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史(1192~1868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48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44篇等,中世纪史(1192~1868年)的主要作者有陈秀武、左学德、张兰星,中世纪史(1192~1868年)的主要机构有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本文以日本镰仓时代创建的圆觉兴圣禅寺为例,论述该寺初期历代住持以东渡弘法的中国禅僧为中心,形成了圆觉寺茶禅国际化的开端。东渡弘法的中国禅僧,都可谓是游历求学于...
2.[期刊]
摘要: 《元亨释书》是日本五山禅僧虎关师炼所撰日本首部纪传体佛教史籍。该书对后世江户时代佛教史籍的撰述产生深远影响,对日本佛教史的研究亦具重要史料价值。该书的撰述既与...
3.[期刊]
摘要: 日本江户时代的享保年间曾兴起过一场以明律为主的中国法典研究借鉴风潮。这一活动在江户初期儒学盛行的状况下展开,起初由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委托多位儒者点校、注释...
4.[期刊]
摘要: 《大明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当时东亚地区先进法文化的代表,对周边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日本江户幕府推崇儒学,也重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律例。尤其...
5.[期刊]
摘要: 江户时代是日本文化发展史的关键阶段,此时大量中国史书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史书的编修。日本官修史书编纂事业的繁荣,促使江户众多学者相继而起,私修史传开始兴盛。江...
6.[期刊]
摘要: 程顺则是琉球著名华裔儒学家,为琉球儒学教育、汉文学传播奉献终生。他一生共计5次到过福州,特别是在盛年时曾前后7年在福州学习,与福州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福州期间,...
7.[期刊]
摘要: 对日本“东夷”的“褒贬互见”和清朝“东夷”的“损誉不定”,使朱舜水的在日角色和日后作用变得十分复杂。在“明清交替”的兴亡背景下,朱氏一方面通过“乞师”行为希望...
8.[期刊]
儒家女性思想在日本江户时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以《女大学宝箱》为例
摘要: 日本江户时代,随着幕府大力提倡儒学,对女子的家庭教育及寺子屋教育广泛采用《女大学宝箱》等女训为习字教材,儒家女性思想借此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阶层.然而从现存的史...
9.[期刊]
摘要: 日本江户中期,大儒荻生徂徕的义利观在经济层面表现出统一与圆融;在政治层面则被含括到公私观之内;在社会生活层面亦表现出宽容与严格的两面性.总体而言,义与利在徂徕...
10.[期刊]
摘要: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明治法政人物通过交通状况、满汉关系、国民性、教育普及、清政府统治能力、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观察,对清末立宪表达了以悲观和否定为主的态度.这些态...
11.[期刊]
摘要: 就日西(方)的交流交往史而言,19世纪的明治维新为人熟知,但16-17世纪日欧的首次接触少被提及,后者的中心和重心即是双方开展的贸易活动.就世界历史的发展而言...
12.[期刊]
摘要: 在近代,由于日本养蚕缫丝技术落后,以及日本人喜欢丝织品,再加上生丝贸易有利可图,荷兰人便将生丝批量运往日本销售.文章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17—...
13.[期刊]
摘要: 日本自1192年镰仓幕府开始到1867年江户幕府结束,一直是由武士掌握政权,形成了日本古代社会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即所谓武家社会.武家社会不仅为武士道的繁殖生...
14.[期刊]
摘要: 壬辰战争结束后,作为东亚区域内的两个重要国家朝鲜与日本,他们开展关系的过程并不顺利,体现在:朝鲜对日本讲和与遣使提议的警惕和防范,双方开展通商贸易中的摩擦,双...
15.[期刊]
摘要: 德川日本时代的儒家知识人在摆脱佛教丧葬仪轨束缚后,全面继受朱子《家礼》并积极倡导先王礼制中的"古义"思想,将死生观建立在《家礼》仪式的日常实践上,这是日本社会...
16.[期刊]
摘要: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日法两国鲜有交集.德川幕府锁国后,日本更是只与荷兰保持联系.因此,19世纪当法国人出现在日本海周围时,令日本幕府稍感意外.对于日本,法国一...
17.[期刊]
摘要: 江户中后期,日本学界兴起了一场借助荷兰语吸收西方科技知识文化的学术运动,即兰学.不少兰学作品,特别是幕府主导的翻译事业《厚生新编》,数次言及明清两代的汉译西书...
18.[期刊]
摘要: 几十年来,驻冲绳美军的性暴力犯罪问题一直困扰着冲绳,也影响到日美关系。驻日美军当局对犯罪人员一贯进行袒护,使得外界指责不断。事实上,美军在冲绳的性犯罪可以追溯...
19.[期刊]
摘要: 江户中后期,日本学界兴起了一场借助荷兰语吸收西方科技知识文化的学术运动,即兰学。不少兰学作品,特别是幕府主导的翻译事业《厚生新编》,数次言及明清两代的汉译西书...
