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MDEA

MDEA

MDEA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7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6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化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第十八届全国大型合成氨装置技术年会、全国气体净化信息站2005年技术交流会等;MDEA的相关文献由83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成芳、兰华根、叶庆国等。

MDE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 占比:83.5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1.60%

专利文献>

论文:56 占比:14.89%

总计:376篇

MDEA—发文趋势图

MDEA

-研究学者

  • 张成芳
  • 兰华根
  • 叶庆国
  • 王树立
  • 赵书华
  • 吴桂波
  • 张学模
  • 朱道平
  • 李恩田
  • 毛松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威盛; 洪定波
    • 摘要: 采用马弗炉在600°C下将蒸干的MDEA溶液灼烧2 h,用(1+99)硝酸溶液浸提、过滤,再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滤液中的氯离子。经试验该方法干扰少,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1.0%~100.1%,样品测定精密度(RSD)为5.7%。
    • 张相俊
    • 摘要: 介绍了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胺液再生装置,并对其进行能耗分析,总结其能耗影响大的因素主要有胺液浓度、胺液温度、热稳态盐等,并通过一定的改进措施发现,调整再生塔适当的回流比、适当的胺液温度并保持一定的胺液浓度、降低杂质及热稳态盐含量都有利于装置能耗的降低。
    • 黄斌; 张璐; 郭伟; 丰生杰; 王思琪
    • 摘要: 天然气脱硫是天然气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超重力技术与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法结合研究,探究超重力场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脱硫液浓度、流量、温度对硫化氢脱除有积极影响,脱硫效率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MDEA溶液再生次数与脱硫率呈反比。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产生现象的原因,并得到了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使天然气脱硫率控制在99%以上。
    • 李桂丽
    • 摘要: 以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芳烃厂0.25 Mt·a^(-1)的火炬气脱硫装置为研究对象,以扩散理论和离子反应为基础,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火炬气脱硫装置工艺流程建立稳态模型,通过研究进料条件、MDEA的质量分数、吸收压力等操作参数变化,分析MDEA溶液吸收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数据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相吻合,控制贫液温度35°C左右,提高吸收压力(0.8~0.9MPa(G))可提高MDEA的吸收效果;适当增加MDEA质量分数,可减少MDEA溶液循环量,减少再生塔蒸汽用量,降低装置能耗;当进料组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增加MDEA溶液循环量,确保净化火炬气产品质量合格。
    • 滕建强; 赵毅; 赵德银; 刘英杰; 郭龙
    • 摘要: 目的解决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产高含硫伴生气在脱硫过程中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及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开展了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气夹带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泥在胺液中累积及吸收过程伴生气中重烃凝析形成的乳化状油滴是导致胺液发泡、吸收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机膜错流过滤净化胺液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净化后胺液中油质量浓度和固体质量浓度均降低95%以上,且污染后的无机膜通过清洗即可恢复通量。胺液净化后,通过工艺优化,系统胺液质量分数由32%提高到40%,净化气中H_(2)S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系统能耗降低25%以上。结论采用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艺后,胺液发泡性能显著降低,消除了拦液现象,解决了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和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脱硫效率得到提高。该工艺在高含硫复杂伴生气脱硫过程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 郑成明; 张猛; 齐宝宝
    • 摘要: 某天然气处理厂因为产能提升需要,研究决定对脱碳系统吸收塔进行填料升级改造,希望通过改造提升原脱碳系统的处理能力同时降低系统能耗从而达到减少投资的目的。然而改造完成后,脱碳系统性能提升未能达到预期。通过对工艺流程建模确定性能提升不佳的主要问题为改造后吸收塔传质效率较低,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问题为再生塔效率较低,进入吸收塔的胺液酸气浓度提升,制约系统整体处理能力。最后结合HSYSY模拟,对该脱碳装置下一步性能提升改造方向进行分析和探索。
    • 刘月华; 刘泽锋; 张亚涛
    • 摘要: 普光气田净化装置已经运行超过10年,该厂采用醇胺溶剂法脱除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随着时间的增加,胺液中累积的各种杂质导致脱硫选择性下降,悬浮物、黏泥等杂质附着在换热器管壁,导致换热器运行效率下降,严重影响胺液吸收。利用XRF、XRD、SEM、ICP-AES和离子色谱仪等技术手段分别对换热器管壁的黏泥、胺液中的有机成分和热稳定盐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各种杂质成因和来源。胺液中的Fe^(3+)来源于设备腐蚀,SO_(4)^(2-)和S_(2)O_(3)^(2-)来自H_(2)S的氧化,有机酸根离子HCOO-和CH_(3)COO^(-)来自MDEA氧化降解。为解决胺液吸收能力减弱,改善换热器设备腐蚀及溶液发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优化措施。
    • 郭昊
    • 摘要: 本文分析了某天然气脱酸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为了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改造措施.通过对该装置的吸收塔进行塔内件改造升级、更换溶液换热器、贫液泵变频改造等工艺改造,解决了系统运行过程中脱碳能力下降和能耗较高的问题.此种工艺改造对其它天然气脱酸装置解决类似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 廖铁; 廖品全; 苏梦瑶; 李勇; 李进
    • 摘要: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万州分厂自2009年建成投产后,脱硫塔拦液情况频发,每次检修后的平稳运行时间逐年缩短,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制约了渝东北的产能发挥.针对该问题,收集和分析了10年来天然气净化装置胺液发泡的相关数据,认为造成发泡的主要原因是溶液被内部产生及外部带入系统的热稳定盐、油、脂、金属等杂质污染.针对上述因素,分别阐述了两种因素带来的不同现象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结合逐渐形成的经验教训对装置进行优化管理,现已连续平稳运行3年.
    • 刘伟; 沈俊; 罗仕忠
    • 摘要: 对于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二号联处理站产出的高含硫天然气,其中硫醇(RSH)含量很高,需研发出高效的吸收溶剂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分子理论和热力学理论研究分析,在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基础上,以环丁砜(SUL)、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两种强极性非质子物理溶剂和微量杂环化合物为添加组分,设计出了SCUL系列溶剂;使用有机硫专用气相色谱对气相RSH含量进行了检测,探究了不同吸收温度、吸收压力、添加剂比例下SCUL溶剂对RSH的静态溶解效率,并对SCUL溶剂的抗发泡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与优化.结果表明:SCUL1、SCUL2对甲硫醇、乙硫醇的吸收效率均较高,然而由于两种添加剂极性不同,造成二者对RSH吸收效率的差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种溶剂中甲硫醇的溶解度均大于乙硫醇,SCUL1溶剂对RSH的溶解度大于SCUL2溶剂,且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RSH的溶解度增大.抗发泡性能优化实验发现:对于二号联实地净化,DF-4消泡剂可以作为比较优化、适宜的消泡添加剂组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