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雷达
超宽带雷达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82191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5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暨2015年大数据与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会议、第十三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等;超宽带雷达的相关文献由814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广有、金添、陈洁等。
超宽带雷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2191篇
占比:99.72%
总计:82420篇
超宽带雷达
-研究学者
- 方广有
- 金添
- 陈洁
- 孟升卫
- 梁菁
- 黄琼
- 叶盛波
- 周金海
- 蒋留兵
- 吴世有
- 周智敏
- 戴永鹏
- 王生水
- 宋勇平
- 宋永坤
- 张永顺
- 梁甸农
- 王依川
- 陆仲良
- 刘东红
- 刘丽华
- 刘怀远
- 周世镒
- 周小龙
- 张群英
- 徐继麟
- 李培
- 李秀萍
- 杨振
- 毛诚晨
- 王春阳
- 祝忠明
- 粟毅
- 苏建勋
- 车俐
- 陆文斌
- 韩明华
- 伍假真
- 傅其祥
- 吴文韬
- 吴祥飞
- 吴耿俊
- 常阳
- 张朝霞
- 张永谦
- 张铎
- 彭浩堃
- 徐峣
- 徐志伍
- 徐迪
-
-
陈华颖;
张珣
-
-
摘要:
为解决心跳信号易被呼吸谐波和其他噪声干扰而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遗传算法(GA)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聚类经验模态分解体征提取模型。首先,采用动目标检测法滤除超宽带(UWB)雷达所接收回波信号中的静止杂波;然后利用距离门选择方法提取出体表振动信号,对其进行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固有模态函数分量;最后通过GA-BP神经网络对固有模态函数分量转化后的特征向量进行权值训练,以贝叶斯正则化作为BP的训练函数重构心肺信号,并与原始聚类经验模态分解重构信号进行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下,GA-BP神经网络提取的信号与实际结果吻合度更高,可有效提高呼吸与心跳信号的提取准确度。
-
-
魏少明;
洪文衍;
王俊;
耿雪胤;
金明明
-
-
摘要:
针对微动参数的高精度快速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绕射(GTD)模型和改进矩阵束的超宽带(UWB)散射中心提取算法,可实现散射中心径向距离、类型参数及散射强度的同时估计。该方法将超宽带条件下的目标GTD散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利用奇异值分解将汉克尔矩阵中的噪声分量去除,对降秩的汉克尔矩阵做广义特征值分解,利用单个脉冲内最强的若干散射点构造回波估计,进而获得径向距离的估计;在准确估计距离参数的条件下,对模型参数解耦,使得类型参数与其他参数分离,通过最小二乘算法和搜索算法获得类型参数的估计;最后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散射中心的散射强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矩阵束方法在低信噪比(SNR)下具有好的鲁棒性,可快速且高精度地提取目标微动距离、类型参数和散射强度等信息。
-
-
金添;
宋永坤;
戴永鹏;
胡锡坤;
宋勇平;
周小龙;
邱志峰
-
-
摘要:
雷达人体行为感知系统具有穿透探测能力,在安防、救援、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促进了雷达传感器在人体行为感知领域的发展,同时对相关数据集的样本规模和丰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公开了一个超宽带雷达人体动作四维成像数据集,该数据集以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为探测传感器来获取了人体目标的距离-方位-高度-时间四维动作数据,共采集了11个人体目标的2757组动作数据,动作类型包含走路、挥手、打拳等10种常见动作,有穿透探测和不穿透探测的实验场景。该文详细介绍了数据集的系统参数、制作流程、数据分布等信息。同时,基于飞桨平台使用计算机视觉领域应用较多的深度学习算法对该数据集进行人体动作识别实验,实验对比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为学者使用该数据集提供技术支撑,方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
-
-
金添;
何元;
李新羽;
宋永坤;
杨阳
-
-
摘要:
超宽带(UWB)雷达人体行为感知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人体目标电磁散射回波对位置、行为、意图等进行判别,是光学感知手段的有益补充,应对无光照、地物遮挡、非视距等情况下的应用场合。该文将超宽带雷达人体行为感知研究方法分成基于空间位置和基于微动特征两类技术。在介绍这类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代表性工作的能力现状。最后对超宽带雷达人体行为感知领域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
郑学召;
孙梓峪;
郭军;
张铎;
陈刚;
何芹健
-
-
摘要:
矿山钻孔救援是一种新型救援技术,在其救援过程中为快速准确获取钻孔通道信息、被困人员位置距离、灾区气体环境特征,实现井下被困人员与井上救援指挥人员的双向视音频通信,采用多源信息融合、双码流网络视频服务、边缘计算、本安型电路控制及超宽带雷达等技术方法进行理论攻关和技术研发,提出2个关键技术:灾区多种传感器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技术、隐蔽空间生命信息探测技术,前者能够实现钻孔救援过程中多源信息的实时探测与呈递,而后者能够实现障碍物后的人员生命信息探测和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机试制和现场试验,研发出矿山钻孔救援多源信息探测系列设备:大容量便携式本安电源、超宽带雷达探测系统(可穿透障碍物探测生命)、钻孔救援多源信息(视音频、温度、气体环境参数)探测系统,运用该套设备参与山东平邑石膏矿、山东笏山金矿事故救援,均成功探测到被困人员,检测了钻孔通道信息和井下环境信息;在新疆丰源救援事故中对井下涌水、气体环境进行了实时监测,避免了救援人员的二次伤亡。系统包括潜水、视音频环境监测钻孔探测器、基于双绞线的钻孔通信线轮盘、系统监测终端。成果的研发与应用能够为长距离钻孔内多源信息探测提供一定的装备支撑和技术借鉴。
