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股血管病论坛
中国股血管病论坛

中国股血管病论坛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护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脑血管病论坛-2005暨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继续教育讲习班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重症脑卒中患者TNF-α24h、3d、7d、14d的动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30名的健康病人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者血清TNF-α含量于24h内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以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d达到高峰.结论:TNF-α等细胞因子在脑源性多脏器功能紊乱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TNF-α水平的变化对MODS的早期预测和干预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比较丁咯地尔与维脑路通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盐酸丁咯地尔,对照组用维脑路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血液流变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和成形术后Angioseal缝合器止血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8例脑血管造影和成形术后患者实施了Angioseal缝合止血器,并与同期实施的20例传统压迫止血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缝合法与压迫法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的比较.缝合法(2.1±0.8)min,压迫法(27.1±6.4)min,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下肢制动时间分别为:缝合法(4.2±0.6)h,压迫法(22.4±3.4)h,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1);压迫法术后各类并发症如出血、血肿、迷走反射、皮肤溃烂等明显高于缝合法(P<0.001).结论:脑血管造影和成形术后Angioseal缝合止血器临床应用简便、实用、安全.
  • 摘要:目的: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研究Mac-1、LFA-1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10只成年家犬在DSA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前,术后2h,4h,12h,24h,24h,48h,72h,1w分别抽取周围静脉血,术后8w取目标颈动脉及对侧正常动脉作病理学检查;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的Mac-1和LFA-1的表达水平.结论:用犬颈动脉球囊扩张法可以建立可靠的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Mac-1可能参与了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过程中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
  • 摘要:本文根据超声窗和脑底动脉的解剖位置相对恒定这一特点,利用重复测定的原理,由多普勒超声的经典频移公式推导出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脑底动脉血流速时所形成声束-血流夹角(受声角)的估计公式,并以此公式根据圆形分布法计算了32例健康成人的脑底不同动脉的受声角.结果表明:脑底不同动脉的受声角有所不同,且波动在一定范围内.此外,由本文所给出的公式所计算的受声角可作为TCD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指标,这在临床观察治疗疗效和病程发展变化及科研中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2004年9月对32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70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后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结果:本组病人术后12h内CT复查,血肿清除率80﹪以上的占84.4﹪;仅1例清除不足70﹪;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不足10ml;随访6个月ADL(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75﹪,死亡率9.4﹪.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脑岛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少,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有效降低颅内压,止血牢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
  • 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后癫痫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中风后癫痫患者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经抗癫痫治疗和正确护理,癫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对中风后癫痫患者康复、生活质量提高十分重要.
  •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病理改变及阿司匹林(ASA)对其的影响.结果结论:全脑缺血后CA1区锥体神经元死亡具有凋亡特性,凋亡机制参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DND;缺血前、后联合应用抗炎剂量ASA表现出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可能与阻止神经元凋亡发生有一定关系.在脑缺血的治疗中,各种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但目前尚无理想的临床应用药物.最近研究发现,阿司匹林(ASA)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激活有关[1].ASA与全脑缺血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DND的细胞凋亡机制及ASA对其的影响,证实了ASA在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性.方法:符合条件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2例,保守组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总计为20.54﹪,呈发病-治疗时间愈早再出血发生率愈高趋势,但两组之间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不会明显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 摘要:目的:总结128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3月以来开展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案.结果:所有128例患者均经系统随访,期限为1个月至22个月,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3例,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颈动脉窦反应37例,高灌注综合征6例,缺血性脑卒中7例,延迟性脑出血1例.死亡4例,其中与手术相关的死亡1例,占0.8﹪.结论:严格术前准备,术中正规操作、术后正规治疗可明显降低PTAS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
  • 摘要:目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规的病因学诊断及药物治疗对部分病例不能满意,需要探索更为适合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对临床18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DSA检查,并对其中4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VBI患者血管病变实行了脑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CAS).结果:本组VBI患者行DSA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大多数VBI患者(131)存在不同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致狭窄(76)、椎动脉起始部扭曲(34)、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所致椎动脉狭窄(2)、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18);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病变中,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9)、基底动脉狭窄(8)、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9)、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4).在DSA诊断基础上对适合血管内治疗的48例患者实施了CAS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6月随访无再狭窄发生.结论:DSA对VBI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椎基底动脉狭窄行CAS治疗可能是今后VBI临床治疗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FOS蛋白表达变化规律,探讨延髓内脏带在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方法:(1)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射Ⅶ型胶原酶0.8U建立脑出血模型,54只Wistar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出血后4h、8h、12h、24h、36h、48h和72h时相点的7个亚组.(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各时相点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FOS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1)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FOS蛋白阳性表达极少;出血组FOS蛋白阳性细胞在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密集表达,24-36h达高峰,在72h仍有阳性表达.结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FOS蛋白的阳性表达提示延髓内脏带是脑出血致MODS的神经免疫调节中枢之一.
  • 摘要: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4-14小时)脑组织广泛肿胀,是重型颅脑外伤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本院自1994年7月至2003年11月共诊治42例,其中17例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共死亡29例,死亡率为69﹪。
  • 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急性脑梗死发病数小时至48小时可以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此种情况易增加医患矛盾,引起医疗纠纷,给神经科临床工作带来困难.近年来,有关影响脑梗塞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时有报到,多涉及脑梗塞的最终结局,而且多数为单因素或几个因素的分析.对脑梗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较少.尚无影响脑梗塞早期恶化的相关多因素分析的报到.如何早期发现和预测脑梗死的进展,寻找进展型梗死临床预测因子,对于估计病情发展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根据其发病机理,予以干预治疗,防止进展和进一步恶化,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基础,同时也能避免医疗纠纷.作者对本科近年来收住的58例进展性脑梗死进行了多项临床相关因素的观察和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早期恶化的原因,找出可以预测脑梗死患者早期恶化的相关因素.
