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Hume,D.1711~1776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73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123篇等,休谟(Hume,D.1711~1776年)的主要作者有汶红涛、黄济鳌、陈晓平,休谟(Hume,D.1711~1776年)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休谟之前的哲学家基本上都是从人的理性、经验、意志、直觉或信仰出发推断出自我或人格同一性的实体性存在。休谟认为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即从人类的知觉中不可能证明任何...
2.[期刊]
反宗教主题与休谟的《人性论》之谜——评保罗·拉塞尔对《人性论》的反宗教解读
摘要: 如何处理《人性论》中的怀疑主义和自然主义两个层面,是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出于对现有解读的不满,拉塞尔提出了反宗教解读,认为无论是树立关于人类本性的自然主义观念...
3.[期刊]
摘要: 道德动机在休谟的道德哲学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他将道德动机视为判定某一行为是否为德的必要条件。休谟坚持以情感为根据,将道德动机理解为激发人们做出德行的原因或理由...
4.[期刊]
摘要: “休谟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被讨论的重要议题,休谟本人也是对该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那么休谟的这个问题及其解答在一些新兴学科和新兴重要话题方面是否可以用来...
5.[期刊]
摘要: 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了道德认可的同情理论,并对其性质及涵盖范围进行了理论描述与扩充.休谟正式将同情心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运用于伦理学领域,其对同情理论的阐释包含...
6.[期刊]
摘要: 作为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休谟问题"的提出缘起于17世纪道德哲学领域兴起的一场关于道德起源的论争.自"休谟问题"被提出以来,学界主要从内涵界定和路径破解两个...
7.[期刊]
休谟对古典奢侈观的批判及其现代性阐释——一种基于历史语境转换的视角
摘要: 18世纪,西方在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如何利用古典话语资源阐释现代社会成为思想家们的重要课题.其中,在18世纪奢侈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休谟站在现...
8.[期刊]
摘要: 休谟哲学的怀疑主义和自然主义因素在因果关系理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休谟清楚地意识到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范围等方面的考察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对因果必然联系和...
9.[期刊]
休谟观念理论的界限张力——由"假设"和"设想"的区分之争谈起
摘要: 休谟哲学及其观念理论随着新休谟主义的兴起重新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新休谟主义者施特劳斯提出"假设"与"设想"的区分,用以论证其因果实在论的观点.虽然这种区分在整...
10.[期刊]
摘要: 自然法学说是近代契约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休谟认为自然法学说中的"理性"概念存在着逻辑、事实与道德的内在混淆.通过对契约论的质疑和解构,基于自然主义立场,休谟...
11.[期刊]
摘要: 在其论及价值的文字中,海德格尔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的印象.其实,海德格尔关于价值是物的现成的规定性、价值是"起作用"的理解,以及对道德善恶的阐释,仅仅关涉事...
12.[期刊]
摘要: 休谟的伦理学将道德感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为了克服情感的私人性,休谟引入了"同情"和"明智的观察者"来探寻道德的普遍化,最终用来进行道德判断的道德感并不是某一个...
13.[期刊]
摘要: 休谟在哲学层次的理性主义批判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他对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的批判却没有得到详细的研究.导致这个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休谟政治思想里有强调理性的...
14.[期刊]
摘要: 休谟将正义产生的条件概括为:资源中等程度的匮乏、人性的自私、势均力敌的力量.罗尔斯在赞同休谟的基础上发展了原初状态下的正义理论.马克思同样关注现实"正义的环境...
15.[期刊]
摘要: 休谟以人性论为理论根据,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提出了三个人性学预设,分别是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外部预设)、人性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内部预设),并以这三个人性论预设为...
16.[期刊]
摘要: 希腊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是西方政治、哲学、数学以及戏剧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早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的雅典城邦就赋予了教育极为重要的地位,...
17.[期刊]
摘要: 对于因果必然性中的原因概念,与唯理论者所主张的形式因不同,休谟在《人性论》中贯彻动力因原则,将经验论的立场彻底化。基于这个原则,休谟构建自己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
18.[期刊]
摘要: 怀疑主义是休谟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休谟的哲学除了怀疑主义的倾向之外,还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休谟哲学的双重倾向并非是矛盾的,而是休谟哲学内部的一种调和。形而...
19.[期刊]
摘要: 休谟的"人性科学"具有与皮浪主义相同的倾向。休谟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独断论是应该被拒斥的。休谟的"人性科学"也反对皮浪主义。休谟认为,理性虽然有缺陷,但...
20.[期刊]
摘要: 尽管休谟与边沁都对功利概念做了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但由于各自秉持的道德根据不同,使这一概念在他们的道德哲学中发挥着不同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导致的理论结果和意义也不...
1.[会议]
摘要: 在《道德原则研究》的结论部分,休谟运用多个段落论及滑头.研究者们一般认为休谟此举意在直面他的正义理论受到的一项严重挑战.由此,他们关注的焦点投向休谟是否成功地...
