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
驻波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2006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力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2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1201篇;相关期刊408种,包括物理教学、低温工程、现代音响技术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2010中国·西安微特电机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等;驻波的相关文献由3781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春容、陆旦宏、郝思鹏等。
驻波
-研究学者
- 蒋春容
- 陆旦宏
- 郝思鹏
- 胡霞
- 刘海涛
- 王亮
- 赵淳生
- 金家楣
- 何勍
- 廖小平
- 张凯
- 王宏祥
- 任旗
- 王爱涛
- 赵杰
- 刘军考
- 刘耀红
- 王世华
- 王杰丽
- 陈维山
- 刘洋
- 宋瑞英
- 巴特·利普肯斯
- 张志强
- 张明
- 张波
- 王志勇
- 王皓
- 靳清秀
- 刘志
- 唐传祥
- 康慧芳
- 张仰飞
- 徐艳
- 林秋香
- 汤珂
- 王强
- 石胜君
- 董惠娟
- 薛斌
- 车永新
- 陶小魁
- 黄晓东
- 龚恒翔
- 刘广超
- 周铁英
- 张津杨
- 林郁正
- 梁霄
- 王伟
-
-
刘斌;
刘洪东;
周淼森
-
-
摘要:
近几年,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不确定度和评估成为计量领域最热门的项目之一。并且,矢量网络分析仪由于自身宽阔的频率测量范围、高测试精度等优点,在微波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测量不确定度即是衡量测量结果可靠性的指标,还充分地反映测量误差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程度。因此,结合驻波比对矢量网络分析仪的S参数(散射参数)测量不确定度和评估进行了分析,接着对GUM法和蒙特卡洛仿真对驻波比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一个可以快速实现评估的方法。
-
-
赵敏;
梁健同;
董德晖;
谭艳清;
梁琼崇
-
-
摘要: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传感器克服了传统金属或介质传感器的不足,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力、宽频率范围、不影响原有电磁场结构以及自溯源的优点,成为微波电场测量的未来方向。但也存在不足:原子汽室的多次发射形成的驻波使得测量不确定度随频率升高而变大。文章通过仿真,分析了原子汽室驻波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然后提出用数字滤波消除驻波影响和多项式拟合外推消除消减近场影响的方法,并给出试验装置组成及外推计算公式。
-
-
刘海霞
-
-
摘要:
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学中,针对均匀平面波在介质分界面垂直入射形成驻波的条件以及传播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在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的垂直入射的这一特殊情况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命令对TEM波的此特殊情况下的入射波、反射波和合成波进行仿真,使学生能同时查看他们的传播以及合成过程。使得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
李海凤;
陈康康
-
-
摘要: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模型是量子力学理想模型,经典教材中势阱的边界一般取得比较特殊.或关于坐标原点具有对称性,或势阱左边界位于坐标原点.本文首先展示了如何利用3种方法求解一维任意边界无限深方势阱能量本征值和对应的本征态,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彼此之间等价,讨论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推导结果,然后得到关于一维任意边界无限深方势阱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态的通式,从中比较容易看出这两个物理量均与阱宽有关,并且本征波函数与边界值有关,最后将一维结果拓展到二维和三维任意边界无限深方势阱情况.
-
-
张镇;
李光超;
蒋乐;
周睿涛;
周宏健
-
-
摘要:
采用0.18μm GaAs衬底增强/耗尽型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E/D PHEMT)工艺研制了一款2~6.5 GHz高精度6位数控移相器。为了达到较小的插入损耗和较小的版图面积,采用桥T型高/低通滤波器拓扑结构对5.625°移相器单元进行设计。采用开关切换全通滤波拓扑结构对11.25°、22.5°、45°、90°、180°5个移相器单元进行设计,实现了较小版图面积和高移相精度。芯片尺寸为4.5 mm×1.7 mm×0.1 mm,通过实测可知,在2~6.5 GHz工作频段内,输入输出驻波小于1.6,插入损耗小于17 dB,移相精度小于3°。
-
-
苏翔;
万子毅;
魏塾吴;
汪义彬
-
-
摘要:
波的叠加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的重要内容。两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重叠区域里,介质质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但教材中没有相应的实验来验证这一规律,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现象。文章利用声学原理制作二维阵列式多发射器——声镊,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声控悬浮,并探究其控制范围、控制精度、对不同材料的控制效果,形象且直观地展示了波的叠加这一物理过程。
-
-
史博;
孟昊;
温佳起;
张辉;
祁俊力;
陈骁
-
-
摘要:
为研究声管的发声频率,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分析.声管转动发声是由于空气在声管中的流动,考虑实际的实验条件,设计了气泵吹气代替声管转动的实验方式,改变吹气速率并测量发声频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此时的声管不符合两端开口即两端为波腹的条件,而是一端波节、一端波腹.声管的发声频率取决于其长度,符合驻波特性,发声时吹气速率与波纹长度须满足共振条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驻波的理解和相关内容的实验设计.