  • 摘要:脑卒中是成人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目前已跃居人类主要死因的第二位.在我国,脑卒中居城市女性死因第一位,男性第二位;农村女性死因第二位,男性第三位.每年新发患者>150万例,现有幸存者>600万例,其中75﹪丧失劳动力,40﹪中度致残,年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在所有脑卒中病人中,脑出血约占10~20﹪,但其死亡率约占50﹪,其死亡率、致残率远较脑梗死高.已知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等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多数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一无所知.Kreuter等对8家医院的1317例卒中高危患者的调查表明,知道自己患卒中危险高于常人者仅有11﹪;国内许多高危人群对卒中危险因素处于一种否认、害怕、不相信的心理状态,可见加强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而干预危险因素的最佳时间是生活习惯正在形成时的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国内学者认为,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75﹪的脑卒中都可以预防.所以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干预及控制对于其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 摘要:目的:遵循个体化原则,采用微侵袭技术,通过对手术方式和操作技巧的合理选择、改进,提高丘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治愈率.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分级,颅脑CT表现、病情进展情况、出血量等主要因素,分别采用脑内窥镜辅助的锁孔(keyho1e)手术、单纯脑内窥镜手术、脑室外引流+UK灌注术等.结果:本组共40例,出院后半年随访结果显示:ADLⅠ级10例,Ⅱ级7例,Ⅲ级9例,Ⅳ级6例,死亡8例,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下降.结论:合理的术式选择、微侵袭技术的采用和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丘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关键.
  • 摘要:目的:总结微创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一次手术成功的方法.方法:130例锥颅血肿穿刺的方法:①在CT片上找出明显层,绘中线,过血肿中心点作中线的垂线与颅骨相交.测头皮至颅骨下、头皮至血肿中心、中心点在中线前部距离②在定位片上找出靶层,量靶距,定点.绘眶枕线,过外耳道作垂线与其相交,定靶点;③按比例尺折算实际距离;④在头颅上作眶枕线,过外耳道作垂线与其相交定靶点;70例侧脑室体外引流的方法:①在头颅CT片上找出靶层,绘中线,测靶侧脑室中点到中线的距离;②在CT定位片上找出靶层,在冠状缝前1cm处作与外耳道连线,连线到靶层的距离为进颅深度;③按比例尺折算实际距离;④在患者头颅上绘中线,在中线上算出鼻根到枕骨粗隆弧长的前0.38,定点,过该点作垂线测旁开距离.结果:200例患者临床治愈20例,显效112例,有效39例,无效3例,死亡26例,总有效率85.5﹪,病死率13.0﹪.锥颅血肿穿刺130例,成功129例,失败1例,侧脑室体外引流70例,成功67例,再次成功2例,不成功1例.结论:钻小孔,定位置、方向、深度,并一次操作成功可减少脑组织损伤.
  • 摘要:大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却具有严重的并发症和较高的致残率.CVT致病危险因素很多,临床症状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所以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联合MR血管造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肝素抗凝仍然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局部溶栓和外科手术治疗可用于抗凝治疗无效的选择性病例.CVT血管内治疗联合肝素抗凝治疗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约三分之一以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失语症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的丧失和受损.国内外在失语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皮质下失语症"产生的机制尚无定论,有许多争议,是国内外失语症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研究通过应用核医学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及其定量分析技术和标准化的汉语失语检查法对X线CT证实为皮质下病变的失语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和语言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皮质下失语症产生的机制,为失语症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LLA)的无创测定方法.方法:选择青年健康志愿者32人,用经颅超声多普勒仪、无创血压监测仪监测和记录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流速、桡动脉血压,用常规法和傅立叶变换法分别测定两组CCP和LLA值.结果:用常规法测定CCP有4例为负值,这4例经傅立叶变换法测定均为正值.常规法测定的LLA为(66.76±9.14)mmHg,傅立叶变换法测定的LLA为(60.79±10.12)mmHg,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无创测定LLA宜用傅立叶变换法.
  • 摘要:本文总结了9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是降低致残致死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摘要:高血压脑室内出血,一般吸收需3周左右时间,但较严重的脑室出血在保守治疗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下往往难以度过如此长时间,死亡率60-90﹪。脑室内血肿,应用尿激酶溶解后外引流术。将脑室内液化积血及时排出,避免血性脑脊液滞留脑室、蛛网膜下腔,促进脑脊液再生成,淡化血性脑脊液浓度。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不需麻醉,床旁就可以施行。2、创伤小,年老体弱皆宜,均能接受这种治疗。3、节约治疗经费,不需麻醉费及常规手术费,仅有1个小操作费,从而解决了住院难的问题,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4,缩短治疗时间,由原来的3周时间,下降到1-2周,复查CT证实脑室内血肿全部清除。5、减压效果明显,避免了脑疝的发生。本文介绍了边疆基层医院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十五例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体会。
  •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与疗效.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与原发病,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和/或辅以侧脑室液化引流术、脑脊液/生理盐水差额置换术,清除出血,抢救生命,改善预后.结果:治疗53例,出院44例(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9例,无变化4例),术后3月内死亡12例,病死率22.6﹪:门诊或家庭随访35例6月~7年,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ADL115例(42.9﹪),ADl210例(28.6﹪),ADL36例(17.1﹪),ADL43例(8.6﹪),ADL51例(2.9﹪).结论: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真正地实现微创,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极大地改善预后,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依据丘脑出血之血肿的形态、大小及出血时间、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穿刺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微创手术治疗,清除出血.结果:治疗61例:出院53例,死亡8例,病死率13.1﹪;随访46例6月~7年,ADL114例(30.4﹪),ADL217例(37.0﹪),ADL39例(19.6﹪),ADL44例(8.7﹪),ADL52例(4.3﹪).结论:微创液化引流术能最大限度地清除丘脑出血(血肿),真正地实现微创,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具有优越性.
