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压
共模电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80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263659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太阳能学报、电测与仪表、电工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6输变电年会、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2015中国电磁兼容大会等;共模电压的相关文献由166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殿国、张兴、姜艳姝等。
共模电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3659篇
占比:99.84%
总计:264084篇
共模电压
-研究学者
- 徐殿国
- 张兴
- 姜艳姝
- 张承慧
- 邢相洋
- 李晓艳
- 秦昌伟
- 王付胜
- 胡存刚
- 王群京
- 谢震
- 杨淑英
- 蒋栋
- 张志锋
- 白保东
- 陈嘉楠
- 戴鹏
- 程仲元
- 邓惟滔
- 郑常宝
- 陈希有
- 高强
- 刘宇
- 孙尧
- 朱昊楠
- 李飞
- 王禹
- 章勇高
- 粟梅
- 谢文武
- 谢立宏
- 赵洪
- 赵炫
- 郭小强
- 郭磊磊
- 阮新波
- 任康乐
- 任碧莹
- 刘自程
- 吴学智
- 吴斌
- 周力为
- 夏正龙
- 孙向东
- 宋平岗
- 张犁
- 李珊瑚
- 毛承雄
- 程明
- 耿强
-
-
王迎迎
-
-
摘要:
传统新能源储能逆变器共模电压降低方法的电压波纹明显,动态响应速度过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新能源储能逆变器共模电压降低方法。结合峰值电压以及零状态持续时间,设计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策略以实现共模电压脉冲调制方式,设定集成电路中的电压为直流电压,使电压矢量根据脉冲序列的上升而下降,三相上管关断,下管导通,完成新能源储能逆变器优化,调制策略脉冲平移在最短时间做到了动态切换,确保了良好的共模电压差模属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能源储能逆变器共模电压降低方法能够很好地减少电压波纹,提高动态响应速度。
-
-
王顺;
杨淑英;
李一;
谢震
-
-
摘要:
虚拟空间矢量调制(VSVM)技术因其在共模电压(CMV)抑制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受到关注,但相较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其线性调制范围较小,影响了逆变器的电压输出。分析了使用和弃用零矢量调制策略的CMV特性和线性调制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SVM的过调制策略,推导出该策略下过调制补偿角与调制比之间的关系式,并设计了所提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采用所提策略时逆变器的CMV特性和线性调制范围等,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
-
曹德友;
李郎尼;
李钱;
伍文超
-
-
摘要:
EMC测试中大电流注入法(BCI)注入导致CAN总线共模电压跌落。本文对该现象进行研究,在长江公司BCI实验室中还原电压跌落现象,并通过实验找出电压跌落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使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电路图仿真模拟电压跌落现象,得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
-
钱金跃;
吴佳;
施文杰;
鲍旋旋;
岳建通
-
-
摘要:
NPC(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传统控制方法由于零矢量参与调制或滚动优化,无法有效降低CMV(共模电压),且计算量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简化MPC(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归一化控制输出电压,通过符号判断和逻辑运算确定所在扇区,将单个周期寻优的27个矢量降阶为10个,解决了计算复杂问题。然后,构建包含中点电位偏差、CMV抑制和开关频率在内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滚动寻优最佳矢量作用逆变器,实现CMV的最小化,且开关频率保持恒定。最后,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能以较少的时间控制多个目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
-
沙海峰
-
-
摘要:
心电监护和检测设备(包括心电图机、数字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是常见的医疗记录和监视设备,使用场合包括医院、救护车、飞机、轮船、医疗诊所等,这些环境存在着很多干扰信号。心电监护和检测设备工作时,其监测的信号需要从人体通过导线连接至心电监护和检测设备,此时的连接导线类似于一根接收天线,外界的干扰信号极易通过其引入心电监测设备。由于监护导线的长度基本相同,仪器工作时监测点位置固定,外界干扰信号大多以共模电压的形式出现。这些共模电压信号不提供有关心脏的任何有用信息,实际上还可能影响心电检测和监护设备的测量数据结果,为了准确测量、读取和记录心电信号,就必须抑制外界干扰信号。
