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1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专利文献93273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姚礼庆、周平红、姜琼等。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93273 占比:99.80%

总计:93463篇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发文趋势图

内窥镜检查,胃肠道

-研究学者

  • 姚礼庆
  • 周平红
  • 姜琼
  • 徐美东
  • 李兆申
  • 罗庆锋
  • 钟芸诗
  • 廖嘉忠
  • 张轶群
  • 许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晓岚; 徐萍; 赖跃兴; 徐凯; 袁海朋; 吴杰; 王力波; 石秀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能.方法 利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胃癌危险度评分,向中、高危体检人员发送筛查告知书,对愿意行胃镜检查的体检人员进行胃镜检查.分析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2019年1-4月,卫生系统从业人员在南京医科大学上海松江临床医学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共5 357例,新型胃癌筛查评分为中危者576例、高危者164例,其中131例(17.70%,131/740)在该院行进一步胃镜检查,包括中危组91例(91/131,69.47%)、高危组40例(40/131,30.53%).行胃镜检查后,发现胃癌4例,食管癌1例,均为早期癌.中危组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2/91,2.20%),早期食管癌1例(1/91,1.10%);高危体检人员中发现早期胃癌2例(2/40,5.00%).高危组的肿瘤检出率(5.00%)大于中危组(3.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卫生系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危险分层,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 龚建; 刘德良; 霍继荣
    • 摘要: 本文报道了1例十分罕见的以消化道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的卡波西肉瘤,胃镜显示胃、十二指肠多发散在的隆起性肿块.患者1年半前因确诊膜性肾病,一直使用甲泼尼龙和他克莫司治疗.胃肿块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卡波西肉瘤,行胃部局部放射治疗8次.治疗2个月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考虑卡波西肉瘤累及颅内,家属放弃治疗.此病例提醒临床医师对于胃肠道多发的隆起性肿块,如有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史,要警惕卡波西肉瘤.
    • 徐铭; 姚理文; 胡珊; 胡孝; 刘金柱; 于红刚
    • 摘要: 目的 构建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并评估其在胃肠镜检查中的质量监控作用.方法 基于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协议,获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6年12月-2018年10月胃肠镜检查患者的电子医疗记录和图像,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开发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该系统运用回盲部识别模型、体内外图像识别模型以及胃的26个部位识别模型,监控达盲率、肠镜退镜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覆盖部位数等质控指标.随机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3-11月83例胃镜检查和205例肠镜检查患者的图像,测试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质量控制功能的准确性.结果 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由胃镜质量分析、肠镜质量分析组成,可随时自动生成包含各质控指标的内镜医师胃肠镜检查质控报告.该系统监控的达盲率、肠镜退镜时间、胃镜检查时间和胃镜检查覆盖部位数的准确率分别为92.5%(172/186)、91.7%(188/205)、100.0%(83/83)和89.3%(1 928/2 158).结论 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可实现胃肠镜检查的质量监控作用,以便内镜医师了解自身的工作情况,从而提升胃肠镜检查质量.
    • 杨静; 张诗; 孟庆涛; 周斌
    • 摘要: 目的 评价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诊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患者(年龄65~ 80岁)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方案:A组丙泊酚1.5 mg·kg-1,B组芬太尼1 μg·kg-1+丙泊酚1.5 mg·kg-1,C组纳布啡0.1 mg·kg-1+丙泊酚1.5 mg·kg-1,按需追加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3组患者入室(T0)、意识消失(T1)和诊疗结束(T2)时的生命体征,记录胃肠镜操作、麻醉诱导、苏醒和定向力恢复时长,体动次数和丙泊酚追加量;苏醒后5 min(T3)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评估T0时、苏醒后15、30、60 min(T4、T5、 T6)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低于T0时和T2时(P<0.05),且T1时B组的RR低于A组和C组(P<0.05),T0时和T2时3组MAP、HR、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胃肠镜操作及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的诱导时长、体动次数及丙泊酚追加量均少于A组(P<0.05),A组和C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A组和C组T3时的NCSE各项通过率及T4~T6时的MMSE评分均优于B组(P<0.05),且呼吸暂停、头晕、恶心、嗜睡和瘙痒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的无痛胃肠镜诊疗,且可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 赵莉; 李文彬; 罗庆锋; 关玉霞; 林松柏; 吴晰
    • 摘要: 分析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胃肠镜检查发现的病变及病变间的关系.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体检中心1 663例胃镜检查的结果,结合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对各疾病的检出率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别为1240例(74.6%)和423例(25.4%),40岁以上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多见.其他常见疾病包括胃体和(或)胃窦糜烂、胃底腺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胆汁反流等.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和胃癌均为早期病变.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息肉为常见病变,包括结肠腺瘤382例(23.0%),增生性息肉217例(13.0%),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直肠癌占0.7%.结肠憩室和结肠黑变病更常见于>40岁者.结肠腺瘤以男性多见,结肠黑变病以女性多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快速尿素酶检查阳性率为32.2%.HP感染与胃底腺息肉无明确相关性(P= 0.329).胃底腺息肉与结肠腺瘤、结肠癌之间无明确相关性(P=0.152,P=0.616).