  • 摘要:目的:报告230例高血压脑出血,探讨临床治疗体会.方法:230例中170例采用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60例采用CT引导下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结果:恢复良好62例,生活生理91例,重残3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8例.结论:提高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提高少数民族脑卒中病人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效果;少数民族脑卒中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内容进行探索.方法:护理人员分配及培训工作;制定护士工作职责;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结果:提高了少数民族脑卒中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了健康教育覆盖率及满意率;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克服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的弊端.体会:健康教育质量取决于护士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活动是护患、家属多方互动的结果;有效的健康教育同医疗,护理技术一样重要.
  • 摘要:鼻饲饮食属于非要素饮食:用普通食物如牛奶、盐、糖、鸡蛋等经过简单水解成大分子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流质,价格便宜,易于耐受并富含纤维素,是昏迷病人摄入营养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昏迷病人鼻饲的护理体会。
  • 摘要:"老年人"意味着人生即将走向终端,还容易使心理无形中形成一种"无望"的感觉.加上患有高血压,对没有医学知识的人来说,将随时发生脑血管破裂,共性心理障碍是害怕.本文总结了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状态,其自身的特性及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直接的关系.
  • 摘要: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青少年较少,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疼、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脑膜刺激征.大动脉瘤常产生压迫症状--偏瘫、动眼神经麻痹及梗阻性脑积水.主要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部分由于瘤体压迫脑血管痉挛及栓塞造成.因次,这就要求患者在出血或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及再出血的体征.如有癫痫发作时,观察癫痫发作的类型、持续时间等.尊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用力咳嗽、情绪过分激动等.鼓励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应密切观察股动脉伤口敷料渗血情况.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皮下血肿及血栓的形成.使患者下肢活动正常.本科一年来,收住19例,治愈10例,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迅速、准确的救治.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于增强治疗效果也十分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狭窄部位、长度及程度,释放支架.结果:8例患者成功释放支架,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作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本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通过手术前后的护理,减少了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意外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因此早期清除颅内积血,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我科自2002年至今采用CT定位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加尿激酶、肾上腺素、肝素钠冲洗血肿腔治疗脑出血46例,病人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手术创伤减少,降低了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日,病残率明显降低,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本文在简要阐述心理护理对脑血管患者的重要作用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脑血管患者的主要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并针对性提出了脑血管患者心理护理的对策措施.
  • 摘要:本文总结了46例动脉瘤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动脉瘤破裂出血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血压平稳;合理饮食;术前周全的准备及术后细心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对动脉瘤手术病人早日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 摘要:本科1999.5-2003.5期间共收治8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39-72岁,平均57.5岁,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区部位,出血量42-108ml之间,平均52ml.手术时间在4-10小时之间,总有效率79.8﹪,死亡10.7﹪.血肿清除情况:根据出血量与复查颅脑CT血肿缩小情况计算清除率,初次清除率32﹪~72.5﹪,平均41.6﹪,总清除率达63.8-92.1﹪,平均79.5﹪.本文介绍了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右侧颈内动脉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病例。本例患者是在行脑血管病检查治疗时偶然发现的右弓右降,并且弓上为4支血管开口,合并有颈内动脉起始段的狭窄。如果弓上血管开口有变异或开口位置和主血管的角度特殊,可能使导管到位困难。在给本例患者介入治疗时,导引导管到位亦十分困难,但经过耐心、细致地操作,顺利完成了右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
  • 摘要:本院在2003年10月25日收入1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第1天出现精神症状,经过1个月的整体护理,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生活自理出院.本文进行了报道.
  • 摘要:回顾卒中的治疗历史,无论是神经内科传统的药物治疗,还是神经外科兴极一时的搭桥手术,都表现出对于该类疾病理解的片面性,因此其结果总是差强人意。随着近年来神经影像学的进步,脑血管病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有赖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甚至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多学科联合攻关是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有效治疗脑血管病的保障。各学科取长补短,全面评价患者的病情特点,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个体化的治疗。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师,抛开所谓“门户”之见,真正地以患者为中心。我们推崇大兵团作战,联合攻关,多学科携手研究、治疗脑血管病的理念,最终让患者获益,这正是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联合查房的目的所在。
  • 摘要:目的: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造影特征.方法:脑血管造影证实84例烟雾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为5~48岁;临床脑缺血症状的40例(48﹪),脑出血症状的44例(52﹪);成人组(≥14岁)58例,年龄为14~48岁,平均(27±13)岁;儿童组26例,年龄为5~12岁,平均(9±2)岁.逐例分析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的影像改变.结果:77例为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闭塞性病变,84例均可见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69例双侧后交通动脉增粗,77例皮层侧支开放,成人组48例、儿童组8例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78例脑循环时间延长,63例为Suzuki和Takaku分级第四、五、六阶段.结论:(1)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段狭窄或闭塞,部分病例后循环受累;(2)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8例成人患者存在动脉瘤;(3)广泛的侧支循环建立,以成人组侧支代偿较好;(4)循环时间延长,部分病例后颅凹静脉早期显现.
