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
第三届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

第三届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6-12-15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了解全科医疗在社区中的地位,以及社区居民对全科医疗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以便更好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病人,现场问卷调查,共调查了490例.结果:社区居民中慢性病患者主要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性病患者主要选择二、三级医院就诊,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过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讲座的居民明显了解全科医疗,接受程度更高(P<0.01).结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全科医疗在社区中的知晓率和接受率;全科医生要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要将全科医疗的理念转变为行动.
  •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走进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一年中社区高血压患者总的管理率达到85.12%,管理覆盖率57.02%,其中规范管理的828位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规范管理和护理干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达80.92%.
  •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提出,为我们指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新理念.本文概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澳大利亚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体现和特点,并对今后如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出思考.
  • 摘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卫生工作应由医治疾病扩展到对人群进行健康监护,提高生命质量.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卫生服务目标的整体观,即从局部到全身,从医病到医人,从个体到群体,从原有的生物医学范畴扩展到医学和心理学的广阔领域.卫生服务模式也相应地进一步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同时,社会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口增多;独生子女化带来的家庭护理力量不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的需终身治疗的人群增多;医疗技术提高带来的抢救后伤残康复人口的增多;以及新的健康标准及医疗模式的转变,都客观地要求尽快、更多地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家庭医疗服务,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送到社区,送到家庭.
  • 摘要:全科服务团队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其他医务人员及公共卫生助理员配合,立足于本社区,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咨询等社区卫生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协调的健康照顾.在实行全科团队式服务中,我们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团队管理,完善考评制度,选拔全科医生从事社区卫生工作.采用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方法,依靠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的协助,依托街道、居委的协调帮助,上级医院的技术优势,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动态管理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通过巡诊随访,建立家庭病床,开展慢性病管理,实施健康管理责任制等项目和方式,有的放矢的开展社区卫生综合防治,并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来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努力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同时,在社区全科团队服务的实践中,针对政府支持和投入的力度不足,全科人才缺乏,团队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对全科服务的理念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等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对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的持续发展做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 摘要:组建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全科服务团队,是上海近二年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重要步骤.用竞争的方式组建全科服务团队,开展以基本医疗为主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实行中心、站点、居民家庭的三站式服务,以全科团队为独立核算单位,采取中心购买服务的形式,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的效能.
  • 摘要:五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尝试将五行系统观应用到社区卫生中心全科服务团队的管理之中,根据全科服务团队运行的五大要素:制定目标、实施方案、过程控制、协调机制、总结提高的特点,找出五行与全科团队管理的内在联系.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模式一直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研究的课题,不管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使全科服务团队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全科服务团队工作做好,社区卫生的工作就有了坚实的保障,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就会腾飞.
  • 摘要: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已成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摆在人事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本中心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本着以人为本,以公正、平等为前提的原则,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 摘要:中医药作为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文件,特别是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社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适宜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 摘要:全科医学强调预防为主,重视医患关系,突出临床实用性、诊疗简便性和服务个体化,为患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终生的健康维护,其内容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包括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康复、保健等许多内容.我国人口众多,大力开展以社区为服务范围的全科医学是近年来国家的主要引导方向,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宝贵医疗资源,在为患者提供进入家庭、贴近个人的医疗服务方面,中医药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进入社区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可行之举.
  • 摘要:长宁区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长宁区西部,承担着虹桥国际机场周边7.68平方公里,近2万市内外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任务."中心"分设门诊部、住院部及敬老院,下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核定住院床位100张,实际开放床位132张,敬老院床位150张,床位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00%以上."中心"在职职工102人(其中派遣制17名),大专以上学历65人,占总人数的63.7%;高中级职称人员29名,占总人数的28.43%;其中中医技术人员8人,占执业医师总人数18.18%,高中级职称人员5名. 2004年10月被上海市卫生局正式批准确立为全市33家"上海市中医药服务社区示范点建设单位"之一.两年来,"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以"三医"联动改革为契机,利用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模式,开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形成了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初步框架,丰富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内涵.
