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层建筑
超限高层建筑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6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221篇、专利文献347432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低温建筑技术、福建建筑、广东土木与建筑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第二届大型建筑钢与组合结构国际会议、第四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等;超限高层建筑的相关文献由1459位作者贡献,包括Zhang Lu、吕西林、周斌等。
超限高层建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7432篇
占比:99.81%
总计:348090篇
超限高层建筑
-研究学者
- Zhang Lu
- 吕西林
- 周斌
- 张路
- 王启文
- 陈介厚
- Liu Wei
- 朱炳寅
- 李建伟
- 杨琦
- 陶桂华
- Li Lijun
- Zhang Genyu
- Zhu Bingyin
- 刘巍
- 刘涛
- 刘琼祥
- 季静
- 张根俞
- 徐培福
- 戴国莹
- 李力军
- 杨律磊
- 林树枝
- 桂林
- 楼卓
- 段贝
- 王杨
- 胡雪明
- 陈钧颐
- Liu Chuanning
- Wu Weihe
- Zhang Kai
- Zhang Meng
- 于彦召
- 冯中伟
- 冯永伟
- 刘俊
- 刘川宁
- 刘振文
- 刘浩
- 区彤
- 卢文胜
- 印辉
- 吕恒柱
- 吴伟河
- 吴艳
- 姚建国
- 张恺
- 张猛
-
-
陈培威;
张亚莉;
王宇轩
-
-
摘要:
以浙江省温州市某大学学习与活动中心为例,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采用多种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分别计算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性能,采取提高抗震措施等方法以保证结构安全性。
-
-
侯刚;
曹波;
杨秋伟;
冯晓东;
张梁
-
-
摘要:
南山宝湾大厦属于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的物流大厦,且楼层有较大面积开洞.采用SATWE和YJK两种软件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结构的部分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利用YJK软件对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层间位移角的计算分析满足规范要求.最后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增加了Perform-3D软件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补充计算,结果显示,各构件都能基本实现预先设定的抗震性能水准,确保了该工程建筑结构达到抗震性能要求.
-
-
徐超;
杨鹏;
阚明;
薛鹏娜;
黄洁
-
-
摘要:
某超限高层酒店塔楼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大屋面结构高度为193.5m,属于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以此超限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MIDAS Building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模拟,分析了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剪力墙的应变等级和框架的塑性铰分布,并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进行补充计算。结果表明,该超限高层建筑满足性能目标的要求。最后,针对结构局部薄弱处提出加强措施,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
周强;
孔子昂;
时吉涛;
邱玲玲
-
-
摘要:
青岛蓝色中心酒店项目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局部穿层柱等不规则项,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针对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加强措施。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可以实现预期的D级抗震性能目标。同时还对网壳屋盖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采用了弹性支座的弱连接方式,减小了网壳的跨中挠度,并且使水平推力相对较“均匀”地传递给下部结构。对超长结构楼盖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对温度应力较大部位的楼板进行了加厚处理,并根据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对楼板配筋进行了加强。
-
-
袁升;
段贝;
程俊婷
-
-
摘要:
介绍了一幢竖向收进的医院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分析。针对竖向收进、楼板大开洞、位移比超限等引起的结构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研究结构体系及特点、结构构件的性能目标、整体指标的控制、弹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效应和结构薄弱部位的构造措施加强,对该类型的超限高层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对设防地震7度区下该类型超限结构与相应设缝处理后的若干单体结构进行造价、建筑效果等方面的综合对比,为业主提供结构方案选择的数据参考。
-
-
杨广;
景陶;
唐振兴
-
-
摘要:
某工程为高位连体超限高层建筑,两侧塔楼不对称,体型相差大,通过1~5层裙楼和18~20层角部连接体相连。根据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运用多种软件进行了结构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重点进行了裙楼、连接体的楼板应力分析,连接体的节点应力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每项指标都表现正常,基本满足要求的抗震性能目标。最后依据分析结果与概念设计方法,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对关键和重要构件进行加强。
-
-
周强;
任光勇;
郑木军;
时吉涛
-
-
摘要:
某超限高层办公楼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地处较高烈度区的Ⅳ类场地,存在高度超限、构件间断、承载力突变、局部穿层柱等不规则项,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针对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加强措施。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可以实现预期的D级抗震性能目标。同时还对框架柱的选型进行了比对分析,对外围框架柱与核心筒的竖向变形进行了施工模拟分析,对加强层伸臂桁架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安全可靠,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
-
-
张延赫
-
-
摘要:
泸州希尔顿酒店项目位于泸州市江阳区,结构高度155.30 m,为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针对该项目高度超限以及楼板不连续、跃层柱等不规则情况,提出了抗震性能目标和加强措施。通过结构中震、大震的补充计算以及补充弹性时程分析、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结构采取了有效的加强措施,提高结构抗震承载力。针对屋顶装饰架体在地震作用下的“鞭梢效应”问题,该项目采用反应谱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进行包络设计,保证屋顶装饰架体及下部相连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
-
-
李武林
-
-
摘要:
超限高层建筑受力情况复杂,设计难度大,为满足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需对结构地震反应进行科学分析。该文介绍了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应用。
-
-
舒绍云;
曹和平;
郑小庆;
杨江鹏;
陈玲
-
-
摘要:
钰龙金融广场采用下部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上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超高位全托柱转换结构,属6度区超B级高度多项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结构的基础设计、性能化设计、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和动力弹塑性计算等内容,并着重介绍了减震耗能构件的应用和转换结构的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细致的分析和完善的加强措施,能使结构满足设计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
-
Fu Guozhong;
付国忠;
Xu Yafei;
徐亚飞;
Zou Tongqiu;
