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肩痛

颈肩痛

颈肩痛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9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6792篇;相关期刊246种,包括长寿、大家健康、人人健康(医学导刊)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1’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山东省创作外科学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颈椎病诊断与治疗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等;颈肩痛的相关文献由70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惠光、高兴平、陈德松等。

颈肩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3 占比:2.1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6792 占比:97.80%

总计:17170篇

颈肩痛—发文趋势图

颈肩痛

-研究学者

  • 杨惠光
  • 高兴平
  • 陈德松
  • 周枫
  • 张云庆
  • 周玉珍
  • 姜雪峰
  • 钱如东
  • 骆文兴
  • 吴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亚菊; 徐守臣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200例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疼痛程度、肢体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F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FDS、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缓解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书力; 李敏; 李少军; 袁峰; 童胜雄; 田佳玉; 胡焓; 冯丹
    • 摘要: 目的观察在X线引导下行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81例。所纳入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松解组(n=40)和阻滞组(n=41)。松解组在X线透视下采用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钝性分离颈4、5脊神经后支,并注射镇痛混合液(倍他米松4 mg+利多卡因40 mg,以盐水稀释至6~12 mL,各点约3 mL)。阻滞组单纯采用颈4、5脊神经后支注射镇痛混合液治疗方法(药物同松解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及6月疼痛程度;评估术后6月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治疗后1周两组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月及6月,松解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疗效评估,松解组(显著有效率93%)要明显优于阻滞组(显著有效率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时及术后3 d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区域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X线引导下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术可长期有效改善患者颈肩部疼痛,具有安全、远期效果理想等特点,是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有效的治疗手段。
    • 王宇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及内皮素(ET)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1、IL-1β、IL-6、TNF-α、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MDA、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08%(3/59),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及血清MDA、ET水平,优于单纯针刀治疗,且远期疗效较好。
    • 陈良华; 林源; 梁栋富
    • 摘要: 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走罐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通络等功效,二者常联合应用于颈肩腰背痛的治疗,疗效显著,深受医患的喜爱。临床运用针刺联合走罐治疗针灸科常见的颈肩腰背痛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胡涛
    • 摘要: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 周方燕; 梁晟; 方艳萍; 蒋艺欣; 殷平
    • 摘要: 目的探讨拇指罐在断指再植术后颈肩部痛症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拇指罐疗法,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颈肩部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5%,对照组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罐疗法能明显减轻断指再植术后颈肩部痛症,增加患者舒适感。
    • 钱伟
    • 摘要: 眩晕、颈肩痛、小腹凸、腰背痛、手指麻木……已成为现代都市病的“标配”。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疾病与人们喜欢的“放松姿势”大有关系。半躺在床上玩平板电脑、刷手机,蜷在沙发上侧身看电视,晓“二郎腿”耍酷,托腮“卖萌”,或许短时间内能让人感到舒服,但一旦形成习惯。
    • 王盛均; 屈会丽; 姚丽; 蒋玲洁; 张志刚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非药物干预方法治疗患者颈肩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7月.依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员独立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5篇研究,共1185例患者,涉及8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常规护理、针刺、理疗、普拉提、瑜伽、推拿、VR治疗和运动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颈肩痛患者疼痛效果中,8种非药物干预措施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值大小对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从优到劣依次为理疗、VR治疗、针刺、常规护理、运动疗法、推拿、瑜伽、普拉提;在治疗颈肩痛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效果中,运动疗法与瑜伽、普拉提、针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CRA值大小对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从优到劣依次为运动疗法、理疗、常规护理、推拿、瑜伽、普拉提、针刺.结论:在治疗颈肩痛患者的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时,理疗和运动疗法成为最优疗法的可能性最大,研究显示其疗效好,未来临床实践中,护士可优先考虑应用理疗和运动疗法.
    • 邢青霞; 柏超; 郭华
    • 摘要: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伴颈肩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抽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伴颈肩痛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27例和B组31例.A组行针灸联合常规训练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强化肩胛带训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简明疼痛程度量表(BPI)评价患者的疼痛困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平衡及感觉等功能进行评价,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前屈、后伸、外旋、内旋及外展活动度均高于A组,ADL及FMA评分也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BPI疼痛困扰各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强化肩胛带训练,能够有效控制脑卒中后偏瘫伴颈肩痛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关节活动度.
    • 吴钟琪
    • 摘要: 文章对基层医疗人员必须掌握的腰背、颈肩、膝疼痛的鉴别诊断进行介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