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消化道息肉

上消化道息肉

上消化道息肉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3769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八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第10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暨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研讨会等;上消化道息肉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刁兴元、苏秉忠、亓秀静等。

上消化道息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7691 占比:99.93%

总计:237848篇

上消化道息肉—发文趋势图

上消化道息肉

-研究学者

  • 刁兴元
  • 苏秉忠
  • 亓秀静
  • 冀兴杰
  • 卢静
  • 吕黄勇
  • 吴俊超
  • 吴江
  • 宋宝辰
  • 李建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小毅
    •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微波凝固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1.95±0.84)分、SDS评分(41.33±8.66)分低于对照组的(5.42±1.25)、(60.36±7.95)分,住院时间(3.01±1.05)d短于对照组的(6.35±1.12)d,术中出血量(83.58±6.32)ml少于对照组的(126.63±4.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电凝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损伤状况,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苗慧
    • 摘要: 目的:观察胃肠镜下高频电切术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止血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术联合APC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切术联合APC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
    • 乔景
    • 摘要: 目的:对标准护理应用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按入院顺序将我院消化科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治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标准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依从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护理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标准护理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贾琼
    • 摘要: 目的:分析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上消化道息肉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 陈曲
    •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5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参照组开展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实验组开展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6.55%显著高于参照组79.3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参照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切口愈合,有积极临床价值.
    • 曾莉; 刘畅
    • 摘要: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10 月间在我院消 化内科就诊的 94 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部息肉患者 54 例,食管息肉患者 21 例,十二指肠息 肉患者 19 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观察术后治疗的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患者手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 且术后 1 年内随访未发现患者有术后并发症现象,病情复发例数为 0。结论: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手术进程更快,息肉切除彻底, 患者的疼痛更少且并发症风险低。有重要临床意义。
    • 朱小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对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病灶残留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3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术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手术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减少复发率及病灶残留,且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陈曲
    •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5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参照组开展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实验组开展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6.55%显著高于参照组79.3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参照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切口愈合,有积极临床价值。
    • 赵丽然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收的6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两组均采用电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于普通内镜下治疗,研究组于无痛胃镜下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24%,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4.7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中,采用无痛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