  •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大隐静脉进行颅内外搭桥,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的手术疗效,并对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利用大隐静脉进行颅内外搭桥手术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13例.手术中首先准备大隐静脉20~30cm,并用等渗盐水加肝素充盈.根据手术前血管造影显示的侧支循环及手术中试验性夹闭颈内动脉时的脑电图监测情况,选用颈部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利用大隐静脉与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后随访3~63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除1例患者因术后基底核血肿造成一侧肢体轻度偏瘫外,其余1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眼球后疼痛及三叉神经痛均消失,眼球运动功能完全恢复,也无新的脑出血或脑缺血发生.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利用大隐静脉行颅内外高流量搭桥,仍然为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引流静脉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造影影像资料,观察引流静脉的类型、引流方向、扩张度、迂曲程度、有无静脉湖、引流静脉及静脉窦有无狭窄及其部位等.结果:颅内脑动静脉畸形静脉引流可出现多种形式,其中深、浅静脉均引流33例,单纯浅静脉引流23例,单纯深静脉引流13例;引流静脉显著扩张40例,明显迂曲33例,明显狭窄34例,静脉返流28例,出现静脉湖17例,静脉窦狭窄62例,静脉窦缺如或闭塞30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引流静脉的影像学表现尽管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其引流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特征以及脊髓血管畸形、室管膜瘤的区别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对31例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行MRI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其中26例患者作了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结果:31例患者均存在运动障碍、感觉异常,17例存在括约肌功能障碍;MRI显示T1像为等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T2像为高信号,可见脊髓水肿,24例伴脊髓空洞,13例出现血管流空影.脊髓血管造影显示脊髓前后动脉供血,静脉引流,肿瘤染色,造影剂滞留.结论:掌握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典型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就可以作出正确诊断,并能与其他脊髓疾病相鉴别.
  • 摘要:目的:评价犬颈外动脉作为模拟颅内动脉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血管造影结果,对犬颈外动脉"U"型袢(n=16)和人颈内动脉"U"型袢(n=16)的形态进行几何学参数测量和计算,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血管造影比较.结果:犬的颈外动脉"U"型袢形态和人的颈内动脉"U"型袢形态相似.结论:犬的颈外动脉可以作为模拟颅内动脉支架置入的动物模型和深入研究的实验平台.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3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连续CT、MRI,脑室分流管造影3种检查方法来判断脑室分流管的分流情况,对16例脑外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外伤性静脉窦回流受阻等原因导致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2个月至2年对分流管检测.结果:9例被判断分流管堵塞的患者,再次手术中与术前检查结果一致.再通术后,5例患者康复水平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多普勒超声早期即可判断分流管是否通畅,连续CT、MRI检查可进一步帮助判断分流管的分流状况,脑室分流管造影可最后确定堵塞部位,从而早期诊断和手术.
  • 摘要: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8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503例)和钻孔引流组(477例),进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和钻孔引流血肿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的死亡率开颅手术组为8.95﹪,钻孔引流组为8.81﹪.两组残死率和恢复率分别为:开颅手术组19.68﹪和80.32﹪,钻孔引流组24.40﹪和75.60﹪.统计结果显示两组的残死率和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和钻孔引流血肿手术有相似的治疗效果.各医疗单位可以根据各自所熟悉的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
  •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脑中动脉夹层发病机理及影像学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其发病规律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比较3例大脑中动脉夹层患者的MRI、脑血管造影结果及1例尸体解剖材料.结果:3例患者均以频繁脑缺血起病,其中1例患者的病情进行性加重,最后死亡.另外2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1例尸体解剖证实为大脑中动脉夹层.2例患者经动脉支架治疗后效果较好.结论:大脑中动脉夹层发病较少见,对于原因不清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者,应想到此病,并积极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用鸡腿小血管作为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独特方法.方法:采用带肋鸡腿30支.解剖出鸡腿股动脉,接上红色颜料的输液器,对鸡股动脉进行灌注,然后分离出髋关节段的股动脉.在显微镜下寻找分支动脉和伴行静脉,沿着背侧和腹侧,分离出长4~5cm的分支动脉,测量直径约1mm.分离出直径约1mm血管90支,这些血管在显微镜下可进行动脉间端-端吻合30次,动脉间端-侧吻合30次,动脉与静脉间端-侧吻合30次.结果:30次动脉间端-端吻合,经Milk法证实,吻合口通畅为28次,欠通畅2次;30次动脉间端-侧吻合,经证实吻合口通畅26次,欠通畅4次;动脉与静脉间端-侧吻合30次,证实通畅24次,欠通畅6次.结论:鸡腿血管的管径和结构类似于人类大脑皮质血管,可以作为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模型,模拟、演练真实的术中血管吻合.
  • 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机制,评价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对18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资料、血管内治疗经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中有6例直接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7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行双支架置入术,1例单纯闭塞载瘤动脉.术后12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曾经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没有再出血,2例术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18例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载瘤动脉连同动脉瘤完全闭塞,如果动脉瘤位于优势椎动脉,或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甚至闭塞,或动脉瘤瘤体累及优势小脑后下动脉,应该使用支架血管成形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或双支架置入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托吡酯对大鼠高血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25只大鼠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3组:托吡酯治疗组9只、缺血再灌注组9只和假手术组7只.将大鼠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时间为2h,将线栓拔除即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未插入线栓.再灌注后6h,将大鼠快速断头取脑,经TTC染色,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鼠脑梗死体积及鼠脑总体积,并将二者的比值作为脑梗死体积比.结果:托吡酯治疗组的脑梗死体积比为0.1087±0.0426,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体积比0.2863±0.0647(P<0.05).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结论:托吡酯使大鼠高血压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减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探讨防止其再狭窄的机制.方法:选择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4例患者,1例右颈内动脉C4段重度狭窄伴左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2例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病变狭窄程度经DSA造影证实均在90﹪以上,狭窄长度为13~15mm.在全身麻醉下,以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置6F动脉鞘,使用6FEnvoy导引导管,在微导丝引导下将CypherTM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结果:DSA造影证实:1例右颈内动脉C4段伴左椎动脉开口狭窄,管径恢复正常,2例椎动脉V4段及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狭窄治疗中已有应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尝试,临床效果及能否预防再狭窄,需进一步随访.
