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科术后

骨科术后

骨科术后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88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2606篇;相关期刊214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河南外科学杂志、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等;骨科术后的相关文献由163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浩、魏永敏、李艳等。

骨科术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9 占比:1.0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606 占比:98.91%

总计:43076篇

骨科术后—发文趋势图

骨科术后

-研究学者

  • 李浩
  • 魏永敏
  • 李艳
  • 不公告发明人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本刊编辑部
  • 季卫平
  • 张静
  • 易倩
  • 洪艳

骨科术后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靖金鹏; 张玥; 刘效敏; 刘壹
    • 摘要: 目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注射剂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但目前临床应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较多,尚缺乏不同种类注射剂之间的对比研究.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活血类中药注射剂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3月所发表的中药注射剂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Jadad评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后,应用RevMan 5.3、Stata 16.0、ADDIS 1.16.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出1685篇文献,最终纳入6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052例患者,涉及11种中药注射液,干预措施包括常规西药治疗、活血类中药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②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改良Jadad评分均≤3分.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共涉及11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0.440)>联合丹红注射液(0.104)>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103);在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方面,共涉及10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红花注射液(0.354)>联合丹红注射液(0.275)>联合血塞通注射液(0.109);在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方面,共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红花注射液(0.405)>联合苦碟子注射液(0.256)>联合丹红注射液(0.098);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共涉及8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苦碟子注射液(0.248)>联合血塞通注射液(0.231)>联合红花注射液(0.216);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共涉及10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235)>联合疏血通注射液(0.232)>联合苦碟子注射液(0.190);在安全性方面,共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0.482)、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169)、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0.140).结论:基于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①在常规西药应用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可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②疏血通注射液在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最优,红花注射液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最优,苦碟子注射液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最优,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最优,银杏达莫注射液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最优.
    • 智猛; 李大勇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用药规律,归纳辨治特色,指导临床运用。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对组方用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系统聚类及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104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24味;挖掘出高频药物包括当归(84次,80.77%)、红花(81次,77.88%)、川芎(60次,57.69%)等,药物多性温,归肝、脾二经,味以辛、苦居多;常用药对包括当归-红花(支持度80.76%,置信度84.52%)、红花-当归(支持度77.88%,置信度87.65%)、桃仁-川芎(支持度57.69%,置信度81.66%)等;常用三项关联组合包括红花-当归-桃仁(支持度68.26%,置信度77.46%)、桃仁-红花-川芎(支持度55.76%,置信度81.03%)、桃仁-红花-当归(支持度55.76%,置信度94.82%);系统聚类得到乳香-没药、黄芪-水蛭-地龙-党参-三七等8组药物聚类组合;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1个公因子,包括F1: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地龙(因子贡献度11.59%)、F2:茯苓-薏苡仁-泽泻-白术(因子贡献度9.21%)、F3:骨碎补-鸡血藤-牡丹皮-三棱(因子贡献度8.29%)等。结论:中医药治疗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随证搭配,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 王世芳; 刘春花; 朱园园
    • 摘要: 目的:探讨同病异护理论下辨证护理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术后恢复、心理弹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120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病异护理论下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前后心理弹性、创伤应激障碍、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肿胀、瘀斑、面白、肢软、尿赤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创伤应激障碍(PSTD-SS)量表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病异护理论下辨证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可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减轻机体创伤后应激,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
    • 黄凯荣; 张国兴; 王俊; 陈翠珍; 曾文娣; 林俊毅; 李芳鑫
    • 摘要: 目的:探索血流量限制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对下肢骨科术后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骨科术后4~12周患者3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根据渐进抗阻原则进行肌力训练,观察组使用血流量限制结合低强度抗阻肌力训练。等速伸膝峰力矩、超声下股四头肌肌肉形态、肢体围度、静态稳定极限用于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形态、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伸膝峰力矩、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静态稳定极限、肢体围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膝峰力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仅观察组患者股中间肌厚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静态稳定极限及肢体围度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流限制性运动结合低强度抗阻肌力训练有助于下肢术后患者肌肉功能,且增加肌肉力量及大小效果优于常规训练。
    • 张佳璐; 冯辉; 唐晓野
    • 摘要: 骨科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着患者的生命,严重时会发生肺栓塞、脑出血等。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在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更多的医生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及治疗本病。作者从中、西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进展进行总结,认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相比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在增强疗效的基础上还能够同时起到预防血栓形成及溶解微血栓、减少伤口渗血、改善术后贫血的作用,体现了中医药多靶向调节的特点。但目前在中西医结合防治DVT方向,没有统一的方案,缺少高质量的样本研究,难以提供高级询证医学证据。
    • 曹鹤腾; 尚剑
    • 摘要: 骨科手术常伴有隐性失血,现简要论述其中西医的机制,并从中医治法方面总结归纳现有研究,提出其中不足和改进措施,为今后中医药治疗术后隐性失血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李庆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系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骨科术后恢复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康复护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患者骨科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肢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语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骨科障碍,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发生并发症。
    • 陈丽仪; 余婉娜; 区惠仪
    • 摘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6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18.22±2.21d),短于对照组(20.31±2.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护理前均明显下降,患肢血流速度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提升,且干预组D-二聚体水平为(0.63±0.11)μg/mL,低于对照组的(0.69±0.2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肢血流速度为(26.74±4.01)cm/s高于对照组的(23.44±3.98)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2d下肢周径为(37.26±1.25)cm、术后4d下肢周径为(35.66±1.02)cm、术后6 d下肢周径为(33.35±0.98)cm、术后8 d下肢周径为(30.77±0.58)c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为:操作评分为(21.22±1.05)分、心理指导(22.19±1.36)分、沟通情况(20.24±1.58)分、巡视情况(21.58±1.59)分,护理满意度总分为(84.15±5.5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患肢血流速度,减少DVT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周艳艳; 凌乐洁; 张乐燕
    • 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形体肥胖、静脉曲张史、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手术时间过长、麻醉方式和时长、D-二聚体水平、术后长时间卧床延迟功能锻炼等危险因素均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淤滞、凝集成固态血栓而发生DVT,且易引起肺栓塞,而致猝死,也是骨科术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骨科术后DVT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1-3]。本文笔者以自拟化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对照观察了防治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现具体报道如下。
    • 陈旭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联合手法按摩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骨科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药物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PC干预,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血浆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联合手法按摩预防骨科术后患者DVT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DVT发生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