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缺损
鼻缺损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2896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0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等;鼻缺损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范飞、郑信民、鲁开化等。
鼻缺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96篇
占比:98.73%
总计:13062篇
鼻缺损
-研究学者
- 范飞
- 郑信民
- 鲁开化
- 吴晴伟
- 张喜兰
- 戴传昌
- 杨壮群
- 王珍祥
- 王珮华
- 程新德
- 赵天兰
- 金培生
- 钱云良
- 乔群
- 侯成群
- 侴海燕
- 冯光珍
- 冯祥生
- 刘凤翔
- 刘刚
- 刘天一
- 刘小容
- 刘玉生
- 吴国锋
- 吴念
- 周丽云
- 周兴亮
- 周刚
- 周栩
- 周韦宏
- 唐嗣泉
- 孙学武
- 孙艺渊
- 宫昔愿
- 容庆丰
- 尤建军
- 左中男
- 康深松
- 张国华
- 张平
- 张正文
- 张洪杰
- 张爱君
- 张爱珍
- 张绪生
- 徐奕昊
- 朱光辉
- 朱婵
- 朱礼昆
- 李世荣
-
-
吴晴伟;
王珮华;
王钟颖;
赵影颖;
许晨婕;
孙艺渊;
无
-
-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流程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自2012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切除恶性肿瘤后致鼻部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切除肿瘤、额部皮肤扩张、扩张皮瓣修复鼻部缺损、鼻再造。结果所有患者肿瘤无复发、无转移,对鼻外形满意。结论在手术根治性切除外鼻恶性肿瘤的基础上,额部带蒂扩张皮瓣转移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鼻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应得到推广和利用。
-
-
龙瑞清;
阮标;
俞德顺;
刘亚;
崔鑫;
刘卓慧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疗效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发生于鼻下部面积在3.0 cmx3.0 cm以上并跨多个(≥3个)亚单位的鼻缺损12例,其中基底细胞癌3例,鳞癌2例,巨大良性肿瘤2例,各类外伤致鼻缺损者5例.缺损范围3.0 cmx3.0 cm~5.0 cmx4.5 cm,其中3例为皮肤、软骨及鼻黏膜全层缺损.所有患者接受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术后定时返院或微信随访.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感染坏死.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肤色与周围皮肤一致,质地及触感较佳,双侧鼻唇沟对称.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双侧鼻唇沟皮瓣重建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技术简单易行,为良好的可替代手术方案.
-
-
陈若淼;
郑厚兵;
单秀英;
王美水;
王彪
-
-
摘要:
目的 探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术后鼻缺损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行鼻NMSC根治性切除+邻近皮瓣转移整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77.0%)缺损位于鼻下1/3,20例(23.0%)位于鼻中上2/3.缺损位于鼻翼37例,鼻背20例,鼻侧壁18例,鼻尖8例,累及多个鼻亚单位的复杂鼻缺损4例.分析总结患者鼻部的缺损特点、皮瓣类型及重建效果.结果 鼻下1/3缺损的67例中,以鼻唇沟皮瓣修复51例,额部皮瓣8例,鼻背皮瓣7例,双叶皮瓣1例;鼻中上2/3缺损的20例中,以眉间皮瓣修复8例,双叶皮瓣7例,鼻唇沟皮瓣5例;4例复杂鼻缺损均以额部皮瓣修复,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4个月,无明显继发畸形.结论 以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皮肤肿瘤切除后的鼻缺损可获得可靠的手术效果.
-
-
亚森江·阿布都热依木;
穆扎排尔·米尔扎克;
穆热迪力·穆塔力甫;
阿不都克里木江·买买提;
亚力坤·亚生;
曾敬贤;
吴平安;
梁秀妮;
阿依恒·曲库尔汗;
雍军;
尼力帕尔·阿力木;
皮力东·库亚西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期额旁皮瓣在鼻部重大全层缺损重建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7例鼻部严重缺损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0~71岁,其中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鼻部缺损4例,鼻外伤后鼻缺损畸形2例,酒渣鼻鼻赘期1例.手术均采用额旁正中皮瓣分3期进行.Ⅰ期将额瓣转至鼻部缺损处,4例患者采用额瓣远端折叠形成鼻衬里,2例采取鼻中隔黏膜旋转瓣及外鼻皮肤翻转瓣建立鼻衬里,1例采取鼻腔外侧壁黏膜形成双蒂瓣后推进至鼻翼缺损处,再对鼻腔外侧壁黏膜缺损处植皮;根据衬里层的重建方式确定是否Ⅰ期植入软骨重建外鼻支架.Ⅱ期将额瓣局部或全部掀起,切除皮瓣附带的额肌及皮下脂肪,使皮瓣变薄,同时植入软骨或将Ⅰ期植入的软骨修整,再将被覆皮瓣缝回至加以塑形的外鼻支架创面.Ⅲ期皮瓣断蒂并修整供区.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7例患者修复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至2年,鼻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三期额旁皮瓣鼻缺损重建法能够为重建的衬里皮瓣及植入的软骨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并有助于再造的外鼻达到更佳的轮廓.
