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梗阻
出口梗阻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1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3057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黑龙江中医药、江苏中医药、江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0中国武汉便秘诊治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全国学术交流会议、北京中医药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等;出口梗阻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逊、王卫星、石磊等。
出口梗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057篇
占比:99.29%
总计:13151篇
出口梗阻
-研究学者
- 李国逊
- 王卫星
- 石磊
- 谢禹昌
- 冯自成
- 刘振湘
- 吕蔡
- 吴万文
- 张俊钦
- 张冲
- 张华
- 张声生
- 张昕
- 张胜本
- 曾科跃
- 李云峰
- 李冠武
- 李延虎
- 汪红兵
- 沈晨
- 白志明
- 聂广军
- 陶琳
- 韩宝
- 龙舟
- Azpiroz F.
- Casaus M.
- F. Azpiroz
- Fernáandez- Fraga X.
- 丁义江
- 丁俞江
- 丁威威
- 万春
- 于宝海
- 付向英
- 付继勇
- 任艺红
- 何崇生
- 何艳玲
- 余苏萍
- 冯作鹏
- 冯啸波
- 冯金娟
- 刘任林
- 刘佃温
- 刘勇敢
- 刘向东
- 刘敏涛
- 刘晖
- 刘莉
-
-
杨明;
杨琳;
樊哲;
张颖毅;
潘吉勇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塔状缝合在直肠前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某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中重度伴有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女性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 不同分为单纯直肠前壁修补组(对照组)和PPH联合直肠黏膜塔状缝合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25 ±3.36)mL,术后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25±1.01)分,平均住院时间(8.78±1.84)d,均优于对照组[(27.98±3.55)mL, (6.32±1.02)分,(10.58±1.56)d](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排便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Longo ODS评分和排粪造影直肠前突水平均较术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Longo ODS评分和排粪造影直肠前突水平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 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5.00%),观察组吻合口狭窄1例(2.50%),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PPH联合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治疗伴有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优于单纯直肠前壁修补的治疗方法 .
-
-
李延虎
-
-
摘要: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对脾虚气陷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6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脾虚气陷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60例,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和B组(61例,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周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肛肠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定标准量表(SF-36)评分。结果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8周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和B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均升高,B组显著高于A组;两组患者直肠最大耐受量和B组患者括约肌长度均降低,B组低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8周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支持评分均升高,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可改善脾虚气陷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肛肠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
李延虎
-
-
摘要:
目的 分析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对脾虚气陷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6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脾虚气陷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60例,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和B组(61例,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周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肛肠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定标准量表(SF-36)评分.结果 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8周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和B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均升高,B组显著高于A组;两组患者直肠最大耐受量和B组患者括约肌长度均降低,B组低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8周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支持评分均升高,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联合针刺可改善脾虚气陷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肛肠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
王蓓蓓;
张照晴;
阎红云;
黄熠
-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与X线排粪造影诊断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肛肠科明确诊断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和磁共振排粪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两种造影方式诊断的符合率,对比两种造影对不同病因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病因的诊断差异.结果 以临床确诊病因作为标准,X线排粪造影诊断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套叠、结肠疝、小肠疝、会阴下降的符合率均为100%,X线排粪造影诊断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宫颈旁囊肿、骶骨旁囊肿的符合率均较低,分别为11.76%、8.33%、11.11%、12.50%;磁共振排粪造影诊断骶骨旁囊肿、宫颈旁囊肿、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的符合率均较高,分别为100.00%、8.33%、11.11%、12.50%;磁共振排粪造影诊断直肠套叠、会阴下降、小肠疝、结肠疝、直肠肌痉挛、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与临床确诊病因的符合率较低;X线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套叠、会阴下降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磁共振排粪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排粪造影对骶骨旁囊肿、宫颈旁囊肿、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排粪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病变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采用X线排粪造影诊断符合率较高,但是对因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宫颈旁囊肿、骶骨旁囊肿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敏感性不佳,磁共振排粪造影诊断方式对于X线排粪造影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
-
-
张晓艳;
张辉
-
-
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运输试验与动态排粪造影联合诊断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采用数字胃肠机检查的185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结肠运输试验和动态排粪造影.结果:185例患者中共140例(75.68%)慢传输型便秘,其中结肠型37例、乙直肠型53例、结肠直肠混合型50例;共126例(68.11%)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其中肛直角异常52例、会阴下降综合征39例、直肠前突71例、直肠内脱垂或套叠42例;二者联合诊断便秘,慢传输型便秘59例、出口梗阻型便秘45例,混合型便秘81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可了解结肠传输功能,动态排粪造影可了解功能性出口梗阻情况,二者联合诊断便秘可提供丰富的疾病信息.
