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35961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东方药膳、河北中医药学报、中华消化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国医名师学术高峰论坛 等;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由44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秀莲、朱生樑、程艳梅等。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5961 占比:99.97%

总计:636141篇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发文趋势图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研究学者

  • 张秀莲
  • 朱生樑
  • 程艳梅
  • 刘海峰
  • 孙永顺
  • 屈亚威
  • 张川
  • 张晓
  • 王伟岸
  • 展玉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民武; 周永添
    • 摘要: 目的观察丁香茱萸汤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中虚气逆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加盐酸伊托必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香茱萸汤加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胃脘隐痛、反酸、纳差、大便稀溏、胃脘痞满)、内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头晕、呕吐、皮疹)。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RDQ评分、胃脘隐痛、反酸、纳差、大便稀溏、胃脘痞满的症状积分及内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均降低(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胃脘隐痛、纳差、胃脘痞满的症状积分及内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茱萸汤治疗中虚气逆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刘明亮; 程海花
    • 摘要: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多潘立酮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多潘立酮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反酸、烧心、反食及胸骨后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多潘立酮能使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精神及躯体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 周正华; 王威; 冀建斌; 康洪昌; 燕麟
    • 摘要: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治疗棘手,病程缠绵,极易反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成为重要的创新手段,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整体上常法与变法并用,熟用常法以治本,活用变法以增效,并借鉴胃镜下粘膜形态进行微观辨病,衷中参西,并运用“以内辅外”的理念以提高临床的疗效,防止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详细阐述了整体辨证与微观辨病理论在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具体运用,以飨同道。
    • 李红刚; 何晓锐; 王淑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R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反流总次数、酸反流次数、弱酸反流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酸反流时间及最长反流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液体反流、气体反流、液气混合反流发生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的病理性食管酸暴露率及近端反流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及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RGERD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反流症状,降低病理性食管酸暴露率及近端反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赵志勇
    • 摘要: 目的探讨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状评分(7.03±1.43)分、抑郁症状评分(6.87±1.36)分、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5.77±4.8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33±2.45)、(10.90±2.28)、(9.47±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RGERD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刘礼剑; 黄晓燕; 韦金秀; 杨成宁; 陈广文; 李建锋; 刘莉; 赵一娜; 卢杰夫
    • 摘要: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ECC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retta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2个月时反流情况、DeMeester计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复发率。结果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ECC治疗RGERD患者总有效率较高,其可明显改善患者食管酸反流情况、LESP、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德龙; 卢光新
    •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文拉法辛和黛力新对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作用。方法将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90例难治性N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文拉法辛组及黛力新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仅予以艾司奥美拉唑40 mg,2次/d,文拉法辛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后加文拉法辛25~75 mg,3次/d,黛力新组在给予艾司奥美拉唑的前提下加用黛力新10 mg,2次/d,共观察8周。使用胃食管反流病(GERD)问卷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开始第2周后、第4周后、第8周后分别评分,观察各组胃食管反流症状及焦虑、抑郁变化。结果黛力新组及文拉法辛组在治疗2周后GERDQ、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周后文拉法辛组和黛力新组GERDQ、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文拉法辛组及黛力新组的各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文拉法辛组HAMA评分低于黛力新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及黛力新均对难治性NERD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文拉法辛的抗焦虑作用强于黛力新。
    • 牛美娜; 王海翠; 朱双双; 王晓伟; 李美荣
    • 摘要: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疗效。方法146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和治疗组(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坦度螺酮),各73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黏膜分级、治疗总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F-36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的差异。记录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对治疗有效患者进行复发率半年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内镜黏膜分级、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食管括约肌压力、立位反流时间比、卧位反流时间比、总反流时间比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瘦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黏膜分级、SAS评分、SDS评分、立位反流时间比、卧位反流时间比、总反流时间比及瘦素、PGⅠ水平下降(P<0.05),SF-36评分、食管括约肌压力、ghrelin水平增高(P<0.05),但治疗组的以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78%vs.79.45%,P<0.05)。坦度螺酮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内镜黏膜分级与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个别病例发生头晕、乏力等轻微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停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43.3%(29/67)]低于对照组[77.6%(45/58),P<0.05]。结论与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方案比较,双倍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rGERD的疗效更佳。
    • 李青
    • 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伊托必利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效果。方法100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内镜下食管炎分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评分分别为(2.46±1.42)、(1.68±1.26)、(1.41±0.87)、(0.08±0.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5±1.57)、(3.24±1.45)、(2.92±0.72)、(0.26±0.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下食管炎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嗜睡、头晕、乏力发生率分别为4.00%、4.00%、6.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16.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盐酸伊托必利片和艾司奥美拉唑镁结合后治疗RGERD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食管炎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安全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 李福; 郑冬菊
    • 摘要: 目的探究胃食管连接部收缩指数(EGJ-CI)鉴别诊断功能性烧心(FH)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山东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70例具有典型烧心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质子泵抑制剂试验以及24 h食管阻抗-pH监测技术,依据食管胃连接部静息压的强弱进行分组,其中24例FH患者为实验A组、46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强酸反流患者为实验B组;两组患者均开展高分辨测压,以计算其EGJ-CI相关功能参数,比较两组患者EGJ-CI各项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其与胃食管反流参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EGJ-CI、胃食管收缩积分(EGJ-CIT)、胃食管静息压力以及4 s综合松弛压(IRP4 s)等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患者酸暴露时间、pH<4时长占比、强酸反流次数及DeMeester积分等胃食管反流参数与实验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GJ-CI临界值处于10.23 mmHg·cm^(-1)时,其区分RGERD与FH的灵敏度为81.57%,特异度为53.26%,AUC为0.69(95%CI 0.56~0.83);EGJ-CI与酸暴露时间、pH<4时长占比、强酸反流次数及DeMeester积分均呈负相关(r=-0.257,-0.241,-0.289,-0.234)。结论EGJ-CI可反映人体抗反流屏障功能变化,在功能性烧心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鉴别中发挥一定作用,敏感度及特异性较高,从而帮助临床区分GERD与FH。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