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选穴

选穴

选穴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0351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研讨会等;选穴的相关文献由103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富春、赵树明、王朝辉等。

选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4 占比:2.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0351 占比:97.86%

总计:20796篇

选穴—发文趋势图

选穴

-研究学者

  • 王富春
  • 赵树明
  • 王朝辉
  • 王玲玲
  • 赖新生
  • 刘丽
  • 叶明柱
  • 岳增辉
  • 张虹
  • 田家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芝仙; 杜涛; 徐凡
    • 摘要: 推拿治疗近视是中医治疗近视常用方法之一,推拿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用推即是用药”,但须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选穴和操作。文章对近年来推拿治疗近视的取穴规律进行归纳整理,认识到推拿治疗近视时,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从五脏、精血、经络、穴位多角度出发,补脾、益肾、强心、柔肝明目,不忘辨证施治选穴,灵活运用“穴位-经络-脏腑”之间的特异性,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而调节人体脏腑器官的阴阳失调,最终“标本兼治”从而使目有所养,视力得以恢复。
    • 邓涵; 阮志忠; 宋翔; 张彩荣
    • 摘要: 目的:采取数据挖掘技术解析近20年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SinoMed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筛选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剖析腧穴的选取规律。结果:筛选出237篇文献,使用腧穴121个,总频数1 629。应用频数前六的腧穴为:三阴交(198次)、足三里(114次)、阴陵泉(99次)、阿是穴(97次)、太冲(87次)、曲池(85次)。归经上多属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使用频繁的配穴组合为三阴交-足三里,归纳出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新处方5个。结论: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选穴以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阿是穴、太冲最常用,而经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最常用。
    • 李孟佳; 徐月娥; 肖晓霞; 夏亲华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三伏贴治疗痛经药物组方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该规律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借助关联、聚类等数据挖掘技术对三伏贴治疗痛经所用药物和穴位进行整理分析,共纳入545诊次,涉及穴位20个,中药23味,结合中医相关理论人机结合,筛选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核心方药和穴位组合。结果:穴位总频次为3103次,药物总频次为3143次;穴位平均使用频次为155次(5.00%),中药平均使用频次119次(4.35%)。高频穴位(频率>5.00%)共有9个,累计频率82.20%,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关元、气海、子宫、肾俞、三阴交、神阙、腰阳关、次髎、归来;高频药物(频率>4.35%)共有7味,累计频率72.69%,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芥子、延胡索、细辛、肉桂、当归、吴茱萸、甘遂。三伏贴治疗痛经的基本药物组合为白芥子-延胡索-细辛,主要加减配伍中药为肉桂、当归、吴茱萸、甘遂等温中散寒活血药;基本穴位组合为气海-关元,主要配伍穴位有肾俞、三阴交、子宫、神阙等培元固本、温养胞宫穴位。结论:三伏贴治疗痛经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和寒湿凝滞型痛经,借助三伏天自然界阳气,祛除体内沉疴之寒邪。
    • 慕容志苗; 刘琪; 李思琦; 郝瑞民; 樊小农
    • 摘要: 吞咽障碍为中风常见合并症,针刺为该病治疗的有效治疗方式。临床针刺选穴方案重复性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针刺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推广。本研究基于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穴位应用现状,从部位、经脉循行、临床症候和穴性等多方面对当前针刺治疗卒中后的选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其聚焦点及薄弱点。并从临床及科研多方面对针刺治疗该病的选穴优选思路进行探讨,试图挖掘未来针刺治疗吞咽障碍针刺的选穴补充方向,以期为针刺选穴的规范化、疗效更优化及可推广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 于川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选穴思路。方法:从刺激吞咽中枢、不同吞咽分期、中医病因病机的角度分析针刺选穴思路,分析针刺头皮、项、口颊、舌、咽、喉六部穴位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性。结论:针刺头面颈项部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中西医理论基础和较好临床疗效,在选穴时应注重调脑神、通窍机一体化的治疗方案。
    • 吕倩忆; 卢小叶; 李棋龙; 何灏龙; 郑慧娥; 田浩梅
    • 摘要: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寻中医针灸治疗泄泻的选穴规律,并为临床腧穴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收集自建库以来有关针刺治疗泄泻的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构建数据源,后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Gephi,建立泄泻腧穴处方复杂网络模型并运用腧穴使用频次和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处方核心腧穴、选穴规律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筛选,纳入文献209篇,提取319个针灸治疗泄泻的处方。涉及94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827次,其中天枢穴使用频次最高(280次,占总频次的15.33%)。腧穴主要归经于胃经(655次,占总频次的38.85%)、膀胱经和任脉。核心腧穴处方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和中脘。结论:现代文献研究表明泄泻处方强调健运脾胃,辨病选穴,重视胃经腧穴,选穴多为特定穴,配穴以远近配穴为主,标本共治。
    • 高岩; 秦晓光
    • 摘要: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临床上一般用手术、药物和针刺治疗。临床各家对于针刺治疗青光眼有各自独特的选穴和操作手法,部分穴位在试验中被证明其确切的疗效,选穴之于针刺治疗,犹如地基之与大厦。此文总结了部分关于针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和试验研究中的选穴、操作手法以及各家不同的治疗思路,为以后的临床和试验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 陈福右; 覃业校; 唐祎周; 教传旭; 金成; 蔡官言; 马静雯; 李晓宁
    • 摘要: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其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噎等症多与舌骨上肌群、舌肌、咽缩肌、环咽肌、环甲肌等无力或动作不协调相关。为此,本文从针刺穴位与吞咽障碍相关肌肉的联系进行研究,阐述十二经别之“六合”、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与“唇、舌、咽、喉”部的关系,并分析吞咽相关肌肉于不同时期的效应,总结口腔期与咽期吞咽肌群的协调运动模式,梳理临床选穴特点与其口腔期和咽期功能肌肉的联系,为临床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任禹驰; 齐万里
    • 摘要: 目的:旨在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选穴规律与治疗方法,从而用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同时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指明方向。 方法: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选穴规律、治疗方法与治疗手段加以回顾性综述。 结论:针灸治疗肩周炎,取穴方法多样,治疗手段丰富,临床疗效尚能令人满意。 但是今后应该从肩周炎的根本内因————正气内虚出发,加强扶正固本穴位对肩周炎治疗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李欣源; 贺雅琪; 陈洁; 王陵军; 杨忠奇; 袁天慧; 冼绍祥
    •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腹泻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贴敷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限定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索有关穴位贴敷治疗腹泻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贴敷治疗腹泻的选穴及用药规律.[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64篇,包括27个穴位、80味药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神阙、天枢、中脘、足三里等穴为主穴,以任脉、胃经、膀胱经穴为主;用药上,以吴茱萸、肉桂、丁香、白术、干姜为多,其功效以散寒止痛为主,药性多呈辛、温、热,归经多属脾、胃经.[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常用单穴为神阙,常用配穴为天枢、中脘、足三里,多使用温阳散寒药物,总体体现了散寒止痛的治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