-
-
张波
-
-
摘要:
抑制三相逆变器共模电压的无零矢量脉宽调制(NZVPWM)发波技术,其死区效应会造成共模抑制失效。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等效零矢量脉宽调制(AZSVPWM)技术,分析了可实现满调制度的死区约束条件,通过设置合理的死区范围,在宽调制范围内可保证对共模电压的有效抑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
-
徐殿胜;
张志锋
-
-
摘要:
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控制(MPC)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控制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针对PMSM的MPC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主要对单矢量、双矢量以及三矢量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
李珊瑚;
操孙鹏;
金昭阳;
韩旭
-
-
摘要:
针对现有间接矩阵变换器(IMC)共模电压峰值抑制只能达到43%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将共模电压(CMV)峰值抑制50%的新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首先研究了IMC各矢量下的CMV特性,在此基础上,新型调制方法根据输入电压所在的扇区选择最小CMV的零矢量和有效矢量,将有效矢量作用下的CMV峰值降低到0.29 V_(in),零矢量作用下的CMV峰值降低到0.5 V_(in),从而整体上抑制了CMV峰值。该新型调制方法利用IMC零电流矢量作用下的CMV与逆变级矢量无关的特性,解决了逆变级死区效应引起的共模尖峰问题,以及利用零电流矢量作用下的直流侧电压为0特性,逆变级实现了零电压开关(ZVS)。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调制方法的有效性。
-
-
王晓筠;
王群京;
胡存刚;
郑常宝
-
-
摘要:
针对三相五电平有源中点箝位型(ANPC)逆变器共模电压和电容电压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共模电压减小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首先,通过建立变换器输出共模电压的数学模型,舍去对共模电压影响较大的电压空间矢量,有效抑制了共模电压的脉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扇区划分,减少了控制集内的电压矢量数;然后根据悬浮电容电压采样值选择合适的开关状态,控制了悬浮电容电压的平衡。最后,将负载电流和上、下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值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选择价值函数最小的开关状态作为控制器的输出。此方法在平衡电容电压和减小共模电压脉动的基础上,降低了价值函数构建的复杂性,减小了控制器的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
-
贾万水;
张成;
熊梓辰
-
-
摘要:
NPC三电平逆变器在工业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此类逆变器存在直流母线中点电压偏移以及共模电压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该调制选取共模电压较小的基本电压矢量合成虚拟矢量,改进后的调制产生的共模电压仅为传统调制的50%,并且这些虚拟矢量产生的电流均为零,直流母线中点电压得以控制。同时,改进型调制采用g-h坐标系,计算量极大简化。所提调制策略通过减少开关序列的切换次数使功率器件开关次数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中点电压平衡速度62.5%。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以及RT-LAB半实物平台对改进型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
-
LI Junjie;
李俊杰;
JIANG Jianguo;
姜建国;
LIU Cong;
刘聪
- 《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五电平有源中点钳位型变换器共模电压和电容电压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h坐标系的新型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算法,能够减小共模电压,同时实现悬浮电容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首先,通过选取合适的冗余开关状态减小共模电压.其次,根据各相悬浮电容电压偏差和负荷电流方向,选取合适的冗余开关组合,实现悬浮电容电压平衡.同时,根据中点电压波动模型,提出一种直流侧中点电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采用五段式开关序列设计,根据目标函数对候选开关序列进行滚动寻优,选取最优开关序列.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新型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算法的有效性.
