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人

非人

非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0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专利文献679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黄河.黄土.黄种人、甘肃社会科学、当代老年等; 非人的相关文献由1382位作者贡献,包括A·J·莫菲、沈月雷、白阳等。

非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25.14%

专利文献>

论文:679 占比:74.86%

总计:907篇

非人—发文趋势图

非人

-研究学者

  • A·J·莫菲
  • 沈月雷
  • 白阳
  • L·麦克唐纳
  • 尚诚彰
  • 黄蕤
  • 姚佳维
  • 张美玲
  • 郭朝设
  • 郭雅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小菠
    • 摘要: 小说虚构世界中的人物都是残疾的、病态的,可笑而缺乏尊严的。在不幸、灾难、孤独、屈辱的生活面前,他们是逆来顺受地被命运驱使的木偶人。小说中充满了“死亡”景象。这一方面指涉了生命的脆弱,人生的无常,灾难的深重;另一方面更指向了大写的“人”之死亡、精神的死亡,指向了人的个性和主体意义的丧失。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无声的、失语的,像道具一样无声无息地被纳入到“我”的讲述话语系统中。为了突出人的非人状态,作者在对人物的描写上采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段。小说的叙事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拼贴画”,一种碎片艺术。碎片形式解构了传统小说的历史性结构而呈现一种共时性布局。小说文本呈现了一个由随意性、偶然性和破碎性支配着的世界。
    • 童瑞枝上海戏剧学院
    • 摘要: 《桑树坪纪事》中的戏剧情境是核心情境、辅助性情境、象征情境交织、融合的产物。《桑树坪纪事》的核心情境以人物群像的方式表达,由“人”与“非人”之间规定的关系构成。“超人”对“人”“人”对“非人”不断重复的“围猎”意象,既是凸显象征情境的方式,也是荷载核心情境、辅助性情境的载体。
    • 朱峰磊
    • 摘要: 我对党的认知源于祖父的讲述。在我很小的时候,祖父就经常给我讲新五师和中原突围的故事。那是祖父曾经参与过的革命往事,是他人生路程的红色起点。40多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了苦难、奋斗和隐忍。新中国成立前,他曾经坐过国民党的牢房,经历过敌营魔窟的恐怖和非人折磨。
    • 王晓翔; 杜立
    • 摘要: 后现代崇高可以理解为传统崇高的后现代转向,利奥塔作为后现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崇高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后现代崇高的佐证.在利奥塔的后现代哲学中,解构是贯穿其思想的中心线索,可总结为三个方面:在元叙事危机中解构同一性、在语言游戏中解构规则、在非线性时间中解构必然.基于这种解构思想,利奥塔的崇高美学极力推崇不可表现之物,在对康德崇高美学的批判继承中推崇否定性呈现,将先锋艺术作为后现代崇高的载体.从利奥塔的崇高美学中可以看出后现代崇高不同于古典崇高,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美学发生了明显转向,其美学形式和美学意味都与现代美学的方向大相径庭.崇高作为美学范畴之一,也深受其影响.后现代崇高在后现代美学的浪潮下也几乎成为被后工业同化的产物,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非人性、断裂性和梦幻性.作为后现代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利奥塔的崇高美学是在对康德崇高理论基础上批判继承而来,进而阐释了他对崇高新的认识,并由此确立了崇高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其崇高思想对分析后现代崇高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 高煜芳; 居·扎西桑俄
    • 摘要: 在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宇宙观中,雪域高原上不仅生活着人类和非人类的动物,还有普通人一般感知不到的各种非人生命.这些不同形态的生命栖居在同一空间的不同世界中,彼此差异又相互联系.基于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年保玉则地区开展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本文试图以本体论转向的回溯性路径为方法,探讨雪域藏人的外、内、密三重世界,以及这种多重世界的理念对于理解生命和环境之关系提供的启示.在分析藏文的"世界"和"生命"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藏传佛教的相依缘起论对于外器(环境)和内情(生命)关系的认识,并以年保玉则为例描述其外、内、密三重世界,特别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世界的山神等各种非人.与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不同,雪域藏人的多重世界论通过建立外境、显现和有境三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不仅融合了多元文化论和多元自然论,还超越了主客二元对峙的思维模式,具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基础.在这种理念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关系到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和谐,也关系到人与非人之间的和谐,本质上则是内情世界和外器世界之间的平衡.多重世界论为青藏高原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自然保护实践提供了本土理论支撑.
    • 王晴锋
    • 摘要: 作为互动过程中不协调的角色,非人通常被视为在场的缺席者,他们既不是表演者,也不是观众,同时亦无意扮演不属于他们的角色.先天性的生理条件、社会结构(主要是职业结构)、互动情境以及特定的机构等因素产生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非人,即生理性非人、结构性非人、情境性非人和机构性非人.这四类非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非人是无名的他者,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他们通常不被视为对等的人,因而处于无权或无力的状态.但是,这种独特的社会位置也可能使非人获得他人难以获得的信息,并可能将它转变成利益和权力.非人的存在对人际互动和社会秩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孔明安; 刘婵婵
    • 摘要: "暴力"是齐泽克批判当代资本主义与建构解放理论的重要着力点。在齐泽克看来,系统暴力是内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体系之中的制度性暴力,它并非肉眼可见,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颇具破坏性和侵略性。齐泽克秉承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系统暴力进行了深度解读,认为"剩余快感"是支撑系统暴力的内在发生机制。由于受剩余快感的支配,权力统治逻辑与资本逻辑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并以一种匿名的暴力形式嵌入和操纵人们的生活世界,它在保证资本主义体系再生产的同时,也构建了无孔不入的系统暴力。"剩余快感"的悖论性特征表明,它在诱发资本主义系统暴力的同时也隐含着打破这一暴力的内在逻辑,那就是以"非人"的英勇之姿态致力于人类解放。齐泽克在此吸收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但对其作了精神分析式的激进改造,因而决不能将之简单地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必须对之进行清醒的分析和批判。
    • 陈思呈
    • 摘要: 最近重看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同时又在看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把二者一对比,突然有了新发现。安迪的处境不见得比祥子轻松:蒙冤入狱,在狱中遭受各种非人的凌辱,但他没有疯掉或垮掉,甚至还逃出生天——这一切靠的不仅是信念,还有知识。在狱中,作为一个无期徒刑罪犯,之前的阶层、地位、金钱、人脉,总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追求的一切,都不再有用处。赤条条地进来了——影片开头脱衣喷洗的那一段,大概就是一个隐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