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模拟器
训练模拟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3045473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继续教育、指挥控制与仿真、国外坦克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2014中国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等;训练模拟器的相关文献由10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锦、杨军良、朱江等。
训练模拟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45473篇
占比:99.99%
总计:3045747篇
训练模拟器
-研究学者
- 张锦
- 杨军良
- 朱江
- 李兵奇
- 李慕子
- 薛青
- 兰建伟
- 华祖耀
- 徐斌
- 时圣军
- 朱元昌
- 沈军
- 王开启
- 马志超
- 任长合
- 刘强
- 刘瑞峰
- 初晓军
- 孙忠伟
- 常天春
- 康童茜
- 张勇
- 张绍麒
- 李占伟
- 李彩霞
- 李承浩
- 李智
- 李杨
- 李精韬
- 杨健飞
- 杨超
- 格雷戈里·斯维德斯基
- 王艺
- 石冰
- 程小林
- 聂伟
- 胡寿伟
- 袁远
- 詹姆斯·贝内迪克特二世
- 邸彦强
- 郑力铭
- 郑长伟
- 钮鸣宇
- 陈天祥
- 丛文静
- 付用军
- 侯毅飞
- 刘永红
- 吴宗胜
- 夏吉祥
-
-
魏钜熔;
丁勇;
叶国林
-
-
摘要:
本文为满足部(分)队对新型侦察车的训练模拟需求,采用半实物仿真技术、三维建模仿真技术开发了一种侦察车训练模拟器。介绍了模拟器的总体结构及各组成模块的实现方法,重点阐述了导调评估、模拟侦察操控、三维视景仿真三个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新型侦察车的侦察操控模拟,为部(分)队对侦察车装备的日常训练提供了相关手段。该模拟器已得到实际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同时,也可为同类侦察训练模拟器的研制提供思路。
-
-
李思雨;
吴巍屹;
吴昊
-
-
摘要:
针对某型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训练效果评估的问题,在分析该武器系统营连射击指挥车装备操作的特点基础上,确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考虑到评估指标和评价等级往往存在诸多模糊随机性,运用熵权理论和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指标评估模型和具体实施步骤,并以在营连射击指挥车训练模拟器上的实操模拟训练过程为例,精准全面地对组训人员的专业操作训练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科学客观,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受训人员的训练水平.
-
-
-
-
李利;
郭谊;
纪凯;
贺寅
-
-
摘要:
为了适应新型驱护舰通信平台和装备更新发展的形势,建设了新型驱护舰综合通信系统训练模拟器实验室,明确了建设定位和建设功能,分析了系统组成结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和信息流程.实验室进行了预约式开放、层次化运作实践,完善了激励机制和制度化管理,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效益.为了弥补承训量的不足,继续开展舰艇综合通信系统在线虚拟训练系统建设.
-
-
李思雨;
黄少罗;
孟硕;
曹立军;
吴巍屹
-
-
摘要:
针对传统实装训练存在的装备损耗大、训练环境要求高、维修训练难以实现等问题,以某型远火武器系统射击指挥车为研究对象,设计实现了由导演台、实装操作分系统、虚拟装备分系统、实装部组件分系统、联动分系统组成的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操作与维修训练模拟器,可以实现训练科目设置、操作模拟训练、联调联试、训练状态评估等功能.既可以用于部队相关专业学员的单体装备教学与训练、跨专业组训和年度综合演练,也可以用于部队勤务人员、指挥参谋人员和维修人员日常训练.
-
-
-
-
吴宗胜
-
-
摘要: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机电设备性能的完善,以及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自动化技术优势有正确认识,明确自动化技术具备的高可靠性特点、高生产效率特点、低能源消耗特点,并将其应用在机械制造等工作中。在此期间,工作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专业能力,为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
-
-
-
Cui Yong-hui;
崔永辉;
Jia Lian-xing;
贾连兴;
Gao Jun-yao;
高俊尧
- 《第17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17th CCSSTA 2016)》
| 2016年
-
摘要:
模拟训练以安全、经济、可控、不受气候场地条件限制等独特优势,一直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部队基层在装备训练、教学、维修保养及战术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其研制装备训练模拟器能够更加贴合部队实际.论文以某型雷达训练模拟器的研制为例,从总体、硬件、软件三个方面阐述了训练模拟器研发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现,结合目前训练模拟器研发的先进理念分析了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模拟计算机、定制键盘和轨迹球鼠标,以及信息交互模块,按照实际装备的布局和外观设计开发。以Director软件搭建多媒体底层控制框架,采用“3Dmax+Quest3D”的开发模式使得装备展示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训练模拟器采用实装模拟方式,同时增加理论学习、战术应用、训练考核等模块.使得模拟训练的功能、效益最大化。
-
-
ZHAO Peng-xuan;
赵鹏轩;
ZHU Jiang;
朱江;
BAO Ying-yi;
鲍颖祎
- 《2016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为了提高训练模拟器的模拟仿真度和任务覆盖率,解决特情及故障模拟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等级训练模拟器的飞控系统仿真设计方法.首先,提出了飞控系统仿真设计流程,不仅能充分利用Matlab/Simulink图形化建模工具的优势,又能满足训练模拟器实时仿真要求;然后,在对飞控系统完整数据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飞控系统的仿真建模,重点描述了训练模拟器飞控仿真系统的特有功能;接着,介绍了训练模拟器飞控仿真系统的测试与验证方法,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最后,通过具体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初晓军;
李大龙;
夏栋
- 《第十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机载预警雷达训练模拟器的典型结构,分析预警机运动参数AMP对机载预警雷达探测威力建模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预警机运动参数AMP对雷达目标探测和杂波探测的影响.机载预警雷达训练模拟器提供机载预警雷达不同工作模式显示画面是否逼真,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机载预警雷达不同工作模式的杂波图.本文给出了基于单元地理属性(CGP)的杂波仿真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机载预警雷达不同工作模式杂波图仿真问题,获得理想的模拟训练效果.