  • 摘要:笔者浅析了中国传统医学思想与实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思想作为跨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的医学学科,同作为医疗制度改革理念与方向的"治病治人","全科","预防"思想十分契合.操作上而言,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亦保证了社区卫生"个性化服务"的开展.但一些认识上与操作上的问题使得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面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医进社区的理想模式应为"强化健康理念,预防治疗并行,预后调养跟踪"的全程式、生活化的体系.使中国传统医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 摘要: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重要的卫生资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2002年10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条例>明确指出:中医药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主要内容.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室)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是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的基层组织,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病源分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资源与服务利用情况,可以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卫生改革的成败得失、改革的目标和方案的探讨,更是见仁见智、讨论热烈,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轨时期政府、卫生工作者和公众对卫生发展与改革的关切和期待.因此,需要进一步澄清目前争论问题的内涵,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改革的方向和可行的方案,筹划推动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本文第一节界定"看病贵和看病难"的经济学含义及其原因;第二节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有资格制定总体卫生改革方案?第三节,强调必须把资金健康作为卫生改革的目标.第四节,提出了卫生改革的愿景和总体方案框架。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松江区如何落实政府职能,有序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进行交流发言.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提高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二、松江区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措施;三、改革试点的初步成效。
  • 摘要: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结合长宁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 从目前数据统计表明:①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下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门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了20.69%,由145.12元下降至115.09元.②医疗费用初步得到有效控制,医保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在医保病人复诊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门诊服务人次净增16.78%,门诊医保总费用同期下降13.75%.③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全科团队网格化管理的覆盖率达到100%,预防保健管理对象的管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健康管理签约家庭数达47 079余户.数据初步说明:初步达到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目标.">自2005年8月25日"上海市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以来,长宁区卫生局根据市政府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长宁区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结合长宁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 从目前数据统计表明:①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下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门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了20.69%,由145.12元下降至115.09元.②医疗费用初步得到有效控制,医保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在医保病人复诊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门诊服务人次净增16.78%,门诊医保总费用同期下降13.75%.③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全科团队网格化管理的覆盖率达到100%,预防保健管理对象的管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健康管理签约家庭数达47 079余户.数据初步说明:初步达到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目标.
  •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深入开展后医患关系的走势.方法:对患者进行随机抽查,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采取表格和直方图等方法进行比较,重点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对医患关系的改善.结果:从患者方面调查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交流度、选择率等均高于与之对比的二、三级医院.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改变医患关系中医生的角色,医生主动地融入社区,为居民的健康服务,起到对医患关系的正性导向作用。
  • 摘要: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05年8月我区创建成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 摘要: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中医药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日益受到人们所关注,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服务的需求,使社区卫生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推进.我院于2005年首批成为上海市中医药服务社区示范点建设单位以来,利用全科团队深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的优势,通过人才引进、技术指导、康复培训等多种途径,以中医药服务社区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引进中医专业人才,优化全科团队人员组合,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逐步推向社区,走进家庭.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中医药适宜技术疗效好、治疗病种多、使用安全、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在社区服务站和家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倍受居民欢迎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开展中医药服务社区不仅是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也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烦"的一项有效措施,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低估.