2.[会议]
摘要: 纵观人类哲学史,休谟哲学的人性思想无疑在其中独树一帜,其试图将人性本身作为一门具有基础意义的科学来进行研究,从而引发了哲学研究主题的变革、树立了人学研究的路标...
3.[会议]
摘要: 通常认为,休谟不能从“所是”(Is)推出应该(Ought)的命题是摩尔自然主义谬误命题的先声,在当代被用来作为反对生物伦理学的重要理由。然而,休谟虽然反对当时...
1.[学位]
摘要: 上世纪60年代,现代自由主义面临日益严峻的内外挑战,休谟的政治理论由于其独特内涵而极为裨益于学者们对于现代自由主义的反思,终于得以进入学界的关注视野。且半个多...
2.[学位]
正义优先于德性——以休谟为例论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古今之争”
摘要: 本文主题意在考察欧洲那场著名的“古今之争”在18世纪苏格兰的发展,借此思考德性和正义在制度建构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意义,尤其是基于正义原则而产生的制度对于近代...
3.[学位]
摘要: 本文是基于休谟1739年出版的《人性论》第一卷第三部分“Ofknowledgeandprobability(在关文运的译作中被翻译为‘论知识和概然推断’)”的...
4.[学位]
摘要: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一位健将,休谟一向给人以宗教解构者的印象。他对自然神论和神迹论的批判被视为经典,至今仍然在西方宗教哲学中有广泛的影响。然而,在对宗教进行了...
5.[学位]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休谟思想对达尔文生物共同由来说的影响。达尔文理论除了自然选择学说之外,其较为残酷也颇为情感的一面可主要总结为他的“生物共同由来说”理论,该理论包含...
6.[学位]
摘要: 近代哲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向,即主体性的转向,在这个过程中,近代的许多哲学家都对主体转向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如笛卡尔、洛克、贝克莱等。但是在他们对自我概念的...
7.[学位]
摘要: 本篇论文以休谟在其时间观念理论中的两难困境为核心,通过缕析休谟对时间观念起源的两种论证方法,并结合“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寻求对该两难困境的合理解释,并将这种解...
8.[学位]
摘要: 休谟,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之一,是经验主义美学的完成者。他的经验主义美学,尤其是情感主义美学,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欧的经验主义和情感美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术...
9.[学位]
摘要: 在学界关于道德规范性问题的讨论中,休谟伦理学多少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休谟伦理学立足于理性的无驱动性来确立其情感主义立场,进而主张情感为目的、理性提...
10.[学位]
摘要: 本论文讨论大卫·休谟的人格同一性问题。休谟在《人性论》第一卷第四章第六节阐述了他关于人格同一性的基本观念:传统意义上恒久不变的人格实体是不存在的,人格的同一只...
11.[学位]
摘要: “休谟问题”这一术语自康德提出以来,过去的两百多年里哲学家们不断重述,并试图给出一种本质界定。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认识论立场出发,在重述“休谟问题”的同时,还试图...
12.[学位]
摘要: 动机问题是近现代道德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理性无法满足人们现实需求的情况下,学者们更加关注休谟道德动机体系。休谟批判吸收了同时代优秀道德哲学家的思想,正式...
13.[学位]
摘要: 休谟道德哲学秉承着现代科学在上升时期的科学精神,以经验方法的严谨和实证,力图从哲学的角度确立关于人类“知觉”、“情感”与“道德”的一般的“人性”理论,从而试图...
14.[学位]
摘要: 自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是”与“应当”的问题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事实与价值是二分的,事实与价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休谟通过对“是”与“应当”的划分,提出不能...
15.[学位]
摘要: “道德感”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18世纪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核心概念。“道德感”的内涵随着道德感理论的演进在不断变化,休谟对它的诠释是“道德感”内涵变化...
16.[学位]
摘要: 本文以胡塞尔现象学的视角,考察了休谟哲学中的“超越论动机”。超越论动机指的是一种将全部知识追溯到其最终源泉的动机,这个源泉就是“我自己”,也正是在这个“自我”...
17.[学位]
摘要: 休谟以经验论的立场对自由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阐述。本文试图对休谟经验论立场的自由思想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休谟自由观的理论...
18.[学位]
摘要: 休谟的道德同情理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深入考察人的情感,探究人的道德内容,强调人的经验、感觉。休谟以同情、正义和仁爱为核心,来建立自己的同情理论体系。休谟认为...
19.[学位]
摘要:
大卫·休谟不仅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是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休...
20.[学位]
摘要: 在启蒙的18世纪,关于道德基础问题的解释表现出道德情感主义与道德理性主义两条路径。区别于理性主导情感的传统,包括休谟在内的现代英国道德情感主义者在情感中探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