  • 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右侧颈动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部造成静脉窦高压模型后,能否产生硬脑膜动静脉瘘.方法:将51只体重为200~25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1)实验组:45只大鼠,接受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的手术.(2)对照组:6只大鼠,仅解剖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而不吻合或闭塞.术后90d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有无动静脉瘘.结果:实验组有28只大鼠出现面部动静脉瘘,其中6只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出现率为13.3﹪.对照组大鼠未见动静脉瘘.结论:颈动静脉吻合后合并静脉窦闭塞的大鼠静脉窦高压模型能产生类似临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以作为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动物模型.
  • 摘要: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是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和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最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斑块可造成大血管狭窄和闭塞,常常好发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经皮腔内脑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erebralangioplastyandstenting,PTCA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已初步应用于临床.然而,经文献检索目前尚未见大脑后动脉(posteriorcerebralartery,PCA)血管狭窄PTCAS治疗报道.作者于近期成功实施1例,本文进行了介绍.
  • 摘要:目的:探索溶血磷脂酸测定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预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比浊法对68例患者进行溶血磷脂酸(LPA)测定,同时,对其中的38例患者采用单克隆抗体二位点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了血液中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结果:68例患者组血液中LPA为3.14±0.61与对照组血液中LPA2.08±0.63(n=40)比较,t=14.34,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测定LPA的同时,对其中的38例患者检测了血液中的GMP-140含量,发现患者组为21.32±4.15(n=38),对照为14.68±2.14(n=40),两组比较t=9.86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血液中的LPA含量可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测定血液中的GMP-140含量价值更高.
  • 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为尽量减轻血肿对脑组织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探讨安全、微创、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以MRI的TW1成像作为导航资料,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血肿穿刺抽吸术的方法对8例血肿量在18-25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血肿形成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6例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肢体肌力进步一级以上,出血后1个月和6个月时作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1iving,ADL)评级,大部分患者获得恢复良好(Ⅰ-Ⅲ级).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血肿穿刺抽吸术,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小型血肿的外科治疗,但其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保守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合并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81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 摘要: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是目前各种血管造影首选的对比剂,但对于一些有碘对比剂过敏的患者,采用此类药物进行血管造影具有一定的风险.最近一些国外学者陆续报道了采用含有钆(Gadolinium)元素的磁共振对比剂钆喷葡胺对碘对比剂过敏或者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包括脑血管造影在内的各种血管造影.作者报道1例有严重碘过敏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成功采用钆喷葡胺取代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进行了脊髓血管造影,对照可检索的所有文献,没有发现有类似报道.病例报道
  • 摘要:脑海绵状血管畸形(BCMs)又名海绵状血管瘤,约占脑血管畸形的8﹪~15﹪.由于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学结构,在CT和MRI问世前诊断比较困难.如今,应用MRI可使绝大多数病人早期得以确诊.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切除一部分BCMs,但由于BCMs可生长于脑的多个部位,特别对于脑深部、基底节区和脑干深部的BCMs,其治疗对神经外科医生仍是一种挑战.从1999年3月~2003年10月,作者应用立体定向X-刀治疗15例脑和深部脑干BCMs,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进行了报道.
  • 摘要:AVM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脑动静脉畸形(AVM)是最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发生率是动脉瘤的1/11~1/10,占总人口的0.02﹪~0.05﹪.90﹪的AVM发生在幕上,是由无数个不同厚度和直径的动静脉旁路组成,其内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和钙化,由于偷流的存在,可引起周围脑实质的萎缩. AVM治疗的目的是完全消除异常的动静脉交通和修复正常的脑血流灌注。在脑血管造影中,AVM小于3cm占30﹪, 3-6cm的占60﹪,大于6c二占10﹪。手术治疗适用于那些较小的、位于非功能区以及无深静脉引流的AVM:放疗只适用于小于3cm的AVM,但对于有出血史和年轻的患者,放疗也不是首选,所以对于即不能手术又不能放疗的患者可进行血管内栓塞。栓塞的目的是减小畸形血管团的大小,降低异常血流灌注,减少出血的发生率,AVM栓塞的治愈率大约是5﹪-10﹪0
  • 摘要: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研究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死亡高危因素,据此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本文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死亡高危因素,以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死亡情况做出预测.
  • 摘要:目的:颅外颈动脉狭窄已被认为是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相关临床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对39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表现、全脑血管造影及CAS的相关问题及其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本组颈动脉狭窄病人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排序依此为高脂血症(78﹪)、高血压(57﹪)、糖尿病(46﹪)、长期饮酒(44﹪)及吸烟(42﹪).本组病人CAS手术成功卒为100﹪.术后NIHSS评分34例(87.1﹪)不同程度的下降、5例(12.9﹪)无明显变化.术后6-12月随访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脑梗塞.结论:如果严格地掌握手术适应症CAS对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不适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 摘要:目的:观察通腑法对脑出血大鼠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高血压脑出血大鼠为模型,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腑醒神组.观察术后12小时、3天、7天各组大鼠血清COR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以及通腑醒神组血清COR均在术后12小时达到高峰,其中尤以模型对照组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通腑醒神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通腑醒神组则介于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之间,随后各组血清COR水平逐渐降低,自3天起通腑醒神组COR水平与假手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7天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腑醒神胶囊可以显著降低由于脑出血后造成的COR高水平,提示这可能是通腑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大鼠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临床确诊病人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后,将0.014微导管送至血栓部位,局部注射30~100万IU尿激酶.分别于术前、术后1hr、术后2周和术后4周行NIHSS评分.应用简明统计10.1软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分析各时间点NIHSS评分结果发现,术前和术后1hr组比较P>0.05,术前和术后1hr组分别与术后2周和4周组比较均为P<0.01.结论: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其后期疗效会更好.
