凸矫正平均48°(矫正率56%);后凸矫正平均47°(矫正率7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12~76个月),均获得坚强融合,未发现术后假关节形成以及侧凸加重等现象.最终随访时91.7%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 脊柱侧凸翻修术具有难度大和危险大的特点,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价,针对患者的畸形特点周密设计手术方案,是获得满意矫正效果的关键.
  • 摘要:目的:评价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其它类型脊柱侧凸18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71°,平均108°,其中32例合并后凸.后凸cobb角60°~108°,平均81.8°.冠状面C7垂线偏移骶中线21~62 mm,平均29.7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最大肺活量平均为正常值的52%,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根据患者的畸形部位、程度和特点选择包括一期或分期前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椎体截骨、后路松解、内固定、融合术等进行矫正. 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矫正36°~102°,平均53°(49.1%).后凸矫正31°~68°.平均47°(58.4%).C7垂线偏移平均矫正21.2mm.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侧凸和后凸平均丢失分别为12°和8°,无假关节形成.最后随访时81%的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 结论:详细全面的术前检查和适当的手术方法选择是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关键,术中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获得手术安全的保证.
  • 摘要:目的:比较球囊扩张经皮后凸成形术与Sky骨扩张器经皮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及优缺点. 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7月应用KyphoX球囊与Sky骨扩张器共行经皮后凸成形术34例47个椎体.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4例共28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18椎(L1 4个,L2 3个,T125个,L5 2个,L4 2个,L3、T11各1个),脊柱转移瘤5例8椎(T7 1个,L1 1个,L2 3个,L4 1个,L2 1个,L5 1个),椎体血管瘤1例1椎(L1),创伤性非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例2椎(T12、L3);男8例,女16例,年龄23~85岁,平均59.5岁.应用KyphoX球囊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10例19个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18椎(L1 2个,L2 3个,L3 1个,T12 3个,L52个,L4 2个,T112个、T8 1个、T6 1个、T9 1个),脊柱转移瘤1例1椎(T9);男女各5例,年龄51~82岁,平均63.5岁.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的注射量,术后观察患者疼痛的恢复和起坐步行等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术后常规照正侧位X光片,必要时行CT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在X光片上测量病椎手术前后的前缘、中线和后缘的高度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24例共28个椎体应用Sky骨扩张器30个,费用564000元,平均每个椎体20142元;10例19个椎体应用球囊11个,费用450000元,平均每个椎体23684元.两组在费用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ky骨扩张器组手术时间25~120 min,平均每椎为45min;失血量平均每例约为25ml,球囊组手术时间为30~85 min,平均42min;平均出血量约20ml.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球囊组单侧穿刺14椎,双侧穿刺5椎,每侧注入PMMA骨水泥2.5~5.5 ml,平均4.27±1.08 ml.Sky骨扩张器组组单侧穿刺26椎,双侧穿刺2椎,1例患者(L3)单侧注射硫酸钙骨水泥3.5ml,其余椎体均注PMMA骨水泥,平均每侧注入3.15±0.78 ml(1.5~5.0 ml).球囊组骨水泥注射量较大.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球囊组术前患者VAS评分平均为8.7±2.3分,术后第1天降至平均4.2±2.7分,随访1~3月,末次随访VAS平均为2.3±3.1分,Sky骨扩张器组术前患者VAS评分平均为8.5±1.9分,术后第1天降至平均3.1±2.5分,随访2~6月,平均3.5月,末次随访VAS平均为2.5±2.7分.术后X线片观察:球囊组中单侧穿刺的14个椎体骨水泥均越过中线到达椎体对侧,以穿刺侧分布较多;Sky骨扩张器组单侧穿刺的26个椎体骨水泥主要局限在穿刺侧,有6个椎体见少量骨水泥越过中线到达椎体对侧.球囊组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3.95±4.53 mm,术后为20.33±4.68 mm,差值均数为6.74±2.31 mm(P<0.01);椎体中线的平均高度为11.83±5.11 mm,术后为18.99±3.73 mm,差值均数为6.42±4.46 mm(P<0.01);椎体后缘的平均高度为22.39±5.29 mm,术后为25.19±3.34 mm,差值均数为2.71±2.59 mm(P<0.01).Sky骨扩张器组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8.35±5.12 mm,术后为19.98±4.68 mm,差值均数为1.63±1.56 mm(P<0.01);椎体中线的平均高度为14.91±4.61 mm,术后为19.29±3.65 mm,差值均数为5.10±3.36 mm(P<0.01);椎体后缘的平均高度为24.55±3.37 mm,术后为25.43±2.68 mm,差值均数为0.79±1.09 mm(P=0.01).