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自适应
频率自适应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32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089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无线互联科技、中国测试、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六年年会等;频率自适应的相关文献由909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川、邹见效、徐红兵等。
频率自适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0890篇
占比:99.94%
总计:130972篇
频率自适应
-研究学者
- 谢川
- 邹见效
- 徐红兵
- 李凯
- 李津
- 金华
- 陈翔
- 储昭碧
- 张刚
- 刘正春
- 李敏
- 乔宏哲
- 何乐生
- 冯志红
- 刘杰
- 刘翠梅
- 单晋渝
- 宋树祥
- 岑明灿
- 布挺
- 张立森
- 张静
- 徐超
- 方祖祥
- 曾光
- 李玉龙
- 李红昌
- 李阳
- 杨勇
- 杨大宝
- 杨波
- 杨逢春
- 梁士雄
- 武超
- 王俊龙
- 王勇
- 王平
- 王庆庆
- 王萍
- 王顺
- 祁同林
- 罗异斌
- 葛运旺
- 蒋品群
- 蔡文惠
- 许明伟
- 谭文彬
- 贝太周
- 赵向阳
- 赵国松
-
-
娄一川;
梁理程;
杨浩;
滕馥遥;
宋国杰;
陈延明
-
-
摘要:
弱电网条件下存在电网频率偏移,使用固定参数的准PR控制器会导致控制性能下降,追踪电网频率并增强锁频环FLL(frequency locked loop)的抗干扰能力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卡尔曼滤波的并网逆变器自适应准PR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传统锁频环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卡尔曼滤波的锁频环LKF-FLL(linear Kalman filter-frequency locked loop),提高锁频环的抗干扰性。利用设计的LKF-FLL跟踪电网基频,根据时变的电网基频,实时改变准PR控制器的谐振频率以实现自适应跟踪电网基频,从而保证准PR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改善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及实验样机的研制,验证LKF-FLL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
王闰羿;
李玉平;
张玮;
康丰
-
-
摘要:
对实际运行的含有各类谐波及间谐波的电网系统的功率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综合多种功率电能计算方法,并进行方法整合,形成了通用的功率计算理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基于频率自适应的方式实现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精确计算,还可以得到基波与各谐波的功率分布,有助于谐波源的辨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无功补偿和系统参数控制,提高电能质量。
-
-
阮鹏;
吴赵风;
田刚领;
黄雁;
吕建国;
刘钊
-
-
摘要:
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发电场合,电网常处于三相不平衡、谐波畸变、频率波动等非理想电网状态。为了改善并网逆变器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滑动平均滤波器的锁相环(NMAFPLL)。NMAF可在α-β坐标系下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谐波分量及基波负序分量,提取基波正序分量。进一步,进行了NMAF频率自适应设计,当电网基波频率突变时,能够实时跟踪基波频率变化,有效地减小了锁相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NMAF-PLL锁相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从非理想电网电压信号中提取基波正序分量,并锁定其频率和相位,具有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
-
石超;
夏向阳;
刘远
-
-
摘要:
为了提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应对交流谐波和电网频率波动等电网干扰环境下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桥臂环流频率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具体设计嵌入式重复控制器,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到系统采样频率与电网频率比值不为整数时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的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FIR)实现分数阶延迟,对重复控制器的内模部分精准修正,从而使得嵌入式重复控制器的谐振频率自适应跟踪电网频率的变化。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双端MMC-HVDC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
杨奇;
朱靖;
王生东;
张之梁
-
-
摘要:
两级式逆变架构在光伏并网、能馈式电子负载等领域应用广泛,在电网频率波动甚至宽频率范围应用时保证并网电流质量是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实际挑战。针对电网频率波动引起并网电流畸变的问题,提出了谐振环节一体化频率自适应控制策略,消除了频率波动对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的影响。同时,为了适应高电压高功率应用,采用多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方法对能馈型电子负载进行集成扩容,基于模块ISOP均压均流原理与电子负载功能的特殊需求,提出了负载功能与均压均流独立实现的输入端主从控制法。最后,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裴永浩;
苏淑靖
-
-
摘要:
针对数字式锁相环前端A/D单元中,采样时钟在锁相环锁定前存在动态变化的问题,利用16位ADC器件AD7626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频率自适应欠采样电路,提出了频率自适应的时序控制策略,解决了FPGA时序控制驱动程序对输入采样信号频率变化的自适应问题.动态欠采样频率下对时基信号进行采样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集信号频率与理论一致,设计采样电路具有频率自适应特性.
