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66篇,会议文献有5篇,学位文献有76篇等,地方剧的主要作者有李萍、刘诗仁、王艺翰,地方剧的主要机构有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讽刺小戏《借靴》刊载于清乾隆年间钱德苍所编《缀白裘》,在清代戏曲舞台上经久不衰。随着地方戏的兴起,高腔《借靴》陆续被其他剧种声腔搬演,成为各剧种声腔的保留剧目...
2.[期刊]
摘要: 马健翎是现当代著名戏剧家,也是运用传统戏剧表现现当代现实生活的秦腔现代戏开先河者。他在延安时期的创作不仅满足革命需要,也注重乡土审美体验,作品往往带有浓郁的西...
3.[期刊]
摘要: 《琴瑟乐》是在明清小曲《两头忙》和《闺艳秦声》基础上,融合小说《金瓶梅》内容改编而成。庆大本在《琴瑟乐》文献版本里最特殊,且与《金瓶梅》联系紧密。为借名人传世...
4.[期刊]
摘要: “淮词”柔婉细腻,极具地方审美和民族内涵。文章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历史文献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索淮词的发展脉络、唱词、曲式、演奏等风格特点,旨在探寻淮词这一活...
5.[期刊]
摘要: 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山西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多处乡村腹地,经济条件落后,看戏作为一种为数不多的公共娱乐方式,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这种长期积...
6.[期刊]
摘要: 多年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各方的努力下,广州地区的粤剧始终焕发生机活力,但是粤剧也一直面临着各种外来及新兴文化的冲击。本文借助SWOT矩阵对广州地区的粤剧现状及...
7.[期刊]
摘要: 广东龙舟歌中现存《貂蝉拜月》《王允献貂蝉》《凤仪亭诉苦》《花园掷戟》《三别徐庶》《徐庶归家》《三聘孔明》《孔明扫琴》《拦江截斗》《孙夫人投江》十种以三国人物故...
8.[期刊]
摘要: 时至今日,当我们谈起傩文化,早已不是在谈论一门相对冷门的民俗文化现象.这得益于21世纪以来国家对现存傩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的重视,2016年5月20日,傩戏(...
9.[期刊]
摘要: 云南澄江阳宗小屯关索戏是独特而典型的地方戏种,目前传承遇到诸多瓶颈,如源流未清、文献奇缺、传承乏力等.而关索戏传承的文化转向关键在于寻找受众、突出地域特色和设...
10.[期刊]
摘要: 江苏梆子,主要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该剧种的用韵与京剧相近,都是受了中州韵的影响,同时又带有浓重的徐州地方方言特色.剧作中"水词"的形成,与旧时代艺...
11.[期刊]
天山阁本《琴瑟乐曲》伪托蒲松龄俚曲考——《琴瑟乐》作者考辨之一
摘要: 题署"蒲松龄遗作"的天山阁本《琴瑟乐曲》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传,但1923年天津《大公报》连载的《闺艳秦声》题作"古高阳西山樵子谱,齐长城外饼伧氏批",与...
12.[期刊]
摘要: 当前明本潮州戏文的论著不多,学界对明本潮州戏文的发掘情况论述较为完备,对其流转、版本、著录、语言、声腔、民俗及其与南戏流传之关系的研究虽有成果,但仍有辨误、深...
13.[期刊]
摘要: 吴优是《西施归越》中的丑角,是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他表面上是滑稽的弄臣,实际上是满腹辛酸的玩物;他是戏中人,又是清醒的旁观者.吴优在滑稽可笑的外表下,藏着一颗...
14.[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同一名篇《姊妹易嫁》改编的戏曲剧目:豫剧《凌云志》,以及吕剧《姊妹易嫁》,在戏剧结构、编剧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分析,论证两剧由于编剧的视角和...
15.[期刊]
摘要: 当前明本潮州戏文的论著不多,学界对明本潮州戏文的发掘情况论述较为完备,对其流转、版本、著录、语言、声腔、民俗及其与南戏流传之关系的研究虽有成果,但仍有辨误、深...
16.[期刊]
摘要: 白派的评剧《庚娘》是取材于《聊斋志异·庚娘》的传奇故事,剧目偏向于传奇色彩并侧重表现庚娘的“忠贞义烈”,而对叙事伦理的结构方面少有关注。神怪题材的戏曲中儒家的...
17.[期刊]
摘要: 徐棻、胡成德同志所创编的川剧《田姐与庄周》,改编自传统剧目《大劈棺》,被称为“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出好戏。川剧《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是运用现代意识重审的方法来...
18.[期刊]
摘要: 楚剧是湖北省的三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曾流播于湖北省周边如河南省、湖南省部分地区,其发生与流传的区域是相对稳定的。主要在大别山地区鄂东片以西的“楚文化圈”区域...
19.[期刊]
摘要: 楚剧是湖北省的三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曾流播于湖北省周边如河南省、湖南省部分地区,其发生与流传的区域是相对稳定的。主要在大别山地区鄂东片以西的“楚文化圈”区域...
20.[期刊]
摘要: 让地方戏“活起来,传下去”,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守住“精神家园”,文化主管部门重任在肩。应多多关注网络等环境变量,使地方戏的传播力得到多维提升。地方戏院团是地...
