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
内河港口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528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经济、水路运输、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875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交通企业管理、港口科技、水运工程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2年内河集装箱运输论坛、安徽省第十届航海论坛、安徽省第九届航海论坛等;内河港口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健、王哲、张雨希等。
内河港口
-研究学者
- 周健
- 王哲
- 张雨希
- 徐瑞光
- 余丽波
- 岳雷
- 余思勤
- 吴晓敏
- 李序颖
- 于敏
- 张钧雷1
- 杨秋平
- 程长
- 郑文英2
- 京生
- 余丽波1
- 刘青
- 周健1
- 姜斌远
- 岳雷1
- 扬港
- 段雪妍
- 王哲1
- 田璐
- 覃远通
- 万绍红
- 仲南艳
- 刘洪星
- 吴子丹
- 吴立人
- 周信
- 周盟农
- 夏伟
- 娄苹苹
- 孙凤山
- 孟凡雷
- 左晓戎
- 张利国
- 张正传
- 徐洪磊
- 徐萍
- 戴荆静
- 扬懿
- 李勇华
- 李媛
- 李小平
- 李波
- 杨树龙
- 杨琳华
- 柯小兵
-
-
徐瑞光;
周健;
张雨希;
王哲
-
-
摘要:
2021年11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运行总体平稳;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旅客吞吐量持续低位运行。货物吞吐量11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4亿吨,同比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5.3%,与10月基本持平。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4亿吨,同比增长2.5%;内河港口完成5.0亿吨,同比增长0.4%。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9亿吨,同比增长4.2%;完成内贸货物吞吐量9.5亿吨,同比增长0.7%。
-
-
杨凯;
邓志鹏
-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内河中小型港口为提升生产作业效率,保障港口运营安全,加强港区经营管理,普遍具有智慧化港口建设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内河中小型港口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智慧港口建设需求和目标,从数字化业务应用系统、智慧化辅助决策平台两个层级,给出智慧港口规划和建设的方案和建议,以期对中小型港口智慧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
王国锋;
李媛;
谭艳斌;
谭文津;
胡丽珍
-
-
摘要:
以内河港口规划环评为依托,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风险强度确定的基础上,采用MIKE对高风险区码头前沿操作性事故溢油和航道船舶碰撞事故溢油2种方案开展溢油漂移模拟预测,得出了油膜可能会影响的范围,为事故预警、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规划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
-
-
孙娟;
王浩俣
-
-
摘要:
港口,作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重要的战略枢纽,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其对外贸易中约95%是由海运完成的,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同比增长4.4%,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2%,继续位居全球第三。智慧港口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纷纷提速智慧港口建设,其中宁波舟山港已走在智慧港口建设的最前沿。
-
-
徐瑞光;
周健;
张雨希;
王哲
-
-
摘要:
一季度,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略有增长,旅客吞吐量有所恢复,但仍低于疫情前规模。货物吞吐量一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4.1亿吨、同比增长1.8%,内河港口完成12.2亿吨、同比增长1.1%;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1亿吨、同比下降4.7%,完成内贸货物吞吐量25.2亿吨、同比增长4.6%。
-
-
程恩旺;
郁友祝
-
-
摘要:
中国有150多个沿海港口、2000多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444个;中国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贸易量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一,在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占7个(上海、深圳、宁波、广州、青岛、天津及中国香港)。
-
-
徐瑞光;
周健;
张雨希;
王哲
-
-
摘要:
1月,全国港口生产运行基本平稳,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总体处于低位,一定程度受春节错期、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叠加影响。货物吞吐量1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0亿吨,同比增长0.6%,增速较上月放缓2.2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6亿吨,同比增长2.6%;内河港口完成4.4亿吨,同比下降3.2%。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0亿吨,同比下降2.4%;完成内贸货物吞吐量9.0亿吨,同比增长1.9%。
-
-
王国锋;
李媛;
姚琳;
郑晗
-
-
摘要:
以内河港口规划环评为依托,在区域气象特征、地形参数、气象数据、预测因子、预测内容、评价标准、背景浓度、预测范围、预测周期等确定的基础上,以防尘率为75%和90%的2种情景分别估算2025年和2035年南昌港的粉尘排放量,采用AERMOD模型预测TSP、PM _(10)、PM_(2.5)在网格点和环境保护目标处长期气象条件和极端情况下污染物的日、年均浓度贡献扩散态势,分析粉尘排放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模拟结果为南昌港各港区强化散货堆场、装卸区的粉尘污染治理措施、加强作业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规划的优化调整。
-
-
徐瑞光;
周健;
张雨希;
王哲
-
-
摘要:
1-2月,全国港口生产延续平稳运行态势,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增长,旅客吞吐量有所恢复,但仍明显低于疫情前规模。货物吞吐量1-2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6亿吨,同比增长2.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5.7亿吨、同比增长2.7%,内河港口完成7.9亿吨、同比增长2.6%;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7.3亿吨、同比下降3.9%,完成内贸货物吞吐量16.2亿吨、同比增长5.9%。
-
-
邱伟维;
徐迪;
蔡鹏
-
-
摘要:
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内河港口间距离是开展内河相关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设备逐渐应用于测距研究,本文依托遥感影像、水资源地理数据等,运用数字影像测量技术,提出了内河港口间测距方法,构建了数据网络拓扑集,并对我国内河港口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初步形成了距离数据库,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部署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与参考。
-
-
刘珅;
彭宏恺
- 《2019年海事管理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内河港口岸电系统应用的前景,阐述了岸电系统的政策导向和环保优势,分析了内河港口岸电系统,对两种岸电系统在内河港口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指出在推广岸电作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
-
孙凤山
- 《2012年内河集装箱运输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从阐述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优势出发,分析了内河港口发展集装箱物流的现状,进而引出集装箱物流发展适逢其时.重点探讨了内河港口发展集装箱物流的几个主要途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内河港口结合实际发展集装箱物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
-
金凤;
刘虎英;
欧阳飞
- 《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内河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方案评价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根据内河集装箱装卸特点,以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为基础,建立装卸工艺方案优选的综合评判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计算简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内河集装箱装卸工艺方案优选的一种有效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