  • 摘要: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社区卫生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均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进一步做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海市卢湾区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发挥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功能,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需求.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其直接面向普通市民百姓,是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和网底.根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杨浦区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初步形成了由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二级医院(暂时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以及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布局,并组建54个全科医师团队,下沉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积极实施以全科团队为载体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在实施以全科团队为载体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中,如果停留在全科团队人员形式上的组合,并不意味着功能的真正整合、服务方式的真正转变.全科团队的价值,在于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的知识整合和效能提升,要充分发挥1+1大于2的作用,达到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改革措施,帮助他们真正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方式,促进服务内容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等进一步拓展,体现出社区卫生服务优质、价廉、便捷、连续、综合的特点,这正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推进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杨浦区卫生局组建了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管理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直接于人人的使人人受益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全科服务团队的能力上.几年前我区一个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定社区卫生服务方向,沉入社区服务站,一心一意提高"六位一体"的服务能力,再难也要坚持"让家庭拥有医生,让医生走进家庭"的团队建设;克服了诸如医生理念的转变、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等等不利因素,终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群众的健康有了基本保证,医生的积极性由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不断增强,政府看到了执政为民的良效.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区的样板.这说明服务团队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 摘要:(沪卫疾控[2005]19号)的基础上,对我区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进行了探索.">社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的界定不明确、价格体系不健全、补偿不足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将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巩固.在市政府、市三医办、市医保办、市卫生局和长宁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2005年8月起,我们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经过一年的改革实践,我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分类界定和补偿问题,究竟补什么?补多少?如何补?为更好地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适应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的需要,规范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的使用,在<关于上海市社区预防保健项目经费使用的指导意见>(沪卫疾控[2005]19号)的基础上,对我区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进行了探索.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居民基本卫生服务的最佳方式,对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在提供便捷、综合、协调、价廉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作者结合参加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发展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问题和权力下放改革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的作用,并介绍委托管理改革的实践和效果.
  • 摘要:在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社区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又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改善社区卫生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增强社区卫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目前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深化和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实行政府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政府以公共合同的形式向社区卫生机构购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对服务方进行服务贴现和补偿,以解决服务方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为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另外,需改革现行的卫生服务运行模式,特别是就诊模式,创新社区卫生机构的绩效评价体系,使卫生资源得到更好地合理配置,体现出公共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时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发挥出最大化的效能.
  • 摘要:上海市新一轮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下沉,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这有利于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够不断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居民健康的保障水平.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系列引导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下沉政策的相继出台,社区卫生服务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如何适应新一轮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完善补偿机制,调整分配方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瓶颈"性问题客观分析,以期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 摘要: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医疗卫生工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的关键和突破口.作者简述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借鉴建议.
  • 摘要:2004年上半年,我中心被列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33所试点单位之一,为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适宜的卫生服务新平台,实现促进居民健康和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益的目标,中心对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摘要:松江区九亭镇辖区面积32.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135个村民小组.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2万多社区居民和13万左右外来流动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自去年10月开始,我们围绕三医改革目标,按照"全面实施、抓好示范点,以块为主、全人群防治,现居地管理与户籍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不断转变管理模式、改革服务方式,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得到了九亭地区群众的认可。
  •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上海市某区2001-2005年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方法:摘录2001-2005年卫生统计年报相关数据,采用Excel 2000整理分析.结果: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量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增长了7%左右,尤以门、急诊服务量表现明显,5年绝对增长量为66万次左右;病人住院主要还是在大医院,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床使用率较高,近5年平均为80.25%,周转次数较低,平均住院日较长,家庭病床数增多.结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下沉在社区诊治,使其成为住院医疗服务、家庭病床服务的重要内容.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疾病谱、死因谱正在发生变化,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呈大幅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庞大的慢性病家族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又是社区中最常见的3种慢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也是影响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预后差、致残率高等原因,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求和昂贵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做好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而且,也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3].为适应这一方向转变,地段医院的功能已逐渐转化为以社区健康为中心,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中心今年3月通过竞聘全科服务团队队长,队长与队员之间双向选择方式产生了6个全科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现有全科医生2~3 名、社区护士2名、公共卫生人员1~2 名,服务于3~4 个居委,共计居民1万余人,开展慢性病管理等工作,本文将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与采取的对策做一介绍。
