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7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信息与知识传播、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5763篇;相关期刊663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中国广告、现代广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等;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文献由1179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刚健、刘沁娟、方兴东等。

互联网发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0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5763 占比:98.78%

总计:117195篇

互联网发展—发文趋势图

互联网发展

-研究学者

  • 许刚健
  • 刘沁娟
  • 方兴东
  • 潘树琼
  • 王鹏
  • 詹新惠
  • 刘妍
  • 刘德寰
  • 刘棫漩
  • 孙光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转转; 邓峰
    • 摘要: 文章选用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衡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供给侧要素结构转型视角探究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互联网发展既能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也能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地区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具体呈现为发达省份明显优于发展中省份的非均衡发展特征。(2)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先抑后扬最终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则表现为持续性促进作用。(3)从供给侧来看,互联网发展能实现要素结构转型进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即互联网能通过技术要素结构转型渠道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李民; 戴永务
    • 摘要: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但对于营商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对互联网与营商环境关系的研究也较为缺乏。从理论层面阐述互联网发展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制,并以2008~201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控制内生性问题,采用地区历史邮政网点数量作为互联网发展指数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发展对地区营商环境优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该结论。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并不存在显著异质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当地区人均GDP跨过24710元这一门槛时调节作用显著为正。人均受教育年限、自然资源丰裕度、地区政府清廉度对地区营商环境均有显著影响。
    • 郭敏
    • 摘要: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医疗救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发展显著提高了中国医疗救助人数,相对于宽带互联网而言,移动互联网对中国医疗救助人数数量的影响更大;当地国内生产总值、每千人中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公共预算支出对医疗救助的影响为正;老龄人口占比对医疗救助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陈哲; 李晓静; 夏显力
    • 摘要: 在构建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多维教育影响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猕猴桃主产区陕西和四川两省686份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熵值法从互联网渗透度和互联网使用度两个维度构建村域层面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指数,探讨互联网发展环境在多维教育与农户IPM技术采纳关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1)多维教育(学历教育、互联网学习)各维度均能直接促进农户采纳IPM技术;(2)互联网发展环境降低农户IPM技术采纳过程中对学历教育的依赖性,但显著增强默会知识和互联网学习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在处理学历教育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具有稳健性;(3)进一步地在考虑种植户规模异质性基础上,互联网发展环境对小规模农户学历教育影响IPM技术采纳的弱化作用更为明显,对大规模农户互联网学习影响IPM技术采纳的强化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建议政府持续改善农村教育基础环境,积极探索和创新多维教育体系,增加农户技术知识和经验积累,进而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
    • 吴杰友
    • 摘要: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对2013—2018年中国A股112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能够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间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本文揭示了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这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中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震; 杨勇; 眭霞芸
    •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强化了地区间的关联,引发了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然而,前沿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与本地旅游经济间的关系,却忽视了互联网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结合我国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观察期内,互联网与旅游经济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地区间旅游经济呈现均衡化的发展态势,而互联网发展的空间格局则相对稳定。第二,互联网不仅有利于本地旅游经济增长,而且也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三,互联网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加剧市场竞争及提升市场吸引力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进而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第四,互联网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阶段性差异,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在2009年后开始显现。同时,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部”地区间最为突出,但在“中-西部”地区间却不显著。以上结论为科学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跨区域协作,建立一体化的旅游业发展格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 丁宁; 胡徽宁; 黄大强
    •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成为我国持续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动能。文章通过因子分析、熵值法构建互联网发展、城乡流通一体化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在全国层面,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具有呈“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而在将互联网发展水平分低、中、高的三类区域,其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作用由正向影响逐渐递减为逆向影响。
    • 李新功; 黄晓婉
    • 摘要: 本文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商务应用与发展环境4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区域的互联网水平;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有边际效应递增的促进作用,以知识积累、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门限变量时,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明显的单门限效应;中国各区域的知识积累、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因此,应加强中、西部的联动效应,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 李峰; 王科; 赵毅
    • 摘要: 互联网具有“时空压缩”特质和新经济增长点“催化剂”效应,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量。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空间条件收敛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直接和溢出的双重促进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东、西部区域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差距稳态趋同的作用,对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许梦博; 潘远超
    • 摘要: 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分地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检验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互联网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互联网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上有着较大的地区异质性。另外通过对生产率指数进行分解,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在驱动地区生产率提升方面,主要依赖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技术进步。就全国整体而言,互联网与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技术进步之间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