-
-
周群益;
肖桂英;
王培颖;
莫云飞;
周丽丽
-
-
摘要:
根据质点的运动方程建立行波的波动方程,用曲面说明波动方程,用质点振动的旋转矢量法说明行波的传播过程.用曲线说明左右行波和驻波的运动过程,用曲面表示驻波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分布规律.用曲线表示各时刻的能流密度,说明了能流密度的方向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
-
-
许丽敏
-
-
摘要:
宽带大功率开关组件主要运用于收发一体的通信系统中,位于天线后端,实现分时收发,通过极低的损耗可以提高接收机灵敏度和发射机效率。本文利用PIN二极管WPX042HB设计制作了宽带大功率开关组件,并通过微波设计软件(ADS)对该电路的插入损耗、驻波等进行了仿真。
-
-
郑伟;
谢月;
秦英;
江庆华
-
-
摘要:
目的改善消毒供应中心超声清洗物品空化效应分布。方法制作液压升降装置与铝箔固定支架作为辅助装置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上,铝箔固定在清洗篮筐中作为被清洗物品(记录超声清洗空化效应分布情况)。实验组采用自制液压升降装置使清洗篮筐抬高(1 cm)和还原,即铝箔在清洗过程中变化高度,对照组不改变清洗篮筐(铝箔)高度,两组各重复实验30次。结果实验组铝箔腐蚀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铝箔腐蚀分布均匀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洗篮筐升降法可增加超声清洗空化效应区域、使空化效应分布更加均匀,消除物品清洗盲区,从而提高清洗效果。
-
-
-
曾苗苗;
常诗卉;
陶敏慧;
喻波涛;
菅喜岐
- 《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利用低频(小于1MHz)连续超声波经颅治疗脑肿瘤时,由于颅骨的声阻抗远远高于周围组织,形成的反射波与连续声波相遇产生驻波,造成非意愿空间能量滞留而产生能量损耗.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消除或抑制驻波对HIFU经颅聚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64阵元相控换能器与人体头颅CT图像数据结合的仿真模型,利用周期相位转换法进行驻波消减.结果:利用周期相位转换法消减驻波后驻波现象被抑制,焦域处声压上升,焦域温升速度有明显提高.结论:驻波对HIFU经颅聚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周期相位转换驻波消减法能够在一定程度抑制驻波,增强HIFU经颅聚焦性能.
-
-
- 《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报告大会》
| 2008年
-
摘要:
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超声波液位测量方法在流程工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会受到超声波寄生反射现象的影响,且直接使用观测值进行计算会产生较大误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中低音频驻波液位测量方法.根据音频驻波的测距原理构造关于驻波波长的非线性状态方程和线性观测方程,再利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处理得到驻波波长的估计,从而换算出液位高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还进一步给出判别测量路径是否阻塞的新思路.
-
-
伍岳明
- 《2017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共旋'弦理论是用物理方法探索爱因斯坦晚年追寻引力与电磁力相统一的基础理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物质具有"自我复制"功能.认为引力波和电磁波均是物质的运动"自我复制"功能所致;认为光波是物质中电子'运动'的向心力'自我复制'发生原子轨道能级跳跃而产生的电磁波;认为光子并不存在;认为'量子纠缠'现象是激发光波与辐射光波二列对头碰行波叠加变成的驻波,爱因斯坦预言:"'幽灵一般的量子纠缠'现象的发现,将导致量子论的衰落."将会得到应验.
-
-
胡险峰
- 《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从声波在两个反射面之间多次反射和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引入相干函数讨论反射面之间的声场和透过反射面的应力波。反射面之间为驻波声场,从反射面透射出的应力波的幅度与反射面之间距的关系由干涉函数决定。通过测量透射应力波幅度极大时反射面的间距差,理论上可以精确测定反射面之间声波的波长。在超声声速实验中两个换能器不要太靠近有利于精确测量声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