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安全试验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66篇,会议文献有238篇,学位文献有274篇等,药物的安全试验的主要作者有林飞、袁伯俊、陆国才,药物的安全试验的主要机构有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多肽金纳米粒P12经气道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125 nmol/L P12作为初始浓度,采用剂量递增法经小鼠气道给药,通过观察气道给...
2.[期刊]
摘要: 目的:对通脉降脂合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通脉降脂合剂的最大耐受...
3.[期刊]
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麦冬皂苷D对麦冬皂苷D′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麦冬皂苷D(OPD)对麦冬皂苷D′(OPD′)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①采用Bliss法测定急性毒性:小鼠分为OPD′单用、OPD...
4.[期刊]
摘要: 目的为张家口地区甲癣病原真菌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选取医院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甲癣患者512例,分析张家口地区甲癣...
5.[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及其含有的10种化合物对P815细胞脱颗粒、组胺和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的影响。方法:选取P815细胞作为体外过敏模型,通过CCK-8法测定各...
6.[期刊]
摘要: 以嗜热四膜虫为模式生物从氧化应激、凋亡及线粒体损伤作用探讨姜黄素的毒性效应,为姜黄素用药及生态安全提供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姜黄素(0.625、1.25、2.5...
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VCM)用药时间与小鼠肾毒性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VCM给药(600 mg/kg,腹腔注射,...
8.[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GAT)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2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5、50、1...
9.[期刊]
摘要: 目的:对天天胶囊作安全性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5周龄SD大鼠100只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芦荟低、高剂量组(27、108 mg·kg-1)、天天胶囊低、高剂量...
10.[期刊]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和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及其代谢产物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乙腈为蛋白沉淀剂,以2-溴-4-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
11.[期刊]
摘要: 通过钙沉淀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将3-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乙酸、3,4-二羟基苯乙酸与4种亚型酶(CYP1 A2、CYP2 C9、CYP2 E1和CYP3 A...
12.[期刊]
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在食蟹猴体内的毒性研究
摘要: 目的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食蟹猴体内的毒性。方法30只食蟹猴,分为溶媒对照组(静脉注射溶媒)、GC304低剂量组(3×10...
13.[期刊]
摘要: 目的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小鼠体内的毒性。方法(1)急性毒性研究中,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溶媒组和...
14.[期刊]
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临床前神经系统安全性评价
摘要: 目的通过评价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腺相关病毒注射液对C57BL/6N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确定受试物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共使用...
15.[期刊]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获取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在D...
16.[期刊]
摘要: 目的考察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经家兔肌内给药的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比对法,经股四头肌注射给药,浓度分别为20和5 mg·mL^...
17.[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杏鲍菇的急性毒性,为杏鲍菇的合理使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空白对照组和杏鲍菇供试混合液组小鼠,在24 h内,分别按40 mL·kg^(-...
18.[期刊]
摘要: 目的复方茜草增色液是根据我院临床经验方制备的搽剂,对治疗白癜风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体外BALB/c 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评价复方茜草增色液是否具有光...
19.[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茜草增色液经皮给药的皮肤刺激性、过敏性和光毒性,评价其临床前安全性。方法通过兔皮肤刺激性实验、豚鼠主动皮肤过敏性实验及光毒性实验,观察复方茜草增色...
20.[期刊]
建立和验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实验病理学定量检测指标参考值范围的影响因素和方法
摘要: 目前国内外药物安全性评价领域尚未见到明确的有关实验动物病理学定量检测指标参考值范围和验证指导原则。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建立和验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实验病理学定量检...
1.[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内注射无水乙醇对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阴道脱落细胞染色法选择动情期规律的小鼠20只,宫腔注射无水乙醇,术后第一个动情周期内每天测定其动情...
2.[会议]
摘要: 药物安全性是药物研发的关键性因素.药物毒理实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主要手段,毒理实验动物的机体状态对研究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以往的药物毒理研究以正常动物进行,这...
3.[会议]
摘要: 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传统致畸试验是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受试动物的胚胎/胎仔毒性和致畸性,是对新药进行安全性评价不可缺少的实验项目之一.致畸试验一般要求...
4.[会议]
摘要: 经皮吸收药物主要是通过皮肤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真皮转运而被皮肤乳头层中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局部...
5.[会议]
使用常规收集卫生数据开展药物上市后安全评价观察性研究的文献报告质量评价:以利奈唑胺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研究为例
摘要: 参照使用常规收集卫生数据开展观察性研究的(RECORD)报告规范,以利奈唑胺有关的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为例,评价研究的报告质量.本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基于常规收集...
6.[会议]
摘要: 药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各国药品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药物安全性评价方法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不断出现,包...
7.[会议]
摘要: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ICH)于2005年发布了"评价人用药品潜在致心室复极化延迟作用(QT间期延长)的安全药理学研究(S7B)指导原则提出了临床前评价...
8.[会议]
摘要: 本试验目的在于通过Irwin试验观察DT090对SD大鼠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在受试剂量范围内,DT090 0.3 mg/kg,2 mg/kg和参...
