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6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年会
2016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年会

2016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河南新乡
  • 出版时间: 2016-10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6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拟就壮医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概况,作初步的探讨.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所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的遗物中,就有可供医疗用的泛石、陶针、骨针。壮医擅长于针刺治疗,尚见于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针刺治瘴的记载。壮医善用毒药及解毒药,在医籍文献及地方志、博物志中屡见记载。大约自宋代以后,壮医己引进中医的阴阳概念,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壮医也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举凡望诊、切诊、申诊等,均有独到之处,值得加以总结研究。民间壮医的悠久历史和确切疗效,为壮医研究提供了客观对象和现实基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发展传统医学,作为今后世界卫生保健事业的目标之一。我国新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将继承发展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作为国家大法和法律条文规定下来。这就为壮医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壮医事业的逐步扩大,提供了良好的、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寻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考察记》一书的成书经过和该书内容.从中原腹地河南入手,探究在这个祖根地产生的医药文化,必然就找到了中医药文化的根脉。在深入查考古代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地梳理分析,初步从理论上阐述中原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将文献考察和实地考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再加工整理,写出详实的考察报告,发表相关论文,然后结集出版专著。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将考察中形成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规范整理,建成一套完整的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资料库,并建立中原中医药文化网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将收集的大量视频和音频资料做剪辑处理,在方便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员合作,制作系列电视专题片。河南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有着众多的中医药文化遗迹和中医药老字号,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人们继承和弘扬。
  • 摘要:本文试从个人所掌握的中医学知识点对长寿的奥秘浅谈一下心得.笔者所接触长寿之人,大都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战乱时期,因此磨炼了他们的精神意志,奠定了坚定专一的顽强个性,这正与《黄帝内经》所倡导的一其心志、“精神内守”完全契合。这些长寿老人,尤其到老年以后,更加喜爱文娱活动,特别对传统戏剧有着格外的爱好,常常步行十余里路程,去观看某某剧团的演出。并且,他们乐于交友,交流养生之道,畅叙人生情怀。正如《黄帝内经》中讲到善于养生之人,常常“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三国时代的著名医家华佗曾经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看来,合理的运动劳作对于养生长寿益处良多。《黄帝内经》明确教导人们要懂得养生之道,遵循阴阳的变化规律,实行养生的具体做法,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要做过劳之事。上述长寿之星,无一不是与传统中医养生的精妙之处相契合,实际践行了经典养生理论,给了人们以极大的养生智慧启迪,教会了人们尊重生活自然法则的重要意义。
  • 摘要:近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壮医医史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特别是作为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医史文献学”重点学科协作单位3年来,广西在壮医药文献的发掘整理方面,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论证了历史上壮医药的客观存在,首次将有关壮族医药史的零散的史料、民间口碑传说等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较完整地勾画了壮族医药的历史发展轨迹及相关内容,同时,在壮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将壮族民间经验梳理出了一下初步的理论框架。壮医药也正逐步走出壮乡深闺,为人们所认识、了解,这些即使在十几年前也是难以想象的。由于壮医药资料主要散见于大量的历史文献、民间手抄本及大量的民间口碑中,其发掘整理研究难度较大。今后,将继续加强壮医医史文献方面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工作,力争壮医医史文献研究在细化理论体系、完善学科结构、提高学术水平方面有新的突破。
  • 摘要:本文就当前中医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一些看法。如今中医药学的每一步发展,实际上都离不开对古代历史、文献的再开发,也就是对医史文献的利用。医史文献之外的其他学科对中医药的研究,在不自觉地使用医史学方法,而医史研究自觉地为其他各科提供借鉴。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和其他民族医学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具有不同理论思想的指导。这是一系列涉及到古人的思想与研究者思想的问题。中医史学研究对当代史学研究较少,即使有少数涉及者也是浅尝辄止,没有相应的广度和深度。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中医史学研究也从传统的、单层次的研究,转入立体的、多层次的探讨。史学工作者的思维模式从单向转为多向,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综合方法、数学方法的引入,使中医史学严格化、客观化、精确化、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年来,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医史学问津者甚少,人才匾乏,高层次研究人员后继乏人,专科建设没有特色,应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可以说,中医药学要发展离不开研究中医史学。只有重视中医史学研究,中医药学才会有新的突破。
  • 摘要:民族医学古文献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献学的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深入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通过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通过对民族医药古籍的整理研究,可以搞清许多历史上的疑点、难点或错误的认识,提高民族自尊心,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各少数民族古医药文献的发掘,将大大丰富祖国传统医学宝库的文献财富。挖掘和整理古代民族医药文献,也还具有积极的现实经济意义。不论从古籍文献,还是从口碑文献中,都可能发现一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和药物、方剂,把它开发出来,投入市场,不仅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有益的促进,本身又可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总之,民族医药古文献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可以从中取其精华,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早日达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崇高目的服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