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辐射源
黑体辐射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7128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商情、计量技术、计量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光辐射计量学术研讨会等;黑体辐射源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原遵东、郝小鹏、王景辉等。
黑体辐射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128篇
占比:99.83%
总计:57224篇
黑体辐射源
-研究学者
- 原遵东
- 郝小鹏
- 王景辉
- 柏成玉
- 王广
- 范守善
- 魏洋
- 王铁军
- 邢波
- 宋健
- 蔡静
- 宋春晖
- 杨旺林
- 高嵩
- 陈文山
- 黄铭培
- 孙建平
- 张玉国
- 段宇宁
- 高福生
- 孙红胜
- 宋广亮
- 崔志尚
- 戴景民
- 李家业
- 杨雪
- 秦大斌
- 邱超
- 黄奇
- 卢小丰
- 周海龙
- 孙坚
- 张伟
- 杨永军
- 王加朋
- 董伟
- 于辉
- 侯小毛
- 傅承玉
- 冯跃
- 刘世界
- 刘勇
- 刘培
- 刘官生
- 刘戬
- 史东才
- 周军
- 周庆福
- 唐标
- 左鸿
-
-
-
吴曼瑾;
姚柏志;
石粒力;
陈本纹;
吴敬波;
张彩虹;
金飚兵;
陈健;
吴培亨
-
-
摘要:
针对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的测试需求,开发了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太赫兹标准黑体辐射源.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提取了伯克利黑体材料的介电常数,并测试了它的反射系数.另外,设计了圆锥形结构的黑体辐射源,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较低的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制备了装载于稀释制冷机中的黑体辐射源,通过控制温度实现对黑体源辐射功率的调谐.这一黑体辐射源能够满足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的定标需求,并将有助于高灵敏太赫兹辐射计的开发和应用.
-
-
谭德强;
陈昌中;
冯烈
-
-
摘要:
针对黑体辐射源管式发热盘的温度均匀性,本文运用ANSYS软件,对管式发热盘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运用minitab设计了3因子3水平的实验方案,进一步研究发热管功率、对流换热系数对热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平衡状态下发热盘各处最大温差为0.027°C,表面整体温度分布均匀;同组合发热功率下,发热盘表面温度,随着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对流换热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发热盘表面温度随着组合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改进发热盘厚度并按照原实验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同等发热功率下,表面温度高于原设计,缩短了达到目标温度的加热时间。
-
-
李超;
张玉国;
刘保炜;
曹静;
郭亚玭;
王加朋
-
-
摘要:
红外成像技术在空间探测、对地观测、安防监控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确保红外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必须掌握目标的辐射特性.目标辐射特性需要在外场实际条件下测量得到,需要利用大面积黑体辐射源对目标特性测量设备进行现场辐射参数校准.设计了一种大面积黑体辐射源,辐射体采用铝材质并发黑处理,大面积黑体辐射源温度控制采用PID控制算法.在外场实际环境温度为26.8°C,湿度为60%时对目标特性测量设备辐射参数进行了校准.试验数据表明:辐射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4°C(k=2),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
杨延龙;
郝小鹏;
宋健;
刘洋;
扈又华;
谢臣瑜;
刘延;
谢琳琳
-
-
摘要:
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中温区真空标准黑体辐射源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测试结果和不确定度评定.黑体辐射源工作温度范围为320~500 K,黑体空腔开口直径为50 mm,空腔深度为260 mm,表面喷涂了耐高温漆,空腔发射率优于0.999.真空环境下测试了黑体在335~500K温度范围内的轴向温度均匀性,温度稳定性及黑体辐射源亮度温度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黑体温度均匀性优于0.15 K,40 min内温度稳定性优于0.03 K.分析了黑体辐射源的不确定度来源,黑体辐射源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04 K.
-
-
-
安晏阳;
王振东;
喻璐璐;
管雯璐;
王珍博;
靖旭;
秦来安;
谭逢富;
侯再红
-
-
摘要:
黑体腔口孔径的不同往往会影响黑体的辐射能力,因此考虑黑体的辐射密度与光阑孔径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采用碲镉汞探测器阵列对固定距离和温度不同光阑孔径的黑体辐射源进行探测,选用一组阵列探测器数据作对比,分析整理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拟合.实验结果表明,黑体辐射源在所选的探测范围内均匀性较好.随着光阑孔径的减小,黑体辐射密度呈现增加趋势.在固定探测距离时,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密度随着光阑孔径的增加而减小,减小趋势逐渐减缓,满足高斯分布特性,采用指数拟合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所得数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3%,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
宋旭尧;
端木庆铎;
董伟;
原遵东;
李志彬;
卢小丰;
曲岩
-
-
摘要:
在宽动态范围、高分辨力、宽频谱红外辐射测量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常用的探测单元,其光谱响应度的非线性是宽动态范围红外光谱测量的不确定度主要贡献项之一.基于光通量倍增原理,建立傅里叶红外光谱探测系统的非线性测量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在非线性测量典型时间段内的黑体辐射源和FTIR红外光谱探测系统的漂移特性,设计了测量序列变换模型来消除测量过程中的一阶线性漂移影响.在200~1000°C范围内,实验测量了FTIR红外光谱探测系统的非线性特征,给出了在典型波长3.9μm和10.6μm处的非线性测量结果及相应的不确定度.