9.[会议]
单次静脉注射M01601对Beagle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研究
摘要: 通过观察单次静脉注射给予M01601对Beagle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研究M01601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的非期望药理作用,为临床试验和安全用药提供...
10.[会议]
摘要: 心电图的QT间期用来评价心室除极与负极持续时间.药物所致的QT间期延长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包括有致命风险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许多药物因此...
11.[会议]
摘要: 1903年,Willem Einthoven发表了《一种新电流计》的论文,并获广泛认可,标志着心电图临床应用时代的开始.在早期心电图研究者提供的坚实基础上,后...
12.[会议]
摘要: 过去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沙格列汀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可增加心衰风险,而有些研究的结论却相反,因此对新使用某两种降糖药物的患者出现心衰的情况进行了...
13.[会议]
摘要: 药物安全性评价设计方法,包括产生假设,病例报告、病例系列、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等;验证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
14.[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的信息化实践,通过实施再评价提升用药安全,介绍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研究了信息化自动监测技术,阐述了真实世界安全再评价实践。
15.[会议]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系统,采用幼龄SD大鼠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RT,连续给药3个月(97天),并经4周停药恢复期,评价受试物对幼年期动物潜在的一般毒性...
16.[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Beagle犬多次静脉给予异源血红蛋白注射液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主要的毒性靶器官,为产品筛选提供参考. 方法:24条Beagle犬随机...
17.[会议]
摘要: 化学物的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对风险之性质、特点、频度和严重程度的分析和把握,由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
18.[会议]
摘要: 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TK),是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毒理研究,定量地研究毒性剂量下受试...
19.[会议]
摘要: 本研究通过观察比格犬静脉单次推注给予XXXXX后产生的毒性反应、中毒症状和严重程度、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等,为后期研究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0.[会议]
摘要: 生殖毒性研究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试验通常采用两种动物,即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动物,常规选用的是大鼠和家兔.但当大鼠或家兔等传统动物并不适合于致畸性试...
1.[学位]
红霉素在室温和37℃下对心脏hERG离子通道的阻断强度不同的潜在机制研究
摘要: 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Torsades...
2.[学位]
摘要: 利福平是一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其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目前对于利福平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本文在体外条件下观察了利福平引起L02细...
3.[学位]
摘要: 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越的表/界面活性、低毒性等特点,在医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报告认为大鼠口服鼠李糖脂无毒性(LD50>50...
4.[学位]
摘要: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是维生素A类衍生物,在临床上被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可明显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并抑制其增...
5.[学位]
苦碟子注射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与不同制剂步骤和给药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内苦碟子注射液引起ADR的文献分析,明确苦碟子引起ADR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可能的作用机理。通过对不同种系大鼠、小鼠及豚鼠对常规剂量苦碟子注射液...
6.[学位]
摘要:
目的:研究壳聚糖凝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初步探讨壳聚糖凝胶用于避孕的可行性。
方法:将200例精液常规在正常范围的精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
7.[学位]
摘要:
目的:
数据管理是疫苗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数据管理的质量决定了统计分析能否顺利进行,进一步决定了研究结论的准确可靠性。为提高疫苗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8.[学位]
摘要:
目的: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和GRADE证据分级系统对坦索罗辛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制定推荐强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9.[学位]
摘要: 幽门螺旋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与大肠杆菌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融合得到的新型重组蛋白rMBP-NAP,研究发现该蛋白在通...
10.[学位]
台勾霉素卤化酶缺失突变株ΔtiaM及一株海洋来源放线菌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摘要: 微生物天然产物(Microbial natural products)是发掘新抗生素的的重要源泉,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耐药性病原菌...
11.[学位]
摘要: 目的:以HepG2细胞做为体外肝毒性评价模型,研究他莫昔芬、氟他胺和曲格列酮的肝毒性,探讨三种药物性肝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和特征以及剂量-效应关系。为药物线粒体毒...
12.[学位]
摘要: QO-58是新开发的吡唑并嘧啶酮类钾通道开放剂,对钠通道有抑制作用,药效学初步研究提示其有抗惊厥、抗癫痫和镇痛等作用。QO-58原药水溶性较差,为提高其溶解性...
13.[学位]
摘要: 安全药理学研究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观察药物在治疗剂量或稍高于治疗剂量下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用来评价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和治疗作用。...
14.[学位]
摘要:
目的:
氯胺酮俗称K粉,是非特异性N-甲基-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常用于手术麻醉,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类新型毒品。关于氯胺酮滥用对早期胚...
15.[学位]
摘要:
目的:
戊巴比妥(pentobarbital)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尚无定论。一些研究认为其对学习记忆无任何影响。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戊巴比妥会导致记忆障碍,...
16.[学位]
摘要: 通过圆窗膜给药的内耳局部给药系统由于其有效性,非侵入性,绕过血迷路屏障以及降低在非靶向部位的毒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耳科学家的青睐。近年来,纳米粒给药系统在内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