20.[期刊]
摘要: 幕末日本国际秩序观经历了从“海外雄飞”到“尊王攘夷”的时代变迁,并从一开始就暴露出明显的扩张性。而幕末思想家冲破夷狄观念的开国主张也是企图通过侵略邻国来摆脱国...
1.[会议]
摘要: 本文就日本宽文八年刻本《北溪字义详讲》、《朱子语类大全》以及宽政八年刻本《豫章罗先生文集》、江户时代刻本《异端辨正》,以刊刻年代为序,论述了日本江户时代刊刻的...
2.[会议]
摘要: 摆脱明治维新单一中心范式限制,从历史源头上把握日本近代化的演变性内涵,是史学研究探索日本近代化所急需填补的一大盲区.日本战国(1467-1615)是日本历史由...
3.[会议]
德川时代日本对朝鲜通信使的宾礼仪分析——以《海行总载》的记录为中心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朝鲜通信使日常接待礼仪,包括呈物问候礼、相见礼等。地方的接待宾礼,具有明确的官方性质,因此双方为维护各自国家形象、体现邦交的示好原则要遵守各项相关礼...
1.[学位]
摘要: 在江户时代,被称为町人阶级的市民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发展,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但不管町人如何富有,都改变不了他们政治地位低下的事实。物质需要得到...
2.[学位]
摘要: 日本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安定,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首先,由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耕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油菜,茶叶,红花等经济作物的产量...
3.[学位]
摘要: 江户幕府(1603——1867)是日本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同时也是日本武家政治臻于完善的时期。一方面,江户幕府继承和发扬了前代幕府统治以武为本的特点,用武...
4.[学位]
摘要: 室町幕府(1338年—1573年)是武家政权全面取代日本公家政权职能,武士全面掌握国家政权,日本由公家的文治政治和武家政治并存的公武二元政治转变为武家阶级独大...
5.[学位]
摘要: 日本铜对外输出的历史很久,但是在17世纪之前,铜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极少。从17世纪开始,日本对外铜贸易开始活跃,尤其是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早期,铜...
6.[学位]
摘要: 自9世纪遣唐使被废止后,日本在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方面陷入了低谷,中日两国官方的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也几乎停止,但这并没有阻止日本僧人远渡重洋到中国巡礼求法的热情。...
7.[学位]
摘要: 明初中日两国恢复朝贡贸易,使者往来频繁。其中,日本使者留下的朝贡日记或有关记录是研究明代中日交流史极为重要的资料之一。中日交流专著中引用较多的入明记,主要有以...
8.[学位]
摘要:
圆尔(1208-1280),日本镰仓时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曾来宋拜当时径山兴盛万寿禅寺的住持无准师范为师。后泛海而归,在日宣扬佛法,为东福寺开山第一世。
9.[学位]
摘要: 林罗山是日本江户幕府初期最具代表性的朱子学者之一,自日朝国交回复后,与其中6次通信使都有接触,是江户幕府初期与朝鲜通信使进行交流的代表人物。《罗山文集》第六十...
10.[学位]
摘要: 野田笛浦(1789-1859),江户后期的儒者、汉学家。他出身江户官校昌平黉,精通汉文汉诗。文政九年(1826)参与护送清朝漂流船“得泰号”前往长崎,途中与清...
11.[学位]
摘要: 中国的陶瓷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瓷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延续与更新的演进中,成为了民族的文化象征,体现出了灿烂的人文价值。陶瓷从唐代开始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
12.[学位]
摘要: 这篇论文主要阐述林罗山的历史思想,并尝试通过研究林罗山的史观、史著及辟佛、排耶稣的思想倾向,初探日本德川幕府初期的意识形态。第一章学术史回顾及学术行宜,主要介...
13.[学位]
摘要: 16世纪末期,丰臣秀吉发动历时七年多的壬辰倭乱。倭乱期间,日本军以鼻耳作为统计战功的依据,用盐腌制后献给主将请功,并运往日本建立耳塚。1597年9月28日,由...
14.[学位]
摘要: 新选组是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由脱藩浪士、商贩、农民等组成的一支具有多重组织性质的,在京都地区对抗反幕府势力、维护治安、且具有自身政治诉求的民间武装团体。“黑船”...
15.[学位]
摘要: 18至19世纪中期的一百多年时间,对于中日两国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日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所谓闭关锁国政策即在西势东渐下,东方国家实...
16.[学位]
摘要: 幕藩体制是德川家康通过关原之战征服西部大名的联合军后,成立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继承和完善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所实施的政策,而采用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
17.[学位]
摘要:
日本江户时代是武家统治的鼎盛时期,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以战争为职业。因此,武士教育属于典型的职业教育。
江户时代的武士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
18.[学位]
摘要: 江户时期在日本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日本从封建国家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是日本实现明治维新,快速转型的先决条件。纵...
19.[学位]
摘要: 岛原、天草起义是指日本宽永十四年(1637年)十月至宽永十五年(1638年)二月,发生在日本九州地区岛原半岛和天草诸岛的天主教农民起义。这是整个江户时代最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