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9597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临床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现代护理论坛、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护理风险、护理成本管理暨临床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会等;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8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行涛、李耀宇、屈哲等。
准分子激光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5975篇
占比:99.99%
总计:996107篇
准分子激光手术
-研究学者
- 周行涛
- 李耀宇
- 屈哲
- 翟国光
- 邱岩
- 邸玉兰
- 李伟力
- 王丽娟
- 郑华
- 于志强
- 仇伟涛
- 刘德平
- 刘琼
- 季鹏
- 宋小康
- 尚岩
- 张敏
- 张晓晓
- 张晶晶
- 张震
- 徐海洋
- 李晓玲
- 林琳
- 王敏
- 王铮
- 肖启国
- 袁满红
- 邓珍
- 邱丽
- 郝更生
- 陆蓓
- 陈丽娟
- 马华荣
- 丁新玲
- 万春泓
- 万雅群
- 于佳新
- 于刚
- 于希军
- 何书喜
- 何燕玲
- 俞洪涛
- 俞益丰
- 关健
- 冯金华
- 刘二华
- 刘伟
- 刘伟民
- 刘伟洁
- 刘凯峰
-
-
熊雯
-
-
摘要:
目的:探讨用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成都普瑞眼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等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用准分子激光手术联合飞秒激光手术对参照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用全飞秒激光手术对试验组5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角膜非球面系数较小,其角膜的厚度较薄,其视力水平较高,P<0.05.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SF-36各项目的评分均较高,其术后切口撕裂、负压丢失及局限性黑斑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用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
蒋雪梅;
潘迎燕
-
-
摘要:
目的对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不同时间内术前护理告知及心理护理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间在本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128例近视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将手术前3 d给予术前护理告知配合常规护理的64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将手术当天给予术前护理告知配合心理护理的64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心理状态、手术配合度、术中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前3 d抑郁、焦虑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当天、手术前20 min、手术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手术配合度明显升高,术中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当天给予术前护理告知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与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
-
常丽丽;
宋小松
-
-
摘要:
目的:研究FS-LASIK与SB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薄角膜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的94例高度近视眼薄角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予以FS-LASIK术治疗,B组予以SBK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一例并发眼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94±0.13),术后7d为(1.08±0.19),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改善(P0.05),但A组角膜瓣移位的比例高于B组(P<0.05).结论:FS-LASIK与SB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薄角膜患者均获得了良好收效,但针对不同类型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获得满意疗效打下坚实基础.
-
-
-
张敏;
邱丽
-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近视眼患者500例(1 000眼),按其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0.05);与高度近视组比,术后1个月轻中度近视组患者裸眼视力≥0.5、≥0.8、≥1.0的患者占比均升高(P <0.05);术后6个月轻中度近视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0%,低于高度近视组患者的21.20%(P <0.05)。结论对屈光度<-6.00 D的轻中度近视患者,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其屈光度和裸眼视力的恢复效果较好,且随患者屈光度程度的增加,此手术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会受一定影响。
-
-
张敏;
邱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近视眼患者500例(1 000眼),按其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6.0 D),高度近视组(-6.2~10.0D),每组各250例(50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治疗.于术后1d及1个月、6个月检查患者屈光度水平;统计屈光度在±1.0D以内的患者占比;检测并比较裸眼视力水平;统计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d至6个月,两组屈光度在±1.0 D以内的患者占比逐渐升高,但轻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度近视组比,术后1个月轻中度近视组患者裸眼视力≥0.5、≥0.8、≥1.0的患者占比均升高(P<0.05);术后6个月轻中度近视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0%,低于高度近视组患者的21.20% (P<0.05).结论 对屈光度<-6.00 D的轻中度近视患者,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其屈光度和裸眼视力的恢复效果较好,且随患者屈光度程度的增加,此手术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会受一定影响.
-
-
焦首君
-
-
摘要:
目的 针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并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下降,心率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升及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1、3个月后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对视力的恢复提供有力帮助.
-
-
-
-
-
方燕;
费安裕;
林咸平;
叶晓玲;
赵春娟
- 《2016年台州市眼科学术会议暨飞秒激光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制订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法收集25例在本院行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分析发现,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存在术前焦虑和疑虑、术中紧张和无助、术后担忧和期盼的困扰等负性心理压力.结论: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的近视患者负性心理压力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对患者开展专业知识的宣教,关怀照顾,护眼和用眼的日常护理指导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手术的配合和术后的满意度.
-
-
刘伟民
- 《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近视形成中主要与屈光参数有关,其中,眼轴和角膜曲率(或晶状体曲率)是最主要的两个参数。据屈光要素改变分类,近视可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屈光指数性近视。在临床上,常见类型是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两组的混合型。既往研究表明,轴性近视患者与曲率性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轴性近视的疗效(视力)、屈光稳定性和预测性较曲率性近视稍差,表现为术后裸眼视力和屈光回退两方面。屈光回退患者主要表现为玻璃体腔的延长,即屈光回退主要因眼轴延长引起。本研究基于威视STAR4平台的SBK术进行轴性近视手术设计的探讨,经研究表明,对轴性近视较曲率性近视增加0.50 D左右的切削量能取得较好的结果。限于样本量、研究平台和随访时间,对轴性近视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设计仍需进一步探讨。
-
-
张晶晶;
徐海洋
- 《2014现代护理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随着准分子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准分子激光手术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近视眼、散光等屈光不正性眼病,目前临床上准分子术后多用胶带将透明眼罩固定于术眼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准分子术后需要每小时点眼药水1次,每次点眼时都需要将胶带揭开并打开眼罩进行操作,过程复杂并且极易使眼罩受到污染,从而增加术眼感染的风险.笔者研制的准分子术后专用镜用于替代此种包扎方式,为临床提供一种准分子术后专用的术眼保护性医疗器具,不仅摘戴方便而且可避免感染的风险.