-
-
邓东成;
郭世健;
刘晖
-
-
摘要:
目的: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各患者术前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按照其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等状况,确定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1个月再次接受尿动力学检查,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50例患者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127例患者存在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16例可疑膀胱出口梗阻(BOO+-)、7例无膀胱出口梗阻(BOO-).BOO+组Pdet-Qmax、PVR高于BOO+-组、BOO-组,Qmax低于BOO+-组、BOO-组;BOO+-组、Pdet-Qmax、PVR高于BOO-组,Qmax低于BOO-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可疑膀胱出口梗阻(BOO+-)、7例无膀胱出口梗阻(BOO-)接受保守治疗.127例患者存在明确膀胱出口梗阻(BOO+)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02例接受TURP治疗,25例接受耻骨上膀胱切开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Pdet-Qmax、PVR、Qmax指标,治疗前Pdet-Qmax、PVR高于治疗后,Qmax低于治疗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再接受尿动力学检查,有利于医护人员明确其尿路等状况,并按照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式和选择手术方式,具有指导性和预估性作用.
-
-
王海申
-
-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排便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要求通过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排粪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检查后,发现观察组的患者的检查表现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诊断中利用排粪造影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能够为其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
-
-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型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270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进行改良型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动静态排便过程,摄取患者静息、提肛、力排充盈相和黏膜相,加摄充气后腹部立位片,在PACS系统上精确测量,并根据诊断标准得出完整诊断结果.结果:270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检查者267例(98.5%),其中120例(45.3%)患者改良型排粪造影表现正常,146例(54.7%)异常,常为多种疾病并存.改良后发现横结肠冗长11例(4.1%),脾曲综合症12例(4.5%),结肠张力偏低11例(4.1%),升结肠癌1例,结肠息肉2例,结肠憩室1例,不完全性结肠反位1例.结论:排粪造影仍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检查方法,而检查技术的改良,有助于不同类型的鉴别及隐匿复杂型的检出.
-
-
纪国学1
-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型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270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进行改良型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动静态排便过程,摄取患者静息、提肛、力排充盈相和黏膜相,加摄充气后腹部立位片,在PACS系统上精确测量,并根据诊断标准得出完整诊断结果。结果:270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检查者267例(98.5%),其中120例(45.3%)患者改良型排粪造影表现正常,146例(54.7%)异常,常为多种疾病并存。改良后发现横结肠冗长11例(4.1%),脾曲综合症12例(4.5%),结肠张力偏低11例(4.1%),升结肠癌1例,结肠息肉2例,结肠憩室1例,不完全性结肠反位1例。结论:排粪造影仍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检查方法,而检查技术的改良,有助于不同类型的鉴别及隐匿复杂型的检出。
-
-
张肖楠;
孙光军
-
-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联合温针灸及益肠通秘汤治疗老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老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PPH联合温针灸及益肠通秘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PPH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排便情况、 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排便时间、 排便频率、 便后不尽感及排便顺畅度评分分别为(1.30±0.96)分、(1.35±0.95)分、(1.53±0.85)分、(1.40±0.93)分,对照组患者排便时间、 排便频率、 便后不尽感及排便顺畅度评分分别为(1.89±0.87)分、(2.05±1.10)分、(1.95±0.88)分、(1.84±0.99)分,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试验组33例痊愈患者中出现复发者1例,对照组20例痊愈患者中出现复发者5例,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联合温针灸及益肠通秘汤治疗老年出口梗阻型便秘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刘向东;
张伟;
于宝海;
赵家宁;
柴斌;
樊新云;
赵士鹏;
赵发
