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6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专利文献67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广东社会科学、学术交流、青春岁月等; 保罗·奥斯特的相关文献由49位作者贡献,包括武晋科、李金云、高莉敏等。

保罗·奥斯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 占比:48.06%

专利文献>

论文:67 占比:51.94%

总计:129篇

保罗·奥斯特—发文趋势图

保罗·奥斯特

-研究学者

  • 武晋科
  • 李金云
  • 高莉敏
  • 刘荣
  • 张虎
  • 管秀梅
  • 魏婷
  • 周迪
  • 夏寒
  • 张广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郭紫娟; 虞颖
    • 摘要: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其小说《末世之城》通过运用多种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描绘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末日世界。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以非连续性叙述凸显现实的不确定性。同时,小说采用黑色幽默塑造了怪诞夸张的场景,表现现代人类生存处境的荒唐可悲。除此以外,小说运用多重叙述声音消解了传统的宏大叙事,以集体型叙述声音揭示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
    • 刘丽
    • 摘要: 李金云教授的专著《主体·语言·他者--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以保罗·奥斯特的代表性诗歌、传记与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奧斯特诗歌创作中语言观的转变,分析了其传记创作中的后现代特征,以及其小说中丰富的主题和创新的叙事手法,展现出奥斯特对语言、主体性与他者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同时,该著作理论探讨与文本分析并举,思想研究与形式分析并重,揭示了奥斯特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复杂的艺术手法,拓屉了保罗.奥斯特研究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夏寒
    • 摘要: 保罗·奥斯特的新作《4321》通过主人公弗格森对四重人生可能性的书写,从个体与群体两个维度展开了哲学与政治的思考:第一个维度的探讨主要展现了偶然性哲学对于个体的生命与存在的影响;在第二个维度中,个体被置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在越战与反战运动这个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与群体产生联系,并经由大众媒体的作用与整个世界产生不同层次的关联.小说以偶然性哲学的思考为出发点,探索个体的生存意义与自由,进而通过历史书写这一行为,既使个体重新获得对命运的阐释权,又展现出群体的关怀和政治使命感.
    • 夏寒
    • 摘要: 保罗·奥斯特的新作《4321》通过主人公弗格森对四重人生可能性的书写,从个体与群体两个维度展开了哲学与政治的思考:第一个维度的探讨主要展现了偶然性哲学对于个体的生命与存在的影响;在第二个维度中,个体被置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在越战与反战运动这个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与群体产生联系,并经由大众媒体的作用与整个世界产生不同层次的关联。小说以偶然性哲学的思考为出发点,探索个体的生存意义与自由,进而通过历史书写这一行为,既使个体重新获得对命运的阐释权,又展现出群体的关怀和政治使命感。
    • 田捧
    • 摘要: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以其温暖人心的治愈功能闻名。奥斯特在该书中以大城市中的孤独者为聚焦点,叙述他们在布鲁克林这样的小社区中重建生活圈,将文学作为心灵避难所寻求慰藉的故事。本文则以创伤理论和想象共同体为理论指导,分别从作者、作品和时代三方面解读《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的治愈功能。
    • 李金云; 陈思
    • 摘要: 保罗·奥斯特在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通过主人公内森一年多的生活经历,展示、批判了多种极端的伦理选择与暴行,并构建了一种理想的伦理选择方式:伦理选择的他者化,即人们在做出伦理选择时,不能只从自己的立场与价值观出发,而应充分考虑他者的差异性,在尊重他者差异性的基础上,做出自我和他者都能接受的伦理选择。小说包含的伦理选择的他者化或许是解决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端的有效方法。
    • 王艳
    • 摘要: 保罗·奥斯特(1947—)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奥斯特的众多作品体现了他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关怀,《布鲁克林的荒唐事》(2005)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部。由于此作品,奥斯特于2006年荣获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这部小说中,奥斯特带着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生动地描绘出一些疲惫不堪的纽约人如何在和谐的布鲁克林走出他们的困境,得到心灵的救赎。詹姆斯·费伦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领军人物活跃于美国叙事学领域,尤其是他的修辞叙事学在批评界影响深远。其中对叙事进程的探究深受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将运用费伦叙事进程中的核心概念不稳定性来解读《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的困境与救赎。旨在为保罗·奥斯特的研究增添新的视角及语料。
    • 王艳
    • 摘要: 保罗· 奥斯特(1947—)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奥斯特的众多作品体现了他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关怀,《布鲁克林的荒唐事》(2005)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部.由于此作品,奥斯特于2006年荣获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这部小说中,奥斯特带着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生动地描绘出一些疲惫不堪的纽约人如何在和谐的布鲁克林走出他们的困境,得到心灵的救赎.詹姆斯· 费伦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领军人物活跃于美国叙事学领域,尤其是他的修辞叙事学在批评界影响深远.其中对叙事进程的探究深受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将运用费伦叙事进程中的核心概念不稳定性来解读《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的困境与救赎.旨在为保罗· 奥斯特的研究增添新的视角及语料.
    • 刘绪元
    • 摘要: 在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主人公汤姆向往乌托邦,却发现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实际上存在的是需要想象建构的异托邦.本文从汤姆对乌托邦的追寻出发,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从乌托邦、异托邦多重空间视角解析作品.《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一书蕴含了奥斯特对21世纪初期群体精神生活的关注,彰显了奥斯特的人文关怀.
    • 白冬瑞
    • 摘要: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最具代表性的关于"9·11"事件的长篇小说.但小说并没有对"9·11"事件本身进行详细描述,而是以纽约为背景,通过描摹城市中边缘化人物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当前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边缘化的都市人从"流散"到对"共同体"追求的美好愿望,在布鲁克林社区进行自我身份追寻,进而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动态的、多元的、包容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共同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