-
-
杨晶菁;
陈为;
谢文燕
-
-
摘要:
基于对推挽式自激振荡电路原理的详细分析,通过研究发射线圈电压电流的特性,建立了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采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同时将自激推挽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应用于传感器节点的锂电池变距离无线充电中.最后搭建两线圈系统验证了自激推挽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频率自适应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变耦合系数时能够输出稳定的功率并保持稳定的效率.当线圈间轴向距离在1~4 cm变化时,自激推挽式无线充电系统可为锂电池提供500 mA的稳定充电电流.
-
-
张会来;
张伟
-
-
摘要:
锁相环(PLL)可测算交流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广泛应用于并网控制系统中.滑动平均滤波器(MAF)具有陷波低通特性,可用于滤除电网电压中的特征次谐波干扰,因而在PLL中得到应用.为适应电网频率存在波动的工况,通过分析比较MAF不同的数字实现方法,为频率自适应型MAF的数字实现提供参考.针对传统MAF-PLL动态响应速度的不足,提出一种响应快速的频率自适应MAF-PLL.该MAF-PLL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基于PLL幅相频补偿特性整定得到PID控制器参数.与传统MAF-PLL相比,所提MAF-PLL的响应速度可提高1倍以上,由于具备频率自适应能力,在电网频率明显偏移额定工频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稳态精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锁相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张学友;
何山;
李文龙
-
-
摘要:
为解决风机受谐波干扰引起电压畸变和频率波动从而影响风机并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频率自适应锁相方法,以谐波提取电路为基础,设计具有滤除风机谐波功能的NSOGI(new 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锁相环.首先,在谐波提取电路中加入基波谐振电路,验证谐波提取前后锁相环的锁频精度;其次,在传统锁相环基础上加入直流抑制器,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跟踪;最后,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对比DSOGI-FLL谐波提取前后电路中的频率偏差,验证2种锁相环的锁频精度.结果表明:在谐波提取电路中加入基波谐振电路,减少了谐波对基波源的影响,提升了谐波提取的效果;在抑制风机电压畸变和直流谐波方面,NSOGI锁相环效果较好,锁频精度较高,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采用NSOGI对电压和频率进行控制,能够提升供电可靠性,改善并网电能质量,为风机并网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
-
谭超;
李兴林;
吴晨光;
付瑞杰
-
-
摘要:
针对传统比例谐振(PR)控制器在电网频率变化时无法保证零稳态跟踪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具有频率自适应能力的改进型PR控制方案.在传统的PR控制器基础上引入频率自适应环节,对控制系统的频率估算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得出频率估算的传递函数,对其中参数进行设计,使得控制系统频率能够适应电网频率的变化.在电网电压谐波失真时,通过谐波补偿器与PR控制器并联的方式,降低入网电流谐波畸变率,然后对改进的PR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理论上实现了在电网频率变化时零稳态跟踪误差.在Simulink中搭建基于改进型PR控制系统的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频率自适应能力,并且整体性能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
-
-
-
- 《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地震测线上有高压输电线通过时,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Hz左右强单频干扰.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并且从浅层到深层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变化不太大,可以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法很难完全消除这种干扰,仅仅是噪声和信号同时压制一定的倍数,因此并没有改善单频分量频率附近的信噪比.我们在时间域内采用同频率不同振幅正余弦函数的组合来逼近这种单频干扰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以实现消除这种单频干扰的目的.单频波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振幅使用公式直接计算,单频波频率采用自适应方法估算.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波,而并不伤害干扰波附近有效信号,因此在单频波频率分量附近数据信噪比提高了.通过实际数据的试算,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地震测线上有高压输电线通过时,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Hz左右强单频干扰.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并且从浅层到深层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变化不太大,可以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法很难完全消除这种干扰,仅仅是噪声和信号同时压制一定的倍数,因此并没有改善单频分量频率附近的信噪比.我们在时间域内采用同频率不同振幅正余弦函数的组合来逼近这种单频干扰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以实现消除这种单频干扰的目的.单频波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振幅使用公式直接计算,单频波频率采用自适应方法估算.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波,而并不伤害干扰波附近有效信号,因此在单频波频率分量附近数据信噪比提高了.通过实际数据的试算,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地震测线上有高压输电线通过时,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Hz左右强单频干扰.