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幅器
限幅器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874393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科技信息、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舰船电子对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一届复杂电磁环境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及第二届中物院复杂电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军事微波会议、2012年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2012年第九届电磁技术学术年会、第二届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学术研讨会等;限幅器的相关文献由887位作者贡献,包括邓世雄、尹辉、张振浩等。
限幅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74393篇
占比:100.00%
总计:2874524篇
限幅器
-研究学者
- 邓世雄
- 尹辉
- 张振浩
- 徐剑
- 陈书宾
- 李益兵
- 加藤清
- 孙计永
- 张英浩
- 王俊
- 郭志清
- 侯洵
- 司金海
- 向虎
- 宋洪磊
- 张龙
- 戴家赟
- 戴维·乔纳森·朱利安
- 熊耀兵
- 王乔楠
- 王康鹏
- 王磊
- 程鑫
- 董雪
- 袁彪
- 褚海森
- 赵瑞华
- 郭怀新
- 重·U·李
- 闫理贺
- 陈堂胜
- 高长征
- 丁四如
- 任凤
- 刘学文
- 史磊
- 吕青芸
- 吴波
- 吴立枢
- 吴维
- 周全
- 周明
- 奚松涛
- 宋长鹏
- 尚光彬
- 崔勇
- 张刚
- 张原
- 张园
- 张志梅
-
-
金祖升;
施佳林;
李建轩;
李国林;
王瑜卫
-
-
摘要:
高功率微波可通过雷达、电子战装备的天线进入装备内部,这种方式耦合能力强、峰值幅度大,容易造成装备电磁干扰或损伤.因此,有必要开展高功率微波对电子设备的作用效应和防护研究.针对设备级高功率微波效应研究较少的现状,以某X波段微波接收前端为对象,采用注入法开展高功率微波损伤效应实验,获取了效应现象和数据.结果显示,无限幅器保护时,注入微波的峰值功率达到48.8 dBm,单个脉冲就能损伤微波接收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采用限幅器防护后,注入微波的峰值功率需增加到60.7 dBm,脉冲数增加到100个才能实现微波接收前端的损伤.实验表明,能量沉积是进行损伤的必要条件,通过高峰值功率短脉冲或长脉宽脉冲串,高功率微波都可以对电子设备中的敏感器件造成损伤,综合运用峰值功率、脉宽和脉冲数等参数可增强高功率微波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典型参数高功率微波武器对电子设备的作用距离、作用规律,可为武器装备高功率微波效应评估和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
-
李丰;
邓世雄;
白锐;
王乔楠
-
-
摘要:
文章介绍一种基于同轴结构的微波限幅器设计方法。限幅电路采用PIN二极管和半有源式电路结构,实现高功率限幅特性。利用混合集成电路工艺实现限幅电路气密封装,再将气密封装装配到不锈钢同轴封装内,实现具有气密性的同轴限幅器结构。产品体积为34 mm×Φ9 mm,测试结果表明,在300 MHz~2 000 MHz频带内,插入损耗小于1 dB,可承受峰值超过1 000 W的功率,泄漏功率小于16 dBm。该设计可显著缩小限幅器产品体积,便于整机系统安装和更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马振洋;
李义成;
史春蕾;
左晶
-
-
摘要:
针对航空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通信设备,提出了一种具有低插入损耗、高限幅性能的电磁防护模块电路设计方法。在无源多级限幅器设计基础上外加直流偏置,构建了一款有源式防护模块以提高限幅能力。将定向耦合器与整流电路相结合,提出了以整流部分干扰信号代替外加直流偏置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设计了一款半有源式防护模块。对所设计的2款电磁防护模块进行实物加工与测试,结果表明,在118~136 MHz的航空VHF频段内,插入损耗均小于1.5 dB,起限电平小于6 dBm,限幅电平小于8 dBm,功率容量不小于25 dBm。相比于其他同类型防护模块,起限电平和限幅电平明显降低,能够有效提高防护能力。
-
-
李巍;
李明典;
刘斌;
刘景萍
-
-
摘要:
针对调频引信的高功率微波干扰效应问题,对引信天线进行了辐照实验以及场-路联合仿真实验,分析了HPM武器的干扰与毁伤距离,研究了不同角度、峰值、脉宽的HPM矩形脉冲对射频前端的干扰效应,并进行了防护设计。研究表明:HPM偏离主波束越大,攻击效果越差,但在副瓣处有所加强;随着注入功率的增加,HPM的干扰能力会逐渐达到饱和;干扰强度总体上随脉宽增加而增加,理想情况下矩形脉冲产生的最大干扰信号几乎完全覆盖差频信号,严重影响目标识别的准确率;仅增加限幅电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HPM照射造成的损伤,但不能防护HPM与回波信号同时到达时产生的干扰。
-
-
汪涛;
陈兴盛;
丁盼盼;
刘劲松
-
-
摘要:
基于PIN二极管限幅器的器件原理,设计了满足电磁兼容系统要求的限幅器.研究了单级、级联和三级PIN二极管限幅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PIN对管和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对限幅器电路进行改进.在13-15 GHz输入连续波功率200W时,限幅输出功率0.04W,插入损耗小于0.1 dB.和参考文献对比表明,本文限幅器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
-
徐凌;
杜倚诚
-
-
摘要:
限幅放大器(简称限放)是雷达前端的重要部件,由限幅器和和放大器构成。当输入功率过高时,限幅器插损会迅速增大,使泄露到放大器的功率始终维持在较低的状态,从而保护放大器免于烧毁。限幅器的功率容量从数百毫瓦至数千瓦不等,漏功率一般在15dBm以下。
-
-
陈自东;
秦风;
赵景涛;
赵刚;
刘忠
-
-
摘要:
针对限幅器在高功率微波(HPM)作用下的尖峰泄漏问题,基于搭建的HPM注入实验平台和电路仿真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注入功率超过6 dBm时,限幅器会出现尖峰泄漏现象,限幅器泄漏尖峰的上升沿与脉宽随着注入功率的增加而减小,而绝对尖峰泄漏功率随注入功率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平顶泄漏功率呈近似"线性增加-缓慢下降-小幅增长"趋势.并且,实验结果显示:HPM脉宽与重频对限幅器尖峰泄漏特性基本无影响,其泄漏特性变化规律与单次脉冲的基本一致;尖峰泄漏能量随注入功率的增加而降低.
-
-
高伟伟;
李敬军;
张弟
-
-
摘要:
随着高功率微波(HPM)武器的大量应用,在未来电子战或网络战中的力量对比将被彻底改变.为应对HPM武器日益严峻的现实威胁,防止遭受二次攻击,从HPM武器的特点及危害出发,探讨了针对HPM单脉冲的可行被动测向方法,并对单基地单脉冲被动测向雷达结构进行分析,着重考虑限幅器的作用,给出2种雷达信号限幅器的拓扑设计,为后续HPM武器定位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
-
-
GAO Jin-huan;
HUANG Jie;
XI Shan-bin
-
-
摘要:
GaAs PIN限幅器是置于通信接收前端抗电磁扰动的重要部件.本文对经受高功率微波后GaAs PIN限幅器损伤形貌的观察,结合其损伤机理分析,揭示了PIN二极管易于损伤的位置以及造成界面损伤的机理,对于GaAs PIN限幅器设计和工艺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黄维;
黄志都;
王乐
- 《第七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高压试验中闭合开关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较高的瞬态过电压和浪涌电流,可能会给试验装置造成损害.为了避免试验过程中产生上述冲击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限幅器拓扑电路,该电路每相均由一组电抗器、续流二极管和一个直流补偿电压源组成.在试验电路闭合开关开始试验后的瞬态过程中,电抗器起到抑制涌流的作用,而在电路处于稳态后,电抗器被自动短路,因而不影响原试验电路的结构,测量结果与未加涌流抑制装置前一致.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
-
-
-
-
-
-
-
张爱华
- 《第十六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本文论述了L波段T/R组件接收噪声系数这一关键特性参数的构成,分析如何在设计生产和调试三个方面来控制和改善组件的噪声,提出了限幅器电路调试要点,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噪声特性,满足了L波段T/R组件噪声系数的设计要求.
-
-
-
尤喜成;
喻志远
- 《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利用HJ-FET实现了L波段的限幅低噪放.该LNA具有成本低,噪声小,体积紧凑、承受功率大的特性。用5级并联PIN二极管实现了前置限幅器,该限幅器驻波性能好,插损较小,同时补偿了后级低噪放的输入端电桥的不平衡性。前置限幅器能承受超过200w的脉冲功率,在相控阵雷达的收发单元中有着广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