-
-
初晓军;
刘宣华
- 《第九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载预警雷达训练模拟器系统控制台的多模式控制、多目标生成及系统自检等功能模块的建模与仿真.多模式控制实现了多种型号预警雷达训练模拟器共用一套硬件,其基于多线程控制和组播协议的原理,能够实现硬件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逻辑关系的灵活改变;多目标生成则解决了机载预警雷达目标模拟真实性和实时性问题,以使模拟器更贴近机载预警雷达的实际情况,而构建了新的运动模型,其基于excel文件为源文件开发的用户交互系统具有极大的便利性;最后是基于ntp的系统自检模块,有效地避免网络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过后期程序反馈的数据分析,基本实现了模拟器系统控制台的功能需求.
-
-
CHANG Tian-chun;
常天春;
WANG Pu;
王璞
- 《2014中国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逃逸救生是实施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必须实现的重要训练功能和航天员的重点训练内容.本文根据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的技术要求和航天员飞行任务的训练需求,以载人飞船大气层内逃逸救生程序和过程为依据,对大气层内逃逸救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实现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四个逃逸特征点,即选取了发射台逃逸、最大动压逃逸、最大高度逃逸和无塔逃逸四种逃逸模式的速度和俯仰角的仿真结果,与相应逃逸点(仿真)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从这几组数据图示比对看,相对试验数据而言仿真果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所建立的大气层内逃逸救生仿真型能够实现相应逃逸救生过程的仿真。
-
-
Shi Shengjun;
时圣军;
Lin Hao;
林皓;
Shao Wei;
邵薇
- 《2014中国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环境防护系统的开发在D级模拟器中是必不可少的,介绍了开发环境防护系统的流程和方法,给出了仿真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够逼真模拟飞机环境防护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可以满足训练模拟器对该系统的训练要求.训练模拟器采用图形化工程开发环境作为模拟器研制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性技术平台,该平台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研发、集成、鉴定于一体,具有以下特点:(1)提供了大量成熟的D级模拟器通用仿真软件模块(发动机、起落架、飞控系统、环控系统等);(2)拥有图形化的用户接口,可以在模拟器平台上快速进行配置;(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其开放性数据接口可和业界常用的三方软件(MATLAB,C++/C#,VAPS等)实现无缝连接;(4)集成了各专业之间的数据流和接口定义,对于飞机系统需求、早期成熟度评估,各系统间的接口设计、性能匹配,以及飞行性能综合调试具有重要作用,是典型的“性能样机”;(5)可快速开发高逼真度飞机和机载系统模型,也可直接应用D级模拟器架构实现复杂任务调度。
-
-
WANG Bao-zhi;
王宝智;
XIONG Ying;
熊颖
- 《第八届全国仿真器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为了给中国未来载人登月任务训练仿真技术预研和模拟器研制方案论证提供借鉴参考,梳理了美和前苏联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训练概况、训练模拟器型谱及其应用情况.主要分析NASA航天员训练分类、训练阶段、主要的训练模拟器及其典型的训练情况,简要介绍了前苏联载人登月模拟器的类型.总结了得到的启示,最重要一点是:登月训练应该研制各种类型的训练模拟器,以丰富航天员模拟训练的手段,提高模拟训练的覆盖性.还对未来中国航天训练仿真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新型虚拟现实技术因登月飞行和月面驻留任务及环境的特点而得到工程化应用;新型虚拟现实训练仿真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自然和谐人机交互技术、真实感力学环境感知仿真技术、人类多感知(视觉、听觉、触觉等)仿真技术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在模拟训练中的应用将更为自然与和谐;新型运动感仿真技术将在模拟训练中得到工程化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