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19个台站近36年(1981-2016年)的雾、霾日数据资料,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81-2016年各台站年际间雾、霾日数的变化趋势,为突出雾、霾日数近36年的变化特征,将1981-2016年划为不同的时段详细论述,然后采用线性趋势拟合法从空间分析了雾、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并根据台站雾、霾日数出现频率及变化趋势利用surfer11对雾、霾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了克里金插值法和显示,从空间分析了雾、霾日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近36年年雾日数呈缓慢递增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81-1992年期间,雾日数以8.9d/10a的趋势显著增加,1994-2004年期间,雾日数年际变化呈波动状态减少,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趋势为-0.8d/10a;2005-2010年期间,雾日数先增加后减少,于2010年减少到历年最低值,2010年后雾日数又以31.3d/10a的趋势剧烈增加;四季雾日数的年际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冬、秋季随时间呈递增趋势,夏季变化缓慢,春季呈递减趋势;雾日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最多、秋季次之,春季最少;雾日数月分布不均匀,12月份雾日最多,6月份最少;黄河三角洲地区雾日数空间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内陆西部为雾日的高发区,渤海湾西部,自西向东年雾日数逐渐减少;趋势变化以高青(GQ)~滨州(BZ)~东营(DY)为界,以北地区雾日数呈递增趋势,以南地区呈递减趋势.黄河三角洲地区近36年年霾日数随时间呈指数形式递增,阶段性明显,1981-2010年增长缓慢,变化趋势为2.9d/10a,2011-2016年近6年期间,霾日数以90.2d/10a的趋势,急剧增加;四季霾日数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年霾日数年际变化趋势一致;霾日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最多、夏季最少;霾日数月分布不均匀,12月份最多,4月份最少;黄河三角洲地区霾日数空间分布与城市工业以及污染排放有关,霾日数的多发区位于工业发达的邹平(ZP)与胜利油田所在地的东营(DY)区,自西南向东北霾日数是多~少~多分布;霾日数年变化趋势不均匀,自西南向东北霾日数变化趋势为快~慢~快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