  • 摘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为居民提供经济、便捷、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就是转变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众所周知,健康档案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综合,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通过其中详细完善的健康记录,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因此,它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做好一切医疗服务的依据.特别是以上海市医学重点社区项目"社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与实践"为契机,利用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并以此为抓手,立足社区,着眼服务,注重"软硬兼施,软硬并举",以人为本,重在把为民服务的理论知识真真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同时,作为上海市33所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以服务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和制定本社区、本单位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开展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综合服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坚持以"爱心、人性、诚信"的服务宗旨,拓展创新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院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黄浦区卫生局年终管理考核优秀、"先进党组织"、"创先一级支部"等称号,2005年唯一一家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次受到报刊及媒体的刊登、报道.医院在工作理念、工作制度、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 摘要: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新兴城区.全区总面积372平方公里.2005年末户籍人口数为825241,比2001年增长了24.04%.流动人口为90万.16岁以下的儿童占本区人口13.66%.通过2000至2004年对本区90个中小学校74 536名学生的分析,中小学生的患龋人数24 967名,平均患龋率为33.66%,最高33.99%,最低为27.51%.患龋牙数12 234颗,平均2.46颗,最高可达到5颗,最少1颗.不包括35 000名外来儿童. 儿童少年龋齿的防治是本区长期以来困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防龋意识普遍不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认识不到龋齿的危害.二是保健知识匮乏,使儿童少年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在家长、学校、社会的影响下,也觉得无所谓.三是组织网络不全,没有专业的牙病防治所.四是管理措施不力.使闵行区儿童少年的龋齿防治工作远远落后于闵行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谈不上与发达地区相比. 针对本区面广量大的儿童少年龋齿防治工作,要在一年内初步取得成效,对我们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才能取得实效.
  •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6~2005年间,在徐汇区斜土社区约7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10年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波动性下降,2005年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22.6/10万,死亡率为45.5/10万,与1996年相比发病率下降26.5%,死亡率下降18.7%;而监测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波动性上升,2005年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438.6/10万,死亡率为63.9/10万,与1996年同组相比发病率上升251.2%,死亡率上升97.2%.结论:以开展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控制高血压病为主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效果明显。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综合防治站,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工作职能,是社区建设和实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最直接、最鲜明的优秀体现.随着政府社区公共服务功能、职能的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整个社会、整个城市的最前沿阵地,是整个社区功能体现的试金石,是维系政府与群众关系的直通道,更是反映群众需求的晴雨表.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加强、完善、到位是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民以食为天、以安为地,如何真正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便捷、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才是我们每个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损害健康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已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
  • 摘要: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已连续9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体系的网底,其功能已从针对个体的单一医疗服务,逐步向社区群体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综合卫生服务功能转变.使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获得了就近、便捷、适宜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其积极意义日益凸现。
  • 摘要:社区全科团队运用临床预防服务开展社区居民健康维护(简称社区健康维护),通过对签约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指导、传播健康技能、分析评价健康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纠正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有效的阻断疾病的发生,减缓疾病的发展,改善预后,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健康水平.利用健康维护手册,记录每日生活行为,提醒居民自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我评价和检测当日生活行为是否符合健康生活原则,一年内经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达到八条健康生活原则,本文就我们的一些实践与体会做些简单的探讨.
  • 摘要:乳腺癌在我国,目前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35/10万-45/10万,年均增长速度甚至高出欧美国家1~2 个百分点,而上海是全国的高发地区之一,根据上海市疾控的最新统计发病率达到61/10万. 我院服务于长征镇和真如镇,户籍人口近20万,其中女性占50%;辖区现患肿瘤病人数3 000人,其中乳腺癌患者有495人,每年新发乳腺癌65例左右,发病率为60/10万.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时疾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疾病的预后相对较差;那么如何在我长征社区进行乳腺癌的一级预防,如何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奠定好基础,笔者就几个方面作简单介绍。
  • 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区服务中,爱老助老服务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本中心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弘扬白求恩精神,把爱心助老作为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活动,全心全意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其社会价值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特别是<国务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诞生,更将社区卫生服务推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党和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看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点,社区卫生服务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 摘要:近年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这个问题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农村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大额医疗费用已经成为群众就医的首要障碍.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医联动改革势在必行,而转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又是三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正在争创"三新"社区服务团队.