-
-
关志江;
肖敏勤
-
-
摘要:
目的 探讨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确定临近缺损部位的面动脉及其穿支.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形成后以螺旋桨皮瓣或V-Y推进皮瓣形式转移,对穿支做血管骨骼化处理,使得皮瓣如螺旋桨皮瓣能够旋转180°.结果 从2015至2019年,对12例肿瘤切除后鼻部中小软组织缺损采用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面积范围:1.5cm×2cm~4.5cm×5.0cm.皮瓣大小范围:2.0cm×2.5cm~4.8cm×16cm.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8例病人随访(3~12)个月,术后肿瘤无复发,患者对修复后的美学效果与功能满意.结论 作为鼻部中小面积缺损的修复方法,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安全可靠,用途广泛.
-
-
林枫;
王洪一;
郝春雨;
梁久龙;
陶凯
-
-
摘要:
目的 探讨额部皮瓣在修复鼻缺损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0例鼻缺损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44.25±16.49)岁,年龄范围为19~68岁.对所有患者采用额部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的美学效果、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转移及断蒂后血运均良好.鼻腔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额部供区愈合良好,患者对于手术满意度较高.结论 额部皮瓣法进行鼻再造术手术术后效果良好,可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鼻缺损或鼻大部缺损再造修复的理想术式.
-
-
王珏;
陈廉杰;
苏若楠;
李孔盈;
王千文;
周栩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并重建鼻亚单位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3月至2019年10月,应用额部皮瓣修复11例鼻全层缺损患者.一期以滑车上动脉为血管蒂切取额部皮瓣,远端去除皮下脂肪和额肌,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中厚皮片移植作为衬里.3~4周后断蒂,将蒂部展平、修剪后还纳额部.3个月后行皮瓣修薄,由皮瓣近端掀起,根据需要行耳甲腔软骨移植,重塑鼻亚单位形态.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转移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改善循环及针刺处理后缓解;全部患者术后随访2年,鼻部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额部皮瓣组织量丰富,色泽、质地与鼻部相近,可有效修复鼻部缺损并获得满意效果.
-
-
-
李静;
龚彩霞;
石冰;
郑谦;
吴敏
-
-
摘要:
本文报道一例由于颌面部不幸被熊抓伤导致鼻缺损患者。鼻缺损不仅对患者的面部容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更是产生了巨大的阴影,致使患者身心受创。在手术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指导,积极地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和心理阴影,从而让患者能够更好的积极的面对手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血运观察护理措施,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术后的情况,全面呵护患者的健康。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指导更是护理的关键所在,这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采用额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鼻缺损的优质护理方法也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康复。本文将对熊抓伤患者导致鼻缺损这一病例进行相关内容的介绍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在这项手术中的一些相关医疗应用,更好的了解其中的相关医疗技术,对医院护理方面也能够有更多的了解。
-
-
邹大龙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鼻整形术前采取三维扫描以及三维建模对鼻整形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1-2019.12期间在我院进行鼻整形术的患者,总计52例.对正常人以及鼻缺损患者的面部进行扫描,模拟出适合患者的鼻部形态,并通过计算机对模拟外鼻的数据进行测量,以便能够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术后3个月对模拟外鼻的数据结果与实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可见,术前三维扫描以及三维模拟与术后实际的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鼻整形术前采取三维扫描能够准确的获取患者的面部图像,通过计算机模拟能够测量鼻部各部位的数据与皮瓣面积,并对外鼻的形态进行预估,能够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建议应用.
-
-
-
-
-
-
-
-
章宏伟;
周芳;
汤建平;
侯怍琼;
王立夫;
史京萍
- 《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对于超过两个亚单位的较大面积鼻缺损,采用前额区旁正中皮瓣法行鼻再造术,已成为常用方法。由于需携带全部或1/3以上相应面积的额肌,因而,该皮瓣应称之为旁正中肌皮瓣,或旁正中穿支肌皮瓣.在2004和2005年,国内李青峰等和以色列Yehuda U等相继报道了用不或仅携带少量额肌的改良旁正中皮瓣法,完成鼻再造术9例和11例,均获满意结果。本文论述了笔者于2006~2007年,以该方法也完成了1例鼻再造术,证实了滑车上动脉的皮肤穿支的存在,同样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