胃肠镜检查在消化道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早诊早治方面有重要作用,应重视其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 程捷瑶; 吴晰; 杨爱明; 刘红; 刘揆亮; 魏南; 杜雪梅; 吴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白光内镜联合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评估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浅表胃癌患者资料,将术前白光内镜及EUS资料完整,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内镜医师对白光内镜判读结果的自信与否,将患者分为白光内镜确定组(47例)和白光内镜不确定组(37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估白光内镜及EUS对浅表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 白光内镜和EUS判断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3.8% (62/84)和81.0%(6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白光内镜确定组白光内镜判断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93.6% (44/47),高于白光内镜不确定组的48.7%(18/37) (x2=21.656,P<0.001).84例患者中20例(23.8%)被白光内镜高估浸润深度,其中8例(40.0%)经EUS修正诊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表面不规则(OR=5.076,95%CI:1.628~15.821,P=0.005)、病变边缘显著隆起(OR=3.831,95%CI:1.238~ 11.857,P=0.020)和病理类型是未分化型癌(OR=6.887,95%CI:1.882~25.204,P=O.004)是影响读图医师信心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浅表胃癌,白光内镜确定病变浸润深度者,白光内镜诊断准确率高;白光内镜不确定浸润深度者,联合EUS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 张妍; 丁惠国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套扎治疗、硬化剂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或者硬化剂治疗的15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治疗后72 h~6周内有无再出血分为早期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早期再出血率为24.8%(38/153).早期再出血组的Alb低于未出血组,APTT、PT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男性、曲张静脉程度、红色征、门静脉血栓、腹水程度和肝功能分级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发门静脉血栓(OR=9.781,95%CI:2.248~42.556,P=0.002)、大量腹水(OR=6.195,95%CI:1.053~36.447,P=0.044)及肝功能Child-Pugh C级(OR=6.434,95%CI:1.067~38.786,P=0.042)是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Alb(OR=0.806,95%CI:0.685~0.947,P=0.009)是早期再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 门静脉血栓、大量腹水、肝硬化Child C级及低蛋白血症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蒋冲; 孙一文; 滕月; 来瑞鹤; 李爱梅
    •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学特点和消化内镜分型,并评估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反映肿瘤增殖活性及判断存在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成分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南京鼓楼医院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6.4±18.1)岁]未经治疗、病理确诊为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及消化内镜资料(分为慢性胃炎样型、凹陷型和隆起型).通过目测法判断病灶为阳性(FDG摄取高于周围组织)或阴性(FDG摄取低于周围组织),摄取方式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勾画病灶感兴趣区,记录SUVmax,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对3种类型病灶SUVmax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发生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与非转化病灶的SUVmax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SUVmax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SUVmax判断病灶存在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成分的阈值.结果 PET/CT阳性者15例,诊断准确性为41.7%(15/36),其中,对消化内镜分型为慢性胃炎样型的诊断准确性最低(4/16),凹陷型次之(6/15),而隆起型病灶最高(5/5)并多以局限性为主(4/5).隆起型病灶SUVmax(10.7±6.4)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样型(2.1±0.8)和凹陷型(2.7±1.4);F=13.010,均P<0.05).36例患者的病灶SUVmax[2.7(1.8,5.0)]与Ki-67指数[10%(15%,40%)]呈正相关(rs =0.345,P=0.039).存在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成分病灶的SUVmax明显高于不存在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成分的病灶[9.4(3.1,14.8)与2.3(1.7,3.9);z=-3.044,P=0.002],且SUVmax判断存在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成分的阈值为6.5(曲线下面积为0.788,P=0.011).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隆起型病灶上优势明显,但对慢性胃炎样型及凹陷型效能欠佳.SUVmax可用于辅助判断胃MALT淋巴瘤增殖活性及是否存在弥漫性大B细胞转化成分.
    • 刘芹; 梁和业
    • 摘要: cqvip:门静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局限性囊状或梭形扩张,发病率为0.067%~0.43%[1-2]。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EcV)占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1.0%~5.0%[3],其较为少见,而由门静脉瘤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EcV破裂出血则更为罕见。
    • 张欢欢; 谭永红; 宋兴荣; 徐颖怡; 魏伟; 龙笑芬
    • 摘要: 目的 确定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量效关系.方法 选择胃肠镜检查术患儿,年龄3~8岁,ASA分级Ⅰ或Ⅱ.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儿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2.5 mg/kg.采用Ambesh 4分法评价丙泊酚注射痛,注射痛预防无效,则下一例增加纳布啡剂量,否则降低一个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1 mg/kg,重复此过程,直至出现第7个交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纳布啡预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和ED95及其95%CI分别为:1.57(1.50~1.62)和1.71(1.64~2.05) mg/kg.结论 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和ED95分别为1.57和1.71 mg/kg.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