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测
血脂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09047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实用医技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年度中部六市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等;血脂检测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崔爱卿、栾尚顺、丘子梅等。
血脂检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09047篇
占比:99.97%
总计:1109342篇
血脂检测
-研究学者
- 崔爱卿
- 栾尚顺
- 丘子梅
- 于秋红
- 付红伟
- 凌永权
- 刘孝文
- 刘希
- 刘庆
- 刘明
- 刘洁
- 卢艳平
- 叶哲浩
- 吕婧轩
- 孙龙
- 宋宝安
- 宋长广
- 尹娟
- 岳彩霞
- 崔伟
- 左红
- 巩静
- 张培晴
- 张巍
- 张霞
- 徐洪艳
- 徐芳
- 李世葵
- 李东锋
- 李荔
- 柏彬
- 梁兆峰
- 梁涢
- 梁酩珩
- 江洁
- 王娟
- 王晓建
- 王治国
- 王淑云
- 胡雅琦
- 褚珞耀
- 赵国民
- 赵恩洋
- 郁丹
- 郁丽亚
- 郑文伟
- 郑玉玲
- 郑逸铭
- 郭海瑞
- 阮双玲
-
-
李丹丹;
陈勋;
梅俊;
周庆兵;
徐凤芹
-
-
摘要:
目的拟通过实验研究确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po E^(-/-)小鼠血脂的检测条件,为后续抗动脉粥样硬化性(AS)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价方法。方法高脂饲料喂养Apo E^(-/-)小鼠6周后,球后静脉采血制备待测血清,生理盐水稀释4倍、6倍、8倍和10倍后,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4项。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需要进行稀释后检测方可获得准确数据;通过稀释测量及重复测量实验,提示8倍稀释可能是检测血清脂质含量的最佳稀释条件。结论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小鼠血脂时需要对血清进行适当的稀释方可进行,方法简便可行且数据真实可靠。
-
-
王陈龙;
朱天川;
张慧;
王爱兰;
晏文芬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检测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7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参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血脂检测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就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参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对比,血脂检测及血糖检测结果均有差异,两指标检测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确诊以及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
黄婷;
徐燕;
史庆星
-
-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BG)、血脂检测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T2DM患者48例设作研究组,另同期健康状况正常者48例设作对照组,测定两组HbA1c、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两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研究组HbA1c与FBG、TG、TC、LDL、HDL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bA1c、FBG、TG、TC、LDL水平较对照组高,HDL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FBG、TG、TC、LDL水平过高是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2、2.280、1.844、1.868、2.054,P<0.05);研究组HbA1c与FBG、TG、TC、LDL成正相关(r=0.238、0.128、0.252、0.527,P<0.05),与HDL成负相关(r=-0.174,P<0.05)。结论T2DM患者HbA1c与FBG、血脂水平密切相关,有助于T2DM的诊断。
-
-
赵红丽
-
-
摘要: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期选择50例糖耐量正常人员,纳入对照组,均开展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更高、空腹血糖明显更高、总胆固醇明显更高、三酰甘油明显更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更高、低密度脂蛋白明显更高,P<0.05.结论: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检测中,有较高临床意义.
-
-
刘玲;
赵水平
-
-
摘要:
受试者通常被要求在静脉采血进行血脂检测前至少禁食8h.实际上,空腹血脂水平并不能反映人体血脂的真实变化,因为人们大部分时间处于非空腹状态.基于多项研究和临床试验对非空腹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肯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和欧洲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盟于2016年联合发布专家共识,建议使用非空腹血脂检测.空腹不是检测血脂的常规要求.为了提高对非空腹血脂检测的理解,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在文献综述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一个具有心血管专业和临床检验医学专业的专家组撰写本建议.
-
-
卢艳平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脂检验,测定TG、TC、HDL-C、LDL-C、ApoA1、ApoB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TG、TC、LDL-C、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ApoA1、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指标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TG、TC、HDL-C、LDL-C、ApoA1、ApoB等指标明显异常,诊断中行血脂检测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
卢艳平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脂检验,测定TG、TC、HDL-C、LDL-C、ApoA1、ApoB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TG、TC、LDL-C、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ApoA1、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指标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TG、TC、HDL-C、LDL-C、ApoA1、ApoB等指标明显异常,诊断中行血脂检测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
李妙娜
-
-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血脂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方法:筛选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和100例健康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液,分析多个检测血脂标准的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指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标准.研究结果:实验组的100例研究对象的血脂标准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大于0.05,而100例对照组人群相关指标同实验组患者的指标差异显著,总胆固醇指标低于实验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显著比实验组患者高,差异非常显著.研究结论:对心血管患者而言,其血脂标准对比健康人群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的意义,即p值低于0.05.所以对心血管疾病,血脂检测的应用价值凸显,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
张一鸣
-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50例接受体检患者为健康组.比较2组患者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空腹)对比情况,血脂检测对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空腹)指数均高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指数均高于健康组,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指数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数值精确,误差较小,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和应用.
-
-
陈辉
-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T2MD)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T2M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在统计学软件内存在意义(P<0.05).结论:T2MD患者行HbAlc和血脂检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发挥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因此可在临床中推广.
-
-
-
-
-
朱鹏立;
黄峰;
林晶;
余惠珍;
林帆
-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以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评估动脉顺应性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关联。方法:排除高血压和糖尿病的1175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测量和HbAlc、血糖和血脂检测。根据HbAlc水平分为糖尿病高风险组(5.7%≤HbAlc<6.5%)和糖尿病低风险组(HbAlc<5.7%)。结论:非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增高类型人群中大动脉血管壁存在早期功能或结构性损伤,早期血糖控制在预防动脉僵硬和血管并发症方面有重要作用。
-
-
-
-
龚静
- 《2014年度中部六市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rn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rn 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呈正相关(r=0.19, r=0.17, r=0.15,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8,P<0.001),与TG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rn 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
-
-
龚静
- 《2014年度中部六市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rn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rn 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呈正相关(r=0.19, r=0.17, r=0.15,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8,P<0.001),与TG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rn 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
-
-
龚静
- 《2014年度中部六市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rn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rn 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呈正相关(r=0.19, r=0.17, r=0.15,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8,P<0.001),与TG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rn 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
-
-
龚静
- 《2014年度中部六市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rn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rn 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呈正相关(r=0.19, r=0.17, r=0.15,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8,P<0.001),与TG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rn 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