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401篇,主要集中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中医临床学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9篇、会议论文52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医学报、河南中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相关会议47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共40条结果
1.[期刊]
摘要: 探讨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作用机理。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总结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干预乳腺癌的理论基础,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当前有相关研究表明,从...
2.[期刊]
摘要: 对《伤寒论》第343条原文进行病证分析,认为条文所述为厥阴脏厥,进而提出厥阴脏厥又有轻证与重证之分,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足厥阴经上灵活取穴治疗。厥阴脏厥轻证...
3.[会议]
摘要: 目的:总结施维群教授厥阴法治疗肝硬化经验.rn 方法:通过从师学习,对施维群教授门诊、住院病历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其临证经验,探析施教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
4.[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吴茱萸汤联合艾灸治疗厥阴寒证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厥阴寒证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5.[会议]
摘要: 慢性肾衰竭在中医辨证属“虚劳”、“关格”等病,其病机演变过程常常由肾及脾,由脾及肝,后累积肺和心,或五脏相兼致病。临床上辨证为本虚标实。本虚常见:气阴两虚、阴...
6.[会议]
摘要: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其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常见于西医的心律失常及心神经...
7.[会议]
摘要: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诸多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古今医者各抒艺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包括厥阴病的内容、厥阴病的提纲、厥阴病主证、厥阴病的主方、厥阴病...
8.[期刊]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不同时点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
9.[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厥阴病机特点探讨乌梅丸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通过梳理厥阴病机的实质,整理并分析医案,以肺系感染性疾病、激素依赖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
10.[会议]
摘要: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中临床常用的经方,本文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出发,以经论释经文,以经论释经方,使经文、经方不囿于脏腑阴阳辨证理论.推陈出新,从新的角度还...
11.[会议]
摘要: 本文产胡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豁膜固有腺体萎缩,勃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之一。属中医“胃痛...
12.[会议]
摘要: 厥阴病为六经之末,阴阳转化之时,为三阴之柩,病情危重,其与肿瘤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病机、经络、证候及转归三方面分析,认为两者有颇多相似吻合之处,大胆猜测可从...
13.[期刊]
摘要: 厥阴病类腹痛发作时辰为丑时、寅时、卯时,病机为阴阳不相顺接,阳逆于上,阴陷于下,寒热错杂。乌梅丸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直中病机要点,故治疗厥阴病类腹痛疗效颇佳。
14.[会议]
摘要: 仲景在《金匾要略》中对消渴病有专篇论述,后世总结其辨治特点为分上、中、下三消论治,主要涉及脏腑为肺、脾、肾。而且这种论治方法一直指导着临床对消渴病的治疗。但从...
15.[期刊]
摘要: 精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领域疾病,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分析《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厥阴有余,病阴痹...
16.[期刊]
摘要: 原发性肝癌(PH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1,2]。中医药治疗PHC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
17.[期刊]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在一线救治COVID-19患者的过程中发现:病邪一旦传变至足厥阴肝经,病情则缠绵难解,核酸检测难以转阴;治疗上采...
18.[会议]
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经络红外热像成像变化及机理探讨
摘要: 温经汤是张仲景治疗妇科疾病的名方,现代医学广泛运用于女性经、带、胎、产等相关疾病.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病.本科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19.[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以厥阴寒化症为主,以《伤寒论》第351条为理论基础,结合红外热像技术,寻找该证与经络之间的特异性联系,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厥阴寒化症,观察治...
20.[会议]
摘要: 北京按摩医院名老专家王友仁在乳腺增生治疗上独辟蹊径,认为乳腺增生与厥阴系统在病因病机、经络、经筋方面关系密切,总结为"乳腺增生,厥阴为之",并以"不正则痛"、...
21.[期刊]
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根...
22.[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乌梅汤治疗多于凌晨1—3点觉醒的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
23.[会议]
摘要: 戴琦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经验丰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常合并焦虑障碍,并提出"从厥阴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厥阴阳明同治"的观点,并自拟平冲降逆汤,...
24.[期刊]
摘要: [目的]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探讨“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的真正含义。[方法]查阅分析古今相关文献,考究古今医家对“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的主要理解及相应的不足...
25.[会议]
经脉循行与标本中气理论——从阳明厥阴经脉循行特点看“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摘要: 经络循行理论和五运六气标本中气理论,在中医理论领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一个是针灸经络系统,一个是五运六气并在《伤寒论》六经辨证应用的系统,然而在学习经络循行...
26.[会议]
摘要: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符合“厥阴病欲解时”.若素体阳虚或阳郁,厥阴“由阴出阳”时,不能“得天气之助”,阳气该生而不生,...
27.[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从足厥阴肝经走行针灸治疗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实...
28.[会议]
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病程迁延.其病机与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相符合,因此,超越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以湿热、血瘀、肾虚病机...
