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冷端优化

冷端优化

冷端优化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83436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节能技术、能源工程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全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2014年全国用电与节电技术研讨会等;冷端优化的相关文献由32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正、陆涛、白玮等。

冷端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3436 占比:99.97%

总计:283534篇

冷端优化—发文趋势图

冷端优化

-研究学者

  • 徐正
  • 陆涛
  • 白玮
  • 侯平利
  • 孟瑜炜
  • 张震伟
  • 李京
  • 王明仁
  • 胡友情
  • 孙伟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正清; 方常芳; 李季
    • 摘要: 采用《循环水系统优化计算程序》进行水力、热力及经济计算优化,比选出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最优循环水系统配置方案。以此方案为基础,采用“冷效相同”的方法对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与机械通风冷却塔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优化比选。研究表明影响冷却塔塔型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发电单位成本和自然塔单位面积造价,当冷却塔单位面积造价为5500元/m^(2)以上且发电单位成本低于0.4元/kWh时采用机力塔更有优势。
    • 陈云; 李森; 赵元宾
    • 摘要: 针对传统电厂冷端系统性能不稳定和年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负挖深度的直流式冷端系统热力、阻力、土建和年运行费用计算的数学模型,由不同塔外工况得到冷端系统的最优化配置,分析冷却水进水温度、凝汽器面积单价和凝汽器负挖深度对冷端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和凝汽器面积单价可减少冷端系统的年运行费用,凝汽器负挖深度为3~5 m时冷端系统的各性能参数达到较大值,因此根据不同塔外气象参数选择冷端系统配置能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并减少冷端系统的年运行费用。
    • 孟令国; 龙辉; 管永庆; 王威; 倪煜
    • 摘要: 我国在“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但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火电机组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发电量的主要来源。大量火电机组承担着调峰任务,部分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也常处于中间负荷或低负荷运行,造成火电机组平均负荷降低,机组效率差,煤耗偏离设计值较多。同时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企业自身经营需要,对于新建机组设计和现役机组升级改造,宽负荷节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以2×1000MW超超临界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电厂机组运行情况,对新建机组进行宽负荷冷端优化及冷却系统配置进行深入研究,使新建机组在设计阶段就考虑机组在宽负荷工况下能够节能运行。
    • 周广沙; 金涛; 曲晓明
    • 摘要: 针对冷端采用二次循环冷却系统的核电汽轮机选型,基于最佳真空理论及年总费用最小法,结合二次循环冷却系统的特点,分析汽轮机选型的影响因素,提出方案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冷端优化后的汽轮机型式更合理地匹配了汽轮机的实际情况,可为同类型核电汽轮机选型提供参考。
    • 魏子敬
    • 摘要: 某公司2×660MW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在运行中汽耗率较高,低于机组设计值,其中冷端系统对汽耗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汽轮机冷端系统存在的主要难题,提出了各个部分优化的有效对策和方法,并逐步予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汽轮机冷端优化和机组的节能降耗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丘敏
    • 摘要: 汽轮机冷端系统是火电机组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优化其冷端操作来改善运行的经济性对资源综合利用型电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对国内某60MW凝汽式机组的冷端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冷端智能运维(CIMS®)方案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应用结果。该成果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冷端治理的5个技术问题。既可以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又能为低污染、低水耗的汽轮机冷端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 郑开云
    • 摘要: 超临界CO_(2)循环冷端排出的热量温度较高,优化冷端温度对于提高循环的效率有重要作用。为了获得最佳的全年平均效率,有必要引入人工制冷,使超临界CO_(2)循环运行在更优化的冷端温度下。针对550°C/20 MPa参数的分流再压缩方式的超临界CO_(2)循环,通过热力学方法,分析了自然冷却和人工制冷组合条件下,冷端温度为5~35°C的不同工况下全年平均循环效率,并对冷端温度优化方法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选取优化的冷端温度,将自然冷却和人工制冷相结合,可提高机组的全年平均效率。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冷端温度优化方法有较佳的适用性。引入人工制冷导致机组设备投资增加,但是机组运行效率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发电收入,并在机组全寿期产生可观的收入增量。
    • 郭少博
    • 摘要: 热电联产机组负荷变动频繁、供热流量变化大,凝结式机组冷端模型不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为此以330 MW热电联供机组为例,研究其冷端优化模型,分析影响真空度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热电联供冷端优化数学模型,最后结合现场试验确定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机组最佳真空度受低压缸排汽量、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入口温度三个因素共同影响.当排汽流量较低时,两机两泵运行最优,随排汽流量上升两机三泵运行最优,继续提高流量两机四泵最优,循环水温度只影响最优运行方式变化范围,但不改变循环水流量随排汽量变化总趋势.此外新模型可集成在SIS系统上为电厂运行人员提供在线指导,对电厂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 杨勤; 张震伟; 范海东; 孟瑜炜; 孙科达; 郑必君
    • 摘要: 机组运行中的冷端优化主要是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的优化,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前后的历史数据被记录在机组PI(pla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对这些历史数据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探寻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方式,进而指导机组冷端优化操作.在综述国内燃煤发电机组冷端优化研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从机组整体的视角分析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对供电标煤耗的影响,提出利用PI数据和以供电标煤耗为优化指标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最后以某沿海电厂两台1050 MW燃煤发电机组为例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绘制了这两台机组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图并给出了优化图中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切换临界线的拟合公式.该方法体现了从历史大数据中挖掘和复用运行人员操作经验的思想,对燃煤机组冷端优化操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王昱彭
    • 摘要: 对于燃气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冷端性能是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凝汽器面积越大,凝汽器背压越低,机组运行经济性越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