-
-
-
贾心刚;
马玉涛
- 《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应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评估飞秒激光和微型板层角膜刀所制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瓣厚度及边切角(side-cut angle)。rn 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在大庆眼科医院行LASIK术患者80例(160只眼),其中使用鹰视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40例(80只眼),使用Moria M2一次性90刀头自动旋转式微型角膜刀组40例(80只眼),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应用OCT及相关软件测量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瓣上14个点位厚度,及0°、90°、180°、270°四个角膜瓣边缘的边切角。rn 结果:飞秒激光组预设的角膜瓣厚度为105μm,边切角设定为80度。实际制作的角膜瓣中央厚度均值为(104.7±6.5)μm,微型角膜刀组均值为(137.8±19.3)μm。角膜瓣厚度空间特征:板层角膜刀组角膜瓣呈现中央薄而周边厚的形态,其中角膜瓣中央部厚度变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部厚度变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均值(19.47±0.58)μm,高于左眼(16.29±0.74)μm;入刀侧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22.45±0.57)μm,高于出刀侧差值均值(14.67±0.8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μm.飞秒激光组不同离心度位置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呈平板状。飞秒激光组所制角膜瓣均匀性明显高于微型角膜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角膜瓣边缘呈垂直状态,对位良好。rn 结论:眼前节OCT是无创、简捷并可靠的角膜瓣形态检测手段。结果表明LASIK术中使用鹰视FS200飞秒激光所制角膜瓣较Moria M2一次性90刀所制角膜瓣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角膜瓣均匀性更好。
-
-
张青蔚;
周跃华;
田磊;
王宁利;
张晶;
黄静;
松秀梅
- 《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不同厚度的微型角膜刀(90、110、130刀头)制作角膜瓣的均匀性及可预测性。rn 方法:选取3组准分子激光手术连续病例, Moria M2 90刀头制瓣组(26例,52只眼)、Moria M2 110刀头制瓣组(29例,58只眼)、Moria M2 130刀头制瓣组(32例,64只眼).应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了LASIK术后1周,每个角膜上0°、45°、90°和135°四条子午线所在截面的OCT影像图.每条子午线所在截面选取5点,每个角膜瓣上共20个测量点。对这20个测量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以评价3种不同型号微型角膜刀所制角膜瓣的均匀性和精确性。rn 结果:Moria M2微型角膜刀90、110、130刀头制瓣组中央区角膜瓣厚度均值分别为119.23±15.65μm,140.55±10.03μm,165.92±17.00μm.角膜瓣20个测量点的的平均厚度90、110、130刀头制瓣组均值分别为124±17μm、148±8μm、175±14μm.角膜瓣的一致性检验中得出三种刀头所制角膜瓣皆为中间薄,周边厚,形状近似一凹透镜.其中角膜瓣中央变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变异都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角膜瓣精确性与可预测性方面,微型角膜刀90刀头、110刀头和130刀头所制角膜瓣,与预计值110μm、130μm、150μm相比:中央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的差值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边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样本t检验).在鼻、颞侧角膜瓣厚度的比较中发现三种刀头在周边部:右眼的颞侧角膜瓣均明显厚于右眼的鼻侧角膜瓣,而左眼的鼻侧角膜瓣又均明显厚于左眼的颞侧角膜瓣。rn 结论:三种微型角膜刀所制角膜瓣均非均匀一致的厚度,角膜瓣中央与预计值差异小,周边差异大.同一眼角膜瓣厚度鼻颞侧亦有不同.
-
-
李勇;
刘建国;
叶璐;
万雅群;
李娟;
李晶
- 《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应用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取准分子激光治疗中高度近视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观察组患者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对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以及角膜瓣实测厚度进行比较。rn 结果:术后1天、7天、1月、3月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分别占总数的41.50%、64.75%、68.25%和73.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测角膜瓣厚度与设置值相比平均偏离15.46um,角膜瓣平均厚度与角膜顶点处角膜瓣厚度相差0.06um,而对照组上述两值分别为36.68um和16.54um.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应用于准分子激光手术与传统板层刀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的手术技术.
-
-
-
-
-
-
-
-
-
-
-
-
-
-
- 无锡市中医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6-06
-
摘要:
准分子激光手术用眼球固定环,有一端带有“Y”形分叉的手柄,“Y”形分叉的两端与一带齿的环固定连接,所说环上有三个间距均匀的齿,“Y”形分叉的夹角为45度。其可主动地预防不自主眼球转动,使眼球在手术中始终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避免不自主眼球转动时激光给眼球带来意外损伤,大大提高激光手术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