-
-
李俊侠;
张秦;
郑桂妹
-
-
摘要:
与传统摄像头相比,利用超宽带雷达进行人体姿态识别不仅对环境要求低、识别率高且能较好地解决摄像头存在视角盲区和易泄露隐私等问题.结合超宽带雷达系统的特性,对常见的超宽带脉冲信号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的研究前沿,对超宽带雷达人体姿态识别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文献对具有代表性的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原理分析和模型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超宽带雷达人体姿态识别的通用模型,分析了超宽带雷达人体姿态识别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
孙浩;
谢义方;
马淑香
-
-
摘要:
针对日益扩大的微动感知技术需求,基于Xethru公司的X2芯片设计了一款超宽带雷达原理系统,可实现对人体微动信息的探测和分析功能.系统包括雷达硬件以及数据接收与处理软件.硬件电路板尺寸为45 mm×45 mm,质量小于10 g.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雷达系统功耗小于450 mW,距离分辨率达到毫米级,能够非接触式准确测量4 m内因呼吸而引起的人体微动信息.
-
-
周金海;
周世镒;
常阳;
吴耿俊;
王依川
-
-
摘要:
针对超宽带(UWB)雷达多人目标跟踪中的距离扩展问题,提出基于基带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对射频回波信号进行下变频和抽取,通过动目标指示滤除杂波.在基带CLEAN检测提取得到量测后,采用凝聚和跳窗方法确定目标初始状态.运用联合概率数据关联和卡尔曼滤波进行跟踪.在3种室内环境下开展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选用射频回波直接进行处理,提出的方法对多目标跟踪的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26 m,在数据存储空间上减少了87.5%,在目标检测的处理时间上减少了39.7%.
-
-
赖佳磊;
阳召成;
鲍润晗;
周建华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智能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雷达传感器由于具有保护隐私、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不受光线和遮挡影响等优点,在人体目标日常行为活动识别方面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重视.针对一种超低辐射的超宽带雷达(Impulse Radio Ultra-Wideband,IR-UWB),提出了一种室内人员日常活动(包含静止、坐下、走路、起立)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目标检测方法检测出目标有效距离单元;其次,提出了基于平均多普勒频率、信息量和多普勒能量的3种微多普勒特征进行动静目标粗分类;最后,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对人体活动进行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人体活动细分类的平均准确率能达到92.52%.
-
-
周金海;
常阳;
周世镒;
吴耿俊;
雷雯
-
-
摘要:
为解决超宽带(UWB)雷达多人识别的目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距包围盒(TRBB)的UWB雷达回波数据表示方法及TRBB截取算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一起实现了一种多人步态识别算法框架.框架中,TRBB截取算法包括人体目标检测与快、慢时间分割,前者通过k-means聚类方法获取人体HRRP几何中心,后者利用HRRP几何中心作为参考点,通过截取信号矩阵中的TRBB目标子矩阵,从而实现多目标分离.可以看出,TRBB截取算法既可用于目标识别,也可用于目标跟踪.考虑到CNN擅长挖掘图像的隐含特征,框架选用CNN来学习TRBB中蕴含的步态特征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上述多人步态识别算法框架的性能,平均步态识别准确率达89.3%.
-
-
-
陈丁;
王放;
张军;
石小萍
- 《第十三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传统的雷达信号测试系统常采用IQ基带正交调制实现,但此类系统对IQ幅相偏差所产生的镜频的抑止能力比较有限(一般为-35dBc),且带内平坦度仅±3dBCo为了提高雷达信号的品质,提出一种超宽带雷达信号测试系统方案.系统使用泰克的AWG7082C任意波形发生器(简称AWG)中内嵌的PRFXpress软件编辑生成中频信号,经超宽带上变频输出后给高速数字示波器进行采样、分析并校准,可得到复杂环境下的多种体制高品质雷达信号.经实验证明:该系统避免了IQ基带正交调制的弊端,对镜频抑止可达-50dBC,经校准后的信号带内平坦度小于±ldB,适应了多数超宽带雷达系统测试的需要.
-
-
-
-
-
-
-
倪原
- 《陕西省电子学会“信息感知与三网融合”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介绍了UWB雷达的人体生命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几种窄脉冲产生方法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雪崩三极管的击穿原理,利用雪崩三极管的雪崩特性实现了超宽带雷达窄脉冲的产生。通过研究分析典型的脉冲产生电路,给出了产生人体生命探测系统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电路,最后由实验仿真结果可得,电路可生成脉宽为皮秒级的双极性脉冲,脉冲的峰一峰值达2 V的窄脉冲信号,满足了微功率冲击雷达系统用于生命信号探测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