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并且从浅层到深层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变化不太大,可以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法很难完全消除这种干扰,仅仅是噪声和信号同时压制一定的倍数,因此并没有改善单频分量频率附近的信噪比.我们在时间域内采用同频率不同振幅正余弦函数的组合来逼近这种单频干扰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以实现消除这种单频干扰的目的.单频波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振幅使用公式直接计算,单频波频率采用自适应方法估算.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波,而并不伤害干扰波附近有效信号,因此在单频波频率分量附近数据信噪比提高了.通过实际数据的试算,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地震测线上有高压输电线通过时,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Hz左右强单频干扰.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并且从浅层到深层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变化不太大,可以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法很难完全消除这种干扰,仅仅是噪声和信号同时压制一定的倍数,因此并没有改善单频分量频率附近的信噪比.我们在时间域内采用同频率不同振幅正余弦函数的组合来逼近这种单频干扰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以实现消除这种单频干扰的目的.单频波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振幅使用公式直接计算,单频波频率采用自适应方法估算.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波,而并不伤害干扰波附近有效信号,因此在单频波频率分量附近数据信噪比提高了.通过实际数据的试算,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果地震测线上有高压输电线通过时,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Hz左右强单频干扰.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并且从浅层到深层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变化不太大,可以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法很难完全消除这种干扰,仅仅是噪声和信号同时压制一定的倍数,因此并没有改善单频分量频率附近的信噪比.我们在时间域内采用同频率不同振幅正余弦函数的组合来逼近这种单频干扰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以实现消除这种单频干扰的目的.单频波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振幅使用公式直接计算,单频波频率采用自适应方法估算.本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有效消除干扰波,而并不伤害干扰波附近有效信号,因此在单频波频率分量附近数据信噪比提高了.通过实际数据的试算,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李金涛
- 《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六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蓝牙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无线技术,由于其工作在公共的ISM频段,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802.11b,HomeRF及微波炉、无绳电话、医疗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干扰,为了减少干扰,采用了自适应跳频技术.本文在介绍自适应跳频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蓝牙自适应跳频的系统结构、技术特点、通信过程和跳频状态的控制.
-
-
李金涛
- 《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六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蓝牙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无线技术,由于其工作在公共的ISM频段,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802.11b,HomeRF及微波炉、无绳电话、医疗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干扰,为了减少干扰,采用了自适应跳频技术.本文在介绍自适应跳频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蓝牙自适应跳频的系统结构、技术特点、通信过程和跳频状态的控制.
-
-
李金涛
- 《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六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蓝牙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无线技术,由于其工作在公共的ISM频段,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802.11b,HomeRF及微波炉、无绳电话、医疗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干扰,为了减少干扰,采用了自适应跳频技术.本文在介绍自适应跳频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蓝牙自适应跳频的系统结构、技术特点、通信过程和跳频状态的控制.
-
-
李金涛
- 《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六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蓝牙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无线技术,由于其工作在公共的ISM频段,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802.11b,HomeRF及微波炉、无绳电话、医疗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干扰,为了减少干扰,采用了自适应跳频技术.本文在介绍自适应跳频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蓝牙自适应跳频的系统结构、技术特点、通信过程和跳频状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