- 《2010中国武汉便秘诊治高峰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目的:应用盆腔多重造影的影像学方法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的患者外科手术疗效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方法:通过结肠传输实验筛选,术前经盆腔多重造影诊断慢传输型便秘伴有出口梗阻的患者48例,针对不同的病因实施外科手术。术后1月行盆腔多重造影随访,观察脏器相互位置改变及排便梗阻解除影像学表现,术后6月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将术后患者(术后组)作为实验组,术前患者(术前组)作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分别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分别观察分析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判断手术疗效。结果:48例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影像学测量结果:肛直角经t检验,术后组与术前组静息相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排相及增大值术后组与术前组静息相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力排相及下降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泌尿系症状的22例患者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静息相、力排相及下降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随访结果:39例患者排便困难缓解;6例腹泻(排便次数大于4次/d,便不成形),经对症治疗后缓解;1例肠梗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排便困难未明显缓解。结论:盆腔多重造影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的患者诊断准确客观,有助于决定是否手术及类型,并对手术纠正的范围和程度提供了客观依据和评价手段,使治疗更趋合理有效。
-
-
陶琳;
张声生;
沈晨;
汪红兵
- 《2010中国武汉便秘诊治高峰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
出口梗阻型便秘虚实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肛门直肠动力、感觉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的功能性
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患者运用中医辨证原则分为虚实两型。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测定不同类型FOO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同时选择健康人做对照组。结果:①中医辨证分型实秘占49%,虚秘占51%。②肛门直肠动力检测:实秘组与虚秘组力排时肛门括约肌压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虚秘组压力升高更明显(P
-
-
-
-
梁秀芝;
段宏岩
- 《全国第十一次大肠肛门病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排便障碍是肛肠科病人中的常见症状,据报道,普通人群中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的约占4.6﹪.排便障碍常由于综合因素引起,治疗上常以综合治疗为主,在以出口便阻引起的排便障碍中,手术治疗常可起到很好的疗效.近年来,PPH(Procdure for Prolapse and heamorrhoids)作为一种崭新的医疗技术,在临床痔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将PPH技术应用于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排便障碍中,疗效明显.
-
-
-
-
聂广军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
| 2001年
-
摘要:
出口梗阻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以排便困难为主的共同症状,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内脱垂是其中的病因之一.由于位置较高,现有专科器械达不到满意的治疗高度,是肛肠专业尚未完全解决的一个难题.我院自行研制的"肛肠高位直视注射枪",应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史兆歧教授发明的"消痔灵"注射液,将其点状注射至松驰的粘膜下层,引发无菌性炎症使之产生粘连,重新固定于肠壁,从而解除由于粘膜在肠腔堆积而引起的排便困难症状.最高注射高度可达25cm.本组51例患者均经排粪造影诊断为"直肠粘膜内脱垂";均有排便困难而且粪便并不干结的症状.为了更准确地说明问题,我们选择了单纯用注射枪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病例,同时复合其他手术的不在统计之内.本注射枪的优势在于延长了经肛门行注射疗法的距离,大大提高了"出口梗阻性疾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本文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也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及分析.
-
-
赵宝林;
付向英
-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本病属气虚便秘范畴,我们在前人补中益气汤的启发下,自拟了具有益气升提,通涩兼顾的升提固肠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升阳举陷为主药;柴胡、升麻性善升提,助参芪益气升举之力,使陷者举之;石榴皮涩肠固脱,与主药合用升涩兼顾,而防滑脱,其为辅药;枳壳、当归与升麻合用升清阳宽肠下气,滋润肠道而通便;瓜萎皮开通上下,使肺气宣通,大便通畅;麻仁润肠通便,肉苁蓉、何首乌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俱为佐药。合用成方,通涩兼顾,升降并用,寓通于涩,而使诸症自愈。
-
-
赵宝林;
付向英
-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本病属气虚便秘范畴,我们在前人补中益气汤的启发下,自拟了具有益气升提,通涩兼顾的升提固肠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升阳举陷为主药;柴胡、升麻性善升提,助参芪益气升举之力,使陷者举之;石榴皮涩肠固脱,与主药合用升涩兼顾,而防滑脱,其为辅药;枳壳、当归与升麻合用升清阳宽肠下气,滋润肠道而通便;瓜萎皮开通上下,使肺气宣通,大便通畅;麻仁润肠通便,肉苁蓉、何首乌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俱为佐药。合用成方,通涩兼顾,升降并用,寓通于涩,而使诸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