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焦显微镜
共焦显微镜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50424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等;共焦显微镜的相关文献由54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丽娅、陈家祺、黎明等。
共焦显微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0424篇
占比:99.88%
总计:150611篇
共焦显微镜
-研究学者
- 王丽娅
- 陈家祺
- 黎明
- 谭久彬
- 陈龙山
- 余晓菲
- 刘俭
- 刘祖国
- 刘辰光
- 肖启国
- 赵唯松
- 唐志列
- 姚晓明
- 张梅
- 张运海
- 林跃生
- 陈刚
- 黄维
- 李金
- 王昭
- 罗丽辉
- 赵维谦
- 邱丽荣
- 刘晓军
- 卢文龙
- 吴洁
- 周莉萍
- 孙声桃
- 张丰菊
- 张月琴
- 王静
- 程燕
- 胡楠
- 蒋向前
- 蒋爱华
- 薛晓君
- 袁佳琴
- 陈成
- 高飞
- 黄挺
- C.C.迪斯塔西奥
- C·C·迪斯塔西奥
- S·R·格罗德文特
- W.J.福克斯
- W·J·福克斯
- 于莉
- 叶孝佑
- 姚玉峰
- 宋书华
- 张运波
-
-
谢翠娟;
李兆瑞;
于广委;
李韵秋
-
-
摘要:
目的 通过共焦显微镜检查,探讨活体组织上睑缘蠕形螨成虫及虫卵的形态以及感染率相关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共焦显微镜通过对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379例干眼症状患者睑缘蠕形螨观察,眼睑睫毛囊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虫体及虫卵形态.采用的阳性标准为4个眼睑中,任一个眼睑蠕形螨计数达到3条/3根睫毛,包括蠕形螨或虫卵,即为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结果 379例干眼症状患者中发现蠕形螨感染者330例,阳性率为87.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86.6%,女性感染率为87.4%,不同性别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睑缘蠕形螨感染率增加,≥60岁组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焦显微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虫卵及成虫在睫毛囊内的形态以及分布情况,它具有无创、便捷、全面等特点,弥补了睫毛拔出显微镜下观察的缺点,且共焦显微镜检出率明显高于睫毛拔出检出率.
-
-
朱智勇;
王敬亭;
董燕玲;
李素霞
-
-
摘要:
目的 探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和青岛眼科医院的棘阿米巴性角膜炎120例(122只眼),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危险因素以及误诊情况,根据发病时间及溃疡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期,分析不同时期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多发生于36~60岁患者(80/120).角膜外伤是该病首要危险因素(31/61),其次是污水入眼(13/61),角膜接触镜仅占14.8%(9/61).仅13.1%的患者于首诊确诊(16/122),县及县以下医院误诊率较高(86/90);误诊诊断以病毒性角膜炎最多(46/122),其次是细菌性角膜炎(23/122)和真菌性角膜炎(14/122).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出率(90.3%)远高于角膜刮片(75.9%)等方法.本研究中35只眼为初期(28.7%),80只眼为中期(57.4%),17只眼为晚期(13.9%).57.1%初期病眼(20/35)和5.7%中、晚期病眼(5/87)可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2%行角膜移植术治疗的病眼为中、晚期(67/76),因复发或病灶扩散而无法保存眼球行眼内容剜出术的有7只眼(5.7%),均为晚期患者.结论 角膜外伤和污水入眼是我国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病在基层医院误诊率仍然较高,共焦显微镜可提高检出率;药物治疗对本病初期患者效果较好,而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术治疗.
-
-
-
-
苏云娟;
陈铁红;
卜立敏;
申海静;
陈雪;
刘冰洋
-
-
摘要:
目的:采用共焦显微镜观察进展期圆锥角膜行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02/2017-02于我院行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1例15眼,分别于手术前后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早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显著减少或消失;角膜前基质呈蜂窝状,几乎无典型的角膜基质细胞,术后3mo基质细胞开始出现,术后12mo基质细胞数量几乎恢复到术前水平,但角膜上皮下神经仍稀疏,未达到术前水平;术后后部角膜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大小及形态未受影响.结论: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微结构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上皮下神经纤维和前基质细胞,但随着随诊时间的延长,这种变化呈逐渐减弱趋势.