  • 摘要:目的:对社区独居老人卫生服务需求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为社区独居老人开展适宜的服务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即抽样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社区418名独居老人进行卫生服务需求状况调查.结果:共调查独居老人418人,其中男性171人,女性247人,52.39%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6.12%对目前的医疗保健花费能够承受,57.42%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61.00%自认记忆力及智力衰退.88.04%的老人患病时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91.63%,81.76%需要社区服务援助需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共建互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适宜的服务技术.
  •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三医"联动改革已纳入我国"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民心工程.为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长宁区卫生局2005年被上海市确定为"三医"联动综合改革中心城区的试点区.为适应长宁区"三医"联动改革的需要,真正落实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工作,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5年9月开始实行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核心的新型社区卫生组织和管理模式的运行.现将一年来的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公共卫生人员配置政策和预防保健经费调控等手段对促进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结构调整的成效,提炼经验,查找制约因素,为制定社区公共卫生人才梯队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区卫生局制定政策,利用人员配置指标和经费等手段进行调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3年始,连续3年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情况开展调查,汇总分析.结果:社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数据,中级职称人员由26人增至62人,本科学历人员由7人增至29人,专科学历人员由51人增至96人,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专业结构互补的人才梯队.结论:通过政策引导,闵行区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结构明显改善,中级职称及本专科生所占比例均有明显增加,专业结构、人力投向比例趋于合理,基本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标.但法规政策不完善、人员总量相对不足、岗位变动比较频繁等因素制约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亟待解决.
  • 摘要:上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人和人才.笔者调查了上海某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现状发现,目前存在着人员结构老化、学历结构较低、职称结构偏低、人员流失等问题,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人才的缺口问题还很大.结合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现有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提出对策.
  • 摘要:目的:为了确保上海市中医药示范点的示范作用,于2005年上海市19个区(县)21个中医药示范点进行社区卫生中医药资源调查,社区居民中医药服务调查和从业人员中医药知识,行为与态度调查.方法:通过报表收集近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状况及中医药社区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分层配额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对住户成员逐一进行询问调查.利用889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意向调查数据,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中医药服务示范点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14.54%,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25.98%;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28.11%;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22.73%;中医家庭病床占家床总数的27.14%;院均中医师7.81人;中心城区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得到中医药服务的占78.70%;100.00%的示范点提供中医药服务;16.47%的社区居民首选中医药治疗,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75.34%;2周患病率10.51%;2周就诊率88.16%;慢性病患病率32.49%;1年住院率4.51%;社区医生认为中医医疗功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占比例为48.90%,中医预防占24.69%.结论:居民得到了许多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自然疗法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但投入是影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原因,中医药队伍结果不合理仍然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问题.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率低,中医药特色优势未充分发挥,还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 摘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对人民健康的贡献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中医药贡献率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贡献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角度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做出了诠释,并对指标及评价的整个过程和内容进行了理性论述,提出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体系的设想.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贡献率指标体系评价应用目的是从整体上反映其贡献率的高低以及作用大小,有利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未来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可作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战略和政策的参考,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状况,也作为政府监督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社区贡献,对居民健康贡献和对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 摘要: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由于诸多原因,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社区对中医有着新的需求:①群众对中医有着浓厚的感情.②老年病、慢性病是中医治疗的特色.③中医治疗副作用小.④中医治疗价格便宜.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的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的观点.最后认为,中医需要社区,社区需要中医--社区是中医发展的新平台.
