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冬枣
鲁北冬枣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17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保护、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专利文献9453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农民科技培训、北方果树等;
鲁北冬枣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郭裕新、单公华、姜闯等。
鲁北冬枣
-研究学者
- 郭裕新
- 单公华
- 姜闯
- 王淑贞
- 郭继胜
- 韩林
- 刘哲宁
- 刘长明
- 周广芳
- 宫庆泽
- 张进
- 张静
- 柳美忠
- 沈广宁
- 王奎武
- 王斌
- 王艳秀
- 郭庆宏
- 陈美元
- 韩学斋
- 高梅秀
- 鲁墨深
- 何树松
- 何玉萍
- 余修伟
- 侯宝顺
- 冀永杰
- 冯爱丽
- 刘合昌
- 刘吉
- 刘同林
- 刘宏丰
- 刘庆革
- 刘斌
- 刘海波
- 刘锡强
- 单尚东
- 厉锋
- 吕花珍
- 吴国升
- 周厚山
- 周建刚
- 周顺元
- 姚志刚
- 姜小文
- 姜远茂
- 孙士宗
- 孙家正
- 孙灿辉
- 孟德辉
-
-
刘长明
-
-
摘要:
本文调查了解鲁北冬枣名称的由来,分析该品种的起源、栽培环境及主要技术.并针对目前品种的混乱现状,规范鲁北冬枣纯正品种,与其他冬枣品种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在大规模移植引种前,一定要进行综合考察和充分可性论证,因地制宜地引种栽培时提高经济效益.
-
-
-
-
-
-
王淑贞;
赵峰;
孙家正;
张雪丹;
祝恩元;
阴启忠
-
-
摘要: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CO2)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首次对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的鲁北冬枣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成熟期的鲁北冬枣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及酸类等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中分别含有13种、23种、8种和13种;果实青白期主要以酯类及酸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不断成熟,酯类物质含量不断降低,醇类及烷烃类等物质含量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果实品质的下降.
-
-
王林云;
郑庆林;
周顺元;
童庆元;
程晓建
-
-
摘要: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 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00.0 p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02补偿点为29.54mol/mol,饱和点为1 352.5 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
-
-
王晓亮;
高鹏;
李文斌;
陈美元
-
-
摘要:
滨州市是我国金丝小枣、鲁北冬枣的主要产区,现栽培面积9.8万hm2,年产鲜枣7800万t。近向年该市遭受了干旱危害,但在枣树生产中推广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小枣和冬枣产量保持了连年稳定。这些技术主要是,在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的基础上,在花期适当控制营养生长,合理调节树体营养的运转和分配。具体做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