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性能
传质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75455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膜科学与技术、广东化工、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技术中心站2015技术交流会、2015中国化工学会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等;传质性能的相关文献由6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群生、张卫东、计建炳等。
传质性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5455篇
占比:99.88%
总计:175674篇
传质性能
-研究学者
- 李群生
- 张卫东
- 计建炳
- 费维扬
- 贾绍义
- 刘有智
- 吴松海
- 任钟旗
- 刘放
- 刘春江
- 孙永利
- 徐之超
- 魏峰
- 吉欣
- 姜建
- 杜佩衡
- 栗秀萍
- 乔英云
- 史晓平
- 常秋连
- 张丽萍
- 张卫江
- 张泽廷
- 戴干策
- 杜剑婷
- 杨明
- 熊杰明
- 田原铭
- 白鹏
- 蔡永华
- 陶金亮
- J·E·赫斯特
- L·S·成
- 于丹
- 于凤文
- 于文东
- 于杰
- 于茵
- 俞云良
- 俞晓梅
- 关丽华
- 刘君腾
- 包士然
- 华超
- 吴振强
- 吴秋林
- 吴静怡
- 周嘉贞
- 周岳溪
- 周秀珠
-
-
蔡永华;
吴迪;
孙靖茗
-
-
摘要:
建立堵块高度分别为50%、70%、90%和94%的强化传质流道三维模型与传统直流道单流道三维模型,研究阴极堵块高度和过量系数对PEMFC传质的影响,分析两种改善传质性能方法的差异.堵块能够增大流道的传质阻力,迫使反应气体向气体扩散层(GDL)和岸下区域扩散.增设堵块能在各种电流密度下提升氧气浓度.增大过量系数,在电流密度大于1.0 A/cm2时,通过浓度梯度扩散,才能显著提升扩散层氧气浓度.堵块高度为94%时,氧气浓度提升19.2%,电池性能提升4.94%;过量系数增大1.5倍时,氧气浓度提升38.4%,电池性能提升12.75%.
-
-
赵富强;
张彦雷;
董洪泉;
丁小凤;
闫永臣
-
-
摘要: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流道开孔率对台阶形流道的传质、水管理、电化学性能影响机理不明的问题,探究开孔率对台阶形流道在氧浓度、水分布、流道流速分布、电池功率密度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极板构型可直接影响台阶形流道氧气浓度和浓度差;相同流道宽度的条件下,较高开孔率的台阶形流道氧气浓度更高且浓度分布均匀,水分布更均匀,排水性能更好;开孔率为62.5%的流道相较于开孔率为40%的流道功率密度峰值可提升26.5%,电流密度可提升17.1%.
-
-
许梦菲;
梁亚静;
臧慧;
李磊
-
-
摘要:
采用自制的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组装成中空纤维膜式人工肺组件,以去离子水、生理盐水、甘油水溶液和Na2SO3水溶液来模拟血液,按照中空纤维膜内通氧气、中空纤维膜外走模拟液的方式进行体外性能测试,测定膜式人工肺组件在不同的液体流速、气体压力、中空纤维膜根数和模拟液种类下的氧气传输速率.实验表明:随着液体流速的加快、气体压力的变大和中空纤维膜根数的增多,膜式人工肺组件在四种模拟液下的氧气传质性能均对应不同幅度的强化.同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双膜理论建立了一种膜式人工肺组件的氧气传质数学模型,为中空纤维膜传质性能研究和人工肺组件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
耿瑶;
卢哲;
刘春江;
刘辉
-
-
摘要:
通过实验考察了具有不同上升区与下降区面积比的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气含率、循环液速以及循环流量等,确定了具有较高气含率、循环液速及循环流量的环流反应器结构.随后在环流反应器的上部布置筛网,改变气泡进入下降区的流动形态,考察筛网对于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上升区与下降区面积比接近为1的反应器流动性能最好;在内套筒上部布置筛网会改变气泡由上升区进入到下降区的流动形态,流动形态分为3种,无气泡进入下降区、仅有小气泡进入下降区以及全部小气泡以及部分大气泡进入下降区.筛网孔径会影响环流反应器中的气含率、循环液速、循环流量以及传质系数,可以通过优化筛网孔径而提高流动与传质性能.
-
-
郭林雅;
祁贵生;
刘有智;
邱锦堂;
苏法双
-
-
摘要:
为提高错流床传质性能,从液体初始分散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四种不同结构的中心管式液体分布器,喷液孔数量分别为4,6,8,10.以NaOH-CC2为实验体系,测定了不同超重力因子、液量和气量下的有效传质比表面积ae和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ae.结果表明:随各操作参数的增大,ae和klae先增大后减小.超重力因子、液量增大,喷液孔数目为6时传质最好;不同气量下,传质性能在喷液孔数目为8时最佳,但下降趋势明显,6孔的传质稳定.本实验中液体分布器最合适喷液孔数目为6.经数据回归得出ae和klae的关联式,平均误差均小于15%.
