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运行参考站
连续运行参考站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283542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北京测绘、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中国数字管道技术大会等;连续运行参考站的相关文献由56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立、蒋廷臣、吕志平等。
连续运行参考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3542篇
占比:99.93%
总计:283752篇
连续运行参考站
-研究学者
- 周立
- 蒋廷臣
- 吕志平
- 杨保
- 王军见
- 王庆
- 王继刚
- 吴孔军
- 朱照荣
- 李健
- 汤均博
- 过静珺
- 远顺立
- 陈俊勇
- 陈品祥
- 黄丁发
- 万程程
- 于晓亮
- 付凤扬
- 任政兆
- 任胜
- 任阳
- 刘宇
- 刘翔
- 史建青
- 吴文坛
- 周亚
- 周绍星
- 唐凯
- 姚宜斌
- 宋玉兵
- 宗干
- 屈利娜
- 张凤录
- 张小国
- 张思慧
- 张恒璟
- 张晶晶
- 戴连君
- 景喜林
- 朱伟
- 李东俊
- 李刚
- 李国伟
- 李戈杨
- 李成钢
- 李振
- 李毅
- 柯福阳
- 沈雪峰
-
-
刘洋洋;
任政兆;
祝杰;
邵银星
-
-
摘要:
针对最终精密星历产出时延较长,无法满足实时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问题,基于加米特(GAMIT)软件,采用超快速精密星历(IGU)的24 h预报星历和最终精密星历(FPE),分别对中国香港地区2018年全年19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的大气可降水量(PWV)进行了反演解算,并结合实际降雨量,分析IGU星历对于PWV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IGU-PWV与探空数据(RAD)PWV相关系数达到了0.96,IGU-PWV与FPE-PWV相关系数达到0.99;IGU-PWV值与RAD-PWV全年均值相差为3.73 mm,在雨季二者相差4.98 mm,在非雨季二者相差2.49 mm,且全年IGU-PWV变化趋势基本与实际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IGU的24h预报星历能够满足实时探测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要求,可作为水汽探测的手段之一。
-
-
任政兆;
朱照荣;
张锡越;
曾艳艳;
张凤录;
曹毕铮
-
-
摘要:
根据北京市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多年累积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CORS站坐标高程基准的变化规律,利用北京市沉降区高程水准复测的高差结果验证其准确性,得出以下结论:CORS站垂直方向运动普遍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虽然部分测站的两种高差结果相差较大,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差与水准高差的趋势项相似度极高,北京市采取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北京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南水北调的工程等措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市沉降的趋势,取得了一定的整治成果,以朝阳(CHAO)站、牛栏山(NLSH)站尤为明显,甚至出现了抬升的趋势。
-
-
-
-
摘要: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分中心(以下简称广西分中心)于2020年3月正式批准成立,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广西分中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拥有工作人员13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5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6名、中级职称人员56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三梯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1人,厂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承担自然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开展自然资源信息化技术研究,承担自治区自然资源及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承担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广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卫星遥感影像统筹管理及相关技术服务等主要职能。
-
-
史增凯;
李春燕;
孙小双;
董绪荣;
钱昭勇;
马祥泰
-
-
摘要: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是高精度定位的基础设施之一,可为车辆调度、导航定位等领域提供保障。CORS网基准站的位置精度将显著影响导航服务保障性能,因此开展基准站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2019年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IGS)站的联测数据,使用了加米特(GAMIT)/格洛布克(GLOBK)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了线性拟合方法得到了基准站年速度场,进而开展了北京市CORS网基准站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基准站呈向东南方向漂移的态势;大部分站点都呈现沉降现象,其中东三旗、朝阳站和榆垡站出现明显沉降,沉降量分别为42.73、32.98、54.50 mm;牛栏山和平谷站出现明显抬升。
-
-
-
郑维悦;
梁嘉玲
-
-
摘要:
为了对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CORS)站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保其更加有效地为变形监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服务,本文以江苏如东站点(BTRD)为例,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CORS站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利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方法与小波分析方法对BTRD站点坐标时间序列进行趋势项成分和周期项成分提取。结果表明:N、E方向上都呈线性变化趋势,N方向上随时间递增,E方向则相反,U方向上呈现周期变化趋势,并且存在一定的跳跃。在周期提取方面,小波分析方法与SSA结果一致,而在趋势成分提取方面,SSA优于小波分析方法,更能反映出时间序列的趋势特性。
-
-
蔡跃
-
-
摘要:
针对原有以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主导的北方海区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定位数据质量存在一定缺陷,采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方式对新建立的北方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BDGBAS)中各基站的自定位精度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尔特克利布(RTKLIB)软件对7个基站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并对7个基站多系统各波段涉及的可见卫星数、信噪比、多路径误差、定位精度等重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以均方根误差(RMS)为评定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北方海区BDGBAS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基站自定位的平面精度可达到8 cm,天顶方向精度可达到14 cm,能更有效地满足渤海湾及离黄海岸线300 km以内的多种导航、定位、测量的服务需求。
-
-
李婷
-
-
摘要:
为了有效消除CORS站点高程时间序列噪声,提出采用EEMDAN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改进信号在EEMD分解时产生的模态混叠问题。以某市CORS站点高程时间序列为试验数据,选取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正交性指标以及能量密度与平均周期的乘积等定量指标,验证EEMDAN方法的有效性与优化性。结果表明,经EEMDAN方法处理的IMF分量IO值比EEMD方法处理的IMF分量IO值低53.7%,分解精度更高;EEMDAN重构后的信号均方根误差比EEMD重构后的信号均方根误差减少21.5%,相关系数增加2.1%,说明采用EEMDAN方法重构信号的效果更好。
-
-
王振;
孙炎强
-
-
摘要: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尤其是各地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准站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充分利用CORS基准站来解决控制网的布设已经越来越普遍。本文以珠海市外伶仃岛GNSS控制网的布设为例,利用珠海本地的CORS基准站以及测区周边的香港CORS基准站共同组网,通过多级GNSS控制网的布设及解算实现了外伶仃岛GNSS控制系统的建立,并分析总结了CORS站在偏远海岛GNSS控制网布设中的应用。
-
-
朱璇;
王峰;
周巍;
车通宇
-
-
摘要:
2018年,西藏地区新建了30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安装了国产南方接收机和天线,实现了无人值守、高可靠性的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为评估新建成的西藏CORS站运行情况,以及国产GNSS接收机的工作性能,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新建成的西藏CORS 2019年GNSS观测数据质量,并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西藏地区CORS站的数据质量进行比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个CORS网观测数据质量总体上差距不大,南方SOUTH NET S9接收机的性能基本满足CORS的应用需求,但相比于天宝(Trimble) NETR8/9系列接收机,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稳定性欠佳.
-
-
Yang Yong;
杨泳;
Xu Kaijun;
徐开俊;
Li Shanshan;
李珊珊
-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基于RTK技术单基站的高精度稳定运行能够为用户提供连续、可靠、便捷的位置引导服务.结合工程实践需要,针对自建单基站CORS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问题,利用移动平均值法对静态已知观测点进行RTK定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单基站CORS系统RTK可以实现GNSS单频接收机厘米级的实时定位,水平精度在5cm以内,高程精度在8cm以内,数据有效率为99.2%,整个系统的精度水平、稳定性都维持在较高水平,为GNSS高精度定位在通航领域导航应用提供了支撑.
-
-
Wang Jun;
王军;
Dong Xurong;
董绪荣;
Shuai Weiyi;
帅玮祎;
Zhang Xi;
张晰;
Fu Wei;
付伟
-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GNSS观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GNSS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特别是对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稳定运行,数据质量检测是一项必要工作,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分析,可以有效地减弱、消除各种误差对定位、授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对CORS系统年度运维数据质量分析中发现,牛口峪基准站数据质量指标不合格.为了找出该站存在问题的原因,利用TEQC(Translation,Editing and Quality Checking,TEQC)数据预处理软件对该站原始数据的多项指标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得到了初步结论,并为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
-
Peng Cheng;
程鹏;
Beiping Wu;
吴北平;
Yilun Cui;
崔轶伦;
Guangxing Wang;
王广兴
-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载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姿态角是反映载体运动状态的重要指标,而对于载体姿态角的解算在导弹制导、航空航天、自动驾驶、无人机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精度要求,因此,高精度、低成本的测姿手段一直是相关行业的研究热点.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是一种提供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多功能服务系统,流动站通过与基准站间的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来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姿态角解算的需求高度契合.本文先根据双天线测姿的原理推导出姿态角解算的公式,使用两台接受机模拟载体双天线车载测姿系统,连接到校园CORS网络进行实验,并通过改变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来控制解算姿态角的基线长度.在获得姿态角后通过给定小车前进速度,结合时间序列对应的姿态角利用MATLAB反演出小车前进轨迹.最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基于CORS网络的双天线GNSS测姿方法能够满足高精度应用的需要,通过姿态角反推出的运动轨迹与真实路线基本符合,且在相同的条件下,更长的基线能够获得更精确的测姿结果.