球囊组有1例1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无临床症状.Sky骨扩张器组椎间隙骨水泥少量渗漏有5例7椎,椎体后缘和椎旁少量渗漏各有1例1椎,均无临床症状;1例患者出现椎体后缘渗漏,术后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后于术后5天大便功能恢复,术后1周小便功能改善.Sky骨扩张器5?例退出困难,1例断裂.1例球囊扩张第3个椎体时破裂. 讨论:Sky骨扩张器后凸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一样,能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效恢复病椎高度,创伤性小,安全性较高.Sky骨扩张器恢复病椎中线高度较为明显,球囊扩张系统对病椎前缘高度和中线高度均有明显的恢复.球囊扩张是通过液体压力注射系统加压来完成的,通常向着椎体内阻力较小部位扩张,因此,单侧穿刺时球囊有可能向对侧膨胀到达椎体对侧,尤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这样可使粘稠度较高的骨水泥在注射时能向椎体对侧填充,避免对侧再次穿刺,减少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Sky骨扩张器是以特定的膨胀直径膨胀,其膨胀后的形状是固定的,因此,若单侧穿刺没有达到椎体中线时,骨水泥的填充就会局限在椎体的一侧,远期有引起脊柱侧方压缩之虑,而且,由于Sky穿刺系统的管径较粗,一次穿刺到达椎体中线往往不易成功,要获得更满意的填充往往需要双侧穿刺,这就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经济负担,增加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Sky成形器扩张的强度较大,这对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复位可能有益,但由于其固定的扩张形状,若扩张前过于靠近椎体的骨皮质或终板,那么扩张过程中有可能撑破椎体的骨皮质或终板,造成新发的椎体骨折,导致注射骨水泥时发生渗漏,因此保证成形器在椎体内处于一个合适位置十分重要.球囊扩张首先压实疏松的骨小梁,扩张强度较小,撑破椎体的骨皮质或终板的机会较低,因此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结论:球囊扩张经皮后凸成形术与Sky骨扩张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压缩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Sky骨扩张器扩张强度较大,可应用与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陈旧压缩骨折的复位,但有增加骨水泥渗漏之虑.球囊系统较为安全,骨水泥渗漏低,单侧穿刺可达到满意的骨水泥充填目的,尤其适用于多椎体压缩骨折.
  • 摘要: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后者主要由于长期大量应用皮质激素、酗酒以及血液功能异常引起.该病致残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已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热点.李子荣报道,我国ONFH每年新发病例在15~20万之间,累积需治疗的病例在500750万之间.日本、美国等国卫生部将此病列为未解决的难治性疾病,投入巨资研究,但仍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本文研究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临床分期,股骨头坏死的微创技术治疗。
  •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成了脊柱外科的一大发展方向.近年来,已经有了许多微创技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其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也属于其中的一项微创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成功应用于颈椎和腰椎间盘疾病的治疗以来,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工作.我们在2004年引进此项微创技术以后,在X线引导下治疗了32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随访观察.现将治疗观察的情况总结报告。
  • 摘要: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常带来骨残断骨溶解、骨缺损,致使翻修手术带来极大困难,并且在手术操作工程中,由于需要彻底清除残留骨水泥,或者需要拔出一个生物学固定假体柄,而造成骨残端进一步缺损或骨折,因此对于翻修手术病例,术前必须要有周密设计,备齐各种规格假体,备有异体骨,以免手术中被动.本文探讨, 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的股骨侧重建和髋臼侧重建的手术效果。
  • 摘要:全膝置换术后胫股关节不稳定是导致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当前,因胫股关节不稳定而接受翻修术者约占膝关节翻修术总数的10-20 %,随着髌骨关节并发症的减少与假体固定技术的提高,这一比例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研究,一、全膝置换术后胫股关节不稳定的成因与分型,二、全膝置换术后胫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三、全膝置换术后胫股关节不稳定的治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