  • 摘要:1999年卫生部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200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也提出正式启动中医药服务示范区建设计划,而人才作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在示范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调查了解上海市开展中医药卫生服务示范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业人员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行为与态度的认知,能为其他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人员配置以及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 摘要:中也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学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调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了解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能够为各地甚至世界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一般来说,所有的常规技术都是适宜技术.<辞海>中对适宜技术解释:"适用技术,指适合本国资源、资金状况以及文化、技术、生活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国外技术.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中,通常将投资省、投产快、吸收劳动力较多、能消化吸收的国外较先进技术,作为适用技术." 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就是指那些能提高执业医师临床诊疗水平,保障临床诊疗技术质量,适宜社区卫生机构临床应用的成熟、安全、有效、经济的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应具备以下特征:即科学性、先进性(相对)、安全性、有效性、成熟性、经济性、易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具有临床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2002年国务院10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提出:"根据居民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等的适宜技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2003年WHO在<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也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学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调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了解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能够为各地甚至世界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一般来说,所有的常规技术都是适宜技术.<辞海>中对适宜技术解释:"适用技术,指适合本国资源、资金状况以及文化、技术、生活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国外技术.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中,通常将投资省、投产快、吸收劳动力较多、能消化吸收的国外较先进技术,作为适用技术." 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就是指那些能提高执业医师临床诊疗水平,保障临床诊疗技术质量,适宜社区卫生机构临床应用的成熟、安全、有效、经济的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应具备以下特征:即科学性、先进性(相对)、安全性、有效性、成熟性、经济性、易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具有临床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 摘要: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全区辖五个街道,面积7.6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9万,持居住证人口1.4万,流动人口3.47万.60岁以上老人占21.82%,平均期望寿命82.27岁.区域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加快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我区自1996年开始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区在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网络建设、人才培养、补偿机制、服务内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03年,市卫生局将我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改革试点单位,从整个区的层面上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改革.
  • 摘要:健康教育是以社会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躯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健康教育也是社区护士工作的主要部分,华泾社区护士通过参与社区调查,与社区人群沟通,把相关的保健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给社区人群,使社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己、家庭及社区的健康问题.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让我们有很多体会,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 摘要:任何标准都是适应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ISO9001标准也不例外.它是用以组织(如医院)证实其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患者)和适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的服务以及通过(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患者)满意等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机构,其内涵与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带来护理质量管理在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为了建立切实有效的规范化、系统化、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5年12月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经过数月的摸索和实践,从护理方面总结出几点体会.
  • 摘要: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卫生部核准的一级甲等综合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负着长桥街道八万多居民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重任.从"中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中心于2003年导入ISO9000标准,于2004年4月顺利通过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核获得证书,并于2005年11月再次顺利通过年度监督审核. ISO9000标准的实施和运行,强调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模式,严格执行PDCA质量改进的闭环管理方法,弥补和完善了以往我"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
  • 摘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以造福人民群众.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也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解决群众关心的就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仅是我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应该如何发展,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本市中心城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较早,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近年来,在区委、区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也有了较大发展,本文就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作一交流.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过程和成绩,对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政策思考.
  • 摘要: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服务模式的转换,二是运行机制的改革.区卫生局本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的原则,从探索管办分开的长效机制角度出发,组建成立了长宁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这个中心是在卫生局领导下的事业单位,接受区卫生局委托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常监管和机制运行的具体事务.具体组织落实各项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实施质量控制,并负责考核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核定可分配总量。 从本区实践的情况看,通过将业务收入、医保预付资金、预防保健经费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畴,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从机制上解决补偿问题;通过将收入上缴,支出按照一定标准或要求,实行集中、规范的支出管理体系,使得单位收入与个人分配利益脱钩,从机制上切断趋利因素.我们觉得搞好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是促进运行机制改革有效的突破口,也是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面成本控制的有力抓手.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作一交流。
  • 摘要: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努力构建新型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群众在社区可以获得优质、满意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我们卢湾区为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作了以下探索.