-
-
闫亮;
杜晓宁;
于哲
- 《2016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GPS(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目前已经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已经成为快速采集数据和导航定位的有效工具.传统的覆盖半径小的单基站技术已逐渐被CORS网络技术所取代,与传统的RTK作业相比,连续运行参考站具有作用范围广、精度高、野外单机作业等众多优点.它的出现将使一个地区的所有测绘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束以前GPS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它将大大扩展RTK的作业范围,使GPS的应用更广泛,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为长输管道测量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
-
侯红彪;
黄杰
- 《2018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口及杭州湾区域北斗CORS系统,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初始化时间、定位精度、服务范围、可用性等定位服务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CORS系统北斗(BDS)定位的平均初始化时间为7.9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4厘米与4.1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6厘米;若采用BDS/GPS/GLONASS组合定位,定位的初始化时间为7.5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5厘米与3.9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2.3厘米,服务范围覆盖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数据可用性达到99.9%;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
-
侯红彪;
黄杰
- 《2018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口及杭州湾区域北斗CORS系统,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初始化时间、定位精度、服务范围、可用性等定位服务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CORS系统北斗(BDS)定位的平均初始化时间为7.9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4厘米与4.1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6厘米;若采用BDS/GPS/GLONASS组合定位,定位的初始化时间为7.5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5厘米与3.9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2.3厘米,服务范围覆盖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数据可用性达到99.9%;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
-
侯红彪;
黄杰
- 《2018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口及杭州湾区域北斗CORS系统,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初始化时间、定位精度、服务范围、可用性等定位服务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CORS系统北斗(BDS)定位的平均初始化时间为7.9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4厘米与4.1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6厘米;若采用BDS/GPS/GLONASS组合定位,定位的初始化时间为7.5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5厘米与3.9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2.3厘米,服务范围覆盖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数据可用性达到99.9%;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
-
侯红彪;
黄杰
- 《2018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口及杭州湾区域北斗CORS系统,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初始化时间、定位精度、服务范围、可用性等定位服务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CORS系统北斗(BDS)定位的平均初始化时间为7.9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4厘米与4.1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6厘米;若采用BDS/GPS/GLONASS组合定位,定位的初始化时间为7.5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5厘米与3.9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2.3厘米,服务范围覆盖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数据可用性达到99.9%;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
-
侯红彪;
黄杰
- 《2018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江口及杭州湾区域北斗CORS系统,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初始化时间、定位精度、服务范围、可用性等定位服务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CORS系统北斗(BDS)定位的平均初始化时间为7.9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4厘米与4.1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6厘米;若采用BDS/GPS/GLONASS组合定位,定位的初始化时间为7.5秒,平面内外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1.5厘米与3.9厘米,高程内符合的平均定位精度为2.3厘米,服务范围覆盖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数据可用性达到99.9%;完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
-
何冰;
Bing Ho;
李成钢;
C.G Li;
张晋升;
J.S Zhang
-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传统的CORS系统电离层误差建模通常以一个闭合三角形作为建模单元,选择距离虚拟参考站(VRS)最近的站点作为主站,利用与主站相连的两条基线对电离层进行误差建模,进而结合对流层误差模型和轨道几何改正构建VRS虚拟观测值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得到RTK用户坐标位置.本文在传统VRS大气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对电离层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一种基于整网基线解的区域电离层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定网内某一站点作为主参考站,利用闭合环理论和Dijstra最短路径算法快速计算非主参考站与主参考站间的归一化双差电离层延迟,然后利用线性内插模型(LIM)构建区域电离层误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CORS网络内部区域或附近区域,基于整网基线解的区域电离层误差建模方法的建模精度与传统的闭合三角形建模方法的建模精度相当,建模结果无明显差异;在距离CORS网络较远的外部区域,基于整网基线解的区域电离层误差建模方法的建模精度要明显优于传统的闭合三角形建模方法,提升幅度约30%,有效提高了网外区域VRS的建模精度,提升了CORS网络的空间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