-
-
郑巧;
张琪
-
-
摘要:
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CM)检查作为一种"活体组织学检查"方法,以其实时、无创、快速、高清的特点,在角膜生理、病理研究及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随访等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已在眼科临床及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CM在感染性角膜疾病、变性性角膜疾病及全身疾病所致角膜病变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
-
王合刚
-
-
摘要:
目的:研究共焦显微镜用于评价佩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择取28例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配镜后的不同时期眼角膜组织变化.结果:与佩戴角膜塑形镜之前相比,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患者的中央角膜全层厚度、上皮层厚度均出现降低,配戴一个月之后趋于稳定,前后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后基质层细胞厚度低于佩戴角膜塑形镜之前,佩戴6个月之后趋于稳定,前后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佩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角膜组织的影响非常小,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角膜组织微小变化会趋于稳定.
-
-
刘强;
何燕;
刘宗顺;
杨田;
李斌
-
-
摘要:
目的 探究睫毛根部螨虫在共焦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下检出率的区别.方法;收集眼科门诊中睑缘炎患者,先拔取受检者眼部睫毛,在光学显微镜下行螨虫病原学检查,再让受检者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收集睑缘炎患者62例共124眼,其中共焦显微镜查出螨虫103眼,光学显微镜查出螨虫47眼,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
-
姜丽丽;
王勇;
史春生;
詹邶;
李晶
-
-
摘要:
目的 探讨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1例(21只眼),分别行角膜刮片实验室镜检和共焦显微镜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阳性率.结果 21例(21只眼)患者中,实验室检查与共焦显微镜检查双阳性患者11例(52.38%),单共焦显微镜阳性患者7例(33.33%),单实验室检查阳性患者1例(4.76%).共焦显微镜检出率为85.71%,实验室检出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8例(38.10%)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好转13例(61.90%).4例(19.05%)患者在症状体征阴性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见基质层菌丝残留.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率,并可根据共焦显微镜实时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
-
高鸿亮;
郭志强;
范红雨;
许利娟;
祁艳华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变化,探讨损伤角膜内皮细胞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rn 方法: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97人143只眼,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0人40只眼.采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细胞变异系数等各项指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rn 结果:年龄相匹配正常人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893.88±255.026/mm2,急闭组1674.11±683.95/mm2,开青组2687.22±391.87/mm2,慢闭组2706.97±351.27/mm2。在各项指标中,角膜内皮平均密度、平均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0,8.795,53.531,35.131,40.346;P值均为0.000),其中尤以急闭组与各组相比差异显著。rn 结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开角性与慢性闭角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有差别但不显著。眼压升高时限是损伤角膜内皮细胞主要因素。
-
-
张醇
- 《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飞秒激光手术矫治屈光不正术后角膜出现的反应。rn 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对15例(30只眼)屈光不正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1月、3月的检查,将术前术后的结果进行观察对比。rn 结果:角膜上皮细胞未发现明显改变,所有术眼均在切削面发现高反光物质出现,浅层基质细胞在1周时发现轻度激活,表现为细胞轮廓明显,细胞核反光增强,角膜深层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未发现明显变化,术后1月时在5例角膜浅层发现分支的神经结构。rn 结论:共焦显微镜可以观察飞秒激光术后的早期角膜各层的反应及变化,飞秒激光术后1月即观察到早期的神经结构,有可能是飞秒激光术后干眼抱怨少的依据之一.
-
-
-
-
-
- 《第19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数字微镜器件(DMD)在并行三维共焦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数字微镜器件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电系统,每一片XGA格式的DMD芯片上都集成了近百万片微反射镜。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每一片微镜偏转±12度,从而对入射光进行调制。基于这样的特性,我们将DMD和共焦显微镜相结合,用DMD来代替传统共焦显微镜中的照明针孔,形成“虚拟针孔”阵列,从而在保留扫描共焦显微镜精度的情况下,提高检测效率。此外,本文提出了系统的横向扫描机制的优化方法,并通过实验给出了样品的采集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