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会展活动

会展活动

会展活动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454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2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7016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今日中国:中文版、物流时代、企业改革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2013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会展活动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泽炎、林云、刘海莹等。

会展活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2 占比:0.9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7016 占比:99.06%

总计:47460篇

会展活动—发文趋势图

会展活动

-研究学者

  • 陈泽炎
  • 林云
  • 刘海莹
  • 付晓
  • 杨海昆
  • 兰宇鑫
  • 杨顺勇
  • 陈泽炎1
  • 魏志宇
  • 付晓(编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中闯
    • 摘要: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会展将不再被定义为一个独立产业,而是一种产业业态。随着元宇宙的应用,芯片、5G/6G网络、虚拟现实、AI、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Web3.0等底层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融媒体(元宇宙)会展将成为新型会展模式并成为发展趋势,而拥有流量将是未来衡量会展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客观地讲,遭受过疫情冲击,会展业不可能再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会展业需要积极应对局面,考虑创新与升级。具体而言,可从两个维度来思考。首先,会展企业需要从自身寻求突破。作为会展活动项目的执行者,会展企业受疫情冲击尤为严重。疫情的反复,造成大量客户流失、会展品牌公信力下降、市场份额急剧缩水、企业财务赤字严重,部分会展企业经营更是难以为继。政府的补贴和扶持资金虽有一定帮扶作用,企业仍需修炼内功,从两个方面寻求突围。一是纵向拓维。
    • 张凡
    • 摘要: 各地疫情此起彼伏,未曾间断。3月以来,上海病例居高不下,进入“封城”状态。之后,线下会展活动全部停摆,成为2020年之后第二次全国性长时间的停摆。此次停摆正值会展举办旺季(3-5月),全国停办展会超过3000个。其中,一线会展城市“上广北深”停办的展会近千个。原认为今年形势将在去年好转基础上再上层楼的会展业者,普遍陷入悲观。会展公司减薪放假、歇业裁员、缩减办公面积,以应对困境。好消息是:少数三线城市将在5月恢复办展,部分二线城市酝酿6月复制。如上海稳定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乐观估计,一线城市复展将在9月前后。在此严峻形势下,会展业应如何应对?针对会展主办方的战疫前行,本人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拼线下,保生存。没有线下会展,主办方就没有收入(已订合同的收入,还要退款)。没有收入,企业断粮,困境更甚。与此同时,没有线下会展,展馆、搭建服务商也没有收入。因此,拼线下,就是保收入,就是保行业。保收入,就是保生存。对于春节以来停办展会的主办方而言,拼线下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即不再纠结办不办,而应聚焦如何办。
    • 摘要: 储祥银:关注两会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去年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其中,进博会是连续第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文件提到会展平台发挥的促进作用,表明国家对会展功能的认定。会展连续多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明,会展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的逻辑是对会展功能作用的肯定;另一方面,充分显示政府主导型会展近年发展的趋势和在会展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会展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政府会展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统筹推进政府会展和市场会展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会展业发展环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会展复业,以期尽快推动会展经济恢复发展。
    • 陈泽炎
    • 摘要: 以会展活动为主要表现的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风向标,更是国家大势的一个观察窗。2021年是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会展业正是在这样大背景大形势下,继续成为展现中国力量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平台。
    • 喻晓岚
    • 摘要: 通过各项会展设计活动筹办、现场管理和园区标识设计项目工作,对会展设计及现场布置进行研究,分析会展设计中艺术美学的观念,将美学理论中的空间设计美学、灯光设计美学、色彩设计美学知识运用于会展设计,对会展设计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了使阐述更具有针对性,提出会展设计应结合需求、创新、新技术,发扬现代会展设计的优势和长处,以期推动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
    • 陈泽炎
    • 摘要: 2022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举行。其惊艳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其“简约、安全、精彩”的赛会进程,其高质量高效率的组织水平,都受到了全世界的称赞。这是一次中国展现实力表达自信的成功实践。奥运会作为全人类最重要的文化体育活动,把“聚会与展示”的要义最为集中最为热烈地表达出来。这也是会展活动中最为精彩最为崇高的盛大项目。
    • 摘要: 各位参会单位、演讲嘉宾、观众和合作伙伴:面对当前国内新一轮疫情多点频发的态势,根据深圳市政府关于线下会展活动的最新防疫管理规定和要求,第十届中国电子博览会(CITE)延期举行。CITE2022工业互联网发展与安全峰会主办方为保障峰会演讲嘉宾、观众及合作伙伴的健康安全,守住来之不易的全国疫情防控成果,经慎重考虑,决定将原定于线下举办的峰会改为线上举办。
    • 杨正
    • 摘要: 当前新冠疫情在上海和全国各地疫情,疫情防控压力骤升,而亚运会、大运会延期和亚青赛的取消也对会展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新的不确定性、规避风险,并在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情况下开展下半年会展活动的复工复产是当前行业亟待探讨的核心问题。为深入探讨上述问题,通过对话舒缓行业焦虑,寻求破局之道,为此,动态清零形势下,会展业的应对之策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市场预判面向刚需首先是对2022年下半年会展市场的基本预判,主要分为以下4点:第一,上海停摆:下半年,上海的展览市场基本停摆,下半年只有进博会等少数国家级展会可以举办;第二,北京谨慎:下半年,北京市场也不容乐观,由于疫情反复和清零政策趋严,北方市场谨慎办展是大趋势。
    • 摘要: 刘海莹:奖励资金已不再是会展政策首位要求疫情当下,会展行业确实需要资金支持,但大型会展活动主办方城市选择首要关注点,已经转向疫情防控要求和审批工作流程。会展活动在筹备过程中被暂停,奖励资金的额度并不一定能弥补给主办方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会展行业更需要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办展办会政策。南京贸促会针对人大代表的提议,针对性制定适应于举办300人(含)以上大型展览、会议等人群聚集性活动的《南京市大型展览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并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实施期间的各项防控要求。项目实施前,需要落实主体责任、人员要求、货物要求和场所要求;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人员要求、场所要求、就餐要求、交通要求和应急处理来执行;项目实施后确保现场清洁消杀、保留备查信息及跟进7天健康监测。工作指引出台迅速、内容精准有效,充分说明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通过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营造良好办展办会环境,是根本所在。
    • 刘海莹
    • 摘要: 6月初会展市场陆续恢复,因为北京和上海疫情防控要求,大量会展活动易地举办,深圳、杭州、南京等南方城市迎来会展旺季,尤其是会展环境良好、资金扶持政策充足、审批流程顺畅的城市,场馆档期已经供不应求。就在会展人满心欢喜冲刺准备下半年时,7月份又出现疫情波动,这期间笔者了解到两件事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