  •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了积极探索创新,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社区卫生改革的背景、社区卫生改革的必要性,并对社区卫生改革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有效、综合、经济、方便和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其特点是按市场规律,以需定供;以人为本,全方位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曾做出批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科学、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市、区政府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方松街道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加强实践,把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作为工作重点,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和任务,突出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形成了"小门诊、大社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进医院就诊"的良好社区卫生服务格局,现结合我中心实际,就如何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进行思考和探索。
  • 摘要:为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发挥中医药优势与作用、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落实部门职责、加强政府领导等12个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众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街道医院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各医疗机构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丰富经验,并创立了不同的品牌特色,为和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例外.这些年在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确立了"医疗的生存和发展,学科建设是基础,技术创新是关键,人才培养是动力,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是突破口"的工作方针,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区服务群体的特点,以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糖尿病综合防治特色经验与优势,通过在曹杨街道区域内建立1个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网络体系,组建一支由社工、义工、医护人员组成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团队;开设了糖尿病专病门诊、社区病友之家、健康教育辅导站等防治机构,形成了一套服务手段快速、便捷、有效;服务方式主动、细致、连续;服务技术全面、规范、科学的便民、利民服务机制,为切实解决社区糖尿病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防治综合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摸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开拓了一条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的卫生服务新路子,为推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建设健康、和谐文明城区,作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 摘要:根据我区三医联动改革的总体要求,我们期望通过改革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费用逐步下降;切实提高中心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并在管理上进一步得到加强.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我们围绕三医联动综合改革方案,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开展了一些相关工作,落实了一些服务措施,完善了相关监督考核机制。
  • 摘要: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郊区卫生工作模式的调整已成为必然.笔者根据中央、市委市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合庆地区的卫生工作现状,研究符合现时条件下卫生工作的新模式,不断探索郊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优化地区卫生资源,从而为更深入、更切实地做好"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提出可行性方法。
  • 摘要:1997年,中共中央3号文件要求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作为卫生工作的发展方向.文件颁布后,全国许多城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关系服务机构发展命运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范围内,一大批个人主办、私有制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在社区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活化居民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中心使用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前后服务质量、工作时间、居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全面地捕捉信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居民满意度.结论:应用社区预防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社区卫生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本系统是一套符合当前"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需要的管理系统.
  • 摘要:目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广中特点,居民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组织体系.方法:与街道携手,搭建慢性病管理平台,在居委设立健康教育社区咨询服务点,对社区居民指导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提供慢性病动态跟踪与咨询服务.结果:我中心举办的慢性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受居民欢迎.结论:社区慢性病健康促进俱乐部这一新型模式具有可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区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监测及综合防治模式的探讨,在其中找到一条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完善、低廉、合理、有效、细化、优质的综合防治的服务系统.希望能在这一领域为社区卫生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方松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照要求.结果:经过四年的跟踪、随访、干预、管理,慢性病纳入管理人数逐年提增,管理率得到有效提高,控制率达到上海市疾病控制要求.对照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在干预措施、管理质量、可持续发展上仍需进一步规范与提高.讨论:慢性病干预措施,防治结合,"简、便、廉,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下沉社区的管理模式.
  • 摘要:通过对本社区10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家庭及社会关系和孤独、衰老等一些主观感受以及生活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和分析泗塘社区老龄群体的心理危机现状,并制定改善本社区老年人心理危机的详细的干预计划,从而探索适合老龄人群的医疗、文化、社会"三合一"综合治疗方法,使老年人打开心扉,融入社会,自己帮助自己达到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满状态。
  • 摘要:社区护理起源于西方国家,是由公共卫生护理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因此在隶属关系上社区护理可以看成是公共卫生护理一部分,在专业方向上两者基本一致.公共卫生护理和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的分支,均属于专科护理,因此公共卫生护士和社区护士是专科护士.按照美国护理学会1980年给社区护理下的定义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1982年给公共卫生护理下的定义,可以说公共卫生护理和社区护理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均融合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疾病、促进及维持居民的健康为目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