1.[会议]
摘要: 汉调桄桄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汉水流域的极具特色的地方戏,它不仅在演出风格上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戏曲共有的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儒家...
2.[会议]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亳州市大关帝庙内的花戏楼和明光市女山湖镇的古戏台两座典型的泗州戏传统演出剧场的分析,体现了泗州戏剧场艺术鲜明的乡...
3.[会议]
摘要: 文章回顾分析了上海戏曲对于戏曲许多剧种的生存、发展、壮大的历史贡献,介绍了其生态环境特点,根据上海的条件、以往的经验与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振兴上海戏曲的对策。。
4.[会议]
"弦外之音":场域视角中的戏曲民间化图景——以安庆市岳西县地方戏曲圈为例
摘要: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地方戏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喜爱并参与到戏曲活动中来,官方垄断的戏曲资源也开始向民间流动,一场轰轰烈烈的戏曲民间化活动正在展开...
5.[会议]
摘要: 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藏戏表演作为雪顿节的传统内容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众喜爱.藏戏进入雪顿节,丰富了雪顿节的内容,其演出逐渐规范化、制度化;...
1.[学位]
摘要: “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神话故事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奴隶制社会以前的传说时代。它经秦汉两代孕育,在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分化。明清两代是牛郎织...
2.[学位]
摘要: 川剧高腔剧本《川戏鼓师》讲述了清末民初,川西坝子潼川一个富家子弟酷爱打鼓,得罪袍哥,被迫逃亡,最后化私仇为大义的故事,剧本阐述重点介绍了了创作由来和创作基础,...
3.[学位]
摘要: 川剧剧本《盗官记》以独特的视角,再一次从戏曲的角度去塑造人物形象。这部川剧改编自马识途先生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以钱道远先生编剧的电影《响马县长...
4.[学位]
摘要: 川剧高腔剧本《青丝记》讲述了男主人公王丙之与两位女主人公婉儿及龙梅之间发生的两段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王丙之是一位落第秀才,他在归乡途中恰巧遇到了被官兵追捕到走投...
5.[学位]
摘要: 吕剧《兰亭墨韵》讲述了魏晋时期王羲之潇洒飘逸的人物性格和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最终成就了集大成的《兰亭集序》的故事。其剧本创作阐述分别从创作由来、创作现状、创...
6.[学位]
摘要: 藏戏作为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个剧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雪域风貌。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八大藏戏”更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
7.[学位]
摘要: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用来阐释人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目前模因论在我国国内学术界主要应用于语言学及语言教学领域。在语言学领域,研究者运用模因论...
8.[学位]
摘要: 墨遗萍是当代蒲剧界一位比较重要的剧作家,他一生勤于笔耕,著作颇丰,创作了二十五个蒲剧剧本。同时墨遗萍也是蒲剧界首屈一指的戏剧理论家,其《蒲剧史魂》对蒲州梆子的...
9.[学位]
摘要: 纪丁是我国地方戏创作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曾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成就奖”。他的现代戏作品《土炕上的女人》、《远山春雨》、《未婚妈妈》等具有现代意识,无论...
10.[学位]
摘要: 山东,历史上因其地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有齐国、鲁国两封国,故又称“齐鲁”,是著名的礼仪之邦,有深厚的重视礼乐的文化艺术传统,又地处南北之要冲,故自中国...
11.[学位]
摘要: 唱书是山东莱阳地区西马家泊村对中长篇鼓词文本的称谓,即本文的研究对象。唱书应当属于历代学者所谓鼓词的一部分。鼓词说唱活动曾广泛流行于北方各地,甚至延伸至南方,...
12.[学位]
摘要: 四平调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仅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可循。它主要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之地,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年轻的地方...
13.[学位]
摘要: “南北合套”作为南北曲合流的产物,在早期南戏中就已经有了雏形,又在实际的唱演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在昆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也使南北曲的结合取得了成功而完美的...
14.[学位]
摘要:
本文以明清时期的昆曲“曲子师”作为研究考察对象,将曲师的范畴限定于传“曲”的而不涉及身段表演。
第一章对曲子师的称谓进行考辨和考述,清客、乌师、拍先...
15.[学位]
摘要: 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戏曲,有着近100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平度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的起源传承...
16.[学位]
摘要: 落腔,是一种地方小戏,主要流行于豫北农村,在人民群众中颇受欢迎,于2011年评为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论文对落腔的源流、剧本文本及班社组织进...
17.[学位]
摘要: 在现存完整的162本元杂剧中,河南题材元杂剧占据了很大比重,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忽略了对它的整体考察。本文主要以河南题材元杂剧为主,旨在对其进行较为系统...
18.[学位]
摘要: 清末民初江浙的女性文化孕育与诞生了越剧,而越剧又成为其后女性文化在现代戏曲艺术上的标志。本文即是对清末民初的女性文化的概况及越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行揭示与研...
19.[学位]
摘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剧展是一场有组织有目的的文化传播活动,本研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新桂系和西南剧展的关系,解决新桂系在西...
20.[学位]
摘要: 魏明伦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的川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川剧界,甚至整个当代戏曲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于他的研究,一直是戏曲界的热点。在面对川剧观众流失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