  • 摘要: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99例小脑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微创组54例,开颅组45例,两组病例在意识状况的分级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微创组在病床边局麻下操作,经严格的术前规划后将软通道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引流.开颅组采用传统的全麻下开颅血肿清除.结果:微创组死亡8例,死亡率14.8﹪.开颅组死亡16例,死亡率3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存活的病例中,微创组Ⅰ、Ⅱ级的比例明显优于开颅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只要无脑疝发生,应积极开展微创引流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结果:ECG正常21例,不正常77例,占78.5﹪,即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占60例平均患病7.5年,无高血压病史者38例.有冠心病史者6例.有些患者ECG异常同时存在二种以上者42例占43.8﹪,ECG异常发生率较高有:ST段降低,T波低平、双向、倒置,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等.有些重症患者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梗塞发生.心电图改变的持续时间多数短暂,一过性多见,随着脑部症状的好转多数可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出血发生后,脑实质特定部位损害,当杏仁核损害时,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脑干首端受损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当额叶眶面13区,24区受损时,可引起心肌功能紊乱,当血液进入脑室及病灶位于脑深部或病变影响脑干时,ECG常有明显改变,同时颅内压增高,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脑组织移位,造成支配心脏的中枢神经功能异常,导致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出现ECG的紊乱现象,总之ECG异常改变原因较多,对重症的脑血管患者要进行心电图监护注意与原发心脏疾患加以区别.
  • 摘要:目的:探讨41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及预后.方法:将19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伴糖尿病组、对照组,并将其对比.结果:糖尿病并发脑梗死面积大、多灶、预后差.结论: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对其预后及降低脑梗死发病率是至关重要的.
  • 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方法,了解Willis动脉环的完整性,探讨动脉环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73例行主动脉弓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A1优势征判断Willis前环的完整性,以大脑后动脉供血类型判断Wills后环的完整性.结果:本组病人中,出现A1优势征者40.63﹪.大脑后动脉供血为基底动脉供血型者47.92﹪,颈动脉供血型者13.54﹪,混合供血型者38.54﹪.部分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和血管狭窄部位不符合的情况.结论:Willis前环的A1优势征和Willis后环中大脑后动脉供血为颈动脉供血型、混合供血型者提示Willis动脉环不完整.不完整的Willis动脉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及发病后的血流动力学代偿相关.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通过侧枝循环造成临床症状和血管狭窄部位不符,从而影响脑梗塞后扩血管药物的选择及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时溶栓部位的选择.
  • 摘要:脑梗死是由于脑的血液供应障碍,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部分功能障碍.本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运用口服西药联合中药乌蛇葛根汤治疗恢复期脑梗死30例,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探索脑出血超早期和急性期应用止血药对于血肿再扩大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在超早期和急性期给予立止血和新凝灵(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止血治疗;同时给予脱水、利尿,应用抗生素以及控制体温和调控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治疗组常规治疗.动态头颅CT观察血肿有无扩大.结果:治疗组未发生血肿扩大.对照组发生血肿扩大6例.结论:脑出血超早期和急性期应用立止血和新凝灵,可有效预防血肿扩大.
  • 摘要: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科学家便提出细胞膜中存在可调节水或极小分子物质通透的"通道"概念.直到1988年,PeterAgre从红细胞及肾小管中分离出28kDa的膜蛋白CHIP28,并证实CHIP28就是红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这个重大发现使科学家们热衷于水通道蛋白的广泛研究,终于发现它种类繁多仅人体内就有11种.目前发现脑组织有6种水通道蛋白,以AQP4的表达最丰富,主要分布在脑表面的星型胶质细胞.目前人们对AQP4在脑组织病变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推测AQP4可能在脑水肿的发生和消除中起重要作用,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对此机理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上解决脑水肿的治疗找到新的方案.在本研究中,作者将1HMRS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新陈代谢物浓度的改变,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基础上监测水分子表观弥散系数(ADC),测定AQP4在整个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了解脑缺血后新陈代谢物与AQP4的相关性,以揭示AQP4在脑水肿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所患疾病的知识的了解,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中青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对59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参照有关资料进行宣传教育,根据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健康指导,注重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性别、疾病的种类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记接受能力而实施个体化教育.结果:通过有计划、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对脑卒中的各种诱发因素先兆症状有了正确了解.结论: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病中尤其是对中青年患者及时宣教,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一般多见于中年以上和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倾向,尤其是55岁以下的患者,发病率在逐年的提高,一旦患病其心理和健康的需求都与老年人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做好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与健康知识的了解,控制脑卒中病人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良好康复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评估临床疗效.方法:术前根据CT,选取最大层面(n)为血肿中心,分别测量血肿中心距前额和颞部的垂直距离(L.h)其中n和L用以确定头皮穿刺点,h为进针的深度,可在估计穿刺点放置钛片作标记物,CT扫描准确定位穿刺点.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颅穿刺抽吸血肿,术后辅以纤溶治疗,治疗52例,观察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结果.结果:穿刺引流最短24h,最长6d,术后血肿完全清除(11/52),清除70﹪以上(31/52)30﹪-40﹪(10/52)再出血4/52,近期疗效优13例,良18例,中10例,差3例,死亡8例,远期疗效(ADL1-ADL3为治愈,ADL4、ADL5为病残)治愈率66.5﹪,病残率18.2﹪,死亡率15.3﹪.结论:采用微创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简单、安全,床边操作,头皮无需切口,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难以开颅手术部位,即避免了传统内科治疗和传统开颇手术的不足,又达到较快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的目的,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临床效果,适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刺五加(AS)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ICH)病理变化、血浆血管内皮素-1(ET-I)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干湿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放免法检测血浆ET-1水平.结果:AS注射液可明显减轻ICH后脑水肿,阻断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降低血浆ET-1平,血浆ET-1水平与其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AS注射液能明显减轻ICH后脑水肿并阻断脑细胞凋亡,ET-1通过促进ICH后腑水肿的形成而参与了ICH后的损伤机制.AS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而发挥抗损伤作用是其治疗ICH的作用机理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手术时机、显微手术方法.方法:经翼点急诊显微手术夹闭破裂的颅内动脉瘤75例.43例在出血后1天内手术(其中14例在出血后2~6小时手术),32例在1~3天手术.结果:64例DSA复查,动脉瘤消失59例,5例瘤颈夹闭不全,优39例,良20例,差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HuntⅠ~Ⅲ级47例中,优43例,良4例;Ⅳ~Ⅴ级28例中优6例,良6例,差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结论:显微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仍是目前最成熟、最可靠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有血肿及脑疝形成时,是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翼点入路为最佳入路选择,主张早期、超早期手术.载瘤颈内动脉置不可脱球囊,是急诊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颈的稳妥、有效辅助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高热降温最佳治疗时间.方法:176例HIH高热病人随机分为四组,A组43例,为体温恢复后(≤37.5□)即停止头部低温治疗者;B组44例,为体温恢复后头部低温继续治疗1~2d者;C组51例,为3~4d者;D组38例,为5~6d者.结果:四组比较,头部低温启始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3天体温恢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再发率以A、B两组最高(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比较以C、D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头部低温降温治疗时间为体温恢复后继续治疗3~4d者最佳.