-
-
-
-
于丹;
崔侨;
尹建平;
李群生
-
-
摘要: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流体体积(VOF)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行为和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富氧水在光滑板与波纹板上的解析进行了实验和CFD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波纹结构对于增加传质推动力有明显的作用;在液相雷诺数Re< 90时,波纹板的传质效率比光滑板高出20%左右.对由CFD模拟得到的流场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的存在增加了流体的湍动,造成波纹板传质效率增加;随着液相雷诺数的增大,波纹对气液相界面的影响逐渐减小,波纹板与光滑板传质效率的差值逐渐减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
-
舒亚胜;
杨硕;
李群生;
石殷;
高鹰;
田馨;
郭鑫宇;
尹建平
-
-
摘要: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金属丝网波纹填料—直线与弧线交替(SCA)型规整填料,该填料为独特的弧线与直线交替式结构,兼具了直线、弧线型等多种典型填料的优点.在透明的树脂玻璃塔内进行冷态模型实验,通过将700、800、1000 m2/m3的3种大比表面积的SCA型填料与传统填料进行比较,研究其流体力学性能与传质性能.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操作条件下,SCA700型填料的干塔压降仅为传统CY型填料的67.8%,平均降低了32.2%;湿塔压降仅为传统CY型填料的65%,平均降低了35%;液泛气速平均高出20%,等板高度值平均减小了近24%.上述结果表明,SCA型填料兼顾了填料的传质性能与流体力学性能,在减小压降、增大操作弹性与传质效率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
-
褚嘉易;
史伟伟;
乔英云
-
-
摘要:
针对现有微藻养殖反应器培养密度低、设备处理能力小、占地面积大、效率低,难以适应工业CO2排放的大规模连续固定和工业化生产需求的现状,研发了一种新型塔式立体微藻养殖反应器,通过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实验表明,新型塔式立体微藻养殖反应器具有板面液层高、气体通量大、液体停留时间长、传质效率高、操作弹性大、板压降低、容易解析出藻类释放的氧气等优点,可以实现微藻养殖和工业CO2减排偶联,满足CO2的大规模立体连续化固定和能源化利用需求,对于实现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解决能源紧缺具有双层意义.
-
-
田叶盛;
李虎林;
许保云;
姜永悦;
龙磊;
吉永喆;
李良君
- 《第二届全国稳定同位素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交流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用于分离富集13C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低温精馏是唯一工业化制备13C的方法,由于碳同位素分离系数小,分离难度大,需要采用高效规整填料实现13C的分离,因此上海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制了用于13C分离的高比表面积高效规整填料PACK-13C.本文主要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规整填料气液传质过程中涉及的多尺度流动及传质现象,对该高效规整填料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进行深入了解,为填料的强化传质技术提供基础性指导,并实现准确预测整塔的传质效率,减少工业化的风险.
-
-
-
-
-
-
-
-
-
Guangxiao Li;
李光晓;
Yuanhai Su;
苏远海
- 《2017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暨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一种改进的试验方法对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内的液-液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接样方式对传质效果评估的影响,优选了合适的接样方式以消除接样过程中的传质对整个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传质过程的影响.随后,分别考察了T型微混合器进口方式和内径、毛细管长度以及两相相比对T型微混合器和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内的传质过程的影响,得出T型微混合器内的传质量占到了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总传质量的34%-78%,对毛细管微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有指导意义.
-
-
Guangxiao Li;
李光晓;
Yuanhai Su;
苏远海
- 《2017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暨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基于一种改进的试验方法对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内的液-液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接样方式对传质效果评估的影响,优选了合适的接样方式以消除接样过程中的传质对整个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传质过程的影响.随后,分别考察了T型微混合器进口方式和内径、毛细管长度以及两相相比对T型微混合器和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内的传质过程的影响,得出T型微混合器内的传质量占到了毛细管微反应器系统总传质量的34%-78%,对毛细管微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有指导意义.
-
-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2-25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液传质分析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性能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构建SO2气相传质速率与气相SO2分压之间的关系,计算气液界面有效传质比表面积,计算层流区、滑动区、过渡区、湍流区的喷淋液滴终端沉降速率,采用在线激光测量法获得脱硫浆液喷淋雾化粒径,求得索太尔平均直径dSMD,计算SO2气相传质系数Kg,i,根据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各喷淋层SO2气相传质系数Kg,i和索太尔平均直径dSMD的实时分析,实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性能的在线评估。该评估方法具备普遍适用性,可在线精准评估燃煤发电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运行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