-
-
DENG Yang;
邓洋;
ZHANG Hui;
张辉;
LI Ning;
李宁
- 《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对于三电平中点箝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变流器,传统的单调制波载波调制(SPWM)共模电压抑制技术会造成直流侧电容电压低频波动,双调制波载波调制(double modulation wave carrier-based PWM,DMWPWM)策略可实现全调制度、全功率因数范围的无直流电容电压波动.选取含有零序分量的DMWPWM策略进行改进,以实现三电平NPC变流器的共模电压抑制与消除,综合考虑共模电压抑制效果、差模电压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得到最佳共模电压抑制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
洪国栋;
夏加宽;
闫超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由于PWM逆变器的瞬时输出三相电压是不对称的,就会在系统中产生共模电压,并且在电机转轴上感应出高幅值轴电压、并形成轴电流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共模电压的形成机理、影响过程,对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常用的电压源型SPWM变频器为例,首先会对逆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输出共模电压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共模电压的相关特性.然后结合PWM逆变器驱动感应电机系统的理论分析,利用Matlab/Simutink仿真软件,建立驱动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得到的共模电压数据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FFT分析工具,分别研究了不同调制比,不同载波比对共模电压特性参数的的影响并得到结论.为进一步抑制共模电压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
-
-
ZHAO Huan;
赵欢;
CHEN Henglin;
陈恒林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变频器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共模电压(CMV)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常规变频驱动系统中的三相两电平电压源逆变器,在分析共模电压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提出的共模电压抑制PWM(RCMV-PWM)策略进行了回顾,详细阐述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抑制原理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进而对目前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研究特点与发展进行讨论,为变频驱动系统中共模抑制策略的选择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
-
赵为;
倪华;
王付胜;
欧阳秋;
任康乐;
张兴;
王东毅
- 《2015中国光伏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光伏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非隔离型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中点平衡及共模电压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共模电压的三电平逆变器中点平衡算法,即在十三矢量调制策略基础上添加共模电压小的小矢量对中点电位进行控制;根据此思想,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载波实现方法,该方法不需进行扇区判断和复杂的几何运算,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实验结果证明本调制策略在降低共模电压的同时实现了中点平衡控制.
-
-
Cheng Yu;
成瑀;
Xu Dezhi;
许德志;
Ji Jinghua;
吉敬华;
Chen Zhonghua;
陈仲华;
Zhao Wenxiang;
赵文祥
- 《2017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提出了基于双逆变器的永磁直线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分析了双逆变器拓扑结构,建立了空间电压矢量数学模型,给出组合得到的各空间电压矢量对应的开关状态.该调制方法将空间矢量平面分割成6个四边形扇区,在扇区内将参考矢量分解成两个矢量,一个矢量由某一逆变器钳位于相应状态生成,另一矢量由另一逆变器在对应子扇区中调制产生.为抑制该方法所产生的共模电压,引入等效零矢量分配系数,通过零矢量产生的共模电压来消除基本电压矢量合成时产生的共模电压.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了该调制方法的正确性.
-
-
YANG Yugang;
杨玉岗;
SUN Heming;
孙鹤鸣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由于PWM逆变器输出电压中含有较多的高频分量,所以逆变器输出端必须加入低通滤波器来减小谐波含量.本文借鉴在PWM逆变器与电机之间插入共模变压器来消除逆变器输出端共模电压的方法,通过分析共模变压器带有漏感时的等效电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CLC型逆变器端无源滤波器.利用共模变压器所产生的漏感代替差模电感来抑制差模电压dv/dt,同时该滤波器对共模电压也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与传统的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可通过一个共模变压器同时对共模及差模电压dv/dt起到抑制作用,减少了滤波器的体积规模.最后通过理论的推导和仿真实验来验证了该滤波器的有效性.
-
-
ZHOU LIWEI;
周力为;
GAO FENG;
高峰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全桥逆变器在传统单极性正弦脉宽调制下会产生高频脉动的共模电压,限制了其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领域的应用.H6电路结构通过构造不同的续流回路理论上可以消除共模电压高频波动,但是由于开关结电容的存在,共模电压并不恒定.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特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全桥逆变器的共模等效电路,然后提出一种通用型的单相逆变器中点钳位电路,通过连接于直流电容中点的两个二极管的钳位作用,使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在续流阶段保持恒定.该通用型中点钳位电路能够钳位于全桥逆变器的不同位置,从而构成一族基于中点钳位电路的低漏电流全桥逆变器电路结构.与传统的具有中点箝位功能的H6电路相比,该结构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和更为简单的控制方式.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电路结构具有更低的共模漏电流和恒定的共模电压.
-
-
-
-
-
-
-
-
-
-
-
- 武昌工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0-18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虚拟矢量的点电压平衡和共模电压抑制的方法,包括T型三电平逆变器,T型三电平逆变器每一相均能输出P,O,N三种状态,进而三相有27个开关状态,对应27个基础空间电压矢量,根据α、β轴的角度分为6个大扇区(A,B,C,D,E,F);27个基础空间矢量根据幅值大小分为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和零矢量四类;本发明的本文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混合可变的VSVPWM中点电压平衡调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