  • 摘要:颅内血肿穿刺术近几年在全国广泛开展和应用,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本科自1999年开展此类手术,已成功救治患者302例.由于此类手术病人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护理难度大,因此本文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力争协助改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脑血管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起病急,病人往往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健康者变为一个残废人.再加上部分中老年人的性格特点常常是孤僻、抑郁、烦燥易激动,尤其是失语的患者更为突出.常表现为患病后情绪激动,悲观失望,不愿接受和配合治疗.因此,对此类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 摘要: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很高,80﹪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忽视早期及较长的时间的功能训练是导致永久性残废的主要原因.如能在急诊入院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早地进行康复护理,做好早预见、早计划、早训练,早指导等护理工作,就会使患者不仅保存生命,而且减少后遗症,重返社会.
  • 摘要: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观念以去骨瓣开颅血肿除术为主,本院自2004年-2005年,选择性应用特制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治疗急性外硬膜外血肿108例,本文对穿刺清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 摘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后,出院时大多数病人的吞咽功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出院后仍有少部分病人存在吞咽功能异常、自主进食能力低下,或存在误咽的危险、需要继续鼻胃管进食.这部分病人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护理主要在家庭或社区进行,病人及其家属护理及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将极大制约院外吞咽障碍护理、康复工作的完成,不能承担病人的饮食护理任务、增加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作为延伸卒中单元工作的一部分,护理工作者有必要、有义务做好吞咽障碍的延伸健康教育、以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行DSA诊疗病人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DSA诊疗病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有目的的、系统的、全面的心理护理,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术后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心理干预组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高血压发生率及由疾病所致的焦虑症状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脑血管行DSA诊疗病人术后焦虑、抑郁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血管成形技术是在19﹪年Higashida在基底动脉置入冠脉支架后才开始尝试的,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有很多医院都在开展这项工作,技术成功率与颅外段动脉狭窄相似,但操作较复杂,风险较高。尤其当同侧颈动脉狭窄伴有远端颅内动脉狭窄时,操作的难度较大,本病例首先处理了颅外段动脉狭窄,然后同期处理颅内动脉狭窄,如果首先处理颅内动脉狭窄当导引导管通过颈动脉狭窄段时,在没有保护装置的前题下可能会导致斑块脱落,造成远端栓塞。另外,如果是高度狭窄,强性通过导引导管,可能会阻断血流,造成远端灌注断流,最后导致颅内缺血。当然,也可以分次行颅外颅内狭窄成形术。
  •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垂体瘤伴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例。患者女,39岁,头痛伴恶心,呕吐半年,突发左眼突出1个月,在外院行头颅MRI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同时发现左侧海绵窦区异常信号,考虑垂体瘤并累及左侧海绵窦.2003年12月行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合并左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不接受任何治疗,仅行了压颈试验.近3月来,左眼肿胀渐缓解,来本院复查脑血管造影发现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患者拒绝治疗鞍区病变,自行出院.医师建议患者定期复查.
  •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脑动脉瘤病例。本例患者以脑栓塞起病,切除左心房勃液瘤后患者出现偶发癫痫,这可能由位于皮层动脉的动脉瘤刺激皮层异常放电所致。MRI和DSA检查发现颅内多发梭形动脉瘤,与以往报道病例相似。特殊之处在于MRI发现右侧脑室旁出现新的梗死病灶,其形成机制不明,心动超声检查没有发现心房勃液瘤复发,因此可以排除心源性栓塞。新的梗塞灶可能是由于其他转移病灶栓子脱落所致,或是由于局部动脉病变发生闭塞所致。此外左侧大脑中动脉M;远端及三干血管起始部局限性扩张,形态类似囊性动脉瘤,以往文献报道的豁液瘤性动脉瘤均位于Willis环以远的脑动脉的细小分支,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动脉瘤为首例报道。
  • 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动脉瘤和手术损伤等.主要危害是责任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严重时可造成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治疗方法为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认血管狭窄部位、狭窄长度及程度,释放支架,使狭窄动脉再通,恢复脑组织供血,改善缺血症状.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的优点.但在血管成形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管损伤、微栓子释放、血管痉挛、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特别是支架置入后,能够减轻血管狭窄程度,增加脑血流量.如果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不良,可能会发生脑组织的过度灌注,,导致脑水肿和脑出血.特别是老年患者和伴有基础病的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术后除做好介入治疗的一般护理外,还应特别注意血压控制性治疗的观察护理.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 作者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76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进行了血压控制性治疗的护理,本文介绍了其护理体会.
