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普
农村科普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农业经济、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9748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才智、海峡科学、学会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四届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等;农村科普的相关文献由321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文良、廖建文、杨文志等。
农村科普
-研究学者
- 潘文良
- 廖建文
- 杨文志
- 马爱平
- (Missing)
- 唐金龙
- 姚世衡
- 张仕勇
- 张纪昌
- 文丹
- 朱光亚
- 朱洪启
- 李军平
- 杨春雷
- 林禄杰
- 梁凡
- 楼伟
- 王晓聪
- 石绍峻
- 简红江
- 范名金
- 路遥
- 郭瑞
- 黄丹阳
- 龙见香
- Cheng Xiaoping
- Li Junping
- 丁伟
- 丁卫国
- 丁应柱
- 丁民民
- 丁远奎(文/图)
- 万宝观
- 丘诚光
- 乔莉
- 付山
- 伍浏阳
- 何兴健
- 何山
- 何康
- 何瑾
- 何雄奎
- 余金富
- 兰新
- 冯彬
- 冯桂真
- 冯殿齐
- 刘一民
- 刘万诰
- 刘乃文
-
-
吴丽娜;
朱丽蓉;
秦竟;
韩牙琴;
宋兰芬;
林秀燕;
陈亚兰
-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推动农村信息化进阶,是强化科普之翼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农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该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不同农村地区进行了调研,归纳分析福建省科普信息化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
-
丁远奎(文/图)
-
-
摘要:
作为楚雄市东华镇本东村委会上百宰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本科生,王兴平对农业有着浓厚兴趣,在大学期间就参与了很多涉农项目。2016年,毕业一年的他带着引种成功的"大五星"枇杷返乡创业。经过几年努力,如今他带领全镇4000多人通过种植枇杷实现增收。王兴平先后被评为"楚雄州农村科普示范带头人"和"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
-
王玉玲;
姚煦;
章建;
李勃
-
-
摘要: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是提高我国民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存在理论研究较少,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从科普政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科普工作、科普产业研究4个方面对我国科普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宁夏的科普工作提出了4点思考,以期对全国乃至宁夏科普工作的优化梳理出一些可行的依据。
-
-
廖丹凤;
包书政;
冯桂真;
王长海;
张楠;
边全乐;
何雄奎
-
-
摘要: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是今后构建农村科普新格局、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农学会广泛动员和吸纳涉农科教工作者及农技推广人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家、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等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塑造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社会化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136支服务分队,志愿者近3000人,形成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用得上、留得住、常在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保障了科普资源常年扎根农村,形成了农村科普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到了实处。
-
-
欧善国
-
-
摘要:
农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基本农业现代化的行动主体,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如何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推进农村科普信息化,积极有效地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州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为例,从平台选择、用户画像、内容精选、场景学习和资源利用五个纬度探讨分析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选取传播渠道,精准分层服务对象,精准定位科普内容,创新变革方式,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创新地开展融合式、精准式的农村科普工作策略,努力打造农村科普新生态,以期为农村科普工作者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新媒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文献计量学工具、文本挖掘工具等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一方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促进农民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
-
-
张国强
-
-
摘要:
近年来,科技知识在农村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然而,传统科普资源难以满足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这些地区难以获得更加持续、有效的科普服务.随着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机会、分享城镇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科普在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
王靖
-
-
摘要:
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对象,其中农民数量多,科学素质参差不齐,是科普工作既重要又特殊的一个群体.强化农村科普宣传、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工作.该文以福州市为例,收集当地村民对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科普宣传的针对性建议.
-
-
李培习;
梁洁;
何山
-
-
摘要:
袁春山,男,1957年10月生,山东省临沭县春山茶场场长,中国共产党党员,农民高级农艺师,临沂市政协委员、临沭县人大代表、山东省茶叶协会副会长、临沂市茶叶学会理事长。从事茶叶生产40余年来,他工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共获得集体、个人奖励200多项次,先后被评为临沭县十大杰出青年、临沭县第六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临沂市劳动模范、临沂市农村科技星火带头人、临沂市农村科技大王、临沂市新长征突击手、临沂市农村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山东省农村科普带头人、齐鲁创业之星、沂蒙乡村之星、齐鲁乡村之星;先后当选临沂市政协委员、临沭县人大代表、山东省茶叶协会副会长、临沂市茶叶学会理事长。
-
-
-
-
摘要:
近日,2021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首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在西部(重庆)高新区·熙街广场拉开帷幕。中国科协常委,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为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揭牌。启动仪式上,王合清、杨新民为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揭牌,徐晓强、王书瑞、钱陵为科普重庆共建基地授牌,吴序、罗治洪、周智勇、黄永红为农村科普"十强十佳"单位授牌。
-
-
-
-
摘要:
近日,2021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首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在西部(重庆)高新区·熙街广场拉开帷幕。中国科协常委,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为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揭牌。启动仪式上,王合清、杨新民为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揭牌,徐晓强、王书瑞、钱陵为科普重庆共建基地授牌,吴序、罗治洪、周智勇、黄永红为农村科普"十强十佳"单位授牌。
-
-
Cheng Xiaoping;
程小平
- 《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文中分析了现阶段农民科学素质的状况及存在问题,结合陕西省长武县的工作实践,对大学生村官兼任农村科普宣传员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具有的重要意义主要职责及任务、具备的自身优势和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科普宣传员进行了探讨.对搞好大学生村官科普员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科普宣传员,要有热爱农村科普工作之心;勤于学习科学知识;有不断探索的精神;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开展科普宣传;发挥好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示范引导,在实际工作中带动农民提高作物管理水平,增加群众收入,以实实在在的效益影响群众。
-
-
Li Junping;
李军平
- 《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农村科普是国家推进科学普及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农转非的步伐大大加快,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多于城镇人口的现实没有改变.加大农村科普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仍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以位于北京东南部的李家务村为例,在获取资料的基础上,以点到面,对当今农村科普,特别是对处于发达地区的农村科普存在的一些问题、短板等进行探析,希冀在这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应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使农村科普实践能够经常化、定期化。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做到既泛又专;加强网站监督管理,坚决抵制一些不良信息;,在普及专业知识的同时,尽量使内容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实用性,及时发布一些跟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信息(应急措施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认识辨别能力,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长足发展。
-
-
张纪昌;
石绍峻
- 《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农村需要新型科普模式,即直接针对并服务于科普对象自主确定的个体或群体本身,整合现有科普资源和科普渠道,定向地、可控地、有效地、长期地为确定的科普对象开展科普服务,并在科普对象成长示范和科技辐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其成为新的科普资源与环节。文章结合农村科普现状提出“帕雷托改进模式”并分析了此模式的架构、运行及其特点,同时探讨了新模式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
-
唐衍伟;
贾鑫莹
- 《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农村科普阵地是提升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素质的重要载体,“站栏员”建设是农村科普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解决了农村科普活动场所缺乏、基础设施不足、科普队伍薄弱、组织网络不健全等问题。从黑龙江省“站栏员”建设的状况看,各级科协组织正在积极加强“站栏员”建设。同时,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站栏员”建设的建议和策略,认为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站栏员”建设顺利实施;创新思路,完善措施,不断提升农村科普设施建设水平;结合实际,发挥作用。推动农村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秦彪;
赵旭光;
李其元
-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科学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都是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阜阳市的调研,针对农业大市的阜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特点,认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变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是首要任务,然而农民科学索质偏低,科学技术推广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持续增长的支撑力等,严重制约了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科协工作实际,提出观点,要想让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好农村科普工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农业发展储备后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