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信息与知识传播、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074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当代体育科技、福建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体育学)、第三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等;体育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由11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雪松、郑植友、付志华等。
体育核心期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074篇
占比:99.70%
总计:25149篇
体育核心期刊
-研究学者
- 刘雪松
- 郑植友
- 付志华
- 吴湘军
- 张徐刚
- 李爱群
- 李贺
- 杜会玲
- 王明英
- 王相飞
- 王真真
- 简德平
- 邹骐阳
- 陈善武
- 韩勤英
- 顾敏芳
- SONG Xianhong
- 何青青
- 冯富生
- 刁在箴
- 刘仁憨
- 刘兆朋
- 刘军勇
- 刘嘉丽
- 刘大可
- 刘娜
- 刘娜娜
- 刘旭东
- 刘贞情
- 刘运祥
- 刘远超
- 刘鲲
- 包辰鸿
- 卢华华
- 吉龙龙
- 吉龙龙2
- 吴凯
- 吴建逊
- 吴礼剑
- 周曰卿
- 周红妹
- 唐炜
- 姚婧
- 孙健2
- 孙振武
- 孟文辉
- 庄亮
- 张伽伽
- 张力
- 张勇平
-
-
李新
-
-
摘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对16种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数字学术服务现状进行调研,以探析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体育类核心期刊数字学术服务的现实问题及未来发展。研究认为:当前中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存在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青铜”OA期刊较多、开放获取发展不足,科研成果传播不够多元,科研写作服务与学术交流服务供给有待加强的现实困境,其原因可能与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和集群化程度不够突出、对期刊量化指标的过度关注以及对开放科学的重视度不足有关。在现有条件下,体育学术期刊应坚持为研究人员服务,提升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指引,扩大体育学术期刊开放获取范围;从中国体育学现有状况出发,加强科研写作服务;以作者投稿体验和读者阅读体验为中心,增强体育科研成果传播力;以搭建线上学术社区为手段,拓展体育学术交流服务范围。
-
-
冯富生;
樊小保;
王安洪
-
-
摘要: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08—2018年刊登在我国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中的羽毛球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从论文的发表时间、发表总量核心期刊分布情况;羽毛球运动科研论文科研方法分析;第一作者职称、地区分布及性别比例分析;羽毛球运动科研论文研究领域,对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分析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羽毛球运动科研论文工作整体上发展态势比较平稳,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第一作者男、女比例失衡且地区差异明显,研究内容以技战术、训练及体能为主;基金项目多以国家基金为主,科研者之间合作广泛,主要以体育领域研究为主,有一定的交叉领域,但范围极小,对于中小学羽毛球、教练员、裁判员、残疾人羽毛球及户外羽毛球运动研究较少,羽毛球科研论文第一作者主要以副教授和博士为主.因此,要加大成果创新,研究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羽毛球运动事业高速发展提供科学且富有前瞻性的理论依据.
-
-
李克良;
张瑶;
解长福
-
-
摘要:
为推动我国篮球运动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及科研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计量学法对我国2015—2020年体育核心期刊刊载306篇有效篮球运动科研论文的文献数量、高产作者、作者合作情况、作者单位、期刊类别、被引分析及文献内容七方面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表明:(1)我国2015—2020年体育核心期刊刊载以篮球为主题科研论文的文献发表数量在逐年下降.(2)科研工作者的合作意识较高,部分学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科研团队,作者单位主要以体育院校为主.(3)文献内容以中国男篮、三大球、篮球文化、篮球教学、篮球教练员、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小篮球八大类为主.朝着发展交叉学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趋势发展.内容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新性.研究范围较广,对推动篮球运动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
-
SONG Xianhong
-
-
摘要:
基于对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中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学术论文中三线表使用的常见问题.我们发现这些期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三线表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不规范三线表按照出现频次主要存在栏目设计不合理、单位和%表示方式不妥、数值表示方式不规范、辅助线用法不规范、表题和表序不规范和无分栏/分段线6个问题.对以上不规范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为期刊和作者规范使用三线表提供参考.
-
-
-
-
王相飞;
简德平;
李爱群;
王真真;
李进
-
-
摘要:
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和受众层面对我国16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数字化传播转型进行研究,指出其在数字化传播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传播内容与纸质期刊重复,传播文本单一;平台建设与运营不完善,尚未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期刊编辑面临负荷过度化与边缘化、泛化的矛盾;传播精准度不够,交互性不强.对此提出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数字化传播转型策略:转变内容生产思路,多文本传播;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平台,提高运营的专业性;建设专业的数字化期刊编辑队伍;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传播、立体化交互传播.
-
-
谢士玺
-
-
摘要:
对近16年(2000-2015)中国知网上体育核心期刊的75篇柔道科研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文献计量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所载论文、作者人群、发表单位、引文分布与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我国柔道体育核心期刊总体发文量稳定;②在近16年柔道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75篇论文中,共有4名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4篇;③发文量位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
-
许正东;
高俊霞;
赖小丹
-
-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21世纪以来体育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跳远运动论文进行分析,探究近些年我国跳远运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结果:从2000年至2017年,核心类期刊跳远运动文献量虽在少数几年出现增长,但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发文量前五名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和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跳远、起跳、三级跳远、助跑、身体素质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并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发文单位大多为专业体育学院,一些研究所和综合性大学也投入到跳远的研究当中。
-
-
王相飞;
简德平;
王真真
-
-
摘要:
对体育科学类SCI收录期刊和运动、休闲、旅游类SSCI收录期刊的网络化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交互性不强,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网站页面雷同,难以彰显期刊特色;网络平台仍以门户网站为主,移动平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网络化内容仍以文字为主,对音、视频传播手段的利用有限.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利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提高对用户服务的针对性;完善网站建设,注重用户参与,增强交互性;打造精品栏目,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移动应用平台,实现平台化和垂直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