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肺炎
儿童重症肺炎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专利文献67839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医药前沿等;
儿童重症肺炎的相关文献由183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冬芸、彭振峰、曲林芬等。
儿童重症肺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839篇
占比:99.85%
总计:67939篇
儿童重症肺炎
-研究学者
- 梁冬芸
- 彭振峰
- 曲林芬
- 武彦萍
- 苗琳
- 吴炜
- 孙建建
- 孙永烽
- 常佩
- 李雪勤
- 李静
- 楚会英
- 樊洪静
- 武延秋
- 王琦
- 程星
- 聂海贞
- 訾丹丹
- 陈敏
- 靳蓉
- Shen Xiaoyan
- Si Mingqiang
- 严旭丽
- 于方
- 于靖波
- 仇安丽
- 付琳
- 代富力
- 任雪
- 何筝
- 何邈
- 佘薇薇
- 余亚丽
- 余婧
- 刁敏
- 刘加平
- 刘奇峰
- 刘宏宇
- 刘正丽
- 刘芳
- 刘诗怡
- 刘静
- 华锋
- 古文静
- 司媛
- 吴玉晗
- 周刚
- 周昌雄
- 周月琼
- 周玲
-
-
张建华
-
-
摘要:
肺炎仍然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2019年Lancet发表的PERCH研究显示,5岁以下非HIV感染的儿童重症肺炎病原中病毒感染占61.4%。儿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呼吸道疾病,在我国存在1 000多万哮喘病患儿,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有效控制、康复管理仍不理想。本期《临床儿科杂志》为呼吸系统疾病专刊,聚焦儿童病毒性肺炎和哮喘这两种临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
-
姜萍;
孙合圣;
韩新光;
李少华;
李海艳;
裴敏青
-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各50例。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15±0.31)d及(11.36±1.0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02±0.42)d及(14.56±1.12)d(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第1,5,10天时的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可改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
靳蓉;
陈敏;
程星;
孙永烽;
王琦;
吴炜
-
-
摘要:
目的 儿童重症肺炎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均于晚12时后禁食禁饮,次日空腹行支气管镜检查,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特征性分析.结果 34例重症肺炎患儿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后判断为细菌感染的患儿17例;判断为病毒感染的患儿7例;判断为支原体感染的患儿4例;判断为混合感染的患儿3例;判断为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例;判断为曲霉菌感染的患儿1例.结论 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直接从微生物形态学辨识病原菌外,还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灶部位细胞的形态、聚类、排列、背景及比邻关系等特征,迅速对疾病作出评价和诊断,协助临床进一步治疗,还可通过细胞学背景分析是否存在感染及可能感染的类型,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方向.
-
-
程星;
靳蓉;
陈敏;
孙永烽;
王琦;
吴炜
-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统计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儿童重症肺炎患儿34例,于入院后第1~7天在家长知情同意后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结果 判断为细菌感染者17例(50%)、病毒感染者7例(20.58%)、支原体感染者4例(11.76%)、混合感染者3例(8.82%)、非感染性疾病者2例(5.88%)、曲霉菌感染者1例(2.94%).结论 本研究通过总结儿童重症肺炎经支气管镜下行快速现场评价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特点,为重症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提供病理学及细胞学的依据;同时甄别感染性肺炎与非感染性肺炎,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为完善快速现场评价儿童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循证学依据.
-
-
李宏颖;
齐玥莹
-
-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重症肺炎患儿120例,按病程第7天转归情况划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两组患儿均于病程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所有患儿均进行重症肺炎预后PORT评分(PSI),并分析各病程时段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P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好转组病程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病程第3天和第7天的PSI评分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PS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监测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能够较准确判断病情演变,并为有效地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
陈宝英;
周玲;
李豪;
梁惠冰
-
-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预警评分(PEWS)对重症肺炎患儿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7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3.72±1.81)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12±1.93)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EWS为指导的护理模式,PEWS分值越高护理措施逐渐增加.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计划转入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1.91±5.14)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46±2.8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 0.001);对照组患儿的PICU非计划转入率高于观察组[19.1%(9/47)比6.0%(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49).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低于观察组[70.2%(33/47)比96.0% (4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P=0.001).结论 将PEWS运用在儿童重症肺炎的护理中,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PICU非计划转入率,同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PEWS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
牛红艳;
宋祥春;
萨初然贵;
马丽娜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重症肺炎危重程度与凝血、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于2018年6月—2020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儿童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患者,PCIS评分≤80分;对照组25例患者,PCIS评分>80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人可溶性P选择素(sPs),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D4+、补体C4及补体C3.结果 观察组的D-D(2.54±0.49)mg/L、sPs(173.23±82.47)ng/mL比对照组(0.68±0.06)mg/L、(75.98±34.75)ng/mL高,PLT(221.37±49.18)×109/L比对照组(339.32±40.64)×109/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39、5.433、9.244,P<0.05);观察组的CD4+(41.04±7.08)、IgM(0.57±0.11)g/L、IgA(1.17±0.23)g/L、IgG(8.66±1.67)g/L、补体C4(0.13±0.04)g/L、补体C3(0.96±0.16)g/L比对照组(53.12±7.05)、(1.38±0.18)g/L、(2.24±0.25)g/L、(11.83±1.85)g/L、(0.86±0.11)g/L、(1.52±0.19)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5、19.199、15.749、6.360、31.184、11.272,P<0.05).结论 儿童重症肺炎危重程度与患者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应对免疫指标及凝血指标予以关注,以为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
刁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诊羅患重症肺炎的儿童,对共590例儿童按照病情的原则予以分组,抽取399例轻症肺炎儿童患者为对照组,抽取191例重症肺炎儿童患者为观察组,在治疗后对影响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组经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较轻症组所得结果显示更高,二氧化碳分压较轻症组显示更低(P<0.05);经分析后显示年龄、脱水程度、低氧血症、收缩压低血压及胸腔积液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儿童重症肺炎的能较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年龄、脱水等因素可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
-
徐静;
黄光举;
李娟;
张慧玉
-
-
摘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本方案的研究对象,将入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2个月~4岁,平均年龄(27.8依1.8)个月;病程2~7 d,平均病程(4.28依2.16)d;平均体温(39.57依0.42)益;合并呼吸衰竭5例,心力衰竭4例,消化道出血2例,感染9例,胸腔积液3例。
-
-
崔洪涛;
刘芳;
梅燕;
杨明明;
佘薇薇;
张明;
李维彬;
陈启雄
-
-
摘要:
目的:探讨1例发病隐匿儿童重症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及其对儿科医师诊治儿童重症肺炎的思考。方法:以2019年9月收治于重庆市中医院儿科1例发病隐匿儿童重症肺炎病例资料为依托,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抗生素降阶治疗在儿童重症肺炎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对儿科医生临床处理此类急症患儿的思考。结果:患儿病情危重后,及时应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救治,患儿病情平稳,后经抗生素降阶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儿童重症肺炎发病可具有隐匿性特点,及早应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及抗生素降阶治疗在救治重症肺炎患儿中具有互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