  • 摘要:目的:评价单纯手术和栓塞后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对103例有6个月以上随访的脊髓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单纯栓塞34例占33.0﹪,单纯手术与栓塞后手术69例占67.0﹪.治疗前、后行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治疗的影像学效果.使用阿米诺夫量表(Aminoff&LogueScores)评估治疗前后脊髓功能的改变,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改善、无变化、恶化.X2检验用于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短期和长期疗效.结果:脊髓畸形血管团完全清除60例占58.3﹪,部分清除43例占41.7﹪;术后1个月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9例(18.4﹪),改善14例(13.6﹪),无变化57例(55.3﹪),恶化13例(12.6﹪);随访6个月的治疗效果为:治愈26例(25.2﹪),改善33例(32.0﹪),无变化29例(28.2﹪),恶化15例(14.6﹪).结论:脊髓畸形血管团完全清除的患者比部分清除的患者获得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单纯手术和栓塞后手术的治疗方法更有利于完全清除畸形血管团;单纯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的完全清除率虽然相对较低,但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手术与栓塞后手术.
  • 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CAS)病变的危险因素、狭窄程度、斑块特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1603例首诊患者,分非狭窄组(A组:狭窄<50﹪)与狭窄组(B组:狭窄>50﹪或闭塞)对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态、结构及血液动力学结果及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卒中的发病与CAS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论:CAS与高龄、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显著相关;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升高;且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形成与卒中的发生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包括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经颈动脉溶栓和静脉窦内支架置入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所有病人均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17~29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了经静脉途径溶栓治疗,其中10例患者同时接受机械性血栓切割治疗,另外2例患者同时接受经颈动脉途径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总量80万~290万U,每例患者平均每天剂量低于100万U.出院时,所有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均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颅内压恢复.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抗凝治疗6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无一例血栓再形成.回顾英文文献,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死亡率是5﹪,加上本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3﹪,死亡率是3.8﹪.联合血管内治疗组与单一血管内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无差异显著性(x2=1.27,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对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客观地评价外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颈内动脉内膜切除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13例,以及支架血管成形术17例.运用灌注磁共振技术对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显著性降低,但存在灌注明显延迟.术后与术前对比显示,所有患者灌注延迟的区域明显减少,其中分水岭区恢复正常,但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仍存在灌注延迟.结论:3种外科治疗方法中,内膜切除与支架血管成形术明显较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的近期疗效好.单侧前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时,灌注磁共振技术可以准确评价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外科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其疗效可以通过灌注磁共振技术得到客观和准确的评价.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后微粒在血管内的分布特点.方法:对23例患者应用微粒进行术前栓塞,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3例,鼻咽癌7例,副神经节细胞瘤13例.在光镜下观察微粒栓塞后的病理标本,并研究在血管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观察363根血管,发现317根血管(占87.3﹪)内都有一个微粒形成的栓子.在这部分血管中,血管直径与微粒的直径呈正相关关系.微粒进入血管后,变形率<15﹪.微粒直径与血管直径的关系:当血管内的微粒为一个时,通过U检验,P<0.01.结论:挑选合适的微粒进行栓塞,可更加准确地闭塞瘤床血管和靶血管.
  • 摘要: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水平及循环白细胞MMP-9mRNA的表达能力,探讨MMP-9在脑梗死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以及血浆MMP-9增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与20例正常人血浆MMP-9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循环白细胞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水平(198±121)mg/L明显高于正常人(38±17)mg/L,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与正常人比较,脑梗死患者循环白细胞MMP-9mRNA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极显著性(2.15±0.41和1.32±0.28,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循环白细胞处于炎性状态,MMP-9表达增强,并可能由此导致血浆MMP-9水平增高,应将抑制循环白细胞MMP-9的表达作为脑梗死防治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后是否遗留记忆障碍.方法:对49例TIA患者在其末次发作后平均8d内进行临床记忆量表甲套测试,然后对其随访平均3个月(自末次发作后开始),对随访期间无TIA再次发作的42例患者用临床记忆量表乙套复查记忆功能.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接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药物的治疗.结果:TIA患者末次发作后平均8d内与平均3个月后相比,前者的记忆商(memoryquotient,MQ)、总量表分及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和图像自由回忆项的等值量表分均有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P<0.01、P<0.01、P<0.05、P=0.01、P<0.01),而两者在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IA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尤以短时记忆障碍为甚,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TIA后的记忆障碍.TIA可能是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原因之一,应重视TIA的防治.
  •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手术中,临时阻断脑血流,脑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方法:直接夹闭动脉瘤16例,血管搭桥术后孤立动脉瘤30例.脑电图监测采用皮肤针状电极国际标准10~20系统;手术后12h内行CT扫描检查.结果:6例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中,2例在试验性颈内动脉阻断时,出现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其他4例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时,无脑电图改变;1例术前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颈内动脉试验性阻断时出现脑电图异常改变,改行大脑中动脉阻断,未出现脑电图异常.不论术前血管造影如何,大脑中动脉阻断过程中均未出现脑电图异常改变.手术后CT检查发现基底核区梗死3例,手术造成的皮质损伤3例,基底核区出血1例.在这7例患者中,术中均无脑电图的异常改变.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为5~25min,大脑中动脉为25~50min.结论:在脑血流临时阻断过程中,进行脑电图监测,可以指导脑保护性药物如巴比妥等的用量;可提示可能出现的重度缺血性脑损害;但受开颅范围影响,脑电图对手术暴露区域的脑组织,尤其皮质下及脑深部组织不敏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