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78055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家庭保健、家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09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论坛暨第七届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研讨会等;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林秀兰、王效增、荆全民等。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8055 占比:99.96%

总计:378195篇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发文趋势图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研究学者

  • 林秀兰
  • 王效增
  • 荆全民
  • 郭连瑞
  • 韩雅玲
  • 侯晓红
  • 唐雄林
  • 孙芳芳
  • 孙轩翔
  • 孟军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娟; 李玉宏; 冯卫; 宋平梅; 孙连杰; 线滟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良转归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以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术后1年发生再狭窄、脑卒中或者死亡等不良转归事件的患者纳入转归不良组(35例),将转归良好的患者纳入转归良好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的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偏心比、斑块溃疡、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斑块面积狭窄率、血管重构、僵硬指数、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对不良转归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3 d,两组患者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转归良好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转归不良组(P<0.05);另外,转归良好组患者改善率优于转归不良组(P<0.05)。转归良好组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偏心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斑块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率、血管重构、僵硬指数、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优于转归不良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稳定性斑块积分比、斑块最大偏心比、斑块最大长度、斑块最大厚度、斑块溃疡、斑块面积狭窄率、血管重构、僵硬指数、狭窄处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是造成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预测不良转归事件的截断值为10.5分,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度为88.10%,特异度为86.77%,约登指数为0.744。结论: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良转归事件的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贺亚龙; 范百亚; 康静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球囊扩张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所用球囊直径分为4 mm球囊组与5 mm球囊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4 mm与5 mm球囊扩张联合CAS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段及C1段远端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1 d,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球囊均安全有效,与4 mm球囊相比,5 mm球囊在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具优势。
    • 苗成; 柳毅; 杨慧; 李磊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AS患者50例,根据是否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分为两组,分析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方面,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重度狭窄、颈动脉斑块回声伴钙化、球囊后扩张、扩张率≥70%以及采用开环支架等因素是患者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同时血流动力学损害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多于非血流动力学损害组患者(P<0.05)。结论 CAS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是重度狭窄和球囊后扩张,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 余雪渊; 王春梅; 张帆; 黄莹; 闫彬; 隗立兵; 郭连瑞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产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137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6.3岁,手术侧颈动脉重度狭窄98例,中度狭窄3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评价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3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有51例(37.2%)发生低血压。单因素分析提示,与CAS术后低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颈动脉狭窄部位在球部、术前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史、尿素氮、术后24 h静脉液体入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溃疡斑块、术前存在未控制高血压、术后24 h静脉液体入量,是CAS术后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溃疡斑块、术前高血压未控制、术后24 h液体入量较多患者,更易发生CAS术后低血压。
    • 王庆华; 殷允娟; 王鹏; 吴清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直径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植入近期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支架植入术中所用预扩张球囊直径分为研究组(5 mm×30 mm球囊,n=51)、对照组(4 mm×30 mm球囊,n=51).记录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狭窄率、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和相对达峰时间.术后1个月随访手术前后狭窄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术后收缩压、心率低于术前(均P0.05).两组术后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相对达峰时间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 4 mm、5 mm直径球囊应用于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均安全有效,但5 mm球囊预扩张改善重度狭窄的血液流动学效果更佳.
    • 赵剑; 左姗姗; 张亚辉; 王赞
    • 摘要: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与单纯药物治疗对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85例患者分为两组,CAS组43例,药物组42例。采集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术前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并采用门诊复诊方式随访。于入组时、治疗后1、6和12个月使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于入组时、治疗后12个月行脑CT灌注检查。动脉闭塞同侧大脑半球的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 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 TTP)。结果CAS组的MoCA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在治疗后1、6、12个月时均高于治疗前,注意和延迟回忆评分在治疗后6、12个月时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r CBV、r MTT、r 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术后12个月r MTT和r TTP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0%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较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改善大脑血流灌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力。
    • 李娜; 蔡许超
    •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超越缺血性心脏病成为我国首位的致死及致残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脑卒中的首要原因是颈动脉疾病,其次是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斑块脱落和栓塞,动脉夹层形成和内膜下血肿[1-2]。颈动脉狭窄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的病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
    • 关明子; 王效增; 周铁楠; 孔德福
    •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EBU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应用EBU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1例患者中,狭窄程度80%~90%2例,95%~99%8例,100%1例,均无明显钙化;右颈内动脉狭窄6例,左颈内动脉狭窄5例。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100%,其中,左侧桡动脉入路6例,右侧桡动脉入路5例。每例患者置入1枚PRECISE PRO RX自膨式支架,支架平均直径(7.36±0.51)mm,平均长度(31.80±4.05)mm。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率为100%(11/11),11例患者均无心肌梗死、脑卒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死亡发生。结论应用EBU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安全有效。
    • 王春梅; 隗立兵; 宋礼坡; 黄莹; 宁雅婵; 张建; 吴英峰; 郭连瑞; 谷涌泉
    • 摘要: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临床应用逐年增多,术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术后管理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和分析,就CAS术后低血压控制目标与治疗管理,术后高血压和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处理,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应用管理作一综述.术后密切监测,个体化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手段.
    • 陈啸; 苏静; 张士忠; 李孟考; 张修宝; 宁方波; 李洪军; 梁迎春; 王国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CEA或CAS治疗的203例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及中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纳入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203人,分为CAS组(n=132)与CEA组(n=71),术后随访时间为1y.统计学分析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血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围术期并发症分析中显示,CEA组颈部肿胀3例(P=0.017);CAS组30 d内卒中比例明显高于CEA组(P=0.034).1y随访结果分析显示,CAS组再狭窄比例明显高于CEA组(P =0.047);在心肌梗死、死亡、脑卒中方面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CAS与CEA均可安全有效的治疗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围术期并发症方面CEA组颈部肿胀明显高于CAS组,CAS组30 d内卒中及1y再狭窄比例明显高于CEA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