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切
高频电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66955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中日消化内镜及胃肠病学术会议等;高频电切的相关文献由41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阳德、丁雪梅、于皆平等。
高频电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6955篇
占比:99.98%
总计:867136篇
高频电切
-研究学者
- 张阳德
- 丁雪梅
- 于皆平
- 亓秀静
- 何剪太
- 刁兴元
- 刘俊霞
- 刘月欣
- 刘永昌
- 刘红专
- 孙延君
- 廖婉薇
- 张宏伟
- 张燕平
- 彭容芳
- 徐会萍
- 曹存梅
- 李海述
- 杨杰
- 梁新
- 欧雪群
- 殷立新
- 王洁萍
- 王爱民
- 王秀芳
- 等
- 罗源
- 董琳
- 许军星
- 谭年炎
- 赵世泉
- 邢军奇
- 邬红霞
- 郑梅兰
- 郭小红
- 郭萍
- 钟丽梅
- 陈建国
- 陶利英
- 鲁邦巧
- 黄少慧
- 黄榕
- 丁晶
- 万力
- 严国华
- 于红刚
- 亓素菊
- 付莉
- 代洁
- 任清梅
-
-
杨小毅
-
-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微波凝固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1.95±0.84)分、SDS评分(41.33±8.66)分低于对照组的(5.42±1.25)、(60.36±7.95)分,住院时间(3.01±1.05)d短于对照组的(6.35±1.12)d,术中出血量(83.58±6.32)ml少于对照组的(126.63±4.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损伤状况,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
-
张学钰;
万力;
钟诚;
肖小灏;
刘兰贞
-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配合冷冻及局部给药对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0例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冷冻及局部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配合冷冻治疗及局部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核病灶吸收率、治疗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配合冷冻治疗及局部给药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
陈建国
-
-
摘要:
目的:分析43例大肠息肉患者的诊疗特点.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选取43例大肠息肉患者,获取患者全部诊疗资料后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诊疗特点.结果:息肉生长位置以乙状结肠(41.86%)与直肠(20.93%)为主,腺瘤性息肉最多(79.07%),绒毛状肠瘤癌变率最高(75.00%);经高频电切除术后并发症少(2.33%).结论:大肠息肉存在恶变可能,临床联合大肠镜与高频电切术,可针对大肠息肉起到积极有效的防治作用.
-
-
沈杰;
刘国正;
陈洁玲;
李廷振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术(HFE)联合氩离子电凝术(APC)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按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胃肠镜下HFE联合MPC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胃肠镜下HFE联合APC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NRS评分、一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蒂息型、扁平型、广基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下HFE联合APC可有效处理有蒂的蒂息型、扁平型上消化道息肉和无蒂的广基型上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可行性手术方案.
-
-
-
-
朱琳;
彭贤容
-
-
摘要:
目的 研究女性尖锐湿疣采用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给予对照组高频电切治疗,给予观察组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对患者的身心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
周文杰
-
-
摘要:
目的 评价胃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96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气电凝治疗,对照组采用等离子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切除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率小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患者效果优于射频治疗,且有更高的安全性.
-
-
杨霞;
代洁
-
-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金属钛夹防止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消化道息肉患者65例,均采用金属钛夹配合高频电切切除息肉,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术后未发现出血、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紧密配合及熟练操作、术后用心护理是手术后成功止血的关键.
-
-
张国庆
- 《第三届中日消化内镜及胃肠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病,成人发病率约为5%~90%,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息肉能在内镜下摘除,从而取得病理诊断,并获得彻底治疗.高频电凝结合微波切除消化道息肉,利用现波止血率达100%的特点,对高频电凝切后息肉残端进行加热凝固,大大地减少了高频电凝切除息肉的安全性.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并发症有出血、穿孔、黏膜烧伤、气体爆炸等,尤在消化道大息肉的切除中并发症更易发生,最常见为出血.作者运用高频电凝结合微波对息肉残端加热凝固,可以大大减少消化道出血与并发症.
-
-
-
-
-
-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8-07
-
摘要:
一种高频开关,它包含:第1收发开关电路,有选择地切换天线端子与第1发送电路端子之间传送的信号和天线端子与第1接收电路端子之间传送的信号;第2收发开关电路,有选择地切换天线端子与第2发送电路端子之间传送的信号和天线端子与第2接收电路端子之间传送的信号;第1双工器,分别配置在天线端子与第1收发开关电路之间和天线端子与第2收发开关电路之间;第2双工器,连接第2接收电路端子,通过利用相移电路和声表面波滤波器,有选择地切换第2接收电路端子与第3接收电路端子之间传送的信号和第2接收电路端子与第4接收电路端子之间传送的信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