-
-
宋健;
郝小鹏;
常稼强;
原遵东;
丁蕾;
杨云
-
-
摘要:
长波辐射表是观测和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仪器.为了弥补长波辐射表实验室标定装置的不足,研制了长波辐射表校准装置.长波辐射表校准装置的主体是黑体辐射源,黑体腔的内径为200mm,开口直径为60mm.通过对多种液体循环控温方案的仿真分析及试验,设计了双路液体循环控温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50~50°C的温度范围内,黑体空腔的轴向温度均匀性优于0.17°C,温度稳定性不大于0.02°C.根据黑体腔的温度分布对黑体腔的等效半球发射率为0.9995时的等效温度进行了计算.装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在不同温度下均不高于0.025°C.
-
-
宋健;
郝小鹏;
常稼强;
原遵东;
丁蕾;
杨云
-
-
摘要:
长波辐射表是观测和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仪器。为了弥补长波辐射表实验室标定装置的不足,研制了长波辐射表校准装置。长波辐射表校准装置的主体是黑体辐射源,黑体腔的内径为200mm,开口直径为60mm。通过对多种液体循环控温方案的仿真分析及试验,设计了双路液体循环控温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50-50°C的温度范围内,黑体空腔的轴向温度均匀性优于0.17°C,温度稳定性不大于0.02°C。根据黑体腔的温度分布对黑体腔的等效半球发射率为0.9995时的等效温度进行了计算。装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在不同温度下均不高于0.025°C。
-
-
姚敏;
张曦文;
郭芳
- 《第七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辐射温度计量采用的溯源方法多数是比较法,这需要一个满足温度背景的黑体辐射源作为比较平台,而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均匀性是影响其有效发射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准确计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多段控温技术的应用对于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均匀性的提升是显著的.本文基于三段控温技术对一台黑体辐射源进行改造.考虑三段控温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降低这种干扰对黑体辐射源的温度均匀性的影响,本文中控温传感器位于黑体腔体的外侧的恒温空腔,其测量的温度不能及时反应黑体腔体内的温度变化,对于控温会有个时间滞后性。为了提高黑体腔体内温度恒定的速度,还可以在整个控制系统中加入串级控制,即组成双回路串级温度控制系统。串级温控系统将增加一套控温电路作为主回路,使用一支热电偶对黑体腔体内的温度进行跟踪;由原来的三支控温偶作为副回路的信号,通过参数优化可以实现更加快速、稳定的控温。
-
-
-
-
-
-
马兰;
蔡静
- 《第六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在热学专业中,黑体辐射源多用于辐射温度计、热像仪等辐射测温类仪器有效辐射温度的溯源.本文阐述了使用比较用辐射温度计对辐射温度校准用黑体辐射源进行现场校准过程中各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包括被校黑体辐射源的短期重复性、示值分辨力、控温不稳定性、靶面不均匀性以及比较用辐射温度计溯源时的不确定度、示值分辨力、瞄准和定位重复性、SSE和长期稳定性等,以及环境辐射的影响.最后,以HEITRONICS TRTII作为比较用辐射温度计对黑体辐射源的现场校准为例,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
-
-
姚敏;
毛海央;
郭芳
- 《第七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MEMS热电堆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典型传感器,常作为均方根转换器、气体传感器、热流量计、辐射温度计的探测器件.本文使用黑体辐射源和半导体分析仪作为测量标准搭建一个测量平台,实现对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的测量,即将黑体辐射源温度设定为227°C(接近500K),并稳定1h后开始进行测试。在测试平台上安装好被测热电堆探测器,同时打开水冷系统,通过固定不变的水温控制探测器冷端温度为恒定值。水箱中水的温度为22度。先后共测试了5个探测器,分别选自三种器件型号。其中,编号MT-1401探测器为单窗口厚滤光片器件;编号MT-1403探测器为双窗口薄滤光片器件;编号MT-1405为无滤光片器件。斩波器的参数由其控制器进行调节,使用安捷伦B1500A半导体特性分析仪测量探测器的I-V特性曲线和电压—时间(V-T)曲线及相应数值。探测器的电阻值由I-V曲线计算获得,探测器对黑体辐射温度的电压响应曲线由V-T曲线获得。对每只探测器进行三次测试,每次测试时间大于12s,结果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