邹同球;
Chen Siyao;
陈泗瑶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某项目④号栋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高度135.3m,位于7度区,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根据工程特点和结构超限情况,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预定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运用PKPM、MIDAS Gen分析程序对结构分别进行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验算结构是否满足不同地震作用下各抗震性能水准的要求;运用ABAQUS分析程序进行转换构件极限承载力分析和斜撑关键节点的应力分析,验算转换构件和关键节点是否符合预定的性能目标.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体系合理,抗震性能较好,可满足预定性能目标的要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超限加强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
-
Pang Guichun;
庞贵春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宿迁丽都水岸9#楼为主体高度99.5m的超限高层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工程位于高烈度地区,若采用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很难控制,构件截面太大且中震设计时双向水平地震下墙肢全截面由轴向力产生的平均名义拉应力过大.结构设计时设置了黏滞阻尼墙,按10%等效阻尼比进行结构设计,构件截面相对减小,增加了使用面积.考虑结构平面不规则和高度超限等不利因素,采用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SATWE和ETABS进行了整体内力位移计算,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最终能够达到小震弹性、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
-
-
Li Shicheng;
李世成;
Zhang Guangying;
张广英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上海某高层建筑结构高度2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工程为超限高层,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侧向刚度不规则等不规则项.针对结构体系的特点,采用SATWE,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反应谱分析、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并根据软件分析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包括增大层间剪力、提高体型收进部位抗震等级、增大首层柱配筋率等.结果表明各项分析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
-
Xu Xiaolong;
徐晓龙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楼为一栋以科研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其复杂的建筑功能导致结构多项规则性指标超限,设计针对建筑结构的超限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与结构规则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基础设计、结构选型分析、超限情况判别,采用不同软件进行小震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同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并采用整体分析法对首层型钢混凝土跃层柱进行了计算长度分析,从而确保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
-
Xu Xiaolong;
徐晓龙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楼为一栋以科研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其复杂的建筑功能导致结构多项规则性指标超限,设计针对建筑结构的超限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与结构规则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基础设计、结构选型分析、超限情况判别,采用不同软件进行小震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同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并采用整体分析法对首层型钢混凝土跃层柱进行了计算长度分析,从而确保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
-
Xu Xiaolong;
徐晓龙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楼为一栋以科研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其复杂的建筑功能导致结构多项规则性指标超限,设计针对建筑结构的超限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与结构规则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基础设计、结构选型分析、超限情况判别,采用不同软件进行小震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同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并采用整体分析法对首层型钢混凝土跃层柱进行了计算长度分析,从而确保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
-
Xu Xiaolong;
徐晓龙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楼为一栋以科研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其复杂的建筑功能导致结构多项规则性指标超限,设计针对建筑结构的超限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与结构规则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基础设计、结构选型分析、超限情况判别,采用不同软件进行小震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同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并采用整体分析法对首层型钢混凝土跃层柱进行了计算长度分析,从而确保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
-
Xu Xiaolong;
徐晓龙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中国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楼为一栋以科研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其复杂的建筑功能导致结构多项规则性指标超限,设计针对建筑结构的超限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与结构规则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基础设计、结构选型分析、超限情况判别,采用不同软件进行小震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同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并采用整体分析法对首层型钢混凝土跃层柱进行了计算长度分析,从而确保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
-
Tan Qifeng;
谭奇峰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地铁车辆段底部为地铁基地使用的大开间空间,上盖物业开发为小开间剪力墙结构,因工艺需要底层层高大,而上部住宅层高小,容易形成底部刚度不足.上部剪力墙不能完全落地形成框支转换结构,结构超限.通过对某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进行分析和性能化设计,针对结构超限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补充分析,对薄弱部位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
-
Tan Qifeng;
谭奇峰
- 《第七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地铁车辆段底部为地铁基地使用的大开间空间,上盖物业开发为小开间剪力墙结构,因工艺需要底层层高大,而上部住宅层高小,容易形成底部刚度不足.上部剪力墙不能完全落地形成框支转换结构,结构超限.通过对某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进行分析和性能化设计,针对结构超限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补充分析,对薄弱部位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