29.[期刊]
摘要: 章浩军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治”治疗内伤诸病。其认为厥阴肝木疏泄失常,郁而不畅,可致阳明太阴气机升降失司为“痞”;厥阴肝木郁而化火,火性炎上,可致阳明太阴气机不...
30.[期刊]
摘要: 失眠是指频繁而持久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对睡眠时长和质量不满意,同时伴有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等功能障碍的一类病证[1],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失眠是...
31.[会议]
摘要: 厥阴病是《伤寒论》中非常有争议的一篇,近些年很多学者对厥阴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中医结合过程中建立了新型理论模型,通过将这一模型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后发现,中医厥...
32.[会议]
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经络红外热像成像变化及机理探讨
摘要: 目的:采用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60例,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进行疗效分析.rn 方法:在广西柳州市内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33.[会议]
摘要: 重度网瘾与情绪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瘾者的生活因长期上网而乱作一团时,引发的情绪障碍又成了让网瘾者进一步逃离现实,沉溺虚拟网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想解决网...
34.[期刊]
摘要: 麻黄升麻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主治寸脉沉迟、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下部脉不至等症。该文从“开阖枢”理论中“厥阴主阖”的角度,探讨...
35.[期刊]
摘要: 司国民教授立足“齐鲁伤寒流派”学术研究,从《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入手,认为郁病有寒热错杂表现者,当辨为厥阴病,可予乌梅丸随证加减。用药特色上,将临床经验与...
36.[期刊]
摘要: 尿道综合征(US)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小腹坠胀不适等为特征的非特异性症候群,在祖国医学中相当于“淋证”的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对US发病原因...
37.[会议]
摘要: 脑冷,以脑部阵阵发冷为特征,证见脑内作冷,以巅顶,前额及头两侧为甚,四肢不温,或头晕,或头痛等.脑冷一证,究其病机多由厥阴肝经寒气上逆,阳气不能温煦脑腑而作....
38.[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乌梅丸治疗夜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夜间哮喘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各观察点临床疗效、证候总积分、夜间证候积分、临床控制...
39.[会议]
摘要: 笔者在进修期间,有幸跟随齐鲁伤寒大家姜建国老师学习,姜老崇仲景学说、博采众长、临床中屡起沉疴.笔者临床之余认真研读姜老师的著作,收获颇多,现将临床经方验案介绍...
40.[期刊]
摘要: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合成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1],引起全身多系统临床综合征的一类内分泌疾病。甲亢目前在我国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且多见于女性[2],...
共20条结果
1.[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从足厥阴肝经走行针灸治疗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痛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实...
2.[期刊]
摘要: 厥阴病类腹痛发作时辰为丑时、寅时、卯时,病机为阴阳不相顺接,阳逆于上,阴陷于下,寒热错杂。乌梅丸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直中病机要点,故治疗厥阴病类腹痛疗效颇佳。
3.[期刊]
摘要: 司国民教授立足“齐鲁伤寒流派”学术研究,从《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入手,认为郁病有寒热错杂表现者,当辨为厥阴病,可予乌梅丸随证加减。用药特色上,将临床经验与...
4.[期刊]
摘要: 对《伤寒论》第343条原文进行病证分析,认为条文所述为厥阴脏厥,进而提出厥阴脏厥又有轻证与重证之分,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足厥阴经上灵活取穴治疗。厥阴脏厥轻证...
5.[期刊]
摘要: 章浩军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治”治疗内伤诸病。其认为厥阴肝木疏泄失常,郁而不畅,可致阳明太阴气机升降失司为“痞”;厥阴肝木郁而化火,火性炎上,可致阳明太阴气机不...
6.[期刊]
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不同时点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
7.[期刊]
摘要: 探讨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作用机理。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总结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干预乳腺癌的理论基础,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当前有相关研究表明,从...
8.[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乌梅丸治疗夜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夜间哮喘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各观察点临床疗效、证候总积分、夜间证候积分、临床控制...
9.[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乌梅汤治疗多于凌晨1—3点觉醒的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
10.[期刊]
摘要: 失眠是指频繁而持久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对睡眠时长和质量不满意,同时伴有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等功能障碍的一类病证[1],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失眠是...
11.[期刊]
摘要: [目的]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探讨“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的真正含义。[方法]查阅分析古今相关文献,考究古今医家对“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一语的主要理解及相应的不足...
12.[期刊]
摘要: 尿道综合征(US)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小腹坠胀不适等为特征的非特异性症候群,在祖国医学中相当于“淋证”的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对US发病原因...
13.[期刊]
摘要: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合成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1],引起全身多系统临床综合征的一类内分泌疾病。甲亢目前在我国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且多见于女性[2],...
14.[期刊]
摘要: 麻黄升麻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主治寸脉沉迟、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下部脉不至等症。该文从“开阖枢”理论中“厥阴主阖”的角度,探讨...
