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正骨手法
龙氏正骨手法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81041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光明中医、实用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推拿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次民间医药学术年会暨首批民间特色诊疗项目交流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等;龙氏正骨手法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段俊峰、周钰、范德辉等。
龙氏正骨手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81041篇
占比:99.99%
总计:781111篇
龙氏正骨手法
-研究学者
- 段俊峰
- 周钰
- 范德辉
- 乐春云
- 吕晓宇
- 廖军锋
- 王正和
- 王育庆
- 钟立军
- 刘勇
- 刘富林
- 刘建
- 景福权
- 李艳武
- 熊明望
- 牛相来
- 秦标
- 罗贵聪
- 郭炯光
- 陈柏谦
- 陈泽林
- 马军虎
- 马文慧
- 黄开云
- 黄智胜
- DUAN Jun-feng
- Ma Wenhui
- WANG Yu-qing
- Zhou yu
- 丁晓虹
- 丁玉琳
- 代铁柱
- 何埃
- 何建文
- 何洪英
- 余羿淳
- 冯丹
- 刘先明
- 刘剑
- 刘小琼
- 刘悦
- 刘霄
- 史云峰
- 史峰波
- 叶立汉
- 吕群山
- 吴启龙
- 吴晶晶
- 吴绍彬
- 周伟
-
-
乐春云;
郭永红;
刘霄;
陈翠香
-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辅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加用推拿治疗,治疗组加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DI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辅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
-
陈泽林;
何洪英;
李伟利;
刘富林;
邓娟;
唐传其
-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配合浮针临床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配合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于1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活动度评分(ROM)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配合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更好地减轻疼痛程度,方便高效。
-
-
马军虎;
周伟;
汪秀梅;
周钰
-
-
摘要:
目的:研究用针刺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和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脊源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用针刺结合龙氏正骨手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针刺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病情。
-
-
刘建;
唐明;
苏美意;
林颖;
范德辉
-
-
摘要:
目的:探究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实验组加以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VAS、ROM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VAS、ROM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予以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感,促使颈椎功能恢复,巩固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
郑玉宽;
李众毅
-
-
摘要:
目的:分析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50例,采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等CASC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等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84.00%,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96.00%,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有营养价值.
-
-
马美玉;
郑文诺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当作探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2)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研究组(n=52)应用中医针灸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中医针灸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生命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
-
-
陈振海
-
-
摘要:
目的 研究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38,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
熊明望
-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针灸治疗的37例患者为针灸组,增加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的37例患者为联合组,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联合组VAS评分为(6.47±1.23)分,腰椎曲度为(8.43±2.26)mm,ODI评分为(22.84±3.61)分,与针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9、0.034、0.299,P=0.882、0.973、0.766)。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为(1.14±0.28)分,腰椎曲度为(17.04±3.65)mm,ODI评分为(5.27±1.34)分,各指标均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13、6.452、9.457,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4.59%)高于针灸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联合组治疗满意率(97.30%)高于针灸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33)。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感,还能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满意率的提升,建议推广使用。
-
-
Ma Wenhui;
马文慧;
Zhou yu;
周钰;
马明福;
景福权
-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7年》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条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脱落3例,(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组)和对照组42例,脱落2例,(针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组CASCS评分[66.3±7.8)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
陈泽林;
刘富林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推拿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组和常规推拿手法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用相应手法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确切.
-
-
范德辉;
刘悦;
刘建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次民间医药学术年会暨首批民间特色诊疗项目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龙氏正骨手法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脊柱病专家龙层花教授、魏征教授,他们将中医正骨、推拿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结合进行手法的革新,形成一套针对脊椎软组织损伤、脊椎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治疗脊椎病的手法.其治疗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手法改变和调整受压迫神经根和邻近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其压迫得以减轻,从而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龙氏正骨手法包括科学的诊断方法 "三步定位诊断"及核心技术"四步十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该手法已从颈肩腰腿痛的骨科范畴,发展成为70多种临床常见病或慢性疑难病的脊椎相关病因,用脊椎病因理论诊断这类病症,能找到发病根源,达到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这些病症,常可获得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
-
-
WANG Yu-qing;
王育庆;
DUAN Jun-feng;
段俊峰
-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运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治疗组运用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结果:①经2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91.2%,P<0.01).②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2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31±0.12,0.81±0.23,6.87±0.37;3.96±0.52,2.81±0.49,6.89±0.35),治疗组治疗第2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81±0.23,2.81±0.49,P<0.01).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对颈源性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更有效.
-
-
王育庆;
段俊峰;
廖军锋;
李艳武;
龙层花
-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 2011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6-12/2007-10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颈源性肩周炎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运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治疗组运用龙氏正骨推拿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目测模拟疼痛评估法评价。结果:①经20 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②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2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治疗组治疗第2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对颈源性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更有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