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较常见的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瘙痒,明显的湿疹样变和皮肤干燥,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身健康。其中90﹪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近年来A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特应性皮炎作为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之一,因此关于本病的中医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可以增强AD患者体质、改善睡眠、调理脾胃饮食,有效缓解精神不稳定、神经焦虑等症状。但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的研究,难以得到医学界的公认、关注。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AD多为辨证论治、经验方研究,对其机理的研究少有报道。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已进入到细胞因子、基因遗传等多方面。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本病可由内外诸多因素致病,AD的病因病机包括了皮肤屏障功能缺乏,过敏源致敏,抗微生物的免疫缺陷以及基因易感性等。最近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家族特应性皮炎中的级连放大作用,且趋化因子MDC可以反映AD病情严重度及病情变化,故我们选取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探讨其致病及治疗AD的机理。培土清心法是导师陈达灿教授20余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结果等总结导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并从趋化因子角度探讨其治疗AD的作用机理。有利于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推广和科学性的认证。目的1.在临床观察中选取38名AD患者,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中IL-2、IL-10的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以探讨TH1细胞因子IL-2、TH2细胞因子IL-10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培土清心方对AD患者TH1/TH2的影响。2.通过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CC亚族MDC(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和CTACK(角化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的水平,探讨趋化因子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培土清心方对AD患者疗效的影响。3.观察治疗前后AD患者SCORAD积分的变化,以评价导师的经验方中药培土清心方对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SCO-RAD积分。并在55名患者中随机选取38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10、MDC(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和CTACK(角化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的水平。并将各项血清学指标与患者SCORAD积分进行相关分析,以及血清学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本临床观察共纳入55例符合标准的AD患者,用中药培土清心基本方内服,并根据临床随证加减,以SCORAD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前的SCORAD评分为55.45±15.05,治疗1月后为49.41±12.33,较治疗前有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IL-2水平12.06±6.071pg/m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ORAD积分的相关分析结果:SCORAD积分与CRACK间存在相关关系(R2=0.052,P=0.049),但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用中药培土清心方内服治疗AD,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皮损严重度及瘙痒、睡眠都得以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培土清心法治疗AD疗效确切。并且在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副作用,证实本法治疗AD的安全性,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2.再次证实AD患者中存在Th1/Th2失衡,而且以Th2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是AD的发病机理之一。3.通过培土清心方治疗后,AD患者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得以改善,推测这可能为培土清心法治疗AD可能的作用机理之一。4.AD患者血清中MDC、CTACK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次证实MDC、CTACK参与了AD的发病,支持趋化因子在AD发病中的作用。5.AD患者治疗前血清MDC、CTACK水平与SCORAD积分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MDC、CTACK与A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6.用中药培土清心方治疗A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MDC、CTAC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推测中药培土清心法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的MDC、CTACK水平而起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