15.[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吴茱萸汤联合艾灸治疗厥阴寒证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厥阴寒证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16.[期刊]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在一线救治COVID-19患者的过程中发现:病邪一旦传变至足厥阴肝经,病情则缠绵难解,核酸检测难以转阴;治疗上采...
17.[期刊]
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五感促醒疗法联合手厥阴经电刺激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根...
18.[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厥阴病机特点探讨乌梅丸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通过梳理厥阴病机的实质,整理并分析医案,以肺系感染性疾病、激素依赖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
19.[期刊]
摘要: 原发性肝癌(PH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1,2]。中医药治疗PHC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
20.[期刊]
摘要: 精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领域疾病,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分析《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厥阴有余,病阴痹...
共20条结果
1.[会议]
摘要: 本文产胡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豁膜固有腺体萎缩,勃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之一。属中医“胃痛...
2.[会议]
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病程迁延.其病机与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相符合,因此,超越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以湿热、血瘀、肾虚病机...
3.[会议]
摘要: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其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常见于西医的心律失常及心神经...
4.[会议]
摘要: 脑冷,以脑部阵阵发冷为特征,证见脑内作冷,以巅顶,前额及头两侧为甚,四肢不温,或头晕,或头痛等.脑冷一证,究其病机多由厥阴肝经寒气上逆,阳气不能温煦脑腑而作....
5.[会议]
摘要: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中临床常用的经方,本文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出发,以经论释经文,以经论释经方,使经文、经方不囿于脏腑阴阳辨证理论.推陈出新,从新的角度还...
6.[会议]
摘要: 厥阴病为六经之末,阴阳转化之时,为三阴之柩,病情危重,其与肿瘤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病机、经络、证候及转归三方面分析,认为两者有颇多相似吻合之处,大胆猜测可从...
7.[会议]
摘要: 北京按摩医院名老专家王友仁在乳腺增生治疗上独辟蹊径,认为乳腺增生与厥阴系统在病因病机、经络、经筋方面关系密切,总结为"乳腺增生,厥阴为之",并以"不正则痛"、...
8.[会议]
经脉循行与标本中气理论——从阳明厥阴经脉循行特点看“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摘要: 经络循行理论和五运六气标本中气理论,在中医理论领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一个是针灸经络系统,一个是五运六气并在《伤寒论》六经辨证应用的系统,然而在学习经络循行...
9.[会议]
摘要: 重度网瘾与情绪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瘾者的生活因长期上网而乱作一团时,引发的情绪障碍又成了让网瘾者进一步逃离现实,沉溺虚拟网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想解决网...
10.[会议]
摘要: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符合“厥阴病欲解时”.若素体阳虚或阳郁,厥阴“由阴出阳”时,不能“得天气之助”,阳气该生而不生,...
11.[会议]
摘要: 笔者在进修期间,有幸跟随齐鲁伤寒大家姜建国老师学习,姜老崇仲景学说、博采众长、临床中屡起沉疴.笔者临床之余认真研读姜老师的著作,收获颇多,现将临床经方验案介绍...
12.[会议]
摘要: 仲景在《金匾要略》中对消渴病有专篇论述,后世总结其辨治特点为分上、中、下三消论治,主要涉及脏腑为肺、脾、肾。而且这种论治方法一直指导着临床对消渴病的治疗。但从...
13.[会议]
摘要: 目的:总结施维群教授厥阴法治疗肝硬化经验.rn 方法:通过从师学习,对施维群教授门诊、住院病历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其临证经验,探析施教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
14.[会议]
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经络红外热像成像变化及机理探讨
摘要: 温经汤是张仲景治疗妇科疾病的名方,现代医学广泛运用于女性经、带、胎、产等相关疾病.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病.本科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15.[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以厥阴寒化症为主,以《伤寒论》第351条为理论基础,结合红外热像技术,寻找该证与经络之间的特异性联系,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厥阴寒化症,观察治...
16.[会议]
摘要: 慢性肾衰竭在中医辨证属“虚劳”、“关格”等病,其病机演变过程常常由肾及脾,由脾及肝,后累积肺和心,或五脏相兼致病。临床上辨证为本虚标实。本虚常见:气阴两虚、阴...
17.[会议]
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经络红外热像成像变化及机理探讨
摘要: 目的:采用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60例,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进行疗效分析.rn 方法:在广西柳州市内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18.[会议]
摘要: 戴琦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经验丰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常合并焦虑障碍,并提出"从厥阴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厥阴阳明同治"的观点,并自拟平冲降逆汤,...
19.[会议]
摘要: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诸多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古今医者各抒艺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包括厥阴病的内容、厥阴病的提纲、厥阴病主证、厥阴病的主方、厥阴病...
20.[会议]
摘要: 厥阴病是《伤寒论》中非常有争议的一篇,近些年很多学者对厥阴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中医结合过